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华南众将

对第四战区军需情况基本清楚的黄延桢信奉同僚间尽量维护的原则,不想弄得马炳洪下不了台,岔开话题领着薛云龙走到一个身着灰色军服佩戴八路军臂章的中校面前。

不等黄延桢介绍那名中校就主动敬礼报告:“师长同志,八路军驻广州办事处主任云广英向你报道。”

薛云龙微笑着伸出手使劲摇了两下,不错!还有自己的同志在身边、还有国民党左派帮助自己天塌不下来。他迅速调整情绪,把刚才的不愉快排解出去,嘴里说:“辛苦了!”

两个本党干部反倒没怎么交流,随行的高卫东等人与接机人员见礼后,薛云龙就对黄延桢说:“黄将军,华南形势紧急,飞虎师后方基地、前线基地需要及早部署,能否为我部提供两张大比例尺战区地形图、一张机场分布图、一张交通网线图。

今天初步确定后,明日开始现场勘查,尽快落实,三天内施工,十天内投入战斗。”

黄延桢正准备把这些援军先遣队拉到‘陶陶居’去喝茶聊天等待王参谋长过来开席,见薛云龙急于开始战前准备,既佩服又为难,折中了一下提议:“共产党做事就是雷厉风行,好,我们也不能耽搁你们备战。我这就送你们回饭店休息,晚上宴会时把地图送过来,明天咱们一起商议驻地、补给、民夫、运输等事项。”

薛云龙知道国军的办事效率极其拖沓。要是不紧盯着催促。很难办成一件事,他忙谢绝对方的好意:“黄将军不用客气,军中辛苦惯了不用休息,其他人跟云主任去办事处,我和高副师长现在就去战区司令部,把所有相关事项协调好,明天就开始实施。

不是我心急,几十架飞机等着过来呢,耽搁不起呀!今晚我们就在云主任的办事处对付一宿,明天就去惠阳。”

“真拿你们没办法。行,那咱们这就走!”黄延桢无可奈何地领着众人走向跑到旁等候在那里的一排汽车。

晚上华灯初上时,黄延桢、赵一肩才陪着完成了图上选址、空中力量分布、工程测算等任务的薛云龙、高卫东两人乘车来到城西十甫路,几辆黑色福特汽车已经停在楼下。

下了汽车一座充满岭南建筑风格的恢弘建筑映入眼帘。略微有些着急的黄延桢见两人对着灯火通明豪华气派的茶楼表现出震惊的表情。心想这些过去一直钻山沟、啃地瓜、喝泉水的泥腿子哪里见过繁华的都市呀,要是让你们见了市中心的摩天大楼还不得把舌头吐出来。

他忙介绍说:“这里就是陶陶居,是广州人喝茶聊天吃饭的好地方,到现在快60年了。最出名的是他的面点小吃,你们北方叫月饼。泡茶的水都是专门雇的和尚从白云山九龙泉挑来的,烹茶最佳,现在这个茶楼翻新重建才五年,可以同时容纳七八百人。”

边跟着黄延桢向前走边抬头欣赏,不愧是千年商都,大城市真不一般。三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层架甚高顶层之上还有一座六角亭,彩画灰饰大异于中原,从楼顶垂下两排大红灯笼。整个茶楼在两侧低矮建筑映衬下高大贵气,大门前许多人进进出出。

走上台阶映入眼帘的是一块巨大的匾额“陶陶居”,黄延桢忙介绍说:“这块匾额是南海康圣人有为亲笔所书。不过康圣人题写的不是这间茶楼,戊戌变法前他常去一间茶楼写书会友,便题写了这块匾额。落难以后,茶楼主人怕受牵连歇业关门匾也藏了起来。

这座茶楼起初叫‘葡萄居’据说老板娘的名字叫葡萄,新东家觉得太俗气。就找到那家歇业的老板出资购得“陶陶居”的匾额,从此葡萄居改名叫陶陶居了。”

穿过人声嘈杂的大厅一边听着黄延桢介绍茶楼轶事一边欣赏着墙壁上挂着的名人字画、诗词对联,在侍者的引领下来到三楼濂溪清舍,两名身着旗袍勾勒出曼妙的曲线笑容可掬地鞠躬为他们打开厅门,让东北小山沟里长大的高卫东一阵脸热心跳。

听见门响。厅里三三两两围坐在几张红木茶桌旁低声交谈的众人抬起头,几个中将少将站起身来冲他们点头致意。马炳洪笑着迎上来,嘴里埋怨着:“济乔老弟实在不像话,让咱们的救兵饿着肚子来打仗,这传出去可就是咱们第四战区怠慢客人了啊!你要罚酒的啊。”

黄延桢连连向大家作揖赔罪,嘴上开玩笑说:“两位将军作战心切,借咱们作战室研究地形确定前线机场的位置,认真敬业让我和一肩很是受益。你老马也不错,请来了副司令长官,劳苦功高,待会儿也要多喝几杯!”

