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T62(二)

战况万分紧急。

越军两辆t62一前一后的缓缓开入峡谷,互相之间拉开了几十米的距离……我想,就连这间隔的长度都是越鬼子战前仔细研究过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

坦克的火力虽大,但却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坦克炮有一定的仰角……比如t62的最大仰角只有17度,这就决定了它打不到太高、太近的地方。

简单的说,如果越军t62敢就这样毫无顾忌的开入峡谷而且没有任何步兵的掩护,那么在这过程中只要有任何一名战士抱着炸药包从上往下跳就可以轻松的将其炸毁了。

但是现在……两辆坦克一前一后,而且间隔了几十米之远,于是后一辆坦克的坦克炮和机枪火力就可以很好的为前一辆坦克提供掩护。

而且越军也很清楚坦克必须要有步兵掩护,同时也明白这是他们难得的突破峡谷的机会,于是再次组织了兵力跟在坦克后冲了上来……

我很清楚如果就这样让他们冲过峡谷将会发生什么,峡谷的另一面就是我军的心脏,那里有团指、伤员、后勤人员以及我军为数不多的炮兵部队。虽然这其中还有两个连的部队(一个预备队一个替补连队)和几辆坦克,但我却并不认为他们能够阻止越军以t62为前锋的攻势,因为跟t62比起来我军的59式无论是火力、防护还是火控系统都与t62相去甚远。

比如我军59中坦克装备的是100mmm的线膛炮,而t62却是115mm的滑膛炮。

也许有人会以为线膛炮比滑膛炮要好……在枪械上也许是这样。滑膛枪那都是上世纪老掉牙的玩意。线膛枪无论精度还是射程都要比滑膛枪要好得多。原因是枪管里膛线可以让弹头高速旋转……弹头一旋转那在空中飞行起来就会更加稳定,而滑膛枪的弹头却会在空中不断打滚,这即影响射程也影响精度。

但坦克炮就不全是这样了。

就像线膛枪一样,线膛炮在炮膛内也会刻有线膛,打出去的炮弹也会高速旋转……这样打出去的炮弹的确会更远也更准,这也使得在一段时间内许多国家都把坦克炮由滑膛炮改变线膛炮。

但是……在改为线膛炮之后就发现了另一个问题,线膛炮打出去的炮弹的确是更远、更准了,但是在射出炮膛高速旋转的过程中就会消耗掉大量的动能。这明显降低了炮弹的穿甲能力。而坦克的对手大多数都是坦克,而且通常都是近距离的作战……于是牺牲穿甲能力去提高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射程和精度,就变成了一种不明智的选择。

再加上线膛炮造价高昂、保养困难、寿命低(线膛炮打上一定基数的炮弹膛线就会被磨平,就要更换炮管)……等原因,使得坦克炮再次出现了由线膛炮改为滑膛炮的潮流。

简单的说……也就是t62那115mm的滑膛炮与我军59中100mm的线膛炮比起来,那穿甲能力可以说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再加上t62防护性能等又优于我军59中,所以形势实在不容乐观。

当然,在当时的我并没有考虑到这些。我只知道不能就这样让越军的坦克带着他们的步兵穿过峡谷,否则将会直接威胁到我军指挥部甚至是从后方夹击我所在的这个217高地。

无论是这两种情况的哪一种。都很有可能使我们在垭口一带组织起来的防御就此分崩离析。

可是……我又能做什么呢?

我又凭什么去阻止这个钢铁巨兽前进呢?

这时战局又有了新的变化,首先是越军已经两峡谷的侧壁攀登。显然他们是想爬得高些利用侧壁的掩护与我军对抗,同时也可以掩护t62前进。

其次是谷口处出现了第三辆t62……这辆t62并没有跟着开进峡谷,而是开上了位于谷口处用碎石和原木搭起的一个斜坡……这是越鬼子的老把戏了,为的就是让仰角很低的坦克炮能够够得着高处……这辆t62就完全是用来当作火力掩护用的。

应该说这一招很管用,这不……只见那坦克炮调整了一会儿,然后随着几声炮响……我军的几名火箭筒射手就惨叫着从峡谷侧壁摔了下去。

侧壁上地形复杂很难快速更换阵地,之前我军火箭射手之所以能够幸免,完全是因为t62坦克炮的仰角够不着。而这时越军就有了一辆上了斜坡的坦克,这坦克炮虽说准头不大,但照着大慨位置一打就会激起一片碎石,再加上火箭筒发射时尾部会带着一条长长的火焰,这在越军坦克的红外线成像仪上毫无疑问的会成为一个很明显的目标……于是我军的几个反坦克火力点快就被一个接一个的打了下来。

火箭筒一被打掉,进入峡谷的越军坦克就更是嚣张了,他们就像看到了胜利似的加足了马力朝前开,其后还紧跟着一队队的步兵……

而我,似乎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像一把尖刀似的沿着峡谷直插我军心脏。

不过,我随后很快就想到了一个问题:越军坦克是依靠红外线夜视仪在这峡谷内前进的不是?而且……正如火箭筒的火焰能够释放出红外线一样,其它火焰是不是也能释放出红外线呢?

想到这里我当即就朝身后大叫:“燃烧弹!燃烧弹……马上给我找几枚燃烧弹来,动作快!”

