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袭

夜间亥时,已然是深夜,张世华率领着三千红巾军也马不停蹄的赶了两个多时辰的路。夜路难走,纵然这三千红巾军都算的上是百战精锐,但是在这深夜赶路,两个时辰,也只走了二十里。

不过张世华见此,倒也没有着急,毕竟此次是要长途奔袭敌军,又不是要急行军,走得太快浪费大量体力不说,万一在被敌军发现,那可真的就是得不偿失了。

所以在连赶了二十里路之后,张世华变摆了摆手,让士兵吃些干粮休息休息。

不过原地休息的只包括这些赶路的普通士兵,那些训练精良的“夜不收”,可不再此列。

“夜不收”听名字便知道,这是一群专门在夜间活动的斥候。可以这样说,如果说斥候营是一支军队最强的精兵的话,那么夜不收便就是斥候营中最强的一批人。

长期的深夜生活和战斗,使得每一名夜不收都能算的上是深夜中的游侠,在黑暗中如鱼得水的他们,在深夜的掩护下,其战斗力远超其他任何兵种。就比如张世辉前两日率领的那支夜袭精兵中,负责暗杀城墙守军的五名士卒,便是张世华麾下的精锐夜不收。

所以当张世华下令大军原地休息之后,为了知晓敌军的动静,张世华立即便召来了一名夜不收以询问情况。

而那名如同夜猫子般夜不收,见张世华要召他过去,也立即灵敏的跑到了张世华的身旁,单膝跪地对着张世华问道:“大人,何事?”

张世华见此,摆了摆手示意他先免礼,等他免礼起身之后,张世华才对着他问道:“石头,你们在附近又发现鞑子夜不收吗?”

那名叫李石头的巡检司老卒,现如今的夜不收百户官,听到这话,也是立即恭谨的对着张世华回答道:“回大人的话,经过末将和手下兄弟的勘察,发现我军前方十里范围之内,并未发现有敌军的夜不收活动。”

张世华听到这话,点了点头说道:“行,我明白了。你让弟兄们都机敏点,如果发现有敌人夜不收活动,一定要第一时间杀掉他们,决不可让大军暴露。”

“末将明白,末将这就去吧。”李石头听到这话,立即低头说道。

张世华听到这话,点了点,便摆手让李石头退下了。

……

两刻钟后,当张世华重新率领着三千红巾军,趁着夜色向着二十里之外的鞑子大营扑去时。

作为张世华麾下,夜不收百户官的李石头,也骑着一匹骏马赶到了十里之外,并将张世华的命令传给了所有的夜不收。

看着眼前自己手下的三名夜不收排长,李石头用着严肃的语气对着他们说道:“将军有令,让我们在大军赶到前,解决掉鞑子的夜不收,掩护大军行动。我现在就给你们一个时辰的时间,在将军率领着大军赶到此地之前,给我解决掉鞑子大营之外所有的夜不收。给我听好,这是军令,若有完不成任务者,军法处置!”

那三名夜不收排长听到李石头这话,也是精神一震,忙低头回答道:“末将遵命,末将等这就去处理。(在张世华的制度中,排长属于从九品的小官,位同巡检,所以他们的确也有资格自称末将。)”

而李石头听到这话,点了点头,便也摆手让他们下去了。

不过李石头身为张世华麾下的夜不收百户,可也不是单单因为他是巡检司老卒出身,他自己的这一身本领,那在这夜不收中也绝对是数一数二的。所以当目送这些排长离开后,李石头也率领着麾下的九名亲卫,加入了与鞑子的夜不收厮杀的行动中。

毕竟在张世华的手底下当官,要是自己没有一定的本领,那是不可能让张世华麾下的这些个悍卒强兵信服的。

“夜不收”作为活动在深夜的侦察兵,大都是以什为单位进行行动的。毕竟身为斥候哨兵的他们,人数如果多的话,就太容易暴露;但如果人数过少,就又太过危险;所以这样一来,以什为单位进行行动,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而身为夜不收军官百户的李石头,对于夜不收的战术自然也是十分熟悉。只见他先是带着手下藏好了自己这边的战马,然而便静悄悄的向着那未被探索的敌军大营方向摸去。

“一群白痴。”在差不多距离敌营还有六七里远的地方,眼神锐利的李石头,看着鞑子哨兵在深夜中生的那一堆篝火,不屑的骂道。

“解决了他们。”李石头摆了摆手,对着手下低声说道。

李石头身旁的那九名夜不收见此,点了点头,便紧握着手中的兵器,跟随者李石头静悄悄的向着那堆篝火处摸去。

李石头他们十人分成了两组,左右包抄的向着那堆篝火处摸了过去,长期的夜不收生活,使得这些人在行动中的动静极小,直到他们都已然接近那堆篝火的时候,篝火旁熟睡的官兵士卒,也丝毫未曾察觉。

