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谢府定了十月初启程往燕京,随行的人欢呼雀跃忙里忙外的收拾准备,不能随行的人叹口气原来干什么的仍旧干什么……慧馨起初的兴奋过去后,心里开始忐忑不安。

来到谢家三年,跟生身父亲谢老爷见的面十个手指头都数的过来。就这几次见面,却让慧馨对谢老爷的印象好不起来。

谢老爷有“大学儒”的名号,慧馨却直觉得谢老爷不像他表面的平淡慵和,反而是个野心很大的人。

每次家宴,谢老爷打量女儿们的眼神,都让慧馨的心底发寒,直觉的一群姐妹不过是谢老爷手中待价而沽的商品。

尤其慧琳的婚事,当年蒋家的提点并未到救命之恩的程度,谢老爷却仍是同意了将嫡女嫁给蒋家,比慧琳大七个月的慧嘉应该更适合蒋家商户的身份才是。能让谢老爷甘愿牺牲一个嫡女换得的利益,应该不止这么简单,毕竟谢老爷只有这么一个嫡女。

木槿从红芍那里打听到这次出行是老爷的主意,带几位小姐一起也是老爷的意思,慧馨心里很不安,想要理清思路却又摸不着头绪。

木樨忙着指挥小丫头们整理行李,慧馨便带了木槿、乔桂去正房请安。慧馨身边的两个二等丫环木槿、木樨,木槿主管慧馨房里的日常杂事,木樨主管房里的一应家什。木槿性子比较活泼机灵,木樨比较老实沉稳。慧馨便将打探消息,跟其他各方迎来送往的事都交给了木槿。

正院走廊里几个小丫环正在低头接耳的小声说话,在他们身后影影绰绰的有个身影似乎在打瞌睡。慧馨撇了一眼,是二姨娘跟前的菖蒲。

心下奇怪,二姨娘为了避讳,一直都跟她错开时间请安,两人从来不同时间出现在太太面前。就连当初她卧病在床的几个月也只差桔梗来看过她三次。当年因为二姨娘的冷淡态度,慧馨心里很是有怨言,后来几年看多了谢府里的人事,才多少明白二姨娘的苦心。

慧馨刚走到门口,就见二姨娘带着桔梗从屋里出来。二姨娘见到慧馨只微微点了点头,目不斜视地继续往外走。桔梗见菖蒲还躲在小丫环后面打瞌睡,急急的过来拽了她追上二姨娘。

谢太太记挂着收拾箱笼,心不在焉的与几位小姐提点了几句,便吩咐各人回去自行准备。

出了正房,慧馨带着木槿、乔桂往后花园行去,“上次太太赏赐的桂花蜜味道不错,我们也自己做点尝尝。”

带着二人在东花园采了几株桂花,慧馨抹抹额头,“这都九月了天还是这么热……”

木槿忙道,“小姐不如到西边的凉亭休息一下……这秋燥还没结束,小心过了热气生病……”

慧馨抚额看看天,无耐地道,“我去凉亭歇歇,你们在这边多采些桂花,我们多做几瓶,给太太,姐妹们都尝尝……”

说完给木槿眨眨眼,见对方微点点头,便转身往西行去。

刚才在正院,桔梗拉着菖蒲经过自己身边时,小声留下四个字“花园凉亭”。这是二姨娘这些年来首次跟自己联系,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虽心底疑惑,但想来二姨娘总不会光天化日下害自己。

行至凉亭附近,就见桔梗走了过来,无声地行礼,向着凉亭方向点点头,桔梗便继续往花园门口行去。

二姨娘看着眼前的慧馨,眼角微湿。明明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却只能当做陌生人。

“……姨娘”慧馨看着二姨娘不知道该说什么,也许是这具身体的条件反射,慧馨无法抑制的眼泪就这么夺眶而出。

二姨娘轻轻拍着慧馨的背,眼泪也顺腮滑下,两人相对久久无语……

花园东边,木槿忙着摘桂花,乔桂却东张西望,“木槿姐,我们要不要去凉亭看看,小姐一个人在那边要人差遣怎么办?”

