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归乡

云隐镇是一个极小的小镇,被众山环绕,之所以叫这个名字,相传是因为,从空中看去,只能看到常年云雾缭绕的山顶,而这个小镇便隐藏在云雾之下,不是住在那里的人们一般都不会知道这个名字

从Q城的机场下飞机还要再有2个小时的车程才能到达那里与京城的繁华和喧嚣截然不同,那是一个还未被开发的古老小镇古朴的木质二层小楼悠悠的立在街道的两旁,挨家挨户的院子里晒着自家腌制的咸菜,有些做着小生意的人家,门脸依旧是古老的木质门板,只在一侧开个小门供人出入黄昏的小镇有着一丝慵懒的宁静,雨水刚冲洗过的石板路散发着泥土的清香不规则的街道蜿蜒到很远的尽头消失不见

云依慢慢的拖着行李箱走在坑坑洼洼不平的石板路上,四年未归,小镇依旧还是那样,似乎几十,几百年间它从未曾改变,只是,有了好多面孔,也有好多老面孔消失不见置身其中,宛如穿越了时空回到了古代

小镇并不像中国其他的那些古镇对外开放,所以没有许多的游人,因此小依这一身T恤,短裤,运动鞋,和那大大的行李箱格外的引人注目有些胆子大的小孩子嘻嘻哈哈的跟在她身后,想离她近一些,却在她偶然回头向他们微笑时尖叫着转身跑掉小依忽然想到小时候父亲一句一句叫她背的那首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她没有少小离家,也没有鬓毛衰,可是真的被当做客人了朴实的小镇居民热情的向她介绍着小镇特色的小吃和风景,还有哪家旅店干净便宜云依轻轻的向他们点头致谢,慢慢的回道:“我回家”

有人忽然认出了她,惊呼的对周围的人说道:“呀,她是杜家的千金哎听说出了国,这都好多年了”

“哪个杜家?”

“哎呀,还有哪个,就是里弄的那位杜先生的千金呗,别人家也出不了这么水灵的姑娘”

“啊,对对对,我想起来了,她当年是高考之后出去的,原是说去京城的,后来不知怎地出了国,不过,都是好去处,都是好去处啊如今这才20出头,可是好看了,也不知有对象了没有”

“啊哈,老李家的,别想了,这样的姑娘,咱们镇上是没人能娶得起的,也就杜家那小子还行,不过那不也去京城了”

“哎,是啊,可惜了···”

云依的父母都不是当地人,但也搬来了二十几年,左邻右舍都极为相熟父亲是北方人,家中独子,如今也只有父亲一人了,而母亲是蜀中人氏,出身大族,只有云依算是土生土长的云隐镇人了父母那一辈的事情小依并不清楚,只知道当年母亲是和父亲私奔出来的,说是私奔,倒并不是和外族家没有联系,每年过年都会回蜀中一趟不过那也是小依长大之后的事情了

父母都等在门口,远远地望见云依拖着箱子走进,母亲急忙迎了出来“依依···”话音未落泪先流,“你可算是到家了”接过她的箱子,另一只手轻轻地搂着小依母亲的声音依旧是柔柔的,带着些地方的乡音,小依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只有听到母亲这种柔柔的声音才能睡得着觉如今是久违了不自禁的,“刷”的一下眼泪流了下来,似乎想把这四年的委屈都流出来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够坚强,才发现原来依旧在父母面前还是个孩子啊

“好了,到家就好了不在电话里一直嚷嚷着长大了嘛,怎么回来还掉金豆子了进家,进家去”

“爸···你笑话我,还不快哄妈妈”在云依的印象中,父亲除了在教她国画和毛笔字时严肃了些,其他时候都是朋友一般,而对母亲是从没有大声说过话用父亲自己的话说,“你母亲跟我一辈子,我怎么忍心让她难过”因为从小受到父母之间的影响,所以即使在匆匆逃离这片地方之后,云依依然相信爱情,依然感谢生命的美好

前院中的桂花开得正浓,没有浓郁的香气,却淡淡的萦绕在身旁挥之不去葡萄藤上一串串的紫丁香,好看的让人不忍采摘竹编的藤椅,清凉的水井一切还是与她四年前走时一样

楼上是三间卧房,书房和客厅在楼下父亲的书房大家都可以进,哥哥云峰和小依经常躲在里边拿上本书一看看一天父亲藏书极多,出了书房的两大排经常看的,后院的小仓库的墙上也排着满满的书籍父亲在前边,把箱子提到二楼的房间,母亲则陪着云依在后边慢慢的上楼

小依极喜欢这个古老的楼梯,那固定的几节楼梯依旧“吱吱咯咯”的响小时候父亲看着练大字,每每偷懒的时候,听到楼梯的咯吱声,就赶紧跑回座位重拿起笔而那些写好的大字和抄录的小楷也会整整齐齐的晾在楼梯把手上房间的门框上依旧贴着高二时心血来潮用并不熟练的篆书书写的“闺阁”二字还记得当时父亲把她这两个字挑剔的一无是处,哥哥则是配合着爸爸狠狠地笑话了她一顿,而母亲则是无奈的摇头任她胡闹

真好,终于回家了

每天6000字保底,竹子保证给大家一个内容充实,人物丰满的故事

但是,金牌是竹子写作的最终动力所以金牌,礼物,红包,大家有什么就砸过来

竹子在这里拜谢啦;

远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