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

第151章 设局诱崔莹入城,程德深夜准备收服崔莹

“将军,离泗阳城五里处,有一支元军队伍正朝泗阳城而来。”

程德看着在自己面前单膝跪地的士兵,平静地道:“来了多少人?”

士兵:“回将军,约莫五千人。”

程德一怔,他的目光穿过大堂,望向屋外, 看到那倾盆大雨依然没有停下的趋势,不禁沉默在那里。

“还打探到了什么?”程德收回视线,眼神落在了士兵身上。

士兵:“他们这支队伍,运送的是粮食,看上去有不少。”

“好,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小的告退!”

程德踱步到大堂外, 站在屋檐下,默默地朝地面望去。

雨水砸落在地面发出的巨大响声,让程德面露迟疑。

“郭英,将原先达鲁花赤的书办,从大牢里提出来。”程德朝着一个方向喊道。

“是!”郭英应了一声。

攻破达鲁花赤的万户府,在万户府里面,虽然没看到达鲁花赤,但是,却抓到了达鲁花赤的书办。

之后,达鲁花赤被李孝慈斩杀,也算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了。

当然,死去的达鲁花赤,或许不会这么看。

想到达鲁花赤的书办,程德脑海中迅速闪过一计。

不管这一次押送粮草的元军将领是谁,这一次,定要让这将领有来无回。

能不能拿下元军将领,这关键之处就在这书办身上了。

时间不长。

郭英提着一个面色颓然的男子, 来到了程德面前。

程德定睛望去,这男子身长八尺, 面红齿白。

在男人中, 这长相也是名列前茅了。

看到这男子脸上一副心如死灰的模样,程德没有多看,而是对郭英说道:“郭英,去掉他身上的锁链。”

郭英依言照做。

去掉锁链后,书办这才感觉身体一松,他缓缓地抬起头朝着程德望去。

“郭兴,去搬来一张凳子过来。”程德对不远处的郭兴吩咐着。

郭兴点头离去。

不一会儿,郭兴搬来一把凳子。

程德指了指书办的方向,郭兴心领神会,便将凳子放在书办身后。

书办见此,心中讶然,同时,心中也非常忐忑不安。

他不知道这眼前的泗州军反贼头子,为何突然对他这般礼待。

虽然他感受到了尊重,但他也觉知自己的处境形势,眼前这一幕,在他眼里是极为不正常的。

程德:“泗阳城,从今往后,便是我泗洲军治下了。”

书办没有作声,而是紧紧地望着程德, 一副等着继续听下去的神态。

“你是泗阳城本地人,按理来说,是属于我泗州军治下百姓的,但是你为元朝做事,所以先前我手下的人才会将你给抓了起来。本来我是想要杀掉你的,但是,我派人调查过你,发现你虽为元朝做事,但也没有做过残害百姓的事情。所以,我想了想,该给你一个机会。”

书办目光一亮。

程德见此,便继续说道:“根据《泗州律法》明文,你是戴罪之身。但是,如若你能够戴罪立功的话,你之前为元朝做事,我泗州军将不会追究。而且,你的家人我也会全部放了。”

书办沉默了。

须臾。

“我的家人怎样了?”书办望着程德道,心中有些担忧。

程德将书办的神色收之眼底,平静地道:“在你被关押后,你家人自然是被我手下的人给看押起来了。不过,你放心,你家里人,包括你最小的儿子,我都安排人照顾得很妥当,你不必担忧。”

书办闻言,又是一阵长久的沉默。

他最小的儿子,还没有断奶。

而她的妻子,还卧病在床。

念此,书办对程德心中怀有一丝感激,他看向程德的目光里多了一丝温和。

“将军请说吧,需要我做什么?”书办平静地看向程德。

他知道,眼前的泗州军身份最高之人,对他如此礼待,想必是有什么事情要让他去做。

再说了,他的处境也是极为尴尬的。

他也没有什么拒绝的资格。

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家里人着想。

程德望着书办的眼神,多了一丝满意。

“眼下,正有一支押送粮草的队伍,正朝着泗阳城而来。你之前跟着达鲁花赤,想必和这支队伍有过接触吧?”

