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下水道

“没有纸笔真是麻烦,只能用鹿皮替代了。”

陈昊看着手中一块约三十厘米长的方形鹿皮,这块鹿皮上面用木炭画着简单的设计图,只是木炭粉的附着能力很差,只能在鹿皮山留一个印,勉强能勾画出设计图,估计存放不了多久,上面的炭痕就会掉走。

“用木炭在兽皮上写画根本不行啊,根本不适合保存,除非能制作出油墨。”

“算了。”

陈昊拿着这块鹿皮看了看,便小心翼翼地将鹿皮放在草地上,也没有折叠,因为兽皮上的炭黑附着力太差了,一用力就会散落。

接着他又拿起一个“7”字形的石锛,在草地上锄了起来,是简单地锄出一条水沟的形状。

部落的地势是自北往南倾斜,南部的远处是那条大河,那条大河有数百米宽,很是壮阔,陈昊将它命名为大河,大河两岸的地势都是微微往大河倾斜的。

而陈昊挖的这条水沟,就在村寨的南部,是一条主排水沟,这样这条水沟的地势就比村寨高,村寨里面挖的水沟都会流入这条主水沟里,这条主水沟十分重要。

这条主水沟的出口是汇入西面的那条蔡河(菜地旁边的河)里,污水便会顺着蔡河流入南部的大河。

“将来这条水沟还可以挖成护城河。”

“来,大家过来挖,挖半米长、三十厘米深。”

陈昊挖出一个轮廓后,就吩咐其余三人开始挖掘水沟,在挖的时候,陈昊还给了每个人一条画了三十厘米深的刻度木棍。

毕竟这是人力挖掘,水沟的平均深度不能太离谱,不然一头挖浅一头挖深了,水就不容易排出去。

而选择这么浅的深度,陈昊也是考虑到当前的生产工具,三十厘米的深度,只要污水能排出去就够了。

拿过去的历史来说,一个城市,尤其是大型城市,有没有下水道这样的排水系统,是很能看出一个城市的水平的。像古罗马时期的城市,他们就有一些专门用来排除城市粪便的下水道,所以,就避免了城市里到处流着肮脏的污水。

相反的例子,就是中世纪时期的欧洲,当时的欧洲人处理污水和粪便的方式非常豪迈,直接从街边的窗户直接倒下去,可以想象,走在那种街道上,是一种多么酸爽的体验。

欧洲后来大面积爆发黑死病,整个大洲死了四分一的人口,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他们的城市里面太脏了。

可见,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是多么的重要,陈昊可不想某天部落爆发传染病,在这个时代,一但爆发传染病,不管你的部落如何强大,整个部落都得完蛋!

阿水、石叔、柏叔拿着工具,按照陈昊的要求挖水沟,东面那旭日慢慢上升。大地慢慢变得炙热,女族长又带着部落人出外采集渔猎,她们经过这里的时候,还询问陈昊在干什么,陈昊就说挖水沟,女族长想不明白为什么要挖水沟,不过她也没有多说,便带着族人外出。

四个人分成两队,各负责一个头挖掘。

挖出一个大坑,陈昊就拿着木棍量度了下,发现挖深了几厘米,不过问题不大,等完工时修一下就好了,只要不太离谱就行了。

“水,你记住了,这条水沟只挖三十厘米深,就是到这个标记。”陈昊再次教导旁边的阿水挖沟。

阿水拿着一根笔直的木棍,挠头道:“昊,这是三十厘米?”

“对啊,你应该不知道度量衡,柏和石也不知道,你记住只挖这么深就好了,有空了,我再教你们看度量衡。”陈昊说道。

“哦哦。”阿水拿着木棍思考了几分钟,就拿起骨耜铲走沟里的泥巴。

日山三竿,到了中午时分,四个人只挖了六米的距离,石器和骨器太差了,完全没有铁锄头好使。

到了第二日早上,他们才好这条二十来米长的主水沟,还有几十厘米还没有挖通到河里。

挖完这条主水沟,陈昊又跟他们一起挖了两条通往部落栅栏两侧的下水道。

其实这不能说是下水道,因为它们没有盖,但目前来看,烧下水道的陶盖很不现实,还是下把水道挖出来,将部落内部的污水排出去才是最实际的。

在挖到部落里原本的那三条水沟的时候,陈昊更是大皱眉头,因为小水沟外面没有排水的地方,部落产生的污水直接流入附近的草地,这些地方污水横流、臭气熏天,各种大小的苍蝇到处乱飞,难以想象,仅隔了一道栅栏,外面的环境竟是这么恶劣。

