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延安的反应

众人见委座因前线不利痛心疾首的样子心中很是难过,不免自责。无怪委座痛心,共产党盘踞的主要根据地还不都是国军自己丢弃的吗?共产党现在使用的工人、农民、学生、教授不都是政府无暇照管的吗?八路军使用的士兵、武器大部分不都是国军慌忙抛弃的吗?

一样是中国人、使用着相同的武器怎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莫非真像陈海松说的那样共产党的理想更远大、组织更严密,根据地的政策更现实、社会更稳定,部队的训练更刻苦、战术更灵活,战场上干部更顽强、各兵种协同更严密?

唉!慢慢来吧,何应钦、白崇禧连连表示会恪尽职守、组织好前方各部打出军威士气、绝不再丢一座城池,用洛阳保卫战的胜利挽回影响,为党国争光。

蒋先生知道国军积习已久很难说变就变,这些部将指挥着号令不一、训练不足、装备不良的百万大军疲于招架也不容易,叹了口气说:“国军总是这样可不行,日本人明着抢、共产党暗中偷,咱们前脚丢人家后边收,党国有多大的家业也经不住这样挥霍呀。

陈海松说的有道理,中国士兵能吃苦不怕死敢拼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战士,吃败仗的原因是战役的谋划和战场的指挥,尤其是军、师、团级干部战术素养、指挥技能太差,没有进攻的意识和进攻的方法,危急时首先放弃职责、丧失勇气、贪生怕死、临阵脱逃。

国军师以上干部必须集中学习整顿,坚定信念、提高指挥能力。战事一停分批来武汉受训,我要亲自担任训练团长,让八路军朱德、彭德怀、叶剑英、徐向前、林彪来讲课。

先提升勇气掌握对日作战的基本战术,然后开始正规化编练,首批整编20个师,每期半年,用五年时间把国军整编成200个英美装备的甲种师,国军必须振作起来!”

蒋先生被共产党大范围大规模的强势亮相着实刺激的不轻。北伐前就对共产党抱有戒心的他下决心要整顿党风政纪、国军士气,要在军事、经济、工业方面全面超越共产党,一面急若星火调兵遣将挽回洛阳前线的颓势、一面紧锣密鼓指导后方建设委员会正式启动。

一时间在中央社、中央日报、扫荡报的高密度宣传报导的推动下一场打退鬼子进攻为民族争独立。锻造强大国军为国家筑长城、建立有序社会为民众谋福祉、建设富强国家为世界扶正义的运动轰轰烈烈从武汉蔓延到重庆、成都、昆明、贵阳、桂林、长沙、南昌。

而远在西北的延安、张掖、包头并没有受到山西、陕西大战的影响、也没有过多关注国统区舆论导向的重大变化,该干什么继续干什么。12月18日延安以北五里地外的杨家岭村后几孔窑洞里,几个粗布衣服的中年人也在讨论着国内急剧变化的斗争形势。

这里是毛主席的新家,11月20日日本鬼子为了报复飞虎师对马公岛的猖狂轰炸。从临汾、运城机场起飞十几架飞机对八路军大本营的延安进行轰炸,当时飞虎师等远在华中、华南作战,留在后方的飞机较少,但地面高射机枪、重机枪英勇阻击,避免了更大损失。

为了防止一河之隔的敌人再次偷袭。延安城里的各大机关、居民纷纷疏散到城外山谷里,中央领导大部分搬到了杨家岭,这里逐渐成了中共中央固定的办公地点。

一张张战报在张闻天、王稼祥、何克全、李富春等人手中传看,不时传来声声惊叹,这些留在后方专注于革命理论理论、政策研究的中央大佬对前线巨大的战果充满意外的惊喜。

中央政治局委员、候补委员中,周恩来、秦邦宪在武汉、任弼时、邓发、王明、康生在苏联、刘少奇在广东、陈云在张掖、项英、陈海松在皖南、张国焘在桦甸、关向应在大同、彭德怀在晋城,大部分散在各处发展革命力量,正是他们的努力才有了当下的捷报频传。

毛主席和朱老总对这些战报看了多遍。早已没有了当初的激动。转而开始考虑深层次的政治影响和可能的形势变化。见大家基本看完,主席扔掉手里的烟蒂,笑着对满脸喜悦的同志们说:“胜利的感觉真好,咱们是不是也该开瓶酒庆祝庆祝呀!”

众人知道老毛幽默,只是表达一种喜悦,他可是滴酒不沾的。不由得哈哈笑起来。

张闻天情不自禁地赞叹:“来之不易、来之不易啊!两大战场从12日发起,仅仅五天时间就消灭了一个军部、一个半野战师团、五个混成旅团、三个配属旅团、四个配属联队、一个飞行战队。毙敌六万俘敌八千,光复山西、夺回关中、挺进豫西。堪比察里津之于苏联!”

何克全是坚定地苏联派,曾在遵义会议上百般维护李德、攻击毛泽东,说你懂什么军事,就靠着三国演义和孙子兵法