书办没有丝毫犹豫,接话道:“这支队伍的将领,名为崔莹,来自高丽。他很会打仗,深受丞相赏识。”

程德愕然地看向书办。

书办似乎读懂了程德眼神的意思,直接说道:“我说的句句属实。至于我为何没有隐瞒,是因为我的家人还在将军手上。眼前我什么也做不了,倒不如好好配合将军。若是将军满意的话,说不得,还会提前放了我的家人。”

“再说了,当初我给达鲁花赤做事,也是因为迫不得已。当初,达鲁花赤手下一个人看中了我妻子,我没法,只好在达鲁花赤面前展示了些才能,达鲁花赤便给了我一个书办的职位,这样以后,也让达鲁花赤手下的人收敛了些。而且,达鲁花赤似乎很看重我,也警告了他手下那个人。”

听着书办的话,程德没有完全相信:“你说的这些,我的人自然会查。现在我们继续刚才说的那个话题,这崔莹,你和他熟悉吗?”

书办点了点头:“这崔莹虽然是武将,但他跟一般的武将不同,他读了很多的书。上一次押送粮草路过泗阳城,无意中和他多聊了一阵,倒是彼此都留下来深刻的印象。”

程德紧紧地望着书办道:“在你看来,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书办沉吟思索一阵后,才开口道:“高丽若有此人在,将来这高丽必将强盛。若是将军想要驱除胡虏、恢复中华,此人必然是将军的眼中钉,而且,还是极为头疼的那种。”

程德:“你跟他交情怎样?”

书办:“最多,是点头之交。”

程德:“现在,他离泗阳城还有五里。时间也不多了,我长话短说。我要让你帮我做一件事,那便是想方设法将这崔莹引入城中。”

书办目光顿时有些惊疑不定:“将军是想擒贼先擒王?”

程德沉默着没有回应。

书办目光一闪,他脸上起初有些挣扎,只是一想到自己的家人,他眼里涌现出了一丝愧疚。

尔后,就连愧疚也没有了。

他最后下定决心,望着程德说道:“他很警惕。趁着现在还有时间,将军应当令各个城门城墙上的士兵,全都着元军的战甲,还有亮元军的旗帜。不然,这件事我一点把握也没有。”

程德笑了,他看着书办说道:“你说的这个,我早已安排士兵做了。现在,我就等着你将他引入城中了。”

书办看着程德的眼神里带有一些震惊。

但他没有多问,而是继续开口道:“崔莹上一次,在西城门下的马。这一次,想必也差不多。我会佯装代表达鲁花赤将他迎入城中,就以有紧急军情相商,想必他也不会起疑心。上一次,达鲁花赤也没有出面,是让我替他接待的崔莹。这一次,想必这崔莹也不会有什么怀疑。而且,他一般不会随意将大军带入城中。”

程德拍手称赞道:“不错,就这么办。”

“郭英,带他下去好好更衣。”程德吩咐郭英道。

“将军,我想为了掩人耳目,还需要有四个元兵跟着我才行。上一次,我见崔莹,也是带了四个士兵。”书办忽然开口道。

程德听后,略微沉思一番,便点头同意了下来。

“四个元兵,我军中就有之前投降的,他们扮作元兵,想必这崔莹也不会看出来什么。”程德回道。

书办点头表示赞同。

“那小人告退,将军就等待小人的消息。”书办朝着程德躬身行了一礼。

程德坦然接受了书办的行礼。

之后,书办便在郭英的带领下,离去了。

程德看到书办的身影消失在眼前,便对一旁的郭兴道:“交给你一个任务。”

郭兴闻言,立即看向程德,目光里充满了期待。

“你领一千步兵,埋伏在西城门两旁,只待崔莹和刚才的书办一进城,立即分出几人关好城门,然后将崔莹给活捉。”程德吩咐崔莹道。

“遵令!”郭兴沉稳地应道。

“好了,你现在就去准备吧!”程德朝着郭兴摆了摆手。

郭兴匆忙离去。

见郭兴离去后,程德又派人唤来李孝慈、程能、程净三人,然后他给他们每个人同样下达了一个任务:领一千人马,分别埋伏在东城门、南城门、北城门两侧,只待崔莹和刚才的书办一进城,立即分出几人关好城门,然后将崔莹给活捉。

