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2章 田桥的嘱咐和交代

如果能够更换一些牲畜,其实是很有必要的,就像刚才的元化小两口,两人都是来教书的,再加上他们接下来肯定还要生孩子,平时又要种地,这要是再给他们弄那么多的牲畜,反而没有时间喂养,毕竟每天光是伺候这些生灵那也是需要精力的呀。

两人商量了片刻,最后提出只要鸡鸭和猫狗,另外还有一笼兔子,和六头羊,驴和猪全都没要,他们准备把那些东西换成钱,将来用于抚养孩子。

鸡鸭不用怎么照顾,平时放在院子里散养即可,喂食什么的也方便,直接喂粮食或者米糠就行,关键鸡鸭不仅可以提供肉食,还能提供禽蛋,这是非常有营养的东西,非要不可。

猫狗则是可以用来看家,随便丢点剩饭给它们就行,也不用刻意照料。

兔子繁殖快,不仅可以提供皮毛,还能提供肉食,随便撒上一些苜蓿就够它们吃的,将来可以作为肉食的主要来源。

至于他们小两口要六头羊的事,元化的回答则是担心自己媳妇生了孩子奶水不足,到时候还可以用羊奶接济一下,同样是为了养活孩子做准备的。

小两口想的很周到,田桥也表示了解,然后直接拿出小本子记了下来。

其余各家听了他们的想法,也各自做出了决定,主要负责推广厨艺的谢里家什么都没拒绝,毕竟你有厨艺也要有食材才行。

铁匠任踪家没有要驴和猪,他们想用这些东西换一匹马,就算是个小马驹也行,而且他们愿意自己加钱。

其他几家也是各自发表意见,有的不想要驴,反正他们出门的机会不多,至于平时耕地或者拉车,直接从官府那里租借反而更加划算,因为他们之前在汉阳八郡生活的时候,就是这么过来的。

没有要驴的占了大多数,这个驴子多出来的空额,有的人选择换成两头大肥猪,这样可比小猪仔划算多了,大猪每年少说也要下一窝猪仔,一窝猪仔最少也有七八只,多了能有十二三只,只需一两年后,便可再次养成大猪,这不是比要一头驴或者两只猪仔强多了?

还有的则是选择将驴子多换几头羊,羊的繁殖速度快,圈养的情况下一年生产两次很正常,一次两三只,很快就能扩大种群。

另外羊的经济价值也高,肉可以食用,奶可以喂养小孩,也可以做成奶酪,毛可以做成毛笔,也能用来织布,皮可以做成夹袄或者硝制后当作皮革来用,基本上浑身都是宝。

至于猫狗,兔子鸡鸭这些小东西,所有的人家都没有拒绝,因为养这些东西不用操太多的心,而且经济价值也不小。

要说这些人里最奇葩的,还要数单朋小两口,这个缚马关陶匠的后裔,他们小两口既不要驴子,也不要猪和羊,而是用这些东西换了五头羊驼,两头公的三头母的,其他的小东西同样没有拒绝。

众人纷纷不解,单朋则是有理有据的回答道。

“羊驼也可产奶,将来算是喂养孩子的一个补充,另外你们家里都养了驴子,猪和羊,这些东西早晚都是要下崽子的嘛,到时候我就可以从你们家里购买仔猪和羊羔了,几年之后我们家同样什么都有的。

但是你们都不选羊驼,如果我也不选,岂不是我们以后再也见不到羊驼了?

而且羊驼的同样可以带来丰厚的收益,如果用来拉磨,羊驼不输驴子,另外它还产毛,肉可食用,价格比羊还要高一些,尤其是羊驼绒织成的布匹,更是价值连城。

对了,田大哥,我们家的东西可以换成羊驼吧?”

