第460章 传言

等待的日子是枯燥的,然后正因为这日子单调,反而多了一些平淡的味道。

筱雨习惯了迎着晨光早起,唤上鸣翠同她到海集市上走走看看。

临海港中早起的多半是原住在临海港附近的渔民,赶早来卖卖新鲜的海鱼和蔬菜。

集市虽然喧嚣,听着热闹,筱雨却并不觉得吵闹。

南湾沿海的一代,也就只有几个贸易繁荣的港口能听得到这样的声音了。

有时鸣翠也会同筱雨嘀咕,说从丽都出发由南向北一路走来,本是越发荒凉偏僻,地广人稀的,到了临海港却又好了起来,倒是奇怪。

其实说奇怪,倒不如说南湾的发展受了它本身土地类型的限制。再加上地广人稀,形成不了一个统一的国度,也就没有一个发展的平台。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咸宁帝发兵前往南湾意欲开疆辟土,一统整个南湾地带,就整个历史的发展而言,也着实称得上是一项壮举了。

虽然就目前而言,这样的举动还并没有引起所有势力的注意。

想起皇城之中那个年轻而心机深沉的皇帝,筱雨心里就觉得微微憋闷。

说这皇帝胸怀大志,野心勃勃吧,他却有为难她一个女子的前科;说他不是个好皇帝,不值得人为他鞠躬尽瘁吧,楚却又甘心为他做事。

倒也真是矛盾。

筱雨从集市上逛了一圈,慢悠悠地又回了驿站。

她身上还挟带了海风带来的咸腥气味,筱雨并不喜欢这样的味道,每次回来都要洗浴一番。

鸣翠也早已习以为常,回到驿站便去伙房让人给筱雨抬了两桶热水,再兑上些凉井水,温度调得合适了,才伺候筱雨沐浴。

早膳已经准备好了,筱雨换上干净的衣裳,到了驿站大堂与楚一同吃早膳。

他们一行共十人,也就楚和她算得上是主子。曹钩子和三弯虽然不算奴仆,但他们俩自动将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平时筱雨若是无事,都几乎见不着他们。

南湾食材多,但会做的不多,南湾百姓因为穷苦,很少花心思在烧制菜肴上。自来了南湾,尤其是越往南,菜品越发单调。

好在筱雨也都已经习以为常再如何,也比当初吃了上顿怕没下顿的日子好得多了。

筱雨吃完了一碗米粥便搁了勺子,楚瞧了她一眼,低叹一声:“又吃这么点儿?”

筱雨摇摇头笑道:“真吃饱了。”

“再这样下去你可真要瘦成一根竹竿了。”

楚不赞同地摇了摇头,吩咐鸣翠道:“再给你家姑娘盛小半碗粥。”

鸣翠赶紧拿了碗给筱雨盛,楚对无奈的筱雨道:“你就当喝点儿水。米粥温温润润的,也不占肚子,暖暖胃也是好的。”

筱雨勉强把小半碗粥喝了,擦了嘴。

此时楚也吃完了他的那份,对筱雨的配合满意地笑了笑。

“撤下去吧。”

楚发了话,驿站小二赶紧撤了碗碟,收拾干净了桌子。

两人腾了地方,回了后面的小院。筱雨瞧着天气尚可,同往常一样让鸣翠搬了躺椅出来晒太阳。

楚坐在一边,擦拭着他手中的玉笛。

这根玉笛筱雨认识,那不仅是文雅公子惯常的装饰,对楚来说,这更是他随身携带的武器。

只是若是装饰,倒是没怎么听他吹过。

筱雨望着楚擦拭玉笛的动作,渐渐地有些发呆。

楚的手修长而有力,骨节分明,抚摸玉笛时动作轻缓,当中仿佛蕴藏着无数的柔情。

筱雨不禁问道:“这根笛子跟了你不少年月了吧?以前在北县的时候,我见过的。”

楚擦拭玉笛的手顿了一下,朝她笑望了过来,道:“嗯,我还小的时候就有这根笛子了。”

“瞧着如此圆润光洁,便知道是常被人抚摸的。”筱雨轻轻笑了起来:“听说玉这种东西,待在人身边越久,越有灵气。前三年人养玉,后三年玉养人。你有感觉到从这玉笛中吸取了些养分么?”

楚哭笑不得:“这可不是拿来待在身边儿玩儿的。”

“我知道,它是你随身的武器。”

筱雨在躺椅上侧坐着,手支着额头,又问楚道:“这是专门的匠人做的吗?我一直觉得那些雕刻师傅,十分有本事。”

楚微微怔愣,方才低叹一声答道:“是我母亲送给我的礼物,后来我跟着武师父学功夫,武师父见我喜欢这笛子,一直带在身边,便在我这笛子上花心思做了些改造。至于这笛子的出处……想必的确是玉器师傅做的。”

“真是巧夺天工。”筱雨赞了一句,微笑着道:“你母亲定然很疼你吧。”

楚淡淡地笑了起来:“父亲母亲,都很疼我的。”

筱雨眉头微微皱了皱,想起还不知道楚便是余初前,鸣翠同她八卦过的京城楚国公府的一些事情,其中有提到过楚的父亲即楚三老爷身体不大好。

只是筱雨又不大想得明白,既然父亲母亲都疼他,为何他还会弱冠之年仍停留在京外?且他已经在外漂泊零落了好些年。

筱雨疑惑地望着他。

似乎是感受到了筱雨的纳闷,楚朝她走了过来,就在她旁边的石凳上坐了,道:“你知道京中楚国公府吧?”

