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剑指汝州

正月二十七日,也就是张世辉的婚礼结束五六天之后,在叶xian北方、襄城西方的郏xian,张世华却正指挥着麾下的数千兵丁攻打此城。

“传我军令,凡能先登城墙者,官升一级,赏银百两。”当在阵后指挥作战的张世华,看前线厮杀的黑衣士卒们,用了近一个时辰都没能登上郏xian的城墙,显得有些不耐烦的他便也不由这般吼道。

“遵命!……将军大人有令,先登城墙者,官升一级,赏银百两!”接到张世华命令的数十名传令兵,在对着张世华高唱了一个肥诺之后,便也不由这般在前线高吼道。

而正在前线厮杀冲城的数百兵卒听到传令兵这样的高吼,在重赏和财帛的激励之下,这些人也不由像是打了鸡血一般,一个个悍不畏死的便向着城墙冲去,甚至有的士卒还在这个时候争抢起了攻城长梯的位置。

自然,在这样猛烈的进攻之下,郏xian守军在城墙上所组成的防线,自也是在短短的一刻钟之内,便就被这些个悍不畏死的黑衣军撕得粉碎。不过盏茶时间数以百计的黑衣军士卒便高吼着杀上了城墙,并紧接着,对郏xian城墙上那些个胆敢负隅顽抗的守军官兵们,展开了凛冽的屠杀。

……

“将军大人,您看,此城已然是咱们的囊中之物了。”在城外,张世华的身旁,作为张世华亲兵统领的李五,看到数以百计的黑衣军士卒高吼着杀上城墙之后,自也不由这般对着张世华笑道。

而张世华听到李五这话,在嘴角含笑的点了点头之后,自也是摆手下令道:“传我军令,让赵九他也率部压上去,两刻钟之后,我要看到郏xian的城门,向我们敞开。”

“末将遵命!”听到张世华这样霸气的话,李五面带兴奋之色的高唱了一个肥诺之后,便也不由高吼着让身旁不远处的旗手,站在高台上对着赵九所在的位置打旗语。

而看到旗语,接到张世华命令的赵九,自也是在第一时间便依照张世华的命令率部杀了上去。故而也就在短短的一刻钟之后,郏xian的城门便也就被凶悍的黑衣军冲开。

而后,如同潮水一般的黑衣军自也是高吼着冲进了城池。

显然,郏xian的守军在张世华的犀利进攻下,连半天时间都没能守住,便让郏xian县城正式易主。

……

又是半个时辰之后,郏xian县城之中仿佛小打小闹般的巷战也彻底结束。

故而在这个时候,郏xian县城之内一切安稳之后,披甲戴胄面色威严的张世华,也不由在数百亲卫骑卒的簇拥之下,策马挺进了郏xian县城。

“末将等拜见将军大人!”城门口,冲锋在前、满身鲜血的白希和赵二两人在看到张世华策马而来之后,弯腰单膝跪地,带着身后的近千士卒这般对张世华拜道。

而马上的张世华见此,面带微笑的摆手让两人起身之后,便也不由转身对着身后的李重三道:“重三,这郏xian乃是汝州治下县城,你现在既然身为汝州知州,那名这郏xian在日后便也算是你治下之地。”

“所以这郏xian的民生事务,便暂且拜托你了。”

“好教将军大人放心,下官必会代将军大人您,料理好郏xian的民生事务的。”听到张世华方才的话,李重三面色一正,便也不由这般信誓旦旦的对着张世华保证道。

而张世华听到李重三这话,笑着到了一声好之后,自也是对着周围其他将官们放声说道:“弟兄们,我想你们也都知道,不日之后我军便将会与元蒙鞑子有一场大战。”

“所以留给咱们的时间也着实不多了。故此次出兵,我便是准备要一举拿下汝州一州二县之地的,就是不知诸位弟兄怕不怕这份辛苦了!”说完这话,张世华便也不由将目光周围的那些个下属将官们。

而那些被张世华目光扫到的下属将官们,在相视一顾之后,却也是赵九最先站出来对张世华拜道:“且不说攻城掠地本就是我等武人本分。但说我等受将军大人您这般隆恩厚养,又安能不以死效力。”说完这话,赵九也不由弯腰揖礼,对着张世华深深一拜。

而周围其他将官见赵九这般,心受感染之下,自也是齐声拜道:“我等皆愿披甲执坚,为将军大人马前之卒。”

“哈哈,好。诸位兄弟此言甚得我心意!阿九,你且点五百士卒留于此地,供重三他驱使,余下人埋锅食饭之后皆随我西进讨鞑!”