“可以,这里确实有羊驼,虽然不多,但想来也不会有多少人要那东西,你的五头我能答应下来,就算现在没有,我也可以给你申请,到时候再从拓海郡运过来,这些都不是问题。”田桥直接满口答应了下来。

“这样也好,虽然我们每家的牲畜都不全,但我们凑一凑还是什么都有的,这样最多过上几年,我们互相匀一匀,到时候也能将这些家畜凑全了。”胡杉也是点着头计算道。

“没错,我要跟你们说的也是这个问题。”田桥将众人要的牲畜数目都记下来,然后才继续说道。

“我们这次不仅给你们这些移民准备了牲畜,同样也给这里的当地百姓准备了牲畜,不过数量不是很多,基本上都是一些小东西,比如鸡鸭,兔子之类的禽畜,猪仔也有一些,但是整个村里每家都分上两头肯定是不够的,还有羊,数量同样不多。

所以你们搬过去之后,头几年就尽量让这些牲畜繁殖,扩大种群,先在村里普及开来再说,开头几年我估计你们肯定吃不上多少猪肉的,产下的小猪仔基本都要卖给当地百姓,还有羊也是,所以开始几年你们要做好规划,虽然吃不上猪肉,但是你们卖给当地百姓也是能赚钱的。

再有就是部落让你们移民过来的目的你们也应该听说过一些吧?”田桥先是谈了一下未来牲畜的推广工作,然后又询问起了他们移民的目的。

众人都点了点头,他们在船上待了一个多月,互相之间也聊过天,许多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部落花了那么大的代价,又是赐爵位又是给东西的,难道真的只是让他们换个地方居住?

傻子都知道天底下没有这样的好事。

“我在我们县城的邸报上看过,琼州岛是部落去年才刚刚收服的吧,这里的百姓和我们汉部落生活方式不一样,这里主要是种玉米和豆子的,其他粮食他们没有,也不会种,牲畜更是稀少,所以部落让我们来教授当地百姓这些东西?!”元化点了点头,将他们自己分析出来的结果说了出来。

“没错,琼州岛上至今也没有开始播种水稻,虽然稻种我们已经送过去了,但是当地没有会种水稻的人,所以等你们过去了之后,在今年的第二个季度,也就是收了这一茬的玉米之后,就要立刻带领当地的百姓播种水稻。

你们要去的村庄叫上河村,位置就在这条清水河的一条支流边上,这个上河村共有人口一千多人,总共一百多户人家,你们到了之后,最好和那里的村长商量好,你们每家要负责教导十几户人家种植我们汉部落的作物,还要教他们养殖各种牲畜。

这个村子最大的氏族是管氏族,他们一族还有他们的亲戚就占了四十多户,村长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男人,名叫管陶,此人对咱们汉部落比较友好,而且全村就他们一家会说汉语,所以你们到了之后也主要是和他打交道,和村民有什么矛盾,也需要找他来为你们周旋。

目前除了你们之外,上河村还有一个从拓海郡借调过来的人,名叫井春,他主要负责第一季度教村里的人种玉米,不过等你们过去之后,他也就该回去了,你们主要还是和管陶打交道。

不过在井春临走之前,你们最好找他聊聊,他已经在上河村的管陶家里住了两个月,对于村里的实际情况要比我熟悉一些,比如村里的哪些人比较好交往什么的,这些你们都可以询问他。”

田桥一边给众人介绍着上河村的情况,一边吃着饭,他从桶里给自己盛了碗稀饭呼噜一口再次说道。

“之前给你们建房子的时候,是郡里给出的砖块和石灰,我们又派了些工匠,但是在建房子的时候,村里人可没少出力帮忙,从这点上来看,他们还是很欢迎你们的。

你们的住房都已经安排妥当了,还有你们的田亩,目前也都分好了,就和村里人的田在一起,不过说到这个田,我要给你们提醒一下,这里耕种作物的时间比咱们汉部落要长,大多数的田地有的都已经耕种了几百年的时间,所以土地的肥力肯定比不上咱们那边。

