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原始“化肥”厂

耘嫂焦急地拉着陈昊,来到庄稼地。

庄稼地里的粟禾的顶部出现了一点点的穗,像是即将破土而出的春笋。

此时,正是禾本科作物拔节后的孕穗期,作物在这个时段需要大量的水份和养份为抽穗做准备。

作物今年抽的穗壮不壮,就要看孕穗期的肥水管理情况,这也关乎到今年的收成,作物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管理方法,给作物施肥也是分时段的。

可是,面前的这片粟禾却出现了问题,有些禾竟然还没有进入孕穗期,有些禾的穗长得非常小,甚至它们的植株也长得特别矮小,长得根本不壮,靠近脚的叶子还变得干枯发黄。

“这营养不良啊,缺肥了。”陈昊过来看了几眼,就看出了问题。

“啊?”耘嫂闻言一愣,“我们很多田都这样呀。”

“很多田都这样?”

陈昊也一愣,他很快就一拍脑袋醒悟过来。

第一年种植的十五亩地是用了河边树林的腐殖土种的,腐殖土养分充足。

可第二年是直接开垦一百亩地种植的,第二年的地其实肥力下降了,光靠人工施肥只能解决一点问题。

到了今年种植,所以土地的肥力就下降了很多,就导致很多作物营养不良,没有上年的高产量。

归根到底是肥料不足的问题,部落人虽然在施肥了,可他们施的肥并不够。

部落现在种植了一百三十多亩地,也就是十多个足球场大的田地。

这十多个足球场上种了非常非常多的作物,作物种得密集,需要的养肥就多了。

一百三十多亩的庄稼自然需要非常非常多的肥料才能长得好。

“我记得我前世种水稻的时候,一亩水稻就需要施复合肥和尿素等合30斤左右的肥料。”

“肥料不够啊,这样下去根本不行啊!”

本以为搞定好一切的陈昊,再次被眼前的现实打醒悟了,这年头上哪去找化肥呢?

每一户人都在田地的旁边挖了几个坑,里面堆着厨余垃圾、禾草、粪尿进行堆肥,菜园那边也有这种的堆肥坑。

这是陈昊之前种菜时发明出来的。

以前每户人种几行菜,肥料还能供应得上。

可现在,大家都是十几亩(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地去种,有这么多的庄稼光靠这样的堆肥坑,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唉,我们得解决肥料的问题。”陈昊带着耘嫂在田地里东奔西走,发现了不少田地出现缺肥的现象。

种田就是为了高产,日后还要让农户的耕种效率最大化,然后能产生更多的非农人员,可现在连肥料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了,还谈什么理想呢?

很快来到一块田地旁,就看到一个男人在用葫芦瓢,鬼鬼祟祟地将这个粪坑里还没有熟好的粪便泼到远处的田里,不多时就有另一个男人过来跟这个男人干架起来。

陈昊过去一问才知道,原来这个男人种的庄稼长得不好,自己又没有肥料,所以就去偷隔壁的粪便,这两个男人差点为了一瓢屎大打出手,还好陈昊及时出现阻止了。

“连屎都争!真是太没出息了。”陈昊处理完这两人的事情,就恨铁不成钢地对旁人说道。

耘嫂也听得很无语了,在以前,粪便可是用骂人的东西呢,现在就成为香饽饽。

不知不觉,回到了部落的大门口。

门口旁边的养殖场已经拆掉了,那里还堆了很多粪便,这些粪便正在晒制着,有人在处理着这些粪便。

想来刚才的那人应该是看到这里有人,所以那男人才去偷别人家的粪便。

之前拆养殖场的时候,陈昊就特意安排一些人过来将这里的动物粪便收集起来晒。

“昊,那些粪便还没有腐熟啊,怎么办啊?”耘嫂也知道生粪便不能直接用来施肥。

生粪便里含有大量的氨、病菌、害虫。

粪便直接浇在作物的脚下,作物是无法吸收这些未经分解的粪便的。

而且粪便携带的病毒害虫还会危害作物。

粪便渗入土里,在根部附近发酵发热,就会把作物的根烧坏,从而导致作物死亡,用生粪便当肥料用是十分不可取的!

“我们牧场里的粪便就作为我们以后的肥料,养的动物越多,我们的肥料就越多。”

现在也只有这个办法收集肥料了,动物粪便是天然的农家肥,但前提是动物粪便都要彻底腐熟分解才能让作物吸收。

“可你说过,粪便要自然发酵半年才能用啊!”耘嫂说道。

陈昊想了想,便道:“耘嫂,你安排一些人,将牧场里的粪便和这里的粪便,还有我们人的粪便,都集中在一起。”

陈昊又指着牧场西北面的方向,说道:“鱼塘旁边有一个树林,你将所有的粪便堆在那些大树下面,最好挖个浅坑安置一下,还有,你先让农户烧草木灰当肥料用着。”

“是的!”