“末将等,遵命!”听到张世华这话,周围诸将官,自也是这般齐声高吼道。

……

傍晚时分,当张世华率领着麾下的五千余精卒,来到紧挨着汝州城的梁xian县城东南方四十里处时。在汝州城,汝州知州、汝州达鲁花赤和一众州城官员也不由六神无主、心惊胆战的商议起了‘抵御’办法。

шωш ◆Tтkā n ◆c o

说实话对于抵挡张世华那凶名在外的黑衣军,这群官老爷们是真的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因为元蒙朝廷那无比严苛的律法在,这群家伙又不敢弃城逃跑,所以在不得不俱在一起想一个法子以求保住自己的性命。

毕竟这些天来,朝廷在各处砍的一颗颗高官大员的脑袋可是清清楚楚的告诉了这些个官员们。拼死守土尚有一线生机,胆敢逃跑绝对是死路一条。

因为就连身为湖广行省平章政事的和尚(这是人名),都因为不战而逃的失土之罪被朝廷砍了脑袋,就更加不要说他们这些个小虾米了。

不过,有道是“在绝对的力量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是纸老虎”。所以在面对张世华这样一支,无论是战力还是兵力都统统碾压他们的军队时,这些个官老爷们聚在一起,商议了半个多时辰,愣是一条有用的办法都没能想出了。

……

“诸位大人,你们倒是说句话啊。这南阳府的黑衣贼都快把刀子……不都已经把刀子架在咱们脖子上了。再不想出什么法子来,咱们可就真的要没命了!”半个时辰之后,当汝州的知州王先明看到堂下坐着的那些个下属们,还是一个个愁眉苦脸、半死不活的样子之后,也终于是忍耐不住了。

故而在一声长叹之后,王先明看着堂下这些个下属们,也不由这般用着近乎哀求的语气恳求道。

而听到王先明这样的话,坐在王先明身旁的达鲁花赤乌力吉也终于是忍耐不住了。故而在王先明的话音落下之后,乌力吉便也用着恳求的语气说道:“诸位大人,咱们现在都是一根绳子上的蚂蚱啊!”

“所以,我在这里也拜托诸位大人了。请你们给我乌力吉指一条活路出来吧,拜托诸位大人了。”说着这话,乌力吉便也不由朝着堂下诸人猛做了几个揖。

然而堂下诸人见此,不但没能想出什么好办法,反而将眉头皱的更高了。

“大人,下官到有一个主意,就是不知能不能行。”在又沉默了差不多五分钟之后,就在王先明和乌力吉即将失望之时,终于又一人站了出来,这般对着他们二人说道。

而二人见此,自也是忙摆手说道:“张判官,此时此刻正当我等同舟共济之时。所以有话直言便好。”

“谢两位大人,既如此下官便也说了。”听到这话,那姓张的判官先是抱拳谢了一恩,然后便也不由开口说道:“下官以为,攘外必先安内。所以若想要守城,则必先要以雷霆手段清除掉城中那些个心怀他想的高门大户。”

说到这,这姓张的判官眼中一寒,便也不由将目光再次转到了王先明两人的身上。

而王先明两人听到这话,在相视一顾之后,二人眼中却也不由相继露出一抹精光。

没错,这姓张的推官说的很对。在对抗红巾军的战争中,某些个高门大户某些情况之下,的确成为了红巾军的助力。

按说这两者一个是地主阶层,一个是因为压迫而反抗求活的农民起义军,两者之间本应该有着极大矛盾才对。但就像后世一个西方的外交家说的那样,“世界本就没有什么永久的仇恨和友善,有的只是也只可能是永久的利益”。

“利益高于一切”这一点,无论放在哪一个时代,哪一个政权都是通用的。

就比如地主阶层和无产贫民吧,这两者之间的矛盾看似是血海深仇不可调节。但是在这个生产力不发达、民智又尚且未开的古代,两者之间的矛盾其根源无非也就是土地问题。

当国家太平,人口不断增长、贫富差距日益拉大、土地兼并问题越发严重,致使现有的土地出产无法养活足够数量的人口之后,改朝换代的大起义,自然也是必不可免的了。

所以与其说是元蒙朝廷的暴政和地主阶级的贪婪剥削把人民逼上了死路,倒不如说是人口过多,导致社会经济全面崩盘。毕竟农民军起义的事情可不单单是发生在元朝,在汉人皇帝的统治之下这个社会不照样也没少出张角、黄巢之流吗。

毕竟,土地兼并问题和人口增长问题对于封建王朝来讲,本就是一个解不开的死结。

当然,也并不是说古代的皇帝都是笨蛋,连这一点都没有看出来。恰恰相反,历朝历代的贤明帝王,对于这样的两个问题,其实看的都非常透彻。所以很多古代皇帝在大刀阔斧的进行改革时,绝对不会忘的一点就是丈量土地。

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其实也就是希望以国家税收的方式,尽量的减少土地兼并。

但谁都能看得出这显然是治标不治本的,不过也没办法。毕竟皇帝本身就是最大的地主,他本身就是这个规则最大的得利者。一个身处于规则之中,且又是整个规则最大得利者的人,显然不可能做到治本的改革,更加不敢做治本的改革。

因为伟大的愤青皇帝王莽曾经这样做过,然后……他死的很惨。

毕竟你身处于规则之中,又从这个规则之中得到了足够的利益,那么你必然要遵守这个规则。否则,你必然会被这个规则撕成粉末,然后在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用世不得翻身。毕竟现实社会之中,可没有一个人打爆一个星球的龙傲天。

