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后方建设委员会

在陈海松看来武汉会战后随着敌情的减弱、敌人策略的转变,共产党会渐渐失去救急的作用,将无法得到蒋介石的信任,丧失和国军并肩作战的机会,他陈海松也会从可以使用的战将变成需要防范、削弱、打击的对象。***而国统区还会在专制独裁阴影下挣扎、充斥着腐败、软弱、低效。

这对中国整体形象会带来严重的影响,在战后利益分配中失去必要的尊重和实际的利益。这是陈海松所不愿看到的,在他全面布局中,蒋介石的国民政府必须表现出足够的勇气、战斗力、取得重要战役的胜利,并在太平洋战场上发挥出重大作用。

所以他很珍惜这次会面,不惜措辞严厉也要震撼这些当权者的思想,希望由于自己的强烈不满换来蒋先生、国民政府的反思,寻求积极的变化,整肃吏治、发展工商、开放民主。

周副主席想了半天也基本明白了陈海松的苦心,很赞赏这个敢想敢说的年轻人,这些涉及国民党内部事务的话语,他都是委婉地提出,从没有如此直截了当当面指责。他觉得陈海松以功臣身份站在民众立场上发表看法、提出建议对改善国民党的组织领导是有好处的。

他怕蒋介石被过激的言语刺激而暴怒,指着陈海松说:“你这年轻人就是沉不住气,国民党的事务还要由国民党的同志们去努力改进,你瞎操什么心?国民党走到今天也是在不断进步的。蒋委员长也在加强整顿,这么大个国家这么多的人不好办的,我们要有耐心!”

陈布雷看蒋介石还没有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想不出什么辩词。开口说:“恩来兄不必责怪海松,他说的其实我也有想法,国民政府是国民的政府,要为国民服务这个观点很正确,他说的哪些问题都是因为官员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出了漏洞。

海松呀,你说的那么顺畅激昂,肯定是思考了很久了。那你也一定想出了改变的对策,能否说来听听,国民政府要改变,必须找到正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你说是吧!”

陈海松看蒋先生、何总长都没有吭声,显然也想听听他的见解,就放缓语气放慢语速说:“政府的高效来自于完善的制度、民众的监督、法治的保障。政府要想有所作为就要在这三方面下功夫。

首先要有完善的制度,过去往往因人设事,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规范的工作流程、公务处理的期限、相关部门的督查问责。造成人去政息、办事拖沓、相互推诿扯皮。效率低下。

第二是民众的监督,有监督才能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监督分为上级监督、平行监督,实践证明这种监督往往流于形式,大多睁一眼闭一眼。卑职以为最好的监督来自于社会的监督,新闻媒体及时报道、社会团体跟踪关注、各党派代表质询问责、督促进展。

今年7月参政会在武汉成立。200名参政代表中国民党只占四成五,其他党派占五成五。我党也有七人当选。表现出国民党民主治国的良好意愿,也为民主监督提供了新的方式。

但这样的以咨询磋商为主旨的民意机构在性质作用上还无法完全履行民主监督的作用,毕竟它是各党派、各团体、各阶层利益集团对抗战方略、团结合作等大的方面进行沟通的平台,无法进入政府各职能机构对要害部门实施监督。

卑职以为应该吸收社会各阶层各党派正直人士、媒体记者广泛参与到各级行政过程中来,只有把权力暴露在阳光之下、在众目睽睽之下才能确保权利的公平公正。

渐渐打破一党专政,把参政会发展成政治协商会议,协调处理各党派利益诉求,维护团结抗战的政治局面。在各乡县州省推选出国民代表,代表要体现出广泛性、普遍性,严防某一个党派、某一个阶层控制国民代表大会。国民大会选举产生政府人员,对政府工作进行审议、监督,有权质询政府工作进展、有权否决错误的行政命令、有权罢免贪腐无能的官员。

这样做必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官员的权利、剥夺官员的非法收益、强迫官员辛苦操劳有所作为,却可以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迅速解决后方混乱无序的现状。受益的民众是国家,卑职以为是值得的。

第三是法治的保障,卑职觉得公平正义的社会风气的树立除了宣传就靠法制,站在国家利益的高度,惩恶扬善、激浊扬清,体现国家意志,维护国家利益,保护全体国民的利益不受损害。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高于法制的个人和团体、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一直沉思不语的蒋先生一改脸上的冰冷,高深莫测地说:“海松呀,我是看出来了,你是一个充满浪漫主义的革命者,我相信你是善意的,所说的问题也是严重的,希望国家改变,提出的建议对国家是有利的。我很感动,仗义执言是国家之幸,国民政府应该去尝试。