木槿瞪了眼身边的乔桂,这个乔桂一直都不安分,经常背着人往太太的院子跑,“没听小姐说嘛,要我们多采些桂花。”

“……我也就是担心小姐,小姐一个人……”

“哪里来的这么多废话,这里是内宅的花园,能有什么事让你担心,”木槿不等乔桂说完,便截了她的话,“你有时间胡思乱想,不如快点多采些桂花,完成小姐的吩咐。就是你不好好采花,才害的小姐这么热的天还要等我们……”

乔桂见木槿越说越严重,再不敢怠慢,老老实实的采花。

木槿瞥眼乔桂,见她不在四下张望,才放下心。

小姐院子里的丫环都是在小姐病后太太给新配的,只有自己是被小姐从洗衣房要过去的。

当年刚被买进府,木槿不小心得罪了负责采买丫环的王婆子,王婆子使坏,将木槿弄去了洗衣房。洗衣房里负责的都是丫环仆人的衣服,工作量大不说,工作环境也差,里面的人大多是犯了错,或者没前途的人才去的。本来府里有规定十二岁以下的丫环是不分给洗衣房的,王婆子是背了主子使坏。

大冷的天,手天天泡在冷水里,那时候的木槿才七岁,经常受人欺负,人小力量小,分配的工作也做不完,日日饿着肚子洗到深夜。

有一天木槿实在受不了了,躲在一座假山后面捂着手哭,没想到被迷路的七小姐发现了。第二天,七小姐和三小姐玩捉迷藏,捉着捉着就到了洗衣房。

三小姐向来心善,见到洗衣房瘦瘦小小冷的直打哆嗦的木槿,当即大发脾气。之后太太便将王婆子打了板子撵去庄子上,自己则被分去七小姐的院子。

虽然当时在洗衣房七小姐一句话都没说,但木槿心里却很清楚如果不是七小姐,三小姐就不会到洗衣房来。

这几年伺候小姐,才知道小姐的辛苦。小心翼翼的维持表面的光鲜,维护太太的面子。外人只道太太贤惠,小姐孝顺,殊不知这些年来太太从未踏进过小姐的院子,甚至在小姐生病的时候也未亲自去看过。

木槿想着自己的心事,慧馨已从远处向这边走来。乔桂先看到了慧馨,便积极地兜了桂花跑过去。

吃过午饭,慧馨躺在床上午睡,以往很快就能入睡的,今天却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上午二姨娘说的话,仍然回响在耳边。如果不是坚信二姨娘没必要骗自己,她实在不愿相信真相竟是这样。虽然已经想到谢老爷有野心,但也没想到他竟是计划了这么长远,而这家里的每个人都被他算计在内。

自从穿越到这个中国历史上没有的大赵国,慧馨也从侧面打听过关于这个朝代的事。大赵国到现在建国四十三年,第一代皇帝赵太祖建武帝顾雍,在位三十一年,皇后冯氏。第二代皇帝便是现在的皇帝永安帝顾承隶,到目前在位已十二年,是太祖和冯皇后的嫡长子。

永安帝与建武帝一样好武,拜此所赐,大赵国边疆逐年稳定,国内渐渐呈现国泰民安的景象,尤其是永安九年,皇帝启用黄阁老,实行新法,广开海贸,民间开始有太平盛世的势头。

加上历年科考的积累,朝中官员也由建国初期的武官为多转为文官为多。国家安定的同时,文官和武官的矛盾越来越多,直到现今由于储位之争变得激化尖锐。

当朝皇帝与许皇后共有二子,皇长子顾载德一出生就被封为太子,秉性淳厚,知文识礼,文武双全,深受百官爱戴。皇二子顾载淳封汉王,从小跟着永安帝打仗,在军中颇有威信,并曾在乱军中救永安帝于危难之间,加上皇帝本就好武,汉王受皇帝宠信一时无二。

偏偏太子十六岁时生了一场怪病,病愈之后,身形变得异常瘦弱,翩翩少年郎成了个受麻杆,据说风吹吹就能倒,皇帝心里十分不喜。

支持二皇子的武官派几度以太子体弱,请求皇帝废立太子,都被支持太子的文官派以立嫡立长的祖训驳斥了。

皇帝虽拿祖训没办法,但也有自己的个人喜好,便觉亏欠二子,对二皇子更加宠信。二皇子封汉王后本应回封地驻守,却一直仗着皇帝的宠爱赖在京都不走,而皇帝也对二皇子的做派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不予理会。

时至今日,朝堂上文武两派的矛盾日益激化,隐有水火不容的势头。

开国初期,皇后冯氏母仪天下,因前朝是蛮夷执政,民风败坏,为重新整肃民风,冯皇后从民间选出不少得才兼备的女子,开设了女士院,由皇后亲自监督,教化女子,带动风气。从女士院出来的女子,多由皇家婚配,一时之间各家以能娶到女士院里的女士子为荣。时至今日,女士院已经成为皇家勋贵高管们选媳妇的必争之地,而能够进入女士院的女子也都不是一般出身。

