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零三章 弱点(续)

玄宗沉声道:“王源这个人,朕是琢磨过他的。如今我大唐绝大部分的兵力都掌握在他的手中,他若有异心早就动手了,朕也无反抗之力。然而此人之所以没动手,朕认为他是有所顾忌的。他和安禄山不同,安禄山这贼子本就是胡人性格粗鄙鲁莽,他想要造反便造反,却不会去考虑后果。而王源不是那样的人,他心中即使有谋逆之心,但却也要考虑名声和后果。房琯的一句话道破了他的内心,他是要挟天子以令诸侯,未必有夺朕之位取而代之之心。他积极平叛,一副为朕忠心耿耿的样子,不就是要让天下人都认为,他是我大唐的救星,挽救了朕的江山么?将来,他手握兵权,不用谋逆篡位也能让群臣俯首,让朕对他言听计从。说白了,这个人内心奸邪,但表面上还是要装作尽忠报国的。”

“他是既要权势又要名声,将来青史留名,不至于落个谋逆篡位遗臭万年的下场是么?”李瑁道。

“正是。”玄宗沉声道:“只要不逼急了他,他绝不会干出真正的谋逆篡位之事。他是个什么都想要,都想两全其美的伪君子,这便是他的弱点所在。”

李瑁道:“可是,咱们这件事岂非已经逼急了他了么?”

玄宗沉思片刻道:“未必。现在大伙儿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他知道他干的事被我们识破,我们也知道他暗地里的勾当。今日他来见朕,只是出言试探而已,并没有撕破脸皮,这便说明,他其实也不想讲这件事挑明。我们不挑明是因为我们没有证据,他不挑明是因为他也不想这件事传的天下皆知。他是我大唐臣子,他犯的是欺天之罪,这件事一旦挑明,他所有的伪装都被撕破,会名声扫地,受天下人的唾骂。所以他绝不会主动挑明此事。朕认为,今日他的试探也许是故意为之,只是隐晦的向朕警告,告诉朕不要逼的他铤而走险。否则以他的精明,怎会露了口风?”

李瑁额头上冷汗直冒,越是听玄宗分析里边的关窍,李瑁便越觉得胆寒。自己惹上的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亏自己还以为王源并没什么好怕的,现在看来,此人心机如海,深不可测。

“现在要做的便是不要去逼他,这件事就此不提,咱们和他都心照不宣。我们要做的便是另想办法牵制他,扭转此人独大的局面。他不是要当大唐的救星么?朕便利用他替朕平息叛乱。同时,让李光弼和郭子仪大力招募兵马,对他进行牵制。朕不介意在平息安禄山叛乱之后,再进行一场讨伐逆臣之战。”玄宗沉声道。

“父皇圣明,眼下要阳奉阴违不要惹恼他,大力扶持李光弼这郭子仪的力量。这才是真正牵制王源不敢轻举妄动的力量。”李瑁叫道。

玄宗点头道:“你明白就好,从今日起,此事需谨慎处理。朕认为你不要再去查贵妃的下落了,否则再失手一次,恐怕便是灭顶之灾了。”

李瑁犹豫了片刻还是问出了声:“父皇难道不想和贵妃团聚么?”

玄宗恶狠狠的看着李瑁半晌,终于面色变的柔和,叹道:“瑁儿,你真以为父皇会为了一个女子便情难自己么?朕确实想见贵妃,但贵妃若当真还活在世上,她却躲着不见朕,说明她对朕已经绝情绝义。朕难道还会去牵挂一个绝情绝义的女子么?朕不妨告诉你,如果有一天,此事水落石出,贵妃出现在朕的面前的话,朕会再次下令杀了她。因为她和王源合伙欺骗了朕,她早已不是那个朕的爱妃了。”

李瑁张张口,不知说什么才好。不过父皇既做如此表态,那么自己的担心便是多余。自己担心的贵妃回到父皇身边后会造成自己登上太子之位的障碍,现在看来不必有此担心了。

“听父皇一席话,儿臣胜读百年圣贤之书。多谢父皇悉心教诲。若无事的话,儿臣告退了。”李瑁跪下磕头道。

玄宗摆摆手道:“你去吧。”

李瑁起身来退下,忽听玄宗叫道:“且慢,有件事你去办一下。”

李瑁忙道:“请父皇吩咐。”

玄宗想了想道:“这件事非同小可,你万万不能再出差错。”

李瑁忙道:“儿臣必竭尽全力,若有差错,儿臣以死谢罪。”

玄宗点头道:“李光弼派人送来密奏,说叛军疑似生乱,有消息说安禄山好像已经死了,现在是他的二儿子安庆绪主持大局。只是安庆绪并没有将安禄山已经死了的消息发布,恐是担心会引发动荡。李光弼和郭子仪两人都认为是安庆绪篡位夺权或有弑杀安禄山之嫌。他们认为这正是进攻叛军的好机会。”

李瑁愕然道:“竟有此事?给父皇道喜了。安禄山这贼子终于死了。”

玄宗皱眉道:“何喜之有?安禄山死了还有安庆绪,还有史思明,你以为叛军便会凭空消失么?”