你看国府里哪里还有有得力的人来做这个事情呀,你看是不是到政府里来,在中央主持经济发展和难民救济工作,我相信你的热情、能力一定会扭转目前的混乱局面。”

对蒋先生反常的态度心生警觉的周副主席闻言大惊,软刀子小鞋子冠冕堂皇,都怪这个陈海松扯那么多弊病干什么?就让他们腐朽下去呗,咱们自己站稳地盘、打牢基础、壮大力量的工作还有一河滩呢,哪里顾得上帮助国统区恢复生产生活。

他急切地说:“委员长,海松是军人,他的指挥能力、战场运筹能力、捕捉战机的能力才是他的特长。目前日寇蠢蠢欲动,第七战区首当其冲,没有他在敌后坐阵指挥,九江的防守会更加困难。委座如果希望改变后方事态。我党还可以派出他人协助工作。”

蒋先生见周副主席露出焦急之色,心中得意,更加坚定地说:“其他人哪里有他的激情和能力呀,我很欣赏他对国家的忠诚和能力,更担忧后方的稳定和建设,没有个得力的干将这么乱下去怎么得了呀。我准备成立后方建设委员会,我挂个主任,冯玉祥、程潜、李济深、张澜挂个副主任。陈海松为常务副主任,主管具体工作。

第七战区前期表现优异,三军用命体忠顾国,可以擢升叶挺、韩德勤、万福麟为副司令长官。叶挺代行长官事,韩德勤负责江苏、万福麟负责安徽。”

周副主席没想到蒋先生的组合拳如此凶猛,干脆是把陈海松吊在半空委以虚职,硬硬把第七战区变成乱局,防止共产党一家座大。更加焦急,冷笑进言道:“委座考虑的真是周到,只是一个月不到,海松三易其职。着实令人费解。第九战区调整人事带来重大伤亡,第七战区尚未成型却失主帅会造成怎样的局面实在难以预料。请委座三思!”

一直没吭声地陈海松心中叹息。这蒋先生真不是一般的枭雄人物,玩弄权术炉火纯青。他怎么就不肯放弃专制统治真正站在国家民族利益上做出正确的决断呢?说实在话他并不在意失去第七战区指挥权,交给叶挺、陈毅等人,苏皖战区还是在我党领导之下。

经过他三天的谈话讲座,制定了新的新四军发展方案、军部领导议事办法、党政分工负责、团结共事的、发扬党内民主等制度,大批八路军骨干、延安干部的加入,相信新四军部队将更加团结、更有战斗力,韩德勤等跳梁小丑难以造成严重破坏。

进入国民党中央系统也有其好处,整顿后方受益的是普通民众,增强的是国家实力,可以就近指导国军大型战役的指挥,给日本以超越以往的沉重打击。就近与各党派各阶层代表沟通,扩大我党影响力,推动国家渐行民主。就近与西方国家大使沟通,影响国家重大决策、安南、缅甸、台湾、琉球还需要以国府名义声明收回,没有自己的助力,只怕又将拱手相让。

他故作气恼地发起牢骚:“不用思了,大不了九江沦陷、武汉沦陷、洛阳沦陷、广州沦陷,咱们全都躲到峨眉山上去,无非是多丢失些土地、人口、矿产资源,叫西方人耻笑一番,没什么大不了的。只要把后方建设稳固、军力恢复,借助英美的支持咱们还是能打回去的。”

蒋先生似乎下定决心要把这个共产党麾下智囊干将置于自己监控范围之内,满不在乎地说:“后方的稳定的确关系着国家的未来,优先整肃内部才能全力打击敌人。我相信有九江失利的教训,日本人也不敢再行冒险之策,战线会慢慢稳定在九江一线。前线战事平稳进入相持,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休息,发挥你善于经营的特长,把后方整顿好。”

陈海松见事已至此蒋介石明显开始防范共产党,调自己离开第七战区态度坚决,他开始把不利局面向有利方向引导。借此机会把党的力量引入大后方,用国民政府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合法地控制安置区、兵工企业、厂矿运输行业,在国统区发展起红色的力量。

蒋先生一厢情愿地认为战争出现曙光,就让他得意去吧,有他慌忙中求自己救火的时候。想到这,他给周副主席递过去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对蒋先生说:“多谢委座垂念,打了一年多我还真是身心疲惫,需要离开战场缓口气,去后方搞搞建设我没意见。不过我不干则已,要干就要干出成效,没有相应的权利政策无法推进、说话也没人听,累死也不会有结果。”

略感惊讶的蒋先生没想到这个不吃亏的家伙怎么这么痛快就答应下来了,要权要钱那还不简单,你只要不抢委员长当,其他的有什么,还不是在我的控制之下吗?冯玉祥、程潜、李宗仁还是副委员长呢,还不是打发到一边发挥不出影响力,你个半大小子有什么好怕的?