安排完耘嫂去办事情,陈昊又拉上阿虎几个男人,牵着三头牛,带上大大小小的箩筐,牛不停蹄地赶往枇杷林,他记得之前修枇杷林的时候,砍了草和处理过那里的落叶。

这些草已经干了,落叶和腐殖土都随意地堆在一边,陈昊他们就将这里的干草和腐殖土收集起来。

接着又来到鱼塘的一旁,此时耘嫂他们已经在这里堆放了不少的粪便和尿液,这里也是恶臭难闻。

将收集回来的腐殖土和落叶干草撒在这些粪尿的上,并且加水充分搞拌。

接下来,他们在周围挖了一些土覆盖在这堆东西上面压实,并且用水将表面的泥土抹得光滑。

这层泥土能够形成封闭的空间,粪便和湿透的落叶、腐殖土会在隔绝空气的情况下发酵,发酵需要水份。

里面的粪便和树叶在发酵时会产生高温,这些高温能够杀灭病毒和虫卵,这样发酵能够加快发酵过程,通常五到十日就能完成发酵,现在是夏天,温度高,估计五日后就能直接使用,也算能赶上农田作物的需求。

“以后就收集我们人类和牲畜的粪便,集中在鱼塘这边处理进行发酵,以后这里便是我们的化肥厂。”

陈昊看着面前那一堆堆高凸的肥堆,对旁边那些刚辛苦劳作完的人说道。

“化肥厂旁边的鱼塘在养鱼呢,鱼也喜欢吃粪便,特别是干的粪便,以后可以在这里堆一些粪便晒制,晒干用来喂鱼,鱼吃粪便更容易长大呢!”

陈昊碰巧记得前世村里有个养鱼的人也是专门收购干的猪粪和鸡粪去喂鱼,当时陈昊也恰好跟这个养鱼的村民谈到有关养鱼的知识,这养鱼村民还说,鱼更喜欢吃牛羊粪便和蚕沙,甚至是人的粪便。

想到这里,陈昊又有一个打算,在这个鱼塘的周围种一些桑树,日后将这里就发展成为养蚕基地,用多余的蚕沙喂鱼,还有在这个鱼塘里建一个厕所。

第419章 部落联盟的作战第82章 市日第89章 桦树与松树第67章 下水道第463章 基础科学理论第102章 冬忙第114章 咬人草第446章 煤矿排毒第87章 分配农具第293章 攻伐戎人(二)第192章 强盗行为第424章 骑兵第52章 狩猎(一)第520章 上下一心第246章 传信之鸟第238章 小赚一笔 (下)第406章 太昊的附属氏族第446章 煤矿排毒第2章 纯粹系学术性研究第213章 原始“化肥”厂第311章 栗陆城第385章 市场与外贸(下)第299章 处置奴隶(下)第9章 吊脚套第443章 能源难题第13章 小溪抓鱼忙第227章 油料作物 (为想成为作家的文盲打赏加更!)第256章 第一个矿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403章 十二年春第245章 破弓不破第97章 皮靴、月相第35章 地笼第441章 端午龙舟第208章 蚕与织第522章 要走得更远第30章 抢收菘菜第137章 伐木造筏第123章 大建造第24章 占卜与刀耕火种第496章 善恶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256章 第一个矿第28章 背式篮第358章 给奴隶上课第469章第105章 按户分配第134章 捡雁蛋驯鹅第534章 风白城守卫战(下)第34章 全民种菜第204章 石灰场第434章 关口第326章 奇怪的陶器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张加更)第475章 织机与工业基础第170章 秋季贸易(中)第63章 捕鱼比赛(上)第65章 满载而归第273章 竹票与统治第167章 土冰箱第129章 灰雁第383章 十一年秋收(下)第191章 一起干坏事情(下)第155章 采山货(下)第35章 地笼第52章 狩猎(一)第502章第134章 捡雁蛋驯鹅第149章 残酷的治疗第117章 风湿关节炎第39章 长石第455章 朱襄族的封地第302章 治国之道第498章 新形势第328章 大型装备—榨油机第443章 能源难题第40章 先祖的指引第272章 六年春耕第399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212章 牧场第393章 大获全胜第270章 植物城墙第513章 附属的怪事第295 章攻伐戎人(四)第409章第247章 产钳的应用第241章 盐贸(下)第219章 黄雀在后第115章 新饲料第217章 唇亡齿寒第287章 盐的来源第24章 占卜与刀耕火种第233章 四年秋收第300章 各部门第273章 竹票与统治第546章第96章 食物的难题第446章 煤矿排毒第323章 工业油料作物第52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