“不是,儿臣是说,这叛贼是叛乱贼首,若是死了总是件大好事。而且还是死在他儿子的手里,这更是大快人心。安禄山一死,于叛军士气

必是一个巨大打击,这正是一举攻击叛军的大好机会呢。”李瑁道。

玄宗微微点头道:“确实对叛军是一个大打击。李光弼他们认为该趁机进攻长安收复京城,可是他们的兵力太少,恐难以奏效。”

“不是有王源的十多万兵马在长安左近么?父皇为何不下旨命王源立刻进攻长安?”

“蠢材,叛军内乱这件事王源一个字也没提,按理说他应该知道这个消息的,可是他却并没有提及。他已经表明态度要明年春天攻长安,朕也答应了他。不管他的理由是什么,若是他刻意隐瞒此事的话,便说明他并不想趁着叛军内乱的时候拿下长安。朕若是逼他,他又要说朕说话不算话,不给他军务自专之权了。李光弼和郭子仪募兵之事,乃至昨日这件棘手之事后,朕觉得不能再去刺激他,所以朕不想逼他攻长安。”玄宗道。

“可是……咱们只有他的兵马有实力攻下长安啊。他的兵马不动,李光弼和郭子仪手中那几万兵马如何堪用?”李瑁道。

“是啊,朕也觉得难办,不过若是李光弼和郭子仪当真能攻下长安的话,那可是一件大大有利之事。首先王源推三阻四的拖延进攻长安的日期,却被李光弼和郭子仪得手的话,对他可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其次,一旦郭子仪和李光弼占据长安,便可控制住长安城,到时候朕回归长安,便可高枕无忧。若是被王源攻下长安,他的兵马便占据长安城,朕回京之后岂非还是在他的控制之下?长安城还有数十万百姓,一旦郭李攻下长安,兵员问题便可快速解决,短时间内可募集大量兵马,岂非正好是借机扩充实力,牵制王源?”玄宗沉声道。

“是啊,父皇说的很是啊,这可是一箭三雕的大好事呢。”李瑁双目放光惊呼道。

“可是,问题还是回到了郭子仪和李光弼能否攻下长安的问题上来。即便叛军内乱,史思明驻守长安的也是十余万兵马呢,这该如何是好?”李瑁的兴奋劲来的快去的也快。

玄宗道:“所以才要你去替朕办这件事。李光弼密信中说,大唐北边的突厥人也正在内乱,回纥汗国的国主骨力裴罗击败了其他几个突厥汗王如今已经独霸北疆。这骨力裴罗曾经来长安朝见国朕,对我大唐上国极为仰慕,故而当得知我大唐生乱,他主动派人去联络李光弼和郭子仪,欲助我大唐一臂之力平息叛乱。所以……朕昨夜想了一夜,决定接受他的好意,向回纥借兵平叛。如果回纥人肯借兵给我们,岂非解决了李光弼和郭子仪兵力短缺之忧?”

“原来父皇是要向回纥人借兵?这……我大唐内乱之际,引外兵而入,恐非是一件好事啊。”李瑁难得的说了一句有道理的话。

玄宗皱眉道:“朕不是没考虑过此事,请神容易送神难。但朕认为,回纥人没那么大的胃口,想要趁机瓜分我大唐。他们或许是想捞些好处罢了,那么朕便给他些好处便是。这件事回纥人希望能当面商谈,朕当然去不了,所以希望你能替朕偷偷去一趟,和他们谈判借兵。这件事若是能成了,你便立下了大功,将来平叛之后朕欲立你为太子,别人也无话可说了。”

李瑁闻听此言,顿时将忧虑抛到了九霄云外。连声道:“儿臣愿为父皇分忧,这件事儿臣定办的妥妥当当的。”

玄宗道:“好,此事绝不能声张,一切都要秘密进行。朕许你带着朕的密旨前往,全权代表朕同回纥人洽谈此事。记着,给他们些甜头无妨,但只要能达到借兵攻下长安的目的,付出些饵料也是值得的。”

