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小试身手

白永和稍事准备,当即就和钱庄伙计上了路。

第三天天擦黑,白永和风尘仆仆地来到汾州府的永盛恒钱庄。大掌柜白谦祥一脸哭相地诉说了挤兑经过。

原来,永盛恒钱庄做的是小商小贩的收放款生意。有本金一万两,再加上向平遥日升昌票号低息贷来的两万两,以及吸收零星存银两万两,应付日常来往绰绰有余。只因前些日子给一户有实力的相与贷了五千两,本来想借他的马帮狠赚一笔,结果赚是大赚了,就在回来的路上,遇强盗打劫,伙计慌乱中把汇票藏在蒿草丛中,事后找时,早没了踪影,就空手回了家。相与家的不敢声张,只向白掌柜一人说知。白掌柜沉不住气,无意间说漏了嘴,被另一家钱庄的跑街得知,就把这个消息传开,说永盛恒被人拖下水,资金调度不足,弄不好会闭庄歇业,就等着看好戏吧。日升昌票号得知此事,就派人催要贷款。这样一来,不明真相的人纷纷拿上钱票要求兑现,钱票多的三千、两千,少的三百、二百。一开始,白掌柜不在意,还照常兑现。可是,渐渐出的多,入的少,这才支应不住便不敢有凭照付了,而是反复解释,说钱庄虽然遇到一点小小麻烦,但底子厚成,不会影响正常收放业务。可是,人们总是疑疑惑惑,这样一来,永盛恒的信誉受到损害。如此下去,一旦资不抵债,钱庄就没救了。白掌柜自责地说:“全怨我,全怨我!”

白永和听了,心里有了数,好言安慰了白掌柜几句。就问白掌柜:“库里还有多少存银?”

白掌柜回说;“不足一万两。”

白永和又问:“平时我号的周转金多少?”

“最多时有六七万两。”

“抛开日升昌的贷款不说,还得多少银两,才能应付目前的挤兑?”

“至少也得一万两。如果能吸纳几宗大的存款,我们有了底气,这个坎就不难过去。”

“你带我到那户相与家看看。”

这是一座三进式的院落。墙高院深,雕栏画栋,青石砌基,水磨青砖砌墙,虽然不是十分气派,但也算得上殷实人家。走进第三进院落正屋,主人刘掌柜听说钱庄东家来看望他,慌忙趿拉着鞋出门来迎。进屋不及问话,就声泪俱下地给白永和作揖道歉,连说:“带累白东家了,带累白东家了!”

白永和说:“听说出了点事,我一到汾阳就来看您。”

刘掌柜如同久病之人,曲着腿,弓着背,一脸愁容。说:“此次去口外贩卖洋布绸缎,我的本金五千两,再加上向贵庄借贷的五千两,说实话赚了不少。心想,回来还了贵庄的钱还有赢利。谁知乐极生悲,时运不佳,竟出了这等丑事。不但分文未赚,反而把老本也贴上了。唉,几天才吃了一顿饭,真不想活了。可是,一想起欠贵庄的钱还没还上,就理亏。人可以不

要命,不可以没信誉,我一死了之,可连累了白家呀!我只能强打精神,做两手打算:打发伙计们再去寻找,设法筹钱再做生意,总不能因噎废食,坐以待毙吧。”

不管刘掌柜说的实与不实,白永和且不去计较,他欣赏的是刘掌柜心劲不倒,心里就踏实许多。生意靠众人做,有好的合作伙伴,就有好的生意。对相与,不能因一时赔钱就背信弃义。反过来说,信贷,信贷,无信不贷。宁给有信用的人十万,也不给无信用的人一分。有信用的人这次赔了,下次就会赚回来;无信用的人此时赚了,彼时就可能大赔。看来,刘掌柜还是守信之人,这样的生意人,不仅不能落井下石,更要患难与共,共生共荣。想到这里,白永和坦然说:“刘掌柜不必多虑,您是我们白家的老相与,我听白掌柜说,您最讲交情,重信誉。人常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生意场上何尝不是这样。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利害相连,赔赚难测。跌一跤,能爬起来,还是好汉!这样的人,我愿意和你打交道。刘掌柜,您打算再做甚生意?”

