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四七章 请命

玄宗呵呵笑道:“说十几遍又怎样?我朝出了人才,说百遍也不嫌多。王源,南诏的事情你办的不错,日前那阁罗凤来京谢恩,亲口承诺永世臣服我大唐,西南边境能够安宁,这也是朕之所愿。”

王源笑道:“此乃臣子本分,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玄宗微笑道:“朕奇怪的是,那阁罗凤被你打的落花流水,却一直在朕面前称赞你的好。而且朕听说了,你娶了他的妹妹为妾是么?”

王源忙道:“启禀陛下,臣确实娶了洱海公主为妾。”

玄宗呵呵笑道:“有趣有趣,这办法倒也不错,与南诏结为和亲之好,这也是一种策略。朕明白你的苦心。”

王源也不辩驳,行礼道:“多谢陛下。”

玄宗点头叹道:“朕很欣慰,我朝能人辈出,江山稳如磐石,此乃朕的福气。你们能戮力用命,为社稷尽心尽力,朕也能过些舒心的日子。对了,两月前听闻你受刺客所伤,伤势可痊愈否?”

王源道:“谢陛下关心,已然痊愈了。”

玄宗道:“那朕便放心了,听说是南诏爨氏余孽所为,当真可恶。朕也和阁罗凤说了,要求他清除南诏国内爨氏余孽,这种事情绝不容许再发生第二次。”

“陛下说的是,阁罗凤也亲口承诺了我此事,相信他一定能做到。关于王鉷和罗希奭的事情,臣想再一次为此事请罪。在我剑南让两位钦差死于吐蕃人之手,实属不该。臣惭愧之极。”

谈及自己被刺的事情,王源不得不提及王鉷和罗希奭之死,虽然他并不想提及此事。

玄宗摆手道:“此事与你无干,当时你遭遇刺客。王鉷和罗希奭也是糊涂,为何闯入吐蕃国境之内,结果遭遇不幸。朕确实很痛心,但却不是你的过错。你上一次关于此事的奏折朕也看到了,你无需为此事自责。”

王源谢过之后叹息道:“虽然如此,臣总不免自责的很。所以此次回到京城,除了来向陛下谢恩之外,还想向陛下提个请求。”

玄宗道:“哦?什么请求?”

王源道:“臣想向兵部请求,准许臣发兵攻占野牛城,给吐蕃人一个教训。”

玄宗愣了愣,呵呵笑道:“朝廷关于陇右河西二军不日讨伐吐蕃的圣旨你难道不知道么?”

王源点头道:“臣自然知道。”

玄宗笑道:“那不就结了。吐蕃犯我天威,杨国忠和李林甫联袂上奏发兵惩罚吐蕃之行,故而朕准了王忠嗣率陇右河西两军讨伐吐蕃国的奏请,正是要给吐蕃人一个教训。你还是安守剑南,不用为此事操心了。虽是在剑

南出的事,但却未必要你剑南军来负责,这是针对我大唐的蔑视。再说了,杨国忠的话很对,你剑南兵马经历数月大战之后,伤亡不小。现在以休整为主。朕知道你肚子里有气,这口气朕便让王忠嗣替你出了便是。”

王源道:“陛下,臣并非是要强自出头替代王忠嗣讨伐吐蕃。臣之意是想出兵胁从。臣想的也不是要和吐蕃进行大的作战,只是要攻下野牛城,砍了杀王尚书和罗御史的罪魁祸首罢了。臣听说杀人的吐蕃将领尚在野牛城中,臣便一直想着攻下野牛城,将他的首级砍下,祭奠王尚书和罗御史的亡灵。”

玄宗微笑道:“你的心思朕是赞许的,但也不必如此。这是国与国之间的恩怨,杀不杀那人倒也无妨。”

王源摇头道:“陛下,在陛下看来,这自然是国之间的恩怨,但在我看来,王尚书和罗御史死在剑南,这是我心头的一个疙瘩。若不能杀野牛城中的吐蕃罪首,臣心中一直都难以平息。陛下恐怕不知道我剑南道百姓关于此事的看法,他们私底下说我剑南军眼睁睁看着野牛城的吐蕃人作恶却毫无办法,说我剑南军只敢欺负南诏小国云云。这话听着着实刺耳。”

玄宗皱眉道:“你对此事是当真的么?当真想出兵攻下野牛城?”

王源道:“这是臣特意来京城的目的之一,岂敢信口开河。”

玄宗道:“可是那野牛城在沙漠之中,你只有数万兵马,深入沙漠攻击吐蕃城池,这妥当么?”

王源道:“原本是不妥当的,但现在的时机却是很妥当。”

玄宗道:“此言怎讲?”

王源道:“朝廷授命王忠嗣从吐蕃东北境大军攻击,这正是让我剑南军发兵野牛城的最佳时机。”

玄宗举手道:“朕明白了,你是说,王忠嗣发兵攻打吐蕃,会吸引吐蕃人的目光,吐蕃国会全力增援北边战场,而小小的野牛城即便遭遇袭击,也没有精力去救援了。是此意么?”