看着篝火旁横七竖八躺着的十余名官兵士卒,李石头对着麾下的九人做了一个抹脖子的手势,九人见此,点了点头。而后便见的李石头他们十人,提着一柄钢刀,如同一头头猎豹一样,迅速的冲向了那篝火旁躺着的官兵们,手起刀落,没有喊杀声和惊呼声,有的只是鲜血流淌的声音。

……

一个时辰之后,张世华率领着大部队赶到此处时,早已等候在此处的李石头不等张世华询问,便主动的对着张世华说道:“将军,鞑子大营附近的哨兵已然全被解决。”

听到这话,张世华那平静的脸上也不由的浮现了一抹笑意,只见他在称赞了李石头一句话之后,便转身对着身后的一名传令兵道:“传令下去,让所有人加速前进,半个时辰之后随我发兵突袭鞑子大营。”

那传令兵听到这话,低头应了一声,便急忙下去传令去了,而后便见的深夜中的三千红巾军在张世华的率领下,以一种势不可挡的姿态向着不远处的鞑子大营扑去。

……

“杀!~~”响亮的喊杀声猛的响起,顿时便打破了黑夜的宁静。三千红巾兵卒,在张世华的一声号令之下,疯狂的攻进了官兵的大营之中,混乱和战火顿时成为了这官兵大营中的主旋律。

“杀!”手持铁枪骑着一匹战马的赵九,率领着麾下数十名骑卒,疯狂的攻进了官兵大营之中。因为红巾军夜袭的原因,现在的官兵大营已然彻底的陷入了混乱,这些从未见过战场且又严重营养不良的农夫兵卒,在这个时候除了会抱头鼠窜之外,已然忘记了抵抗为何物。

对于这样的敌人,列阵自然是没有必要的,所以在攻入大营之后,赵九便按照张世华的命令,率领着麾下的精兵骑卒向着鞑子的中军大营疯狂的攻去。毕竟在这个时候,没有什么是比敌人的主将战死更能打击敌人士气的事情了。

而不得不说是,这大营中九成的士卒虽然都是那种不可一击之辈,但是这五千鞑子官兵中的确也有些不少善战敢死的精兵和将官存在,不过因为张世华的突然袭击,使得这些人毫无防备。

所以在此时的混乱局面中,他们根本就无法组织起足够的兵力来和人多势众的红巾军抗衡,而且红巾军的将官也不是蠢货,在杀入大营之后,红巾军便对着这种人优先展开了打击,一旦发现敌人有聚集的趋势,红巾军立即就会以最严酷的手段,将这些敢于反抗的士卒官兵强势镇压。

也因此,当赵九率军一连击溃了两组想要抵抗他的敌人之后,便再也没有任何鞑子官兵敢阻拦赵九他们的脚步了。

不过就在赵九他率领着麾下骑兵,疯狂的冲向中军大营之时,在中军大营处,身为五千官兵主将的息州州尹杨文卿,在匆忙的从营帐中出来之后,看着周围混乱的大营兵卒和熊熊燃烧的烈焰,顿时也明白自己这是被红巾贼夜袭了。

心中无比恐慌的他,也根本顾不上这大营之中的五千官兵和日后朝廷有可能对他的惩罚,在周围亲兵的护卫之下,只见他骑上战马便向着要逃跑。

不过就在他准备逃离此处之时,却听得身后突然传来一声大喝,转身一看,却见的一名一身铁甲、手持铁枪、胯下骏马,生的是虎背熊腰的红巾贼将,率领着数十名骑卒,高吼着向他冲来。

这员红巾贼将,自然也就是前来斩杀官兵主将的赵九。只见赵九在疯狂的冲杀到中军大营之后,竟发现那鞑子主将想要逃跑,于是双腿急忙一催胯下战马,高喝着:“贼将休走!”便持枪向着杨文卿杀去。

而杨文卿见此,心中顿时也不由的一慌,急忙便对着身旁的亲卫高喊道:“快,拦住此獠!”

而杨文卿身旁的那几名亲卫在听到杨文卿这话之后,也是纷纷亮出了手中的兵刃,双腿一催胯下战马,对着赵九便冲杀了过去。

对面的赵九见此,手中铁枪紧握,人借马势,高吼一声便猛地将手中的长枪掷了出去。势大力沉的铁枪,带着无可匹敌的力量,刺穿了前方一名亲卫身体并将其带飞出去的同时,竟然又将那亲卫身后的另一名亲卫的战马砸翻在地。

一枪连杀二人之后,却又见赵九挥手抽出了腰间的钢刀,人借马势刀光一闪,却又见的两名亲卫人头落地,二人颈血冲天而出。

一连斩杀四人之后,赵九也将杨文卿的亲卫骑队杀穿。杀穿骑队之后,赵九丝毫没有在意余下那惊恐的敌骑,而是一催战马,向着转身要逃的杨文卿冲去。

“过来吧你!”在撵上杨文卿后,只见的赵九一声大喝,竟一手提着杨文卿的腰带,将其如同一只鸡崽般的提到了自己的马上。

看着惊恐的面无人色的杨文卿,赵九脸上狰狞一笑,一手扯着杨文卿的头发,手中刀光一闪,便让杨文卿人首分离。

满脸鲜血的赵九骑在马上,手中提着杨文卿那滴血的头颅,对着周围那些被骇的面无人色的官兵和亲卫,一声高喝道:“杨姓贼将已死,尔等还不投降!”

