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石灰场

“对,放在这里面!”

娲氏村寨东南面,一片草丛中,这里挖了一个半米不到、却有十多平方米的土坑,陈昊指挥着族人将一箩箩的生石灰倒入这个土坑之中。

“好了。”

待土坑中的生石灰堆满后,陈昊就开始烧熟石灰。

“你们让开点,等会会很热的。”

“远点,再远点。”

陈昊拿着石锛,撬开土坑旁那条连通蔡河的水沟,河水很快就灌入土坑中与生石灰发生剧烈的反应。

咕噜噜...

咕噜噜...

很快,整个土坑都沸腾起来,那些生石灰冒出一个个水泡,整个水坑散发大量的白蒙蒙的气雾,气雾刺鼻,坑中的水都被烧开了。

“怎么水都变热了?还滚了?”

“是啊,那些烧过的石头和水都是冰凉的,怎么放在一起就变得这么热?怎么会这样?”

这里的娲氏族男子顿时看得目瞪口呆,冰冷的石头能让水沸腾,让他们感到非常不可思议。

陈昊想了想,便道:“你们记住了,我们采集的石头是石灰石,石灰石煅烧就变成生石灰,生石灰遇到水就会变热。”

娲氏男子们听得十分懵逼,还是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他们还以为这是伏羲先祖的神迹,虽然不懂个中的原理,但他们都知道,采集那种叫石灰石的石头,放入窑里烧,就能烧出这种能让水发热的石头。

不,应该是泥巴,因为这土坑里的软石头正在慢慢变成白色的泥巴。

陈昊拿着木棍,小心翼翼地搞拌这个石灰池。

不多时,他又拿了一个绑着木棍的篮子,将石灰池里的石头捞起来。

煅烧石灰石的时候,有很多生石灰煅烧得不均匀,所以在熟制石灰的时候就会有很多石头,要将这些石头捞起来。

“走,我们明日再来”

生石灰遇到水发生反应会放出大量的热,这一大池的水已经沸腾了,底部的生石灰还在继续反应。

估计要等一日的时间,这个石灰池才会冷却下来,留在这里也没有什么意思。

陈昊把水沟堵上,看到差不多了,就带着族人赶回部落去。

此时正值冬季,距离秋季过去一段日子,不过,还有人在晒着粮食,因为场地的原因,很多粮食晒得并不够干,族人要将那些不够干的粮食重新晒制。

今年部落收获了两万多斤的粮食,这足够部落五十多口人吃到来年秋收,但因为粮食太多了,导致晒粮食花费了很多时间。

秋季的时候,族人在村寨里所有的平地上晒粮食,可因为粮食实在太多了,大家还要到外面的草地上随便砍出一块地,直接在草地上晒,就是这样,导致很多粮食晒得不够好,甚至损失了不少粮食。

“唉,得想办法弄一个晒谷场啊,不然都没有地方晒粮食了。”

今日很多人都去了河里收集河鲜,部落里剩下一些老人孕妇在晒粮食。

“这些粮食还没有脱粒,吃的时候人们就会用舂臼人工脱粒和脱壳,非常麻烦。”

“收割农具、晒粮场地、脱粒农具、脱壳农具,还有存放粮食的工具等都需要我一点点地弄出来。”

收割农具可以直接铸造锋利的青铜镰刀,这非常花功夫,需要一点点地炼铜,再进行铸造,此时,陈昊就打算,趁着有时间,多炼几块铜造镰刀。

“阿太呢?”来到老树下,看到巫自个在晒粮食,陈昊就向其问道。

“太去了那边制陶缸。”巫指着西面说道。

西面那里有一个粘土矿,还有大量的长石,部落的窑就建在那里。

因为今年的粮食太多了,老祖母等善于制陶的人就要去造储藏粮食的陶缸,窑建在粘土矿里,直接在那里造陶器,然后入窑烧制就方便多了。

陈昊回到家中,他的家里面放了好几口大陶缸,陶缸上面有一个用席子卷起来的筒,筒的上面是一个圆锥形的席子帽。

这两几口缸里面装着一千多斤的粟,里面的粟还带着穗,所以导致其体重和重量非常大,实际上,这只有八百斤左右的谷子,也仅仅够陈昊和风里希两人一年的口粮。

在其他人口多的家庭中,陶缸会更多,很多人的家里都堆满了粮食。

“好在冬季没什么事情干,大家才有空余时间干其它事情,等到来年春季就要忙了。”