故而,在这个时候,妥协或者是加入之中,便就是非常重要的了。

所以,当这些个富得流油的高门大户因为太过贪婪,而受到规则的反噬之时。为了保住性命的他们,自然也会选择向农民军妥协,或者干脆加入农民军一起干。

你不要笑,因为明摆着的现实告诉我们,在乱世之中加入农民军和他们一起干一把的人,绝对比像农民军妥协的人少不到哪去。

毕竟,这些个高门大户那个不是有钱、有粮又有人。这还不算,更加可怕的是,这群土生土长的大户们,在当地还有这远超官府的威望。所以对于这些个豪强大户来说,造反什么的,简直不要太简单。

别忘了,当年张世华可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并因此而起义的。如果说张世华是小说家之言,而不能让大家信服的话,我就再举个更牛的例子。这个例子的主人公就是同是元末枭雄的明玉珍。

明玉珍,正儿八经的高门大户出身。他们明家在他老家随xian那简直就是说一不二的地主豪强。这不,当乱世来临之后,这样的高门大户到最后不照样是走上了起义军的道路,甚至成为了一地之王。

所以当红巾军杀来之后,凡是有个心眼的官员,大都知道要防火、防奸、防大户。毕竟这些个大户因为根基都在当地的原因,所以在农民军打来之后,这些个家伙摇身一变,绝对个个都是墙头草。

尤其是像这样及其不利于朝廷的一战,城中的一些个大户人家为了保全自己,绝对不介意捅他们一刀子来向黑衣军表忠心。当然,一些个实力宏厚有能力结寨自保的大户,在天下的大局没有明朗之前绝对会选择中立。

但那城中那些个没能力结寨自保的可就说不定了。毕竟这样的人,只要出一个,就足以要了他们所有人的命。

更新恢复正常,弱弱的求下推荐。

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二百六十四章 大胜第十一章 匪来第三百三十三章 蹴鞠 回忆第一百二十七章 将死城破论封赏第二百六十一章 厮杀激战第四百九十二章 血战第四十九章 郭薇儿的情感第二百九十五章 最终决战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二百九十九章 南下第一百五十九章 杨媚儿第十二章 大胜1第一百二十二章 伏兵出第四百八十二章 伴读 烽烟第三百三十五章 尽收贫民之心第四百二十八章 四面楚歌 兵临城下第一百一十三章 官兵(新书上架,求支持)第八章 改变第四百章 炮击巴陵第一百一十章 气节第一百四十三章 招兵买马有人投 风云变幻豪杰出第一百七十六章 板甲显威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才第二百二十二章 计策第四百六十九章 风雨欲来第三百一十九章 轻而易举下长林第三十八章 招医第四百九十五章 两虎相争第四百四十章 大楚武院 赳赳武夫第一百三十四章 战第二百二十章 战胜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一百八十九章 招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深夜 撤兵第四百七十四章 激战不休第八十三章 准备第一百二十八章 大胜消息传四方第三百四十八章 随州方面的应对第一百九十三章 逆迎冲杀第四百五十八章 功成 报捷第十一章 匪来第四百五十四章 完者来援第五百一十六 末路(大结局)第四百三十一章 武陵阅兵第三百一十六章 大阅兵第一百一十八章 伏击之计元代汝宁府的资料以及《唐律》中十七禁五十四斩的内容第七十八章 起兵第三百五十四章 深夜 撤兵第一百九十一章 血腥激战第三百零九章 ‘襄阳’掌中物也第五百一十章 大业决胜第六十四章 风暴来临第二百五十七章 火炮军第二百三十五章 猎犬扎那第四百三十四章 阳谋布天下第三百章 水军的差距第四百六十六章 陕省交易第一百三十三章 皇帝与丞相第三百四十六章 剑指东向攻德安第七十三章 兵临城下第四十四章 局势第四百一十二章 城陷异象生第二百零二章 绝处求生第七十五章 势如破竹第三百零六章 兵行险计第五十二章 催税第三百三十五章 尽收贫民之心第四百四十九章 西进第七十二章 起兵第四百九十三章 徽州之战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军出动第五百一十章 大业决胜第十一章 匪来第一百八十章 南阳之战第一百五十二章 夜袭第三百六十六章 孤注一掷第四百七十八章 鏖战第四百四十一章 校规 添女 败将第三百四十三章 蕲春之战(二)第一百三十章 再兴兵戈第二十三章 父亲第五十九章 叛徒第四百八十三章 北伐无望第一百七十四章 方城城破第三百一十四章 脱脱讨徐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计策第四百九十章 宣战第四百四十六章 日食 兴兵第一百四十七章 挫败第四十三章 庇护第一百四十二章 拿下息州再论功第三百八十七章 反击 抓周第五百零二章 援军第七章 训练第二百三十一章 必败之计第二百七十章 营啸第二百八十四章 搏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