嘻嘻哈哈地将薛云龙、高卫东两人让进铺着地毯宽敞明亮的大厅里,领到微笑端坐在红木椅子上的二级上将面前,敬了个礼笑着说:“墨公,让您久等了。”转头向薛云龙介绍说:“薛师长,这位是第四路军香副总司令。”

薛云龙忙立正行礼:“卑职第七战区空军第一师师长薛云龙见过总司令。”

48岁身形偏瘦两个突出金鱼眼的香翰屏微笑着从椅子上站起身来与薛云龙握了握手说:“你们能来广东上下都很高兴,听说你们在潢川打得很顽强,被委座授予飞虎师的称号,不简单,希望你们在广东也有上佳表现,咱们一起打退鬼子的进攻。”

“是,飞虎师一定不负所托,尽全力帮助司令官创造丰功伟绩。”

“啊,哈哈哈,丰功伟绩我们谁都比不上你们陈司令长官,他还好吧,我还真盼着他也能来帮帮忙、出出点子呢。”香翰屏听了很是受用。套起近乎。

“陈司令认为华南华中息息相关、相互影响也相互支持。他判断这是日本军国主义侵占全中国的最后一次战略性进攻,我们必须坚决顶住。他本身是要亲自过来提些建议的,可华中敌人攻势凶猛,第七战区面对7个师团的进攻很是吃力,他离不开,让我代问各位长官好。

他希望华南要放弃幻想、鼓起勇气、倾尽全力、保家卫国。第七战区把唯一的空军师都支援过来,就是盼望着全国拧成一股绳,粉碎日本侵略者的图谋,让中国人彻底甩掉东亚病夫的帽子,在世界面前展现能力、扬眉吐气。”

香翰屏听了比他小21岁共产党青年将领的话很是动容。我住薛云龙的手说:“陈司令长官的抗日战绩香某一直很佩服,对他的战略眼光和坚强决心更是心悦诚服,第一、二、五、七、八、九战区都在拼死抵抗,我们第四战区也不会甘居人后。像第三战区那样被人耻笑。

你们飞虎师既是客人也是主人,咱们也要精诚合作,我和余长官已经商量过了,全力支持你们的战前准备工作,明天杨杰参谋长也将抵穗,8军、25军、重炮第八团过几天会陆续开来,第四战区兵强马壮我们一定会用血肉之躯筑起钢铁长城,让小鬼子碰个头破血流。”

第四战区有这样的态度薛云龙心中的忐忑放下不少,从斜挎着的日本军官牛皮公文包里取出一封密封的信件交到香翰屏面前说:“这样就好,陈司令捎来了一封信。命我亲手交给第四战区长官手里。里面有一些作战建议和日军情况分析,请考虑采用。”

“好,好!难得他如此牵挂,我们会认真研究通盘考虑采纳的。”

把信交给身后的参谋副官,把薛云龙介绍给身边坐着的一个中将:“这位是战区参谋长王俊中将,日本士官学校、陆军大学毕业,黄埔军校地形学教官、南京步兵学校校长、兵工制造研究委员会的主任委员,很有能力,你们可以多亲近亲近。”

陈海松可是告诫过的,这个王俊眼高手低、夸夸其谈、纸上谈兵。学历颇高。蒋先生却不肯给他一个师的部队足见其实际能力一般。但心高的人普遍心胸狭窄、言语刻薄,属于典型的小人要敬而远之,为了大局含糊应付即可不要与之闹僵。

薛云龙不敢怠慢忙立正行礼问好。王俊已经44岁,北伐以后就逐渐淡出指挥序列,抗战后被打发到远离中枢的华南心里一直不满。现在鬼子要来总算有机会展示一番自己大兵团攻防的指挥水平了,却派来个国内兵家第二的杨杰。分明是对自己不信任吗?

这样的情绪下他自然不会很热情,勉强站起身来看着这个年轻的吓人却带兵打出战果受到委员长嘉奖晋衔的共产党中将,心里酸溜溜的顿时感到自己似乎老了。伸出手轻轻握了下说了句:“陈海松的部下都像你这么年轻嘛?”

薛云龙不知他心里想什么,小心谨慎地说:“也不都是,陈司令比较欣赏有文化、有思想、有勇气的指挥员,岁数并不是主要因素。”

“你提拔这么快,肯定是符合这些条件了。你是什么文化程度?哪所军校毕业的?”