安排完后,程德才松了口气。

接下来,他能做的事,便是安心等待了。

书办被郭英带至一间房里,很快地郭英安排两人伺候着书办。

一个端着洗脸的清水,一个捧着感觉的衣服侯在一旁。

书办为了保证能够将崔莹成功引入城里,他想了想,绝不能给崔莹留下一个疑点。

所以,第一件事,他便是梳头,按着上一次见崔莹的样子去见他。

梳完头后,在两个小厮的帮助下,书办很快地梳好了头。

最后,长发拧成一缕,打好了结,再用一根蓝色发带细细系上,插上一根浅绿色的玉簪。

整理完后,书办便连忙带着程德安排好的四个元兵,披着蓑衣,往泗阳城西城门方向,踏着泥泞的道路前行。

崔莹带着五千大军,押送着粮草,终于在午时赶到了泗阳城西城门外。

西城门外,崔莹发现了这一次迎接他的人,照例是上次达鲁花赤派来的那个书办。

而且,对方还是冒雨前来,这让崔莹心中多了一分感动。

崔莹一声令下,整支大军便停了下来。

崔莹下了马,领着四个亲兵,朝着书办凑近。

崔莹一到了书办身前,便连忙作揖道:“魏兄恐怕早已在此等候了吧?”

因为崔莹看到了书办鞋子、衣服,几乎全都湿透了。

书办也给崔莹作揖道:“上次一别,崔兄说下一次继续未谈完的话题,为此,我可是等待许久。没想到,崔兄没让我等得太久。”

崔莹苦笑道:“魏兄也应该明白‘军令如山’,若是误了时辰,恐怕我就要被丞相治罪了。”

书办点了点头:“崔兄一路辛苦,不如,随我去喝些热汤暖暖身子。正好,我们继续上次未谈完的话题。”

崔莹脸上有些迟疑,他的目光不经意间朝着身后五千大军望了一眼。

书办见此,便笑着道:“崔兄,给将士们准备的热汤,也早已准备好了。待会儿,会有人送来,给将士们暖暖身子。我魏得禄为此,可是倒贴了一些钱进去,这可记在崔兄的头上。等有机会去大都后,崔兄可莫忘记带我领略一番大都的美景,以作补偿。”

崔莹见魏得禄将此事做到如此周全,也就不再迟疑,笑着道:“魏兄所做的这些,崔某都记下了。待魏兄到了大都,到时候,我崔某一定要让魏兄在大都游玩个痛快!”

魏得禄笑了笑,并未多说什么。

随即,崔莹交代了一番五千将士后,便带着四个亲兵,在魏得禄的一行人的引领下,准备从泗阳城西城门大门口进入泗阳城。

崔莹见泗阳城大城门虽然洞开着,但无一人通过,心中不禁感到一丝疑惑。

但还未等他继续多想下去,耳边便响起了魏得禄的声音:“崔兄,以你的才能,如果是太平盛世,我想肯定能够封侯拜相。”

崔莹闻言,却是摇了摇头:“魏兄的才能不下于我,魏兄此言,可是折煞我了。”

魏得禄这时候,已经领着崔莹迈入了西城门大门,一步已经踏了进去。

此刻,魏得禄的心,不由得有几分紧张,但是,他的脸上还是保持着正常的神色,望着崔莹说道:“论知兵,我不如崔兄,而且,魏某对兵书也是略知一二,不像崔兄虽然与我同岁,但在沙场上的经验,即便是魏某花上二十年的时间,恐怕也不能追赶上。此外,大人有紧急军情要与你商量!”

崔莹听着魏得禄的话,一脚已经彻底迈入了西城门。

就在崔莹踏入西城门十步远,两侧立着威武的石狮旁,是久候多时且保持着纹身不动的泗州军士兵,他们都贴着墙壁檐角纷纷屏息凝神。

当崔莹与魏得禄有说有笑地迈步来到石狮旁时,崔莹忽见到魏得禄身后四人,竟然往身后快速冲去,而魏得禄已经趁着崔莹不注意,立即迈步朝着左侧摆放的狮子旁墙角处狂奔。

魏得禄踩着地面上的雨水,发出的“哒哒”声,在崔莹耳中听来,此刻是那么般刺耳。

这突然的一场变故,令崔莹面色一变,他目光的瞳孔猛地一缩。

下一瞬。

崔莹发现左右两侧石狮子旁,陡然间出现了许多身影,他们保持着沉默,他们身上穿的乌黑战甲任凭雨水落下。

他们的目光纷纷平静地看向崔莹。

崔莹顿时只觉得遍体生寒。

崔莹第一反应,便是立即想着带人返回冲出城门外。

可是,这时候,他身后传来的“轰隆”声响,使得崔莹心中猛地一沉。

在崔莹旁边的四个亲兵,陡然间看到左右出现的这么多身影,纷纷面色惨白。

大雨打在他们身上,顺着他们的眼睛流下。

这时候,也已经分不清他们眼睛流下的是雨水,还是泪水。

而这时候,西城门陡然间关闭的场面,让在西城门外的五千元军,纷纷面色剧变。

崔莹看着左侧被护在后面的魏得禄,眼里黯淡无光,他看着魏得禄,平静地问道:“为什么?”