王源拱手道:“陛下英明,这正是臣的小算盘。王忠嗣进攻之际,我也会进攻野牛城。倘若吐蕃人救援野牛城,岂非正好牵扯吐蕃人的精力,反倒给王节度使一些助力。若吐蕃人置之不理,我便拿下野牛城恶心他们。野牛城深入吐蕃国境之内,便像是一根刺刺在他们的手心里,叫他们救也救不得,却又疼痛难忍。与此同时,我还能借机为王尚书和罗御史报仇,杀了那个罪魁祸首,为我剑南军正名。”

玄宗皱眉思索道:“这么说来,倒是也有几分出兵的道理。朕只是担心你剑南兵马不多,进入沙漠中作战会吃亏。”

王源笑道:“南诏

国的高山密林沼泽毒瘴臣都见识过了,却怕这沙漠之地?再说臣也不是要夺取吐蕃的都城逻些城,只是夺取一个沙漠小城罢了,风险其实并不高。”

玄宗想了想道:“倒也是,不过是一场小小的战斗罢了。此事你跟杨国忠提了没有?他怎么说?”

王源道:“臣傍晚进城,刚刚回老宅安顿便来觐见陛下,杨左相怕还不知道我已经回京。臣打算明日去拜访左相,同时将此事禀报于他。不过在此之前,得陛下首肯才是最重要的。”

玄宗脸上露出赞许之色。关于杨国忠和王源之间的传言也一直不断,之前王源只是文官,和杨国忠之间关系亲密倒也没什么,玄宗也并不在意。但现在王源是一方节度使了,玄宗虽不相信杨国忠和王源会搞出什么勾当来,但如果边镇节度使和朝中皇亲重臣关系太亲密的话,玄宗多少会觉得不舒服,因为那是忌讳之事。现在王源的举动显然让玄宗觉得舒服了许多。

“罢了,明日你见过杨国忠之后,他若没有异议的话,这件事朕也准了你了。这些事暂且不谈了,你回京来朕很高兴,陪朕一起听会曲儿,再给朕说一说南诏的见闻行军打仗的趣事也好。当着阁罗凤的面,朕还不好问他那些蛮子的事情,免得他认为朕对他不尊重。”玄宗呵呵笑道。

王源点头落座,玄宗命乐师奏乐,下边的宫廷乐队便开始丝竹管弦拨弄起来。王源其实也没什么心情听什么曲子,但也装作摇头晃脑的样子欣赏。玄宗自己倒是听的气闷,不久后喝令乐队停止演奏。

“朕快要被这群家伙气疯了,也不知奏的什么乐,完全毫无意境。王源,朕跟你说,自你离京后,那李龟年也不知怎么忽然消失了,朕找了他许久都不见踪影,搞得朕很没心情。李龟年之后,朕的这些乐师一个不如一个,朕都换了好几拨了,无一能让朕舒心。哎,实在是头疼。朕最喜欢听曲观舞,却如今连这个乐趣都快要没了。”玄宗满脸懊恼道。

王源听他谈及李龟年失踪的事情,不觉看了杨贵妃一眼。杨贵妃本面容慵懒的靠在靠枕上,闻言不觉眉头一挑,也看了王源一眼。两人眼神交流,心照不宣,快速的避开对方的目光。

“陛下不用烦恼,其实这些乐师演奏的也挺好的,只是陛下听了李乐师的技艺,口味高了,自然觉得这些乐师过于普通。臣过几日给陛下献上新曲一首,让这些乐师给陛下奏一曲,让陛下解解闷,博陛下一笑。”

“好,好。那太好了。那可说好了,朕等着你的新曲。”玄宗抚掌笑道。

“臣岂敢说笑,陛下放心吧。”王源道。

(本章完)

第六八六章 病退第四一零章 蛊毒第七七八章 抉择第五一零章 钳断第一零五章 狼藉第三二九章 自罚第五八三章 目的第一一一章 心事第四七三章 上门第一零四五章 推诿第九五六章 长夜(二)第七零五章 迷途第一八十九章 泥潭第五二七章 共归第八四一章 夜战第七四一章 马嵬(九)第七八四章 乱战第六百章 人道第四七二章 和亲第五五八章 遁去第七二六章 彷徨第八一四章 灵犀第三十七章 日常第八二六章 瞎眼第五五三章 证明第五七九章 惊鸟第四七二章 和亲第一千零四章 相邀第八六九章 援军第六一三章 小店第二一九章 交易第一一三七章 除根第六六二章 美男第一五八章 长夜第八一四章 灵犀第七三二章 危急第六六六章 冒犯第七五三章 和善第五二六章 救赎第一六十四章 丑闻第二八七章 棘手第五九二章 马背第一四四章 兴趣第一千零五章 执拗第一五七章 下泉第三十七章 日常第九九零章 长夜(六)第七零七章 恨嫁第三十九章 诗会第六六一章 可悲第一八十九章 泥潭第四五三章 羞辱第六二三章 散心第一一一九章 进攻第三一零章 破局(续)第四一四章 大战(续二)第一零二二章 荒唐第七一五章 内忧第五零一章 一跃第一零五七章 收复第五二五章 违心第一八六章 博弈第二二九章 逃离第一一二章 变化第七零九章 完备第一六二章 意外第四六七章 怒火第四三四章 惩罚第一八五章 相怜第七二五章 稻草第二八五章 杀意第四二零章 来信第一零三四章 夜探第三零二章 落定第八十九章 买房第九一八章破局(续二)第一百章 丽人第二二三章 灌顶第一一一章 心事第六十五章 草芥第十七章 送信第一零三三章 泄露第三一六章 避见第四四零章 驱蛇第四七零章 戏耍第六十三章 图谋第六七一章 巨款第二十三章 访客第八零四章 面和第九二九章 夺城第七一八章 规劝第一二四章 隔阂第五十一章 高才第三五九章 释疑第一一零八章 宣战第四三七章 征程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四十八章 佳境第六三六章 前锋第三五七章 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