“卑职没有上过军校,从小家里穷只上过三年私塾,认识千把个字,就这在咱们八路军里也算是有文化了。后来陈司令在西路军里办了扫盲班、文化提高班,也组织我们军事干部学习战场指挥、日常训练、勤务管理等,他编写了很多教材亲自上课,深入浅出,对我们提高能力帮助很大。每次作战后都要战术分析,找出不足总结经验。

他其实也就上了八年学,没有受过正规军校培养,可他的作战思想、作战方式、作战技能和国军的、苏军的、美军的都不一样,就是以我为主、灵活机动,很独特所以日本人不适应,在我们手里吃了不小的亏。他自己也常开玩笑说他这是乱拳打死老师傅。”

众人会心地笑起来,王俊想想也对,八路军这帮泥腿子识几个字就算是文化人了,有什么军事素养,可不就是胡打乱撞不要命吗?这个我也会,可惜手下的兵不争气,我要是有一些薛云龙这样的死忠部下,也成名将了。唉,时也、运也!沮丧地坐回椅子上。

在王俊下手坐着华南战区新任兵站总监李洁之中将,62军军长张达中将、63军军长张瑞贵中将。李洁之当过叶挺的部下,为人方正没有多少党派之见,对薛云龙倒也客气,答应组织车辆把所需物资尽快送往惠阳。

张达与黄延桢是陈济棠两广事变时的支持者,失败后逃亡香港,新上台的余汉谋、香翰屏为整合粤军势力,强化自己的统治,将他们一一请回委以军长之职,实现了粤军的统一。他被任命为62军军长率部驻守海南岛,不过他多数时间在广州,因此被叫来作陪。

香翰屏在陈济棠、余汉谋手下都是二把手,粤军频繁地城头变幻大王旗,转来转去还是他们这些人,大家都是从邓铿粤军第一师里发展出来的,快三十年了彼此都很熟识,他指着张达介绍说:“这位是62军军长张达将军。豫达和你差不多,家里贫寒上了几年就上不起了。

可他运气好,在塾师钟辉家里当书童,整天跟着钟辉偷偷听课,有一次把茶熬干了,钟辉训斥于他才知道他在窗外听课,考校之下很是赞赏,允许他免费跟读。”

“真是好运气,也算是好人有好报、上天垂顾。”薛云龙不失时机地拍拍马屁。

“这才是好运的开始,后来钟辉见他学习刻苦、待人敦厚、志向远大,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还资助他投考广东陆军小学、保定陆军学校,毕业后进入粤军一步步做到军长。”

薛云龙也不得不佩服钟辉有识人之明、有远见、培养人才真是最大的投资,感慨道:“钟先生慧眼识英雄,也为自己找到了安稳的晚年,是真正的智者。”

说的张达不好意思,握住薛云龙的手转移方向谦恭地说:“豫达原本也就一个丘八的前途,承蒙岳父提携得以开启心智、弄通事理、获得自强自立之技能。

重要的是从军以后多亏墨公提携,你不知道,我的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一直就是墨公,直到福建事变后离开军界为止,豫达能有今天全靠墨公所赐。”

部下们记着自己的恩德是上位者的共同喜好,香翰屏喜笑颜开地说:“只能说我和钟辉都看到你的能力,你还年轻那么多鬼子等着你去杀,有机会的。”未完待续。。

第77章 受挫主峰第8章 李家营子第56章 展望未来第252章 截断归路第18章 地方名流第195章 第八师团第564章 顽强第一军第271章 无产阶级军队第1章 延安会友2第9章 瓮中捉鳖第58章 营地枪声第137章 激战瑞昌第238章 陈海松的无奈第55章 旱地育苗第33章 战乱离人第406章 整顿后方第470章 果断出击第399章 该拼命了第544章 主动进攻第121章 混进九江码头第79章 驻屯马鞍山第289章 最后移交第410章 理想主义者第134章 挥出铁拳第463章 阵前对峙第417章 大义凛然第264章 陈布雷的趋势论第579章 冷却的豪情第498章 月下追贤第452章 聂总的态度第36章 欺软怕硬第548章 难得开心一回第119章 蔑视领袖第640章 鲜人联队第310章 减租减息第20章 中固镇第557章 重新启用第240章 信阳危急第614章 国军回来了第90章 发展中的包头第183章 窃取绝密第97章 震慑老汉奸第656章 雷达站第485章 接受整编第285章 激动的外交官第445章 村口冲突第644章 弱国的顾虑第264章 陈布雷的趋势论第88章 点验小组第622章 庆祝大会第599章 飞临梅州第71章 有限作战计划第57章 不一样的阳明堡第599章 飞临梅州第570章 无奈回撤第279章 海陆冲突第135章 敲打黄维第421章 战前风云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115章 该是被消灭的时候了第369章 严重分歧第443章 阳西自卫团第182章 他更冒险第585章 朱可夫回归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57章 特战思想第9章 武林同道第492章 低调处理第147章 北伐名将第641章 客观评价第14章 日本附属地第302章 伏特加外交第16章 开原城破第170章 鼓动国军军第33章 战乱离人第614章 国军回来了第472章 算计飞虎师第91章 布局蒙古第37章 死守平型关第187章 贼不惦记第463章 阵前对峙第50章 准备决战2第11章 独立团第17章 抗联往事第230章 跟国民党竞争第73章 发展工商第24章 接收平型关第220章 报仇雪恨第589章 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第324章 也有隐忧第79章 自己的军工第172章 徽州震荡第212章 准备夺岛第447章 燃烧的冀中第589章 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第504章 无奈的掩护第492章 低调处理第86章 后果很严重第45章 说服黑虎第9章 武林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