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格维纳

以前的马辰市还是一个沿海小镇,人口不过一万!虽然经过霍家军两年多的发展和建设,再加上不断的移民,现在的马辰也不过是一个人口刚刚达到五万人的小城市!不过因为霍山的特别强调,马辰的各项基础设施都非常的完备,虽然因为还在进行大范围的建设的原因,让这座已经被定为霍家军南洋政治经济中心的城市看上去非常喧嚣,但是良好的绿化却让马辰显得非常整洁漂亮!

这让一行来到南洋的各国使节心中多少有些惊讶,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远东地区的城市从来都只有拥挤和肮脏,但是像这样有着完整的绿化,方便的交通,完备的城市基础设施的城市,连欧洲都不是很多,更何况是这个满是异教徒的蛮荒落后之地了!

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外交人员,并且被派遣来参加这次战后谈判的基本上都是各国外交部门的精英人士,因为职业的关系他们对各种国际事务比一般的政府工作人员都要敏感!通过这一路上的所见所闻,他们已经意识到了这个才刚刚崛起不到三年的中国人民军并不像众人之前想象的那么简单!

看着他们脸上复杂的表情,以及带着探寻与好奇不断扫向周围的目光,薛福成不禁淡淡的笑了笑,为了准备谈判,这次霍家军可是准备了诸多的手段!当然并不仅仅是因为荷兰与葡萄牙!更多的是想要威慑站在荷兰身后的英国人!

因为这次来到南洋的欧洲国家太多,再加上他们的秘书与护卫人员。已经超过了两百人!这对还处在大建设中的马辰来说,一下子住进这么多人可真是有些困难!不过好在霍家军已经提前做好了安排!一连包下了市内八个旅馆后。才把他们都安置下来!

“上校你在看什么?”格维纳走到床边,向外张望了一下后不禁有些好奇的问道。

欧文斯这次负责保护格维纳的陆军武官!虽然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英国国民,但是他却并不是什么贵族,而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走到了今天的平民百姓!身为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的优秀毕业生,他有着出色的军事天赋!虽然在大英帝国国内,陆军的地位比不上海军,但是欧文斯却从不后悔当初自己放弃海军而选择陆军的决定!

“没什么,先生!只是发现了一些事情让我没有想通!”欧文斯脸上带着一丝迷惑的连忙答道。

“噢。是吗?有兴趣对我说一说吗?”格维纳对这个负责保护自己,并且自信严谨,亲近却有不失礼节的年轻军人很有好感!所以左右无事,离天黑还有些早,虽然经过了上万里海域的跋涉,让他有些疲惫,但是今天一路走来的所见所闻却让他心中有些沉甸甸的憋闷!这不禁让他有一种找人聊一聊的冲动!

“当然。先生!”说着不禁伸手朝站在外边的士兵一指,神情渐渐变得有些严肃,“先生,您看这些士兵说手中拿的步枪!”

听到他的话,格维纳不禁抬眼看去,这时候霍家军派来保卫整座旅馆的士兵将近两百人。从他这个角度看过去,正好能够清楚的见到站在门口位置,一个身材挺拔面容冷肃的士兵手中步枪的全貌!不过格维纳并没有当过兵,也没有上过一天军校!所以,他除了看出这杆步枪与英国陆军现在用的‘斯奈德——恩菲尔德步枪’短了一些。并且在结构上有些不一样之外,并没有看出什么!

见到他脸上流露出来的迷惑神色。欧文斯不由淡淡的笑了笑,“先生,他们的这杆步枪比我们陆军的制式步枪口径小了好多,看上去只有八毫米左右!而且从枪柄位置看上去,它用的是双排供弹!”

“是吗?上校,只有什么好奇怪的吗?”格维纳不禁皱了皱眉问道!

“先生,在我们陆军中,步枪口径的减小,所带来的一个显著的优势那就是设计准确度的增加,如果一个训练有素的士兵,用我们恩菲尔德11mm口径的步枪用三十发,甚至更多的子弹才能打中敌人,但是用这种步枪可能只需要二十发,甚至更少!而且,这杆步枪双排供弹的设计,比我们陆军的制式步枪多了一倍,这样也就意味着,他们不禁节省了一部分更换子弹的时间,同时在更短的时间里,他们打出的步枪弹的数量会是我们恩菲尔德步枪的一倍!这在两军交战,特别是遭遇战中,使用这种步枪的军队,将因为火力上的优势而取得胜势,并最终取得战争的胜利,当然前提是他们有一个英明的指挥官以及英勇的士兵!不过从外边这些士兵的表现上来看,他们的素质非常不错,尽管我不想说,但是他们真的比现在大英帝国的陆军更胜一筹!”欧文斯脸上无奈的神色一闪而逝!他站在这里已经过去十几分钟的时间了,但是这些站岗执勤的士兵,不禁身体丝毫没动,甚至连眼睛也没有眨过,看上去就像一尊冷硬的雕塑,这种严格的纪律和素质,显示了他们平常的训练是多么的刻苦与严格!如果让生性散漫的英国陆军士兵来站上这么十分钟,恐怕他们早就忍不住抱怨了!

“上校,你真的确定吗?”格维纳神色郑重的问道。

“是的,先生!从军校毕业到现在,我已经在陆军中服役了近十年了,我相信自己的眼睛不会看错,而且我也相信自己的判断!”