你们在教当地人耕种的时候,最好多上点肥料,上河村的沤肥池已经挖好了,你们过去之后也要将当地的人畜粪便利用起来,村民如果不听,你们就找管陶,让他出面。

另外就是你们所需要的各种作物种子,我们都已经运到上河村了,等你们到了之后便可以按照每家田亩的数量进行分配,蔬菜和各种粮种,只要咱们汉部落有的,目前配发的也都有,如果你们以后还想要什么,记得让管陶和郡里说,我们会给你们想办法。

除此之外,村里修建的还有一个村办学堂,有三间大屋,两间厢房,还有大院子,至于你们谁去教书,到时候你们自己去分配,村里办学的事情,也由你们自己来办,你们到了之后先统计出来有多少适龄儿童需要上学,然后将人数报到郡里,我们会按人数给你们发放课本。

另外村里还有风车磨坊,和一个榨油坊,你们应该也有会这些东西的吧,不过磨坊和油坊都还没有建好,等建好了,也由你们自己来分配管理,这个磨坊和油坊都属于公家的财产,但是交给你们村子免费使用,这一点你们要搞清楚,至于村里的人愿意花什么代价来请你们负责这些设施,那就是你们和村里人自己来谈了。

不过你们不能将其占为私有,就算你们其中的人来负责管理和操作,也要让当地人加入其中,要把操作的方法教授给当地人,以免造成两地人民的割裂。

我希望你们都能记住一点,那就是他们虽然都是最近才归附汉部落的,但你们不许瞧不起他们,将他们当作外族人来看,这些人现在也是咱们汉部落的人,这个郡也是咱们汉部落的郡,所以我希望你们能和平相处,并且尽快把咱们汉部落的各种习惯交给当地人,让两地尽快的实现融合。

尤其是你们。”田桥一边说着话,一边指了指任踪的两个儿子任左和任右,这俩孩子目前一个十三,一个十一,都是再过几年就要成年结婚的年纪。

田桥指了指这十户移民里的那些半大孩子说道,“你们最多再过几年就要成年了,到时候也要分家自立门户,想回去讨媳妇是不可能了,所以和村里人好好搞好关系,将来你们的媳妇还要从村里面挑,明白了吗小子们?”

田桥调侃着他们,一群少年郎都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好了,我要说的就是这些,你们只要记住管陶这个人就好,毕竟别人也不会说汉语,你们有什么问题都去找这个人解决就行。

大家今天先在这里的帐篷住上一晚,等明天一早我们就乘船出发,当天便可抵达上河村,我会跟你们在村里待上几天,直到把你们彻底安置下来我再走,到时候我会给你们互相引荐的,大家尽可放心。”

“那个田兄弟,我还有个问题想问一下,我们搬家过来的时候,都带了几盏电石灯,就是不知道这里有没有电石卖啊?还有,电石灯这里卖不卖?如果要开设学堂,我想总是不能缺灯的吧?”见田桥交代完了事情,移民中的鲁建安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

这确实是个问题,从汉阳八郡过来的百姓,他们早就习惯了明亮的生活,这要是搬到新家后,以后天天都是黑咕隆咚的,那就太不习惯了。

“这个暂时还真没有,不过我记下来了,回来我会向上面反应的,如果拓海郡那边有存电石的话,那么最晚下个月你们就能买的到,如果拓海郡也没有,就只能从咱们汉阳八郡那边往这边调运了,这个时间少说也要两个月以后,所以你们最好提前做些准备。”

田桥摊了摊手,现在往琼州岛调运的物资,那都是战略物资,什么粮食种子,什么钢铁农具工具,要么就是牲畜,亦或者移民,光是这些都还运输不过来呢,怎么可能分出运力去运输电石和灯具,这玩意儿又不是必须品。