魏得禄沉默着,良久,他才开口道:“为了我的家人。我的家人在他们手上。”

崔莹闭着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对魏得禄说道:“今日起,你我割袍断义。从此往后,你我是陌路人。”

说着,崔莹右手锋利的长刀,狠狠地割断了左手的一块袖子,砸落在污泥不堪的地面上,发出“噗噗”的声响。

魏得禄,默然不语,眼神里充满了复杂。

崔莹亮起长刀,准备奋手一搏。

可就在这时候。

程德出现了。

他就在崔莹的对面,带着一百骑兵,都骑着马,而他们身后还跟着数千人。

这数千人纷纷张弓搭箭,对准了崔莹五人。

而且,还有许多火铳对着崔莹。

崔莹发现自己握着长刀的手,突然有些颤抖了起来。

程德看着崔莹说道:“你是崔莹?”

崔莹平复了心绪,抬起头看向前面骑在高头大马的程德,不禁皱了下眉头。

他不太习惯反贼高高在上一般,像这样俯视着他。

崔莹没有回应程德。

程德从崔莹的沉默中,已经明白了什么。

程德看向一旁的魏得禄:“此事,你做的不错。我已经暗中令人将你的家人送还至你家,你现在可以离开了。”

魏得禄身体一僵,因为他察觉到崔莹的目光正冷冷地看着他。

魏得禄心中叹息一声,便回程德道:“将军遵守承诺,魏某佩服。魏某告退。”

崔莹望着魏得禄的背影消失在眼前,他的眼里闪烁着愤怒。

但他没有说一句。

被人背叛的滋味,当然不是那么好受。

这种事情,被自己碰到,也只能怪他自己识人不明了。

可是,因为识人不明,这一次,他或许就要死在这里了。

程德见崔莹似乎还想垂死挣扎,便一声令下:“抓活的。谁若是抓到崔莹,官升两级,赏白银百两。”

此令一出,在场泗州军众人的目光纷纷大亮,他们看向崔莹的眼神散发着幽幽的绿光。

“杀!!”

“杀!!”

四处的泗州军发出震耳欲聋的喊杀声,朝着崔莹杀去。

崔莹忽然高声道:“等等!我——投——降!!”

说吧,崔莹将手中的长刀,扔到了地上。

崔莹话音落,他身旁四人看着他时露出不敢置信的目光。

程德听到崔莹的话语,便平静地说道:“都停下!!”

四周泗州军士兵,迅速止住了身形,不过他们的目光始终死死地盯着崔莹。

纷纷在心中腹诽道:他娘的,早不投降晚不投降,偏偏在这个时候投降。真他娘的扫兴!老子的功劳没了!

崔莹无视了身旁四人的目光,直接对程德说道:“我投降后,你不能对我的手下再出手。”

此言一出,崔莹身旁四人纷纷羞愧地低下了头。

原来,是他们拖累了将军。

程德目光紧紧地打量崔莹半晌,最终才开口道:“我答应了。城外的五千大军,若是他们敢反抗,我将一个不留。”

崔莹心神一凛,他当场承诺道:“我会让他们都同意投降的。”

程德给郭兴递了个眼神。

郭英收到程德的眼神后,便上前带人将崔莹身旁四人给控制了下来,然后郭英亲自押着崔莹上了城墙,对城外五千大军劝降。

程德没有登上城墙去听崔莹如何劝降五千大军。

他只知道,西城门再次打开后,他的人接收了城外五千人马,而城外五千人马并未丝毫反抗。

这让程德心中对崔莹多了一丝忌惮。

城外五千人马,全都被程德派李孝慈带人给控制了起来。

至于他们押送的粮草,也全都被搬进了城中。

缴获的粮草经过统计,共计六十万石,这出乎程德的意料之外。

崔莹被程德安排在了万户府,他觉得必须要和崔莹好好地谈一谈,他才敢任用崔莹。

毕竟,背刺这件事,他还是很忌惮的。

若是能收服,自然是极好的。

带着这个打算,他打算和崔莹聊一聊。

于是,在处理完军务后,他便去见崔莹。

此刻,天已经黑了下来。

来到看守崔莹的屋子外,程德看到程能、程净,还有郭兴三人还在守着。

“拜见将军!”程能、程净、郭兴三人纷纷行礼道。

程德摆摆手道:“崔莹期间可否进食过?”