“是!”吴志军应了声一扭头就钻进了坑道。

话说,这时候越军在217斜面上的攻势也加快的脚步,为的就是配合峡谷里越军的进攻,所以这时候还真只有吴志军那些负责运送弹药的几个兵有空。

不一会儿一箱燃烧弹就被抬了上来。

能找到还算幸运,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就对弹药库进行了一次整合,运了一批的迫击炮炮弹给中间地带的迫击炮部队,只是因为时间不够才没有将炮弹全运下去。

这时的我也不敢怠慢,抓起一枚炮弹拉掉运输保险后随手在旁边的石头上一敲……正要往下投时却发现第一辆t62前方不远处正有一个弯……于是我很快就改变了主意抓着炮弹往前跑。

吴志军则和另一名战士抬着炮弹在后面跟……

事后想起来,当时我这个举动真是太危险了,这时我手中的燃烧弹已经解除了运输保险和发射保险,可以说只要随便摔个跤或是做个趴倒、打滚的躲避动作,都很有可能触发手中的炸弹……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我手中这枚燃烧弹会炸开让我小命不保不说,还很有可能导致身后那一整箱的燃烧弹跟着殉爆……那只怕都会把我们这个阵地给炸成火焰山让越鬼子唾手可得了。

所以我每每想起这一刻都会冒出一身冷汗……差点就成了千古罪人了。从这一点来说,我在战场上的历炼还是有待加强。

不过好在这一切都没有发生……我很快也就跑了峡谷的拐角处,越军t62开足了马力朝前冲,正在它要进入弯道的时候我手中的这枚燃烧弹就投了出去……

“轰!”的一声爆响,那枚燃烧弹不偏不倚的落在了t62的上方并爆起了一团火焰,霎时整辆坦克就被烧得像是个火球似的,而且其爆射出的燃烧剂很快就扩散到其后的越军,只烧得那些越军一片在混乱中发出一阵阵惨叫。

应该说,如果那t62只是被燃烧弹击中的话,那杀伤力十分有限。

原因是迫击炮炮弹容积有限,能带的燃烧剂也很有限,而且在爆炸时还会大量扩散,所以看起来很吓人,实际上粘在坦克上的燃烧剂仅仅只够烧上几秒(燃烧剂粘在人身上或是森林里之所以会烧得比较久,是因为其可燃),再加上这时候的坦克大多使用不易燃烧的柴油机(汽油机在击中时很容易燃烧),所以客观的说这燃烧弹并不能炸毁越军坦克,否则的话我也不用费这么大的力气了。

只是,我的目的也并不是要炸毁越军的坦克,而是为了影响坦克的视线……

t62不是有红外线夜视仪吗?那如果我给它过多的红外线它会怎么样?

如果是在其它时候也许还不是什么大问题,不过就是有一阵子看不见嘛,等火焰熄灭了自然又会看得见了。

但问题是……这时正是越军坦克加足了马力进入弯道的时候,而且这峡谷里的小路本来就小,这时候突然失去了视线且坦克外还莫名其秒的着了火……这对它来说绝对是致命的。

应该说,越军的驾驶员还是很有素质的,他在反应过来后很快就踩下了刹车……这可以从急剧减速的坦克看得出来。

但是,他终究还是慢了一步,小路旁边就是小河,河边尽是些松软的泥土和沙子,它们根本就无法承受住坦克的重量。

于是……我就看着那辆坦克缓缓倾斜,没过多久就“哗”的一声,激起了一片波浪翻进了小河里。

这坦克倒还聪明,知道着了火就要往河里跳……(未完待续。。

第102章 演习(三)第131章 空降部队(三)第48章 连长第335章 训练(二)第140章 救援(十)第九十一章第119章 法卡山战役(二十四)第190章 误中副车第77章 化妆第113章 村长第27章 主峰(二)第81章 1828高地(三)第137章 演习第76章 陷阱第128章 会议第236章 基地第212章 狙击位第110章 法卡山战役(十五)第22章 摸洞第100章 暴动第62章 直升机第151章 穿插第94章 遗物第58章 工兵营第178章 婚礼第100章 法卡山战役(五)第114章 立威第163章 炮战(2)第138章 后盾第54章 基金第52章 团结第185章 不是胜利第175章 河水第174章 老山战役(八)第82章 马岛战争第107章 空战第84章 二号山口第99章 马岛战争(十八)第4章 英雄气短第42章 歹徒第183章 作战方案第17章 高原训练(五)第175章 心理训练第229章 会议(三)第四十章第72章 讨论第7章 侦察作战(二)第105章 弹坑第221章 越军特工第186章 边防钢7连第92章 部队第121章 潜伏战第195章 差距第70章 火车站第16章 杨先进第100章 暴动第30章 默认第186章 追兵第133章 序幕第50章 者阴山(十五)第182章 老山战役(十六)第59章 背靠背第29章 伞降第175章 心理训练第96章 学习第198章 黄昏的阳光第79章 1828高地第八十五章第18章 烂裆第37章 战术改变第193章 天罗地网第161章 演习(四)第65章 放长线钓大鱼第二十七章第150章 坦克战第52章 者阴山(十七)第131章 救援第137章 独眼龙第171章 79式狙击枪第155章 38军第66章 玉米第168章 尸体第71章 希杰奥山谷之战(二)第50章 团结第167章 狙击连第135章 战火第157章 217高地第96章 马岛战争(十五)第153章 越军团长第31章 合作第114章 SAS第211章 押送(四)第97章 法卡山战役(二)第36章 者阴山第137章 独眼龙第九十五章第133章 诈降第103章 演习(四)第135章 战火第219章 转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