“儿臣遵命!”李瑁激动道。

“下午你便动身,朕的照夜白给你骑着,你只能带少量的随从。朕会宣布你生病的消息,这样便无人知道你其实已经离开成都了。出城的事也不用担心,朕午后会去北城难民聚集之地赈济慰问,你趁乱出城便是。”玄宗低声道。

“儿臣定不辱使命。”李瑁连声道。

……

王源抵达政事堂时,颜真卿和韦见素居然都在政事堂中,或者说他们正等着自己。两位其实都有一大堆的事情要做,但也需要每日和王源禀报进度。

三人简单的交谈几句,王源询问了几句事情的进展,对于两人的经手之事王源也并不想做过多的干涉,放手让他们去做便是。颜真卿告诉王源,陛下昨日召见了他,希望今日能亲自去北城门广场慰问赈济百姓之事。

王源并没有对此多想,将此事看作是玄宗的作秀之举罢了。玄宗也许需要这些手段来恢复自己在百姓之中的声望,但在王源看来这么做其实已经于事无补。无论他做什么,都无法弥补他宠信安禄山导致大唐糜烂至此的巨大过错。这场大乱导致了百万人流离失所,成千上万人死于非命,不是他做做秀便可以消解的。

颜真卿和韦见素离去之前,王源请他们今天晚上去自己府中商谈商谈要事。颜真卿和韦见素两人虽然奇怪为何王源要在他的府中商

谈要事而非在政事堂中,但他们也并没有多问。只连声应允了,双双告辞而去。

王源也不耽搁,眼见日上三竿,时间也差不多了,于是简单交代了政事堂中的官员们几句,便出了政事堂上马前往成都西门。抵达西城门内,发现李宓早已在城门口等候,他显然早已知晓王源要亲自去城外观摩炮管的施射,所以受柳熏直所托在此迎候引路。

数十骑飞驰出城,沿着西城门外官道飞驰十余里,转而往北进入西山荒野之地。这里王源并不陌生,当初神威炮霹雳弹的测试便是在此处进行的,这里俨然已经成了王源试验新式武器的标准场地,甚至在山谷入口和两侧的山坡上都建有栅栏和岗哨,平时也有少量兵马在此驻守,禁止外人出入。

西山山谷内的砂砾地面上,柳熏直和罗威等人都已经等候多时了。今天一早,打磨一新的铸铁炮管便被打包上车运送到了此处,王源到来之前已经架设到位,准备就绪,就等着王源前来了。

王源翻身下马,和众人寒暄几句,一行人径直走到了铁炮架设之处。罗威上前一把揭下盖着炮管的羊皮毡布,一门黑乎乎油光锃亮的炮管出现在王源面前。

眼前的这门炮管呈现后粗前细的优美弧线,炮身打磨的光滑平整,无一丝毛刺和瑕疵。阳光下,平滑的炮身折射出幽暗的光晕,看上去给人一种莫名的威慑和敬畏之感。

“一切可都就绪了?”王源沉声问道。

“禀报大帅,一切都已准备就绪,请大帅下令。”罗威拱手道。

王源点头道:“那便开始吧。”

罗威拱手应诺,转身大声道:“来人,准备试射。”

罗威亲自上前,拔出了炮口上丝绸包裹着软木的炮口塞,用特制的长柄包裹丝绸的长杆探入炮膛之中再检查了一遍炮膛,与此同时,十余名铸炮工匠已经快步上前来。他们抬着一筐黑乎乎圆滚滚的大铁球,还有一只装满了火药的大木桶。

罗威来到炮膛后方,将炮管上方的一处厚厚的带着一个细细小孔的铁片移开,露出鸡蛋大小的装药口将铁皮漏斗插入其中。罗威大大徒弟李大锤捧着装满称量好的火药陶罐上前,罗威接过陶罐,小心翼翼的将药粉灌注入药室内,再将铁盖封住洞口,铁盖周围以八只铁扣紧紧扣住。

罗威取了一根引信从铁盖的细孔之中插入药室,转身对王源拱手道:“王大帅,第一次试验不可装弹,先试试炮膛是否能经受火药的爆裂之威。”

王源点头道:“原该如此。”

罗威道:“请大帅和诸位将军退后,若是炸膛后可危险的紧,大帅可以棉塞塞耳,这玩意动静可大。”

王源微笑点头,但却并没有接过亲卫递来的耳塞。王源就是要感受一下这种铁炮的威力,岂会带什么劳什子耳塞。

众人退后二三十步外,但见罗威跪倒在炮管旁,举手朝天高声祷祝道“老君保佑,保佑徒子徒孙们的手艺不给老祖丢脸,保佑徒子徒孙们靠着手艺吃喝养家,不砸了老祖的招牌。”

王源诧异道:“罗管事这是作甚?”