他故作深沉、满是理解地点了点头,表示可以接受。

陈海松当仁不让毫不客气地开始规划自己的新岗位:“卑职要求成为最高军事委员会委员,副总参谋长,后方经济建设委员会包括军委会国防工业之第三部、国民经济之第四部、国际宣传之第五部、民众组训之第六部,国民政府运输部、工业部、经济部、教育部。

一年时间让国防工厂全部开工、市场稳定逐步繁荣、离散人员全部得到安置、道路畅通、学校复课、新办中小学校两万所,预备役训练走向正常、提供合格兵员20万。

三年时间兵工厂恢复战前水平、开垦荒地1000万亩,新增公路一万公里、铁路2000公里,各县建立预备役训练营、年输送合格兵员50万。

五年军工企业满足战场需要,吸引外资新建钢铁、煤炭、化工等大型企业十处,钢产量过百万吨,规划铁路一万公里,当年建成2000公里,全国税收增加两成。年提供合格兵员100万。

为此需要财政部每年向后方建设委员会拨款5个亿,聘用干部1万人,工作制度、用人标准、人员来源由本长官制定,财政部、经济部全力配合。本长官有全国巡视督导之权,有建厂建校择地安排之权、有征地修路派丁之权、有就地免除不合格官员之权、有临时任命代理官员之权,有与外国财团接洽采购之权。所有财务向社会公开,接受民众监督。”

“你这口也张得太大了吧?最高军事委员会那是本党领导军事斗争的决策机构,你个异党分子有什么资格加入?还副总参谋长,陈部长都没当上还能轮到你?,还要管那么多个部、那么多的人、拨那么多的钱,你还真把自己当成党国的救星了?”

“周总司令,你还别说海松我呀真是党国的救星!十年后你就知道了。现在你们相信我、重用我,党国还有救,否则等病入膏肓真的就无药可救了!”

“说你胖你还真敢喘,你就不怕党国达官贵人、将帅群僚对你不满,让你骑虎难下。”(未完待续。。

———————————————————————————————

第182章 他更冒险第144章 必须严惩第100章 大高尖上第588章 踏上征途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95章 主角配角第568章 死亡的诅咒第14章 过河抗日第204章 以杀制杀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44章 舌战板垣第546章 跟我进俘虏营第649章 兴安骑兵师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98章 星星峡第606章 有点想不通第83章 演习1第572章 最后攻击第14章 进入张掖第19章 当个座山雕第620章 社会组织第440章 粤军备战第447章 燃烧的冀中第31章 培训1第415章 热火朝天第59章 威服悍将第21章 阴损王子鸣第81章 各有千秋第216章 琉球父老第381章 奥保夫的谨慎第376章 掉进陷阱第424章 中国政坛第29章 新兵周强第101章 神兵天降第644章 弱国的顾虑第71章 规劝张主席第647章 日军的信心第314章 螳螂捕蝉第272章 苏联雇佣的推销员第674章 蒋先生的强硬第74章 东北联军我也要第465章 进攻遇挫第166章 委座耍赖第366章 重大建议第96章 热河支队第477章 新兵碰撞第641章 客观评价第324章 也有隐忧第13章 马踏东野第665章 据理力争第74章 蒋介石的烦恼第9章 瓮中捉鳖第458章 优势不再第213章 新来的指挥官第525章 华南起烽烟第214章 煞神托生第69章 要去苏联第135章 敲打黄维第3章 看谁狠第207章 送上门来的475部队第349章 冀中和山东第665章 据理力争第380章 全线迟缓第329章 转世灵童第45章 惊动延安3第59章 威服悍将第43章 惊动延安1第335章 陷阱与棋子第467章 僵持的天空第70章 简单化处理第6章 谋划胜利3第6章 夜袭第175章 山地作战第420章 快速发展第616章 诚心认输第474章 调整兵力第23章 抗联杨靖宇第59章 杀个回马枪第51章 你们自裁吧!第657章 国军接战第258章 陕北留守兵团第405章 勾心斗角第368章 新疆的归属第20章 繁忙的一天(4)第15章 山西局势第474章 调整兵力第45章 惊动延安3第259章 惨烈的白刃战第47章 攻入魔窟第329章 转世灵童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375章 坚持作战原则第42章 战后第9章 武林同道第354章 半夜袭营第654章 日军后撤第87章 天皇毁容第368章 新疆的归属第651章 脱离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