第033章 在运动中歼灭敌人(求收藏求推荐)第978章 神策卫抵达战区第165章 各方安排(求票票求订阅)第1059章 白屋族的变化第429章 我的手变大了(求票票求订阅)第380章 金钱的作用(求票票求订阅)第441章 礼物和邀请(求票票求订阅)第881章 火车就是陆上行舟第369章 人口迁徙计划(求票票求订阅)第196章 主动出击(求票票求订阅求评论)第369章 人口迁徙计划(求票票求订阅)第244章 生铁、熟铁、钢铁(求票票求订阅)第434章 河对岸的新城池(求票票求订阅)第307章 乱刃分尸(求票票求订阅)第854章 这个汉首领有点厉害第265章 噜部落的危机(求票票求订阅)第549章 沙洲和狸奴(求票票求订阅)第683章 挟统领以令竹岛(求票求订阅)第982章 地下哨所第313章 做出选择(求票票求订阅)第316章 新季度的安排(求票票求订阅)第211章 勘探第858章 汉部落有妇产医院第1033章 正旦节至,拖拉机下线第711章 达成合作(求订阅)第141章 城区的水源(求票票求订阅)第531章 游伏的新任务(求票票求订阅)第380章 金钱的作用(求票票求订阅)第261章 弓痴(求票票求订阅)第061章 清点收获(求收藏求推荐)第188章 花猪(求票票求订阅)第239章 迟来的交易队(求票票求订阅)第291章 大汉儿郎(求票票求订阅)第1013章 汉部落第一届征文第006章 融入原始(求收藏求推荐)第961章 新武器被新兵猜出来了?第112章 真的蛇神?(求收藏求推荐)第135章 陪葬还是活着(求票票求订阅)第267章 开始炼铁(求票票求订阅)第1086章 工程机械引起的争抢第877章 第二批拜年者到来第457章 一劳永逸的金属字模(求票票求订阅)第847章 鑫部落覆灭第761章 汤部落的资源(上)第040章 制定计量单位(求收藏求推荐)第331章 教学楼地基(求票票求订阅)第668章 纺织业布局和玻璃瓶白酒第984章 隐蔽的阵地第240章 哪来的狗大户(求票票求订阅)第643章 后方的安排(求票票)第1057章 火车计划2.0第895章 筑平的真正用途第333章 大人们的娱乐方式(求票票求订阅)第574章 为大汉之崛起而读书(求票票求订阅)第818章 军司马们的执政会议第446章 芋部落的过往第847章 鑫部落覆灭第427章 水晶盘子(求票票求订阅)第993章 连战连捷第874章 价值连城的绝世珍宝第854章 这个汉首领有点厉害第579章 迥异的价值观(求订阅求票票)第545章 黑色的轻石头(求票票求订阅)第879章 台秤和案秤第454第278章 快速发展计划(求票票求订阅)第1098章 抵达拓海郡第508章 惊呆的大树(求票票求订阅)第502章 寻到商机(求票票求订阅)第546章 煤矿开采计划(求票票求订阅)第138章 小蝶的毛线(求票票求订阅)第204章 膨胀的栗部落(求那个啥)第431章 白氏族的起(求票票求订阅)第941章 支援到了第941章 支援到了第263章 今晚加餐(求票票求订阅)第977章 为了后代,我们要继续努力第882章 百公里耗煤四百斤!第657章 我不想用他的头(章节末尾有彩蛋)第084章 藏兵战术(求收藏求推荐)第866章 惶惶不安的百姓第298章 搞大事情(求票票求订阅)第238章 大汉制造(求票票求订阅)第179章 去看丈母娘(求票票求订阅)第902章 田桥的嘱咐和交代第1034章 拖拉机面世第1052章 收割机在行动第523章 一个大胆的计划(求票票求订阅)第244章 生铁、熟铁、钢铁(求票票求订阅)第876章 飞鱼,飞一般的帆船第018章 天生我材必有用第848章 竹岛变琼州?!第076章 耕地规划(求推荐求收藏)第1119章 怎么养活都城第741章 百姓的认可第519章 应激反应(求票票求订阅)第733章 牛尾的救赎第975章 神策卫出征第978章 神策卫抵达战区第123章 你走,我留下(求推荐求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