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五章 辰儒的诡道

“王爷...王爷...!”

周阳文的宫殿之中,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的激动的冲到了周阳文的面前,虽然小太监因为一不小心将自己的腿给磕破了,但是此时的小太监却是露出了大喜的表情喊道:“三王军队败退了,有人来救我们了、”

“你说什么...有人来救我们了?”

周阳文一个诧异。

而小太监则是使劲的点头道:“这是剑奴大人刚刚给的消息,此时剑奴大人就在外面。是否传他进来。”

“好...马上让剑奴进王宫,我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周阳文期待的回道。

跟着剑奴很快就走进了王宫,周阳文立即问道:“什么情况?”

剑奴跪在周阳文的面前道:“是青山侯,昨夜青山侯带领自己的大军夜袭三王三十万军队,一夜雷声滚滚,火光冲天,因为不知道具体情况,所以我紧闭城门,等到第二天我才看到青山侯的马车在哪里。”

“我大哥怎么样?”周阳文感动的问道

“青山侯应该没事,只是我不知道对方是敌是友,所以此时我还没有开城门...!”

剑奴的话还没有说完,周阳文呼的一下,从自己的椅子上站了起来怒骂道:“混蛋,那是我大哥..你怎么能将他挡在城外。”

说完,周阳文连鞋子都忘记穿,直接冲出了王宫,上了一辆马车,飞也似的来到了蕴城北门。

“开城门...开城门...都请快点帮我开城门。”

在周阳文的狂啸声中,蕴城北门终于被打开,这个时候,余夏的马车正在城下,看到城门大开,余夏露出了微笑走出了马车。

“大哥...大哥...!”

看到余夏,周阳文眼睛微微的有些红了起来,此时的周阳文是真的百感交集,本来周阳文是准备今天就要自杀的。

所以就在当晚,周阳文想了很多,特别是自己的那些一听到有战争,就毫不犹豫逃离蕴城的自己同父异母的兄弟们。

这些人是真的伤了周阳文的心,让周阳文认为自己是不是做人太失败,连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兄弟都离自己而去。

就单单是想这个问题,周阳文就想了一夜,后来...周阳文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自己确实很失败,所以他感觉结束自己的生命也是正确的。

但是有人真的愿意去死,答案当然肯定是否定的,所谓蝼蚁尚且偷生,何况是一个王爷。

这让此时余夏的出现,实实在在的是感动了周阳文,只见周阳文光着脚冲到了余夏的面前,此时的周阳文一点形象都没有,反而像是一个受了很多委屈的孩子,不顾一切直接抱住了余夏。

跟着让余夏有些无语的是,周阳文大哭了起来,就这么紧紧的靠在余夏的胸前,弄的余夏有些慌张,因为余夏明显看到了自己身边童心萍,那微微嫌弃的小眼神。

额...哥可没有断袖之癖呀...!

余夏心中一个荒唐,不过,过了一会看到哭着哭着居然在自己怀中睡着的周阳文...余夏心中也是微微的释然了,这个孩子可能是太担惊受怕了,所以...!

余夏摆摆手,让剑奴前来,将周阳文给扶走,然后道:“请王妃和辰先生回来,青山军还有其他勤王军不得入城。”

“诺...!”剑奴领命离开。

...........................

“你说什么...青山军大败了三王的三十万军队。”

李皓月一下子从自己的龙椅上被惊的站了起来:“他是怎么做到的,青山军不就只有三万不到的人马,,怎么可能击败三王的三十万精锐之军。

这个余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看着皱眉的李皓月,李语汐立即道:“根据内卫回报,余夏有十万大军。”

“青山军有十万?”李皓月惊骇的看着李语汐。

“不是的...!”李语汐解释道:“青山军只有不到三万人,其余的七万人乃是勤王的军队...周阳文在寿国的声望很高,他将自己父亲周寿所有的错误规定都给废除,跟着提出了修生养民的政策,得到了寿国百姓的肯定。

所以他有了事情,寿国百姓全部众志成城,也是因为这样,才会在十分短的时间,聚集七万勤王兵。”

听到这里...李皓月微微的道:“君为轻,民为重,社稷次之,没有想到,周阳文这个小子居然也懂这个道理,他父亲的倒行逆施,居然反而是成就了他。”

说着李皓月微微的摇了摇头。

不过...李皓月不会想到,其实周阳文能如此快速的获得寿国所有百姓的拥护,这其实也是哪位辰儒先生提前布置的。

为什么辰儒先生会让周寿如此的乱来,其实辰儒先生知道周寿不是一个好的王位继承人,自己如果和对方对着干,辰儒就一定会和周寿翻脸。

所以辰儒选择了纵容,尽量的帮着周寿收拾残局,然后得到周寿的信任,跟着辰儒开始调教周阳文,将周阳文调教成自己想要的模样。

还有周寿的死,和寿国已经到达的临界点。

这有点像和珅和乾隆。

所有人都知道,和珅的情商很高,懂得做人,也懂得说话,但是最重要的是他懂得揣测乾隆皇帝的心思,拍马屁永远的恰到好处。有了乾隆皇帝的喜爱与赞赏,和珅为官期间必定会选择肆无忌惮的贪污。

乾隆皇帝曾在临死之前交给和珅一封密信,并且告诉和珅没有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能拆开此信。和珅之于乾隆对自身的喜爱,自是理所当然的认定此信为保命信,同古代的铁血丹书一般于自己的危难时刻能够保住自己的性命。

乾隆驾崩,嘉庆继位。刚上台的嘉庆皇帝便对和珅家进行了抄家,并且逮捕和珅本人,处以死刑。临死之前,和珅猛地想到乾隆皇帝留给自己的一封密性,打算以此物保住自己的性命,便恳请嘉庆皇帝给与自己将此信呈现的机会。

和珅原本以为乾隆皇帝给与自己的是一封保命信,但是拆开信封,信纸上只有三个字“留全尸”。原来乾隆皇帝早已经料到和珅的下场,留给和珅的也并不是什么保命信,留全尸也算是对昔日能够揣测自身心思者最后的喜爱。无可奈何,和珅保不住自己并且家产全部充公。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乾隆皇帝不选择自己亲手处置和珅本人,而是让嘉庆皇帝对其进行处置?再者,为什么乾隆不选择留和珅一条性命?