部落的门口正对着南部,而这两条次一级的水道就分布在部落的左右两侧的栅栏外面,深度是二十五厘米,宽度是四十厘米,水是要流出去的,所以水道的地势应该慢慢变高,这样水才能顺畅快速地流走,毕竟这还要考虑下大雨的时候、排水量变大的因素。

村寨东西两侧都有排水道,那么就可以修部落内部的排水系统了。

目前部落内部主要产生的污水来源于煮食用水,而部落人以前很多时候是将食材在外面洗干净再带回火塘的,但是,煮食和喝水时难免会产生多余的废水,比如喝汤喝水喝不完就是废水,或者人们吃饭的时候,发现餐具又弄脏了,便要用到水洗刷。

人都是有惰性的,你根本不可能让这些没有规矩的人们出去村寨外面倒掉,他们不在部落里大便已经相当不错了,不然部落以前怎么会挖那三条简陋的水沟。

部落里有五个煮食的火塘,其中有三个是靠近西面,那里有两条原来挖好小水沟,而另外两个火塘在东面,也就是陈昊住的那个地方,而鸡栏旁边的小水沟便是服务于那两个火塘的。

而陈昊家门前,数米外就是一个火塘,其中耘嫂和藤嫂两家人的屋子就围着这个火塘建设。

这就简单了,将小水沟延伸到那火塘旁边就好了,这样煮食产生的废水和这几家人日常产生的废水都倒入这条小沟里,污水就会顺着下水道流到外面的大河去。

其他的火塘都是按照这个方法去专门挖出一条二十厘米深、三十五厘米宽的下水道连通到部落两侧的次一级下水道。

挖完部落内部的下水道已经是十多日后了,挖出的泥土都堆到外面的主水沟旁,那些泥土陈昊还有用处。

挖好水沟后,陈昊又让部落人拿着各种陶器到外面去取水,从每一个火塘旁的下水道开始倒水,而陈昊等人也是一路看着,如果发现那里的水不顺畅就去修顺畅。

就这样,一直修到主水沟里,现在,部落各处的火塘产生废水都能顺畅地流入这条主水沟,接下来,陈昊和部落人就将这条小水沟与蔡河挖通,这一挖通,主水沟里的废水就“哗啦哗啦”地流入蔡河里面,十分顺畅。

不过,好景不长,下水道投入使用不到两日,部落就发生很多恶劣的事情来!

第260章 酸菜 (月票20张加更)第386章 备战共工部族第308章 手抖症的艺术第81章 朱襄氏族第43章 陶器是部落的第230章 干塘第200章 文化知识输出第239章 初级贸易(月票突破二十张加更)第486章 心中理想的目的第108章 春事第135章 渔业的初想第484章 萧关危机第277章 开门七件事第78章 割禾第207章 女奴与春耕第184章 犁第303章 思想的碰撞第78章 割禾第322章 大庭村寨第18章 原鸡第530章第308章 手抖症的艺术第445章 会唱歌的鸟第227章 油料作物 (为想成为作家的文盲打赏加更!)第175章 桑林第184章 犁第230章 干塘第445章 会唱歌的鸟第81章 朱襄氏族第465章 奶粉、奶糖第457章 大庭县第12章 部落的田地第94章 钓鱼第207章 女奴与春耕第158章 桃林(上)第183章 进山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8章 捕蛙(已签约,放心收藏)第307章 原始金融第161章 采蜜(下)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421章 峡谷相逢第214章 巡山第49章 夜观星象第244章 居龙氏第210章 这猪打架受内伤了第218章 低成本的威胁第147章 激斗第491章 奇怪的举动第475章 织机与工业基础第420章 能走多远第237章 小赚一笔(上)第116章 荨麻的妙用第232章 产钳第22章 晒枇杷第547章第409章第124章 药与草第237章 小赚一笔(上)第517章 军中暗涌第91章 造鞋(上)第203章 矿石第456章 战略物资第319章 防具(下)第178章 建窑第121章 蒲草与制品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554章第162章 养蜂大计第481章 奴隶的秘密第402章 进贡第251章 训练与游戏(下)第291章 左右两难第354章 计划第265章 昊英土城第433章 寒第151章 卖女奴第242章 安插棋子第499章第353章 击溃第255章 整合第266章 折 枝第270章 植物城墙第77章 秋猎第218章 低成本的威胁第35章 地笼决定好好经营这本书(附加更规则)第439章 巴第377章 附属与宗主第42章 投矛器和窑第452章 旱情与水车第287章 盐的来源第372章 皮与肉第426章 养马易村第154章 采山货(上)第197章 初级工业产品的成效第442章 十四年秋第20章 建造鸡栏第431章 繁华的商业第48章 量度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