刘掌柜从没有见过如此宽宏大量的债主,听白永和这么一说,心头一热,泪水又涌了出来。说:“我见口外市面上日用品紧缺,思谋往那里贩一些日用品过去,顺便进些皮货、药材回来,本不大,利不小。做好了,只有赚头,没有赔头。”

“还得多少钱?”白永和大大咧咧地问。

白永和话一出口,语惊四座。不仅是白掌柜张口结舌,吓得眼睛仁都要蹦了出来。就是刘掌柜也吃惊地瞪着他,半天没有开口。连为客人添茶续水的刘掌柜的内人,也听得走了神,把水添到了茶杯外边还不知道,水流到桌子上不说,还溅到炕上,好生尴尬。

“这次不敢谋狠了,做五千两本钱的生意就行。”刘掌柜战战兢兢地说。

“五千两,贷给你!”

白掌柜以为是自己耳朵出了毛病,听错了。揉了揉,耳朵好着哩。就着急地嚷:“三少爷,三少爷……”见白永和给他使眼色,就把“这五千两从哪里来”的话噎在嗓子眼里,憋了好长时间,才强填进肚里。当然,不明就里的他,一时很难消化得了。

“刘掌柜,说好了,就这样吧。”

刘掌柜原以为三少爷是随便问问,没承想他是认真的。绝望中的他,如同脉息将绝的人服了一剂“生脉散”,灰暗的眼神里顿时有了光泽,背展了,腿直了,打起了精神。白家三少爷的这一义举,不用说刘掌柜初时有些疑惑,就连次日风扬全城后,十个人里边就有九个人不信。人们纷纷跑来询问刘掌柜,刘掌柜说此事当真。有人又去永盛恒钱庄打听,和刘掌柜说的一样。原来,永盛恒底子厚实,又讲信用,一些持券人也就放下心来,不再着急挤兑,他们还指望跟上永盛恒多吃些利息呢。

白永和走

了第一步险棋,接着又走第二步险棋。与日升昌票号讲好,以三个月为限,本利全清,若要违约,愿以钱庄作押。日升昌的人,见永盛恒东家遵约守诺,也就放心地回了平遥。

白永和连走两步险棋,控制住挤兑局面。可是话好说,钱从哪里来?白掌柜一点底也没有,几天来,吃不下,睡不着,急得头发白了一圈。虽是数九寒天,身上老出虚汗。他对三少爷的敢作敢为的确佩服,但对他的信口开河、以假乱真的做法不敢恭维。他一个白面书生,从没涉足商界,不谙世故,不懂规程,用不了几天,本来还可以挽救回来一些损失的钱庄,就会拱手让给别人。想到这里,不得不向三少爷作揖苦劝道:“咱们这样做,是不是太玄乎了?纸里终究包不住火,一旦真相暴露,白家在外的惟一产业就会毁在我们手里,怎么有脸回去向老太爷交代?”

白掌柜没轻没重的话,白永和也不去计较,他的心情能够理解。但仅仅理解还远远不够,眼下需要的是理智,需要的是办法,非常时期不采取非常手段,不是束手就擒,就是坐以待毙。白永和知道,白掌柜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就安慰白掌柜道:“你是商界前辈,又是我的长辈,按理说,我没有资格对你说长道短。可是我又不能不说,造成今天这个被动局面,责任不在别人,就在你!你是钱庄大掌柜,钱庄的要害是‘慎放’,这你应该懂得。你知道刘掌柜真的是做洋布和绸缎生意去了吗?据我得到的消息,他是与人合伙做甘草生意,囤积居奇,待价而沽。结果,甘草没等起运,价钱就跌了下来,想赔钱出手,又没人答理,只好从水路起运,不巧船又触礁泡了汤,终于落了个血本无归的下场。为了掩饰,他也只能这样逢场作戏了。所以说,每放一笔款,你都必须亲自考察虚实,做到心里有数,慎之又慎。不然,我们把饭碗打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话说回来,刘掌柜是大赔了,作为生意人,特别是作为我们的相与,我们有责任拉他一把,他日子好过了,我们的放款自然就能收回来。我这样做,叫做放水养鱼。再者,出了这样的事,你不是沉着应对,而是惊慌失措,把家底泄露出去,才致造成今天的被动局面。”