看着他脸上表现出来的严肃之色,格维纳不禁点了点头!看着外面守卫的士兵,沉默了一会后,才突然转头问道:“上校,如果让你指挥一个团的部队,与中国人民军同样数量的陆军交战,你有多大的把哇取得战争的最后胜利?”

听到他的话,欧文斯不禁愣了愣,这种问题他还真不好回答,因为与一场战争胜负相关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后勤、武器装备、士兵素质、良好的指挥、地形等等这一切,可以说都决定着一场战争的最后成败,因此谁也不知道最后的战争结果!毕竟以弱胜强,以少胜多的战役,在历史上实在是太多!

不过想到格维纳的身份,欧文斯也不奇怪,毕竟对方是外交官而不是军事专员!

“先生!如果单论双方的士兵的素质和武器装备的话,肯定是对方站优势,但是要预测一场战争的最后胜负的话,恐怕谁也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我只能说现在中国人民军的陆军比我们更占优势!当然前提是他们的军队全都像外边那些士兵一样那么优秀!

“我明白了!”随后,格维纳的神色便变得阴沉了许多!现在他真的对帝国发动南洋战争的结果没有以前那么信心十足了!

“上校?”看着欧文斯拧紧的眉头,以及专注的目光,回过神来的格维纳不禁轻声问道。

“噢,先生!您有什么事情吗?”

“没什么,不过你刚才是?”

看着格维纳脸上流露出来的询问之色,欧文斯神情有些迷惑的说道:“先生,我现在还有些不是太明白,为什么他们把步枪的口径缩小到这种口径,这种口径以现在各国步枪使用的黑火药以及铅头弹来说,根本不能保证威力和射程!除非……!”

“除非什么?”格维纳紧接着好奇的问道。

“除非他们已经改良了现在各国使用的步枪填装药!”欧文斯有些不敢肯定的说道。虽然他不是什么‘白人至上主义’者,但是这种连英国也还没有什么成果的新发明出现在了落后,被称为科技荒漠的远东,这也让他心中多少有些难以置信!但是除此之外,他实在是找不到更好的解释了!而且,他也不相信中国人民军的统治者会装备一款威力落后各国的步枪来哗众取宠!要真是这样的话,恐怕他们也不会打败荷兰人与葡萄牙人,并最终占领整个东印度群岛了!

相比欧文斯语气中的疑虑,格维纳确实相信他的判断,因为他在来以前就已经知道了荷兰、葡萄牙与中国人民军恩加诺岛海战全部过程!相信能够设计制造那么先进战舰的中国人,在步枪这种部队制式装备上做出一定的改革也并不令人意外!不过这场海战的细节,英法德三国都没有公开,因此限于自身的地位,欧文斯并不知道这些!

“好了,上校!不要想这些了!好好休息吧,我们还要为三天之后开始的三方谈判做准备!”

“我明白了,先生!”

最后看了一眼窗外肃立的士兵,欧文斯摇了摇头,叹了一口气后,带着满身的好奇与不解离开了!

第234章 金门海峡第413章 情欲沸腾第276章 十虎卫第152章 炮声停了!第104章 俘虏中的人才第275章 讨价还价第57章 工厂拍卖第368章 长远战略第429章 白磷燃-烧-弹第384章 伊利战役(四)第265章 货币本位第388章 我们的骑兵!第124章 天大的坏消息第22章 科学家第136章 神秘的联络方式第354章 西孟菲斯要塞第62章 潜艇第57章 工厂拍卖第214章 埃及的战争布局第61章 货币和银元第94章 现在还不是时候第319章 炮兵师第213章 军事工作会议第134章 准备中的改革第204章 自行车第174章 安全局第98章 1800公里铁路第40章 统一婆罗洲第398章 三大舰队第344章 农业机械化第410章 海上风暴第36章 超级油田第394章 解困三策第29章 大宝贝第82章 后勤保障第355章 重炮轰鸣!第157章 战云密布第307章 办教育第305章 开省建市第510章 德国人的条件第524章 二五计划的庞大投资第295章 内河第七舰队第221章 军事部署第126章 李鸿章的策略第237章 天堑解锁第285章 势如破竹第150章 陈进的突击第463章 海伦怀孕第39章 初战荷兰第182章 德国人的对策第4章 重工业第170章 最后的决策!第251章 经济危机的原因所在第429章 白磷燃-烧-弹第135章 许寿山第485章 生存的智慧第269章 江防舰队第345章 一个政党第273章 三个月六十万移民!第242章 布置任务第186章 德国公使第439章 和谈的决议第80章 留美幼童第232章 一触即发第231章 挑衅第452章 离开孤岛第135章 许寿山第208章 血王子第509章 五年后的南洋第301章 天文数字般的财富第281章 来自马辰的电报第352章 纳什维尔第337章 战略的变更第181章 难以置信的消息第452章 离开孤岛第303章 惊人的财政赤字第83章 各国公使第355章 重炮轰鸣!第295章 内河第七舰队第445章 大海上的挑战者第491章 划界与裁军第184章 霍山的人口政策第495章 行政改革第361章 购买国债第338章 强大的美国炮兵团第267章 三师到来第381章 伊利战役(一)第425章 被改变的策略第27章 闽浙总督第306章 十一省一市!第2章 旧世界第274章 英法的态度第159章 同样的选择!第422章 炮兵押后第135章 许寿山第499章 与英国人的交易第248章 摩根和洛克菲勒第510章 德国人的条件第263章 黑人仆从军第270章 犹豫与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