陈昊想了想,便在家里拿了炼铜的材料和工具,跑到外面去继续炼铜,只有冬季,他才有比较多的时间。

一直炼到傍晚入夜,他炼了一斤铜材。

第二日,石灰池完全冷却下来,只见池底积聚了一层雪白的泥浆,而上层的水也变得清澈。

陈昊迫不及待地用一个藤篮捞起来一些,藤篮里面的灰浆雪白无暇,十分好看,就是摸过后,手会变得很粗糙,甚至还皱皮。

“这就是熟石灰,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这腐蚀性还挺强的,我的手指都皱了。”陈昊很满意这些石灰。

“以后这里就叫石灰场,专门用来烧制熟石灰,还得再挖几个土坑轮流烧制,要想大规模搞建筑,肯定得有一个大产量的石灰场。”

阿虎看到陈昊弄了这些白色的东西,可根本不是他说的会变得很硬,这明明是软泥巴,怎么会变得很硬呢?于是阿虎就问道:“昊,这些白泥巴怎么用?”

“建房子,修路,修晒谷场,用处多着呢,这个土坑里的石灰都不怎么够用呢。”陈昊笑了笑,现在部落的粮食都晒得差不多了。

陈昊打算修好村寨里面的地面和沟渠,以及给各间泥房子的外面刷上一层石灰浆。

部落的房子虽然破了点,但现在根本没有人力去推倒重建,既然还能住人,再修结实一些就好了,推倒重建,倒不如将村寨扩大,修更多的新屋子。

接下来,陈昊又跟阿虎几个男人在这个石灰池的旁边再挖一个土坑用来烧石灰。

有两个石灰池就可以从这个池取石灰,在另一个池烧石灰,两个池错开烧石灰,这样在进行建筑的时候就一直有石灰用,不用半途而停止了。

“走,我们去造一些砖块。”陈昊打算趁着这个冬季将部落里的各种设施升级一下,下一年一有时间还会烧石灰修造晒谷场。

第340章 后勤第187章 大山里的粉条第236章 房屋规划第528章第128章 长刺的猪第147章 激斗第256章 第一个矿第267章 防备第130章 黄皮子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493章 反间计第354章 计划第432章 重农抑商政策第483章 刺头第553章第151章 卖女奴第109章 嫁接果园第245章 破弓不破第89章 桦树与松树第125章 部落的新生命第161章 采蜜(下)第398章 太昊族,现第274章 制化肥(上)第424章 骑兵第324章 偷盐贼第311章 栗陆城第211章 退“耕”还林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379章 外贸与军备第40章 先祖的指引第483章 刺头第306章 管理粮食第363章 展现实力第18章 原鸡第355章 毁寨第427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第285章 老祖母讲故事第53章 狩猎(二)第72章 飞石索第435章 麦与萧关第365章 原始市场(二)第278章 你们反了!(上)第29章 孵化和菜干第271章 增税第451章 核心技术和核心材料第205章 红泥与三合土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553章第77章 秋猎第397章 神秘人第431章 繁华的商业第540章第218章 低成本的威胁第411章 象与驳第198章 孔雀石与猪鬃(上)第26章 二十四节气、喂鸡第307章 原始金融第219章 黄雀在后第378章 大兴土木第154章 采山货(上)第157章 驯猫记第348章 改变策略第376章 追随之箭第152章 朱襄氏族的养殖场第105章 按户分配第79章 柘桑第533章 风白城守卫战第523章 残酷第92章 造鞋(下)第511章第526章 军事决议第534章 风白城守卫战(下)第25章 烧山种豆第33章 泼水抓鱼第363章 展现实力第234章 脱粒翻晒农具第373章 被吃的奴隶第411章 象与驳第344章 围城(下)第532章 粮道第389章 共工水神第142章 灌溉农具第207章 女奴与春耕第399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31章 劣质盐第416章 教育第147章 激斗第4章 穷得吃草第147章 激斗第284章 耕战国策第382章 十一年秋收(上)第46章 节气与日晷第378章 大兴土木第470章第394章 女娲氏的心计第227章 油料作物 (为想成为作家的文盲打赏加更!)第172章 换牛羊(上)第192章 强盗行为第352章 水源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