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2 弱国无外交

无息贷款,听上去很不错,实际上都是包藏祸心的。

兰芳提供的无息贷款,必须是以联合政府放弃对贝加尔湖的主权为前提条件,同时要从兰芳购买相关物资,这才能让这十亿兰芳币的贷款成为现实。

这个条件当然是非常苛刻的,先不说主权问题,就说这个购买物资,就有很多的弯弯绕绕可以做文章。

兰芳目前正在换装,从步枪到飞机,几乎都在逐步换装,那么换下来的武器弄到哪里去?

秦致远就准备让联合政府当这个“接盘侠”。

高尔察克还真别说不想要,就算是高尔察克的联合政府不想要,秦致远也有地方处理这些剩余物资,不管是民国还是北非,又或者是澳洲,都亟需军事物资,只要有的用,别管成色有多好,基本上是有多少要多少。

这是标准的卖方市场,所以秦致远一点都不担心。

高尔察克当然也不甘心任由秦致远宰割,于是在谈判重新开始的时候,高尔察克提出,这十亿无息贷款必须要变成无偿援助,然后高尔察克的联合政府就会接受兰芳的条件。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这就是高尔察克的现状。

目前的俄罗斯,还是三足鼎立的局面,联合政府、红色俄罗斯以及白色俄罗斯都认为自己才是真正能代表俄罗斯的那一个,虽然《停战协定》已经签订,但战火随时有可能重燃,高尔察克必须要做出选择,到底是要维护俄罗斯的利益,还是要保证联合政府的存在。

严格说起来,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选择题。

有联合政府,才有俄罗斯的利益,没有了联合政府,俄罗斯的利益谁来保证?

看上去接受兰芳的条件,就是高尔察克的唯一选择。

当然还是有变数的,唯一的变数在于英国人。

谈判开始之初,高尔察克邀请了英国人列席谈判。

秦致远也不甘示弱,同样是邀请了法国人列席谈判,于是在整个谈判期间,英方代表安德鲁·肯尼迪和法方代表艾登·魏尔德就成了木偶人,他们几乎没有提出任何建设性意见,只能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不休。

法国人肯定是和秦致远站在统一阵线,英国人有心针对兰芳,不过却是力不从心。

就在前几天,英国人和他们的仆从军已经被赶出了沙捞越,全面退回马来半岛,这也标志着英国人想要返回沙捞越的努力彻底失败,英国人在兰芳望海州大陆的最后一点统治势力已经土崩瓦解。

当然了,英国人到现在还认为那是加里曼丹岛,并不认为那是望海州。

不过那又能怎么样呢?

不管是加里曼丹还是望海州,英国人对于那里原本属于马来亚的土地已经无力控制,只能任由沙捞越政府成立。

如果从全球来看,英国人的实力的确还是很强,但在东南亚这一块,不管承认与否,英国人已经丧失了优势。

英国人还有庞大的舰队,但同时也有庞大的殖民地需要维护,英国人不可能把他们的全部实力用到沙捞越,那并不符合英国的整体利益。

当然了,虽然英国人在沙捞越无力回天,但该下的绊子还是要下,该给兰芳添堵还是要添堵,在这一点上,安德鲁做的还算不错。

“如果联合政府没有异议的话,兰芳想要拥有整个贝加尔湖也没有问题,不过这十亿兰芳元的援助,已经超出了《停战协定》的范围,同时也违反了咱们不干涉俄罗斯内政的约定,所以这个提议不可能成为现实。”第三次谈判,安德鲁终于明确提出了英国的意见。

外籍军团退出俄罗斯之后,英国、法国、美国、兰芳曾经有一个约定,类似针对民国的《武器禁运协定》,各方统一约定不向俄罗斯任何一方提供武器援助,以尽早结束俄罗斯的混乱局面。

这个《协定》并没有官方文本,仅仅是一个口头约定,针对各方的约束力都极其有限,英国人现在拿这个《协定》说事,也不过是为了给兰芳添堵,再也没有其他意义。

当然了,如果高尔察克也同意从英国进口一些军事物资,那么就皆大欢喜。

世界大战之后,英国也有大量的军队复原,英国国内现在也有大量的剩余武器弹药等待买主,如果现在能扔给高尔察克一部分,那也算不错。

就算是英国人不卖给高尔察克那些积存的军事物资,为高尔察克重新生产,英国人也是合算的,现在世界大战刚结束,各国的军工部门都处于产能过剩状态,有订单就已经谢天谢地了,再有更多要求实属奢望。

高尔察克明白安德鲁的意思,但并没有马上给出答案。

高尔察克在权衡得失,要了兰芳的,又要了英国人的,那么如果法国人也提出类似要求,联合政府是买还是不买?

不买说不过去,但如果买,联合政府要用什么偿还?