首先,不可否定乾隆皇帝对于和珅是赞赏的。其次,和珅的腰缠万贯主要依附于乾隆皇帝对其的喜爱。和珅本人贪慕钱财,只要乾隆皇帝在位,和珅便会因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满足于现状,绝非会选择冒险造反之事。

而且乾隆皇帝留下和珅的重要原因,是想凭借此人达到朝中大臣相互制衡的目的,相比于一心想造反,不慕不贪者,乾隆皇帝更喜欢和珅一样的人,因为有软肋。但是,一旦乾隆皇帝驾崩,相比于保住和珅,乾隆皇帝更希望其死亡。任何一位先帝驾崩,新帝继位都会引起朝中大臣的不信任。

乾隆留给嘉庆的不仅是一个清朝,更将和珅作为稳定嘉庆平稳统治的贺礼。对于和珅的贪慕,朝中大臣自是有所耳闻。嘉庆皇帝处死和珅,一来可以稳定自己的皇位,赢得大臣的信任;二来,没收和珅的家产可以充盈国库,让未来有所保障。

辰儒明知道寿王的所作所为都是倒行逆施,但是却随着他作威作福,其实那个时候辰儒先生就是要用周寿做文章。

周寿一死...周阳文上位,立即大赦天下,废除旧制,瞬间将寿国百姓的心都给收在囊中,让周阳文将王位坐的稳稳当当。

那些周阳文的兄弟,没有一个能和周阳文争,这就是辰儒的诡道。

.................................

第十一章 准备扩建第一百三二章 青山城六部第一百零一章 晋国大灾难第二百一五章 余夏的套话第七十七章 青山二团和苏钢第二百五四章 进退两难第三十五章 山匪袭击第三十二章 不可思议开始了第一百七七章 走私第二百三九章 百姓喊城第一百二十章 吃鳖的赵普第二百零九章 公子的命令高于一切第一百一三章 天神的菜卤第三十九章 李葳蕤的救援第三十五章 山匪袭击第二百六三章 余夏会妖术第一百九八章 两夜白头赵呈翼第二百七二章 妖妃余夏第二百二七章 三万大贼第二百五二章 逃离青山城第七十四章 到达青山第二百四一章 重要消息第五十一章 你要成婚了第一百五八章 王妃林幂第六十六章 天选之子第二百二二章 余壮第一战第一百八四章 留在青山城第一百九六章 赵呈翼的悲伤第一百一二章 陈芥菜卤第一百九一章 第一位吃螃蟹的人第二百二六章 秦凉雨第一百一五章 赵普郎君第一百七九章 青山迎宾楼第九十一章 死亡在身边第四十一章 李葳蕤的崇拜第一百三五章 庆城贺家第六十一章 朕给他要挟朕的机会第二百一五章 余夏的套话第三十三章 训练开始第一百五十章 冰淇凌第一百九八章 两夜白头赵呈翼第一百九一章 第一位吃螃蟹的人第一百一三章 天神的菜卤第一百六七章 正气大明第二十一章 武器英格兰长弓第十五章 李葳蕤(weirui)第一百四四章 祖兆清第二百六四章 三辅九卿第五十八章 朝廷缺钱第一百六四章 铁鹰卫士第三十三章 训练开始第一百五七章 凤鸣清风第一百七三章 石弩,燃烧罐第二百一八章 天大的坏消息第一百九十章 图书馆第一百七九章 青山迎宾楼第二十四章 制弓过程第一百三九章 最惨的贺家人第二百四九章 内卫四阁第一百九六章 赵呈翼的悲伤第一百三九章 最惨的贺家人第八十一章 无人可招第一百五五章 杀光山匪第二百一十章 拿下荒城第一百三六章 贺家前往青山城第一百四三章 铁果和石弩第一百七五章 公平竞争第一百零七章 一条毒计第九十五章 青山旅第二百七二章 妖妃余夏第五十八章 朝廷缺钱第一百一七章 李皓月的大怒第一百五五章 杀光山匪第二百一一章 大虎的心愿第四十章 我来露一手第二百一九章 三王攻寿国第二十七章 余家救村子第一百四三章 铁果和石弩第七十二章 余夏造反第五十七章 不惧一战第五十三章 两位可爱贴身侍女第二百一八章 天大的坏消息第一百二三章 大盐商第三十章 第一次扩张第三章 晚餐的温馨第一百八一章 一场足球赛第二百二七章 三万大贼第一百零三章 公共马车第二百二五章 青山大食堂第一百三三章 无书可教第一百八九章 竹纸成功第八十三章 什么叫躺枪第四十一章 李葳蕤的崇拜第一百五三章 寿王结亲第九十三章 照夜玉狮子第一百八三章 生米煮成熟饭第一百三七章 可怜的贺容镓第一百三三章 无书可教第四十六章 建造瓮城第一百零四章 落樱台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