据二姨娘打探到的消息,慧琳的婚事乃是谢老爷跟蒋家的一场交易。谢家把嫡女嫁入蒋家,蒋家则动用多年积累的人脉为谢家牵线,送一个女儿入女士院。

这次谢老爷携妻女入京,便是要蒋家兑现承诺,慧馨慧婵之中将有一人要入女士院。而且这件事情,谢老爷连太太也是瞒着的,二姨娘也只是偶然在谢老爷一次酒醉后听到的。

二姨娘的心意是提醒慧馨要争取这个机会,如果进了女士院那可就是熬出头了,既不用再在人脸色生活,将来如果能被皇家勋贵相中那就是一跃上了高枝,就算再不济,等从女士院毕业回家老爷夫人也不会给说门好亲。

二姨娘说的有道理,女士院那是这个年代女子做梦都想进的地方,有机会成为王妃、世子妃、侯夫人、将军夫人等等诰命夫人,就算没轮到自己当上,也会有其他同窗当上的,这些人脉也是一大资本……进入女士院完全可说是前途无量了。

虽然二姨娘说起女士院眼睛发亮,但慧馨却不是这么看好。先不说一如侯门深似海,嫁入高门大户未必就会有幸福的生活,女士院本身就是一潭深不可测的水了。

凡是大赵国有点底子的家族,哪个不想自己的女孩能进女士院,而最终进去的人背后莫不是有靠山。谢家虽是一门四进士,书香门第,但在这些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积累的名门望族面前数也数不上。

慧馨躺在床上怎么也静不下心,一会觉得自己应该争取,就不用日日担心被老爷利用,可是进了女士院就能真的摆脱被利用吗?不过是自己的命运被地位更高的人掌握罢了……一会又觉得自己应该避开这次,侯门高户的宅斗不是自己这个数量级能应付的,可是错过这次机会,自己的命运仍然是飘摇不定,不知方向……

慧馨越想越心烦,索性爬了起来,拿出绣篓找出针线,准备做个荷包,教习嬷嬷昨天教的针法很是有趣。琢磨琢磨新针法,暂时忘记烦恼。

慧馨耐心的绣了两朵梅花,用新针法绣出来的梅花的确突出了飘零感。摸着绣好的梅花,慧馨突然醒悟过来。难怪谢家的女孩五岁起就必须跟着教习嬷嬷上课,谢老爷的计划只怕在当年仕途受挫就开始了……

既然老爷计划了这么久,连太太也瞒着,那他布的局只怕也不是二姨娘知道的那么简单。形式不明,自己就不能乱下手做判断,这个时候应是一动不如一静,以不变应万变,等到京城在设法打探情况了。

第222章 临终第236章 宴无好宴第266章 震怒(上)第270章 汉王遗孤。。。第六十一章第132章 挑拨第四十一章第四十一章第267章 震怒(下)番外4第202章 夜行第264章 “请求他赐婚”第三十一章第70章 西宁侯府(二)第180章 再见陈香茹第120章 放长假了第164章 传言和林端如出嫁第228章 世态炎凉第232章 命如草芥(下)第250章 开拔第189章 “攀亲”第184章 归若不归,见若不见第72章 西宁侯府(四)第203章 休养第87章 杜家第88章 决堤了第五十八章第251章 异心第115章 私会第259章 逃亡第203章 休养第127章 你来我往第四章第172章 谁是黄雀第229章 大丧第252章 安营第240章 薛良娣入府番外1第288章 成婚第263章 善后番外4第238章 诈第79章 低调的慈善第三十章第88章 决堤了第95章 回程第六十三章第169章 慧嘉的说辞第五十四章第249章 汇合第123章 南平侯太夫人第154章 卢氏有喜,林端如离府第193章 入住县衙第十九章第223章 相见第六章第169章 慧嘉的说辞第149章 “同盟军”(上)第150章 “同盟军”(下)第86章 承嗣第211章 遇险第213章 乡村生活(下)第67章 四小姐慧妍第197章 山雨欲来第三十二章第六十一章第132章 挑拨第259章 逃亡第152章 开张了第265章 夜里来人第249章 汇合第188章 古怪的当铺(下)第187章 古怪的当铺(上)第198章 替死鬼?第117章 求而不得第184章 归若不归,见若不见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173章 尘埃落定第249章 汇合第252章 安营第89章 顾承志来访第70章 西宁侯府(二)第168章 少女春心早萌动第145章 再入静园第214章 进城第286章 教训第108章 小燕山之行第102章 汉王妃第124章 回府了第216章 终究是要离开第195章 再返京城第136章 提醒第227章 峰回路转第212章 乡村生活(上)第276章 帝之心第四十九章第270章 汉王遗孤。。。第257章 越江箭第284章 赴宴第三十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