如果用联合政府控制去的矿产资源偿还,那么联合政府还能对自己的控制区域拥有多大的控制力,这绝对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肯尼,那没什么不妥当,如果兰芳和联合政府都愿意用十亿兰芳元解决这个争端,那么这也不错,至少能维持联合政府和兰芳北疆区之间的和平。”法方代表艾登·魏尔德想促成这笔交易,只有这笔交易成为既成事实,法国人才有文章可做。

“说到北疆区,尊敬的国王陛下,不知道兰芳什么时候会把西伯利亚的那260万平方公里土地还给民国呢?”安德鲁突然又挑起北疆区存在的法理前提。

兰芳当初出兵海参崴,是打着为民国讨公道的旗号,才会取得英国人和法国人的赞成。

但这种事吧,就是刘备借荆州,一去不复返。

“你们什么时候把印度还给莫卧儿王朝,我们就什么时候把北疆区还给民国。”秦致远不客气,直接一句话给堵回去。

莫卧儿王朝,这是印度陷入殖民统治之前存在的王朝,现在最后一个皇帝巴哈杜尔沙阿二世估计骨头都要化成渣了,估计连莫卧儿王朝的后裔都已经不复存在,英国人就算是想把印度还给莫卧儿王朝,也找不到要交还的对象。

当然了,英国人也不想把印度还给那什么已经灰飞烟灭的莫卧儿王朝,因此安德鲁的态度就非常坚决:“您在开什么玩笑?莫卧儿王朝已经覆灭了150多年,现在已经不复存在!”

那这就好说了,秦致远的态度也是异常坚决:“嗯哼,我也想把北疆区还给清帝国,但清帝国也已经不复存在!”

“清帝国虽然不在了,但他们还有继承人民国,换给民国也是一样的。”安德鲁没感觉这是双重标准,说的真是理直气壮。

“那莫卧儿帝国虽然也已经不复存在,但印度还有王公,把印度还给他们也是一样。”秦致远不废话,抓住一个把柄不撒手。

仔细说起来,兰芳就算是放弃了北疆区也没有太大问题,毕竟现在日本已经不是隐患,北疆区的战略地位正在不断下降,也就是因为领土面积的巨大,才让秦致远不舍得放弃。

相对来说,英国人是绝对不可能放弃印度的。

印度对于英国的价值,无论是如何强调也不为过,英国国内流传着一句话,叫做:印度就是国王王冠上那颗最亮的明珠。其实仔细说起来,这还不足以形容印度对于英国的重要性,严格说起来,印度应该是王冠的基座才对。

印度对于英国,绝不仅仅是工业产品倾销处那么简单,在世界大战中,印度人虽然没有建立多大的功勋,但派出的百余万印度籍士兵,还是给了英国人足够的底气,如果没有那么多印度人从事辅助工作,英国人绝对不可能像现在这么轻松地就结束世界大战。

“印度问题不是咱们这次谈判的议题,所以这个问题没有可讨论的余地。”安德鲁不想让秦致远拿印度说事。

“那么北疆区的问题也不是今天的议题,放在这里讨论同样不合适。”秦致远才不会按照安德鲁的思路走。

“让我们说回贝加尔湖吧——”高尔察克的表情苦涩,可是也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我们可以接受兰芳的条件,贝加尔湖——从此以后可以被称为‘北海’,但有一点要确认,如果我们的渔民想要在北海从事捕鱼或者是其他活动,兰芳不能干涉。”

高尔察克在尽量为俄罗斯人争取一些权力。

还能怎么样呢?

虽然这里是鄂木斯克,但在参与会议的众人中,恐怕高尔察克说的话是最没有分量的,虽然不想承认,高尔察克还是要面对现实。

“可以,不过与此同时,如果你们想要在注入北海的河流上修建任何水利设施,也要获得兰芳政府的同意。”秦致远不想再细枝末节上纠缠,尽可能为以后扫清隐患。

“好吧,如你所愿——”高尔察克的表情是真苦涩,这一刻,高尔察克真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弱国无外交”。

634 头疼478 威廉三世816 世界和平926 质疑第270章 地狱难度第174章 接踵而至915 越境第25章 车头986 巨无霸的雏形第73章 残酷774 十恶不赦761 觉悟吧!565 破坏力太大947 小亚丁第188章 踢皮球659 有失体统(求订阅)658 苦肉计532 掺沙子(为成蛟110兄弟的盟主第十更)979 难民1003 冰冷的狂欢节第276章 强扭的瓜不甜621 哭笑不得325 临床阶段948 兵变531 少数服从多数第112章 不够分1048 开玩笑第317章 杀他全家935 就在门外664 弃帅保车940 半神906 绝不妥协第214章 快反机械化998 遍地中指423 兄弟反目(为linaaa1985兄弟的盟主加更)第233章 交火711 陌生人410 拼图(为成蛟110兄弟的护法加更)592 撇清920 得陇望蜀802 治国还是比做菜难869 轻工业同样重要675 不敢接话第134章 将在外462 绞索第75章 磨合912 积极800 即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第83章 三点第52章 拉链574 明抢809 鸡飞狗跳第131章 狂妄第151章 一切都会好的600 紧迫感995 自发行为第76章 没有先例430 霸王回家344 马赛级471 悲剧741 新锐733 万事俱备938 椰城博览会443 真正的法治324 试验品389 冷冷清清347 泄密第239章 简单战术第130章 感情第132章 泥潭第26章 习惯762 不要一张脸的英美331 讽刺384 师兄弟第101章 烙印第133章 天命684 暴怒的大舅哥第160章 雷霆崖624 地头蛇1032 挨揍也是活该651 碾压682 弱国无外交605 完全控制857 重新开始军管865 装备一代,设计一代,预研一代523 领土问题不容讨论第十二章 灰色的欧洲631 且行且珍惜617 诛九族638 找麻烦第四章 孙子529 那不可能805 乌龙680 要习惯于做一名征服者495 十分钟437 汉家衣冠(为linaaa1985兄弟的盟主第三更)第256章 装甲兵,前进!第221章 果然第204章 装甲团942 兄弟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