听到这话,除了几名忠心耿耿在哪负隅顽抗的亲卫之外,余下的官兵亲卫等尽皆扔下了手中的武器,选择了投降。

……

一个多时辰后的黎明时分,驻扎与此的五千官兵已然彻底的被张世华麾下的红巾军击溃。足足五千连战场都每见过的农夫官兵战死者寥寥,投降被俘的倒是不少,据张世华战后统计,这一战斩首不足五百,但是受俘的人数却超过了四千。

对于这种情况,张世华倒也并没有感到意外,毕竟对于一群丝毫没受过训练的农夫军队来讲,战败后除了投降你还能要求他们做什么。

不过对于这些俘虏的处置却也成为了一个问题,毕竟如此多的俘虏且都是汉人组成,肯定是不能全部杀掉了,而至于收编这些俘虏的话有太不现实,毕竟他们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

所以张世华干脆决定八百比较精湛的士卒,用来补充大军连日来的消耗,至于余下的那些官兵士卒,则对他们进行一次全方位式的批评教育,让他们明白元蒙鞑子有多坏、红巾军有多正义之后就给他们点路费,把他们都放走。

毕竟这个办法日后的红军就曾使用过,管用的很,只要忽悠的好,这些被放走的俘虏八成都不会再加入官兵与红巾军为敌。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样也可以在底层百姓之间,传播树立张世华的仁德名声,可谓是一举双得的事情。

不过就在张世华准备着,要将这件事交给自己手下的大神棍徐明让他去处理时,郭羽却突然押着一个狼狈不堪的官兵降将找到了张世华。

那降将也不是别人,正是刚从真阳城逃出来的真阳守军副万户——白希。

第一百九十四章 官无胆气援军现第二百九十二章 激战再起第一百四十八章 投石机第七十四章 战事起第三百八十一章 改变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阵初显威(二合一大章)第五十八章 兵败第一百零七章 勇士死第二百三十八章 得天之授??第二百三十七章 驱虎吞狼各有算第一百章 受阻第二百三十三章 安顿与赏赐第八十三章 准备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来援第一百三十九章 战结援军见 进退两难间第四十四章 局势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无望第一百二十三章 战阵初显威(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冲杀第三十三章 郭薇儿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谋第三百二十三章 朱元璋第一百零三章 夜袭1第五百零八章 战太平(六)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四百九十四章 初战常遇春(为“jjc1221”书友的万赏加更)第十五章 扩招第一百五十四章 决战总攻1第二百二十八章 酒席之上第三百零四章 再生奇谋第二百五十二章 撤兵第一百八十三章 夜袭鞑营第二百零三章 求援之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迫切战局第四百五十二章 离间 伤亡第四百三十六章 洽谈生意第四百八十五章 黔地归顺第二百二十六章 安全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脱脱与太不花第一百七十一章 借水之力第八十四章 招抚第一百五十六章 决战总攻3第七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二百六十二章 厮杀激战2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袭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元朝官职表第五章 招兵第四十九章 郭薇儿的情感第四十五章 免职第一百四十九章 官兵溃败第二百章 中计第六十五章 筹谋与动荡第五十六章 造反第二百七十七章 众人心思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兵们的训练日常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阳城破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阳城破第九十五章 沈丘城第六十章 大婚(一)第三十八章 招医第四百零一章 威行天下之法第一百八十七章 收心薛玉龙第二百八十一章 绝路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下风云第一百九十七章 无处开源第一百五十八章 汝阳城破序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战局二第十九章 杀俘第三百四十六章 剑指东向攻德安第三百一十八章 重甲步兵团(为大唐剑侠客的加更)第五百零四章 战太平(二)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一百六十六章 平顶山第四百零四章 夺城之战(二)第三百一十章 襄阳再度易主第四百二十二章 更名 醉酒第四百一十一章 多智之虎第三十八章 招医第二百四十六章 汝州城破第三百五十四章 深夜 撤兵第一百零八章 城破第一百四十章 深夜奔袭第九十六章 李先生第四百三十章 张世华疆土再增 刘福通拥帝建极第六章 招兵2第二百二十四章 重夺上蔡城第二百六十八章 射鹿台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第三百九十五章 再战第四百一十三章 擎天柱崩 江夏城陷第二百四十一章 心念旧情未重惩(兼请假条)第三百六十八章 诈败第二百零七章 突围之计第二十五章 邓镇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业决胜(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