程能回道:“回禀将军,午时一顿,到了晚上又是一顿,每一顿,他都吃完了。”

程德点点头:“他在屋里没有闹出什么动静吧?”

程能、程净、郭兴三人纷纷摇了摇头。

见此,程德便掠过三人上前,推开了门,进入了屋里。

“你们三人在外面好好守着,不得让其他人靠近这儿。”程德迈步进入屋里,顺手关门时吩咐道。

“是!”程能三人躬身应道。

(本章完)

第194章 泗州军炮火的可怕第226章 深夜暗流第92章 李善长教弟,雨夜说官场第210章 康茂才阵前倒戈,拿下集庆路第168章 和马黎诺里的一场交易第130章 血染夕阳别样红,江都城宣告失守第246章 宿松治理,攻蕲对策第211章 封王大典第258章 夺取陈汉地盘布置与班师回朝第166章 沔阳的先手布置,少儿军主将蓝玉第37章 淮安战略定,将十万众现第104章 朱重八落入洪泽湖,罗茂的假戏真做第32章 终得濠州,锦衣卫登场第122章 我不争一时,惟争千世万世第173章 罗茂定略镇江路,龚伯遂谈元朝朝堂第57章 淮安城半日游第84章 大丈夫当雄飞,安能雌伏第114章 安东州告急第14章 肃正风气第153章 元军再攻淮安城被击退,泗州科学院第160章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第180章 罗茂遭刺杀有惊无险第262章 朝会封赏侯爵激励群臣,好学皇帝向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118章 冯国用舍生忘死,终下滁州城第27章 仁义之道第171章 宋濂弟子张定生,未来大科学家倪瓒第283章 醉后吐真言,善农吴喜农第173章 罗茂定略镇江路,龚伯遂谈元朝朝堂第148章 请征虏将军三思第178章 程德赴约人间醉,意外见到沈万三第89章 韩伯高低头第252章 黄州大战(五)第263章 罗燕遇刺而身亡,程德悲痛杀心起第113章 罗茂赞程德: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第155章 反攻清河城 清江城前的安排第51章 千载一时,不可失也第178章 程德赴约人间醉,意外见到沈万三第164章 陈友谅:收我汉人之土,扬我汉人之第46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111章 张士诚白驹场起事第254章 黄州大战(七)第37章 淮安战略定,将十万众现第118章 冯国用舍生忘死,终下滁州城第46章 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第91章 孔家子弟来相投,誓摘孔圣公名头第274章 征虏大将军人选,东北王真实身份第29章 鸿门宴借粮第52章 见敌之虚,乘而勿假第242章 对外国策雏形第180章 罗茂遭刺杀有惊无险第198章 朱元璋的野心青史留名第72章 泗州军事学院第206章 识时务者为俊杰第281章 程儒回明第89章 韩伯高低头第231章 联周抗明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36章 治蝗绸缪,火铳布局第146章 洪泽商人主动提议开港招商,汝中柏第53章 整编俘虏,稳定军心第209章 背水一战第5章 狐假虎威第26章 天下无饥第76章 谏言十疏第38章 佃农艰苦,田主黑心第103章 洪泽湖决堤放水第34章 逐个击破,人才纷投第127章 微服高邮城察民情,收服李孝慈第73章 城隍杀戮,义子沐英 徐司马第258章 夺取陈汉地盘布置与班师回朝第259章 主帐议事,口头许诺第247章 深夜训傅友德第23章 夜夺定远第272章 宣政殿武将请战,对付东北王人选第122章 我不争一时,惟争千世万世第197章 朱元璋的心上人第105章 从今往后,我就叫朱元璋第61章 坐镇淮安李三七,金湖先锋常遇春第22章 冯家寨收英才第102章 大丈夫有所不为,有所必为第137章 泗州军事学院讲学第123章 姚广孝用鸡鸣狗盗之徒,行离间计第95章 以德为本治理方略论(一)第165章 泗州城科举试点选拔第79章 刘家认亲第145章 哈麻:陛下是千古未有之皇帝第277章 大魏太祖何三五?第81章 元廷暗流涌第225章 天下何种人最为快活?第111章 张士诚白驹场起事第280章 所谓君臣一心第264章 朝会布置,灭张灭方第282章 大明第一位世袭国公爵粮国公第159章 《大周日报》第230章 陈友谅:杀你,只因为你阻挡了我第15章 邓友德第170章 科举之儒科第一场第162章 惊现三十二个传教士第199章 陈友谅欲建汉称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