筱雨点了点头:“是直到得知大哥在征南军中,我方才打听了下征南军的来历,说得最多的自然是你,名不见经传的楚家小爷。”

筱雨微微一笑,道:“本来楚国公府在京中就没有太大的名声,再加上你这个赫赫有名的征南军主帅也并不楚国公府长大,所以打听得来的消息也不多,泰半都是市井传言,也当不得真。”

楚抿唇一笑,摇摇头道:“市井既然有传言,那便不会是空穴来风。”

说到这儿,楚倒是有些好奇,问筱雨道:“市井怎么传楚国公府的?”

筱雨尴尬地笑了笑,不知道这话该如何说。

这毕竟涉及到楚国公府的阴私事,她一个外人当着楚国公府中的一员说三道四,怕是不大妥当。

筱雨便想将此事混过去,楚却道:“没什么不好说的,市井传言肯定没有真相来得龌龊吧?”

楚直接用了“龌龊”两字来形容他的本家,筱雨便明白了他对楚国公府的感情。

顿了片刻,筱雨方才小声道:“市井传言说,楚国公府嫡庶不分,老公爷不交爵位,所以一直有爵位承袭的问题。还有便说……说老公爷虽然年纪很大了,可仍旧,嗯……沉迷女色……”

楚眯了眯眼睛,看起来倒的确没生气。筱雨咳了咳掩饰尴尬,正想说什么,楚反倒是先她一步,颇为认可地点点头道:“百姓有时候比上位者还要敏锐啊。”

“啊?”筱雨张了张嘴,下意识地微微皱了眉头。

她努力回想了一下有关于楚国公府的一些信息,结合楚这话,她不由问道:“难道市井传言说的都是真的?”

“差不多了。”

楚将玉笛插到了腰间,喟叹一声说道:“所谓的世家大族啊,就找不着几处干净的地方。”

筱雨静默地听着,脑子里忽然灵光一闪。

“我到南湾见到我大哥之后,还曾听说你有遭遇刺客,大哥说与战事无关,应该不是曾家军的作为,倒像是……”

“是楚国公府。”楚淡淡地接过话道:“有人不想我活着。”

“……这是为什么?”筱雨很是纳闷:“你有军功在身,楚国公府里的人仰仗你还来不及,为什么还要害你?”

筱雨皱着眉头仔细分析道:“我虽然出身乡野农户,不懂大家族里的弯弯绕绕,但一荣俱荣,一损俱荣的道理我还是懂的。同是楚国公府的人,你们同气连枝,你若得势,说得不那么恰当,楚国公府不也是鸡犬升天?害你有什么好处?就为了一个爵位?说起来,我头一次遇见你时,你也是在被人追杀。”

“倒也不单只是这样。”楚沉声回道:“从前杀我,是想绝了我父亲的根,断了我父亲承继楚国公爵位的可能。后来杀我,是怕我坐大之后,查到一直在对我放冷箭的元凶,对他不利。”

楚顿了片刻说道:“我父亲只我一个儿子,若我死了,我父亲后继无人,祖父定然不会把楚国公的爵位给他。”

“我若是没记错,你父亲行三……再怎么轮也轮不到他继承爵位吧?”筱雨轻声问道。

楚摇了摇头,道:“我父亲确实行三,这是事实。但你刚才也说了,市井传言,楚国公府嫡庶不分。这也是事实。”

楚看向筱雨,淡淡说道:“我嫡祖母早逝,亲祖母是祖父的填房。大伯二伯名义上是嫡祖母的亲子,但实际上是嫡祖母为巩固地位,从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妾手上夺过来的孩子。祖父生性****,内宅里乱成那个样子,他都惫懒管,嫡祖母没孩子,抱孩子来巩固地位也是迫不得已。只是嫡祖母命不好,才帮大伯二伯改了庶出名头,记在了自己名下,她就得了急病去了。”

筱雨若有所思。

第467章 凑对第443章 争论第858章 圆桌第121章 县衙之行第696章 消声第778章 无畏第399章 利弊第561章 要人第787章 断奶第590章 错想第659章 眼熟第6章 初遇余初第501章 灾情第410章 交代第775章 赴宴第404章 宝晶第936章 经年第882章 棉袄第400章 变数第655章 巧匠第223章 四少夫人(上)第605章 计划第62章 药庐被毁第961章 微服第757章 不速第934章 连心第367章 雪骊第1048章 番外(七)第641章 发作第926章 垄断第719章 突破第382章 受伤第684章 想法第438章 紫宸第662章 客至第871章 冰释第667章 不好第668章 董罢第521章 探问第774章 请柬第432章 密报第826章 赴北第446章 去吧第746章 月子第349章 找回第298章 双簧第36章 余初目的第927章 儿女第816章 决心第194章 月圆酒醉(上)第1004章 十年第545章 旨下第711章 借宿第304章 准备第1033章 被抓第225章 重礼第723章 产子第763章 阿田第661章 请客第709章 瘴林第452章 屠尽第109章 更改称呼第557章 询问第525章 遁形第273章 破坏第745章 试药第95章 心软支招第1042章 番外(一)第853章 完美第1044章 番外(三)第884章 仪式第17章 再遇余初第532章 惩戒第799章 游戏第1002章 别院第759章 点数第836章 缺失第790章 结制第677章 花魁第616章 岔子第761章 早慧第85章 绝不放过第550章 选定第917章 检讨第729章 阿悛第404章 宝晶第451章 似香第992章 联姻第984章 优秀第655章 巧匠第205章 坏消息(中)第320章 接人第774章 请柬第346章 丧事第452章 屠尽第129章 一家团圆第573章 故人第803章 好处第70章 好的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