柳熏直在旁解释道:“罗管事这是在向他们行内祖师爷祷祝,祈求太上老君保佑铸造成功呢。”

王源讶异道:“太上老君是熔铁锻造行业的祖师爷?”

柳熏直笑道:“那当然,木匠的祖师爷是鲁班,铁匠的祖师爷是春秋时的老子。老子炼丹得道升天,是为太上老君。太上老君精于熔炼,他的八卦炉可炼万物,岂不是铁匠们的祖先么?”

王源恍然大悟,呵呵笑道:“那岂非方士们的祖师爷也是太上老君了?”

柳熏直点头笑道:“正是,铁匠和方士同祖同源,是同一个祖师爷。”

王源哑然失笑,心中暗叫有趣。说话间但见罗威已经祷祝完毕站起身来,点起了一只火把,转头高声叫道:“准备了,我要点火了。”

一群人手忙脚乱的捂住耳朵,知道其威力的一干工匠不由自主的又退后了几步。柳熏直也是见识过威力的,拉着王源的胳膊也走了几步。罗威将火把凑近引信点燃,嗤嗤嗤青烟腾起,一撮火花四散迸裂,迅速烧向小孔之中。罗威拔脚飞奔出十余步,双手捂住了耳朵。

所有人的目光都盯着那撮火苗青烟燃起之处,眼看着那火苗钻入小孔之中不见,众人更是紧张的直咽吐沫。猛然间,一声爆裂之声响起在山谷里,周围的地面都震起了一层烟尘,每个人的耳朵都被震得嗡嗡作响。那炮管处腾起一团黑烟,明显可见炮膛处喷出一股浓烈的烟雾和火舌,将炮管前方的地面都吹起了一团巨大的尘埃。炮身猛地一抖,几乎从地面跳了起来,然后整座炮管便被黄尘和烟雾说笼罩。

王源知道如何应付这种巨大的声响,只需张口让耳鼻口相通便可有效的抵御声浪的伤害,但饶是如此,依旧觉得耳朵里嗡嗡的作响。

(本章完)

第二零四章 序幕第七十一章 逃离第五五六章 献曲第二零六章 夜会第五六七章 推波第一九零章 密会第一三三章 困居第六七五章 封赏第七八零章 封锁第五零四章 安心第三十七章 日常第八五六章 筑坝第二零九章 锁定第二十一章 杀机第三五八章 误会第六零九章 众议第五八四章 竹杠第一三零章 要挟第二三八章 绝杀(续)第四三七章 征程第八十八章 怪像第四九九章 信心第二六八章 谶言第一零二五章 隐意第六十八章 志向第六十八章 志向第九百章 内情第九零四章 试炮第六章 卖镜第一零四九章 还剑第六一二章 逾越第一三八章 学士第六三二章 新星第六零五章 夺城第二八九章 忌讳第八零八章 强盗第六二六章 寻觅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五九三章 林中第五二八章 难题第七六九章 攻蜀第一零九二章 梦断第四五七章 火海第九二零章 破局(续四)第七四九章 时机第七八三章 疯狂第九百章 内情第七四三章 马嵬(十一)第三二三章 恩怨第六零九章 众议第二八一章 曝光第二八二章 因果第一零四四章 内情第一零五四章 内讧第八三七章 民心第一千零一章 血战第六六七章 重逢第六二七章 反馈第九五二章 身份第一零四九章 还剑第五三五章 立场第一零九七章 密信第九二一章 破局(续五)第三七三章 夜宴第七三四章 马嵬(二)第一一二章 变化第三十五章 暗战第六八八章 曲醉第八十七章 探索第六八四章 重会第八九二章 雄心第七二四章 剧变第一零七章 新调第一一六章 约见第七七六章 城下第九二二章 破局(终)第二八七章 棘手第七七七章 消息第七十五章 底细第四八一章 和平第五六三章 攻城第七三七章 马嵬(五)第五六九章 家事第三四六章 夜战(续)第五三二章 难关第六五八章 达成第七二五章 稻草第四二七章 意外第五零六章 沙漠第一零五章 狼藉第六九五章 更替第一零八章 珠联第三九三章 出征第九十九章 新春第二零五章 多疑第八五一章 混乱第四十七章 无题第八十七章 探索第五七七章 覆没第二七一章 圣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