白掌柜见三少爷对事件的了解比他翔实,批评得又句句在理,不得不心悦诚服地点头称是。可是,对三少爷做的一锅无米之炊,却怎么也弄不明白。就问白永和:“三少爷,依您说,下一步我们该如何运作?”

“眼下最要紧的是先稳住阵脚,再寻求生存之法。你只要按我说的办就行了,剩下的由我来做。”

他凑近白掌柜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白掌柜一一点头应承下来。说毕,白永和便带了一个伙计,匆匆动身,一出汾阳城,两匹快马便绝尘而去。钱庄里所有人,包括白大掌柜,都不知道三少爷此行的目的地是哪里。

(本章完)

第十七章 含嫣当家第十五章 戒指传家第二十六章 红顶商人第十九章 绿杨翠柳第十九章 绿杨翠柳第七章 把脉论世第九章 望眼欲穿第 七 章 把脉论世第二十章 好年胜景第四章 缘牵情渡第二十四章 逃难奇遇第二十章 好年胜景第二十七章 梦圆古渡第六章 风生水起第二章, 宿怨初解第十一章 一枕黄梁第十二章 陌路情侣第四章 缘牵情渡第二十七章 梦圆古渡第十五章 戒指传家第六章 风生水起第十八章 河声岳色第十三章 小试身手第一章 大红灯笼第七章 把脉论世第十六章 丽人来归第一章 大红灯笼第五章 喜上花轿第 七 章 把脉论世第十六章 丽人来归第六章 风生水起第二十四章 逃难奇遇第九章 望眼欲穿第二十二章 晋唱秦和第二十四章 逃难奇遇第十九章 绿杨翠柳第十四章 扬帆远航第十九章 绿杨翠柳第九章 望眼欲穿第三章 大义无声第二十五章 虎口余生第 七 章 把脉论世第四章 缘牵情渡第七章 把脉论世第十三章 小试身手第一章 大红灯笼第三章 大义无声第七章 把脉论世第九章 望眼欲穿第一章 大红灯笼第 四 章 缘牵情渡第二十二章 晋唱秦和第一章 大红灯笼第七章 把脉论世第十三章 小试身手第十五章 戒指传家第九章 望眼欲穿第十三章 小试身手第八章 劳燕分飞第十八章 河声岳色第六章 风生水起第二十章 好年胜景第十七章 含嫣当家第七章 把脉论世第十一章 一枕黄梁第一章 大红灯笼第三章 大义无声第十八章 河声岳色第十五章 戒指传家第十一章 一枕黄梁第六章 风生水起第十三章 小试身手第十七章 含嫣当家第二十一章 河惠人义第二十四章 逃难奇遇第十八章 河声岳色第十六章 丽人来归第二十一章 河惠人义第九章 望眼欲穿第二十章 好年胜景第四章 缘牵情渡第五章 喜上花轿第十二章 陌路情侣第一章 大红灯笼第四章 缘牵情渡第三章 大义无声第十六章 丽人来归第二十六章 红顶商人第十六章 丽人来归第七章 把脉论世第十五章 戒指传家第十六章 丽人来归第十九章 绿杨翠柳第十二章 陌路情侣第十三章 小试身手第二十二章 晋唱秦和第六章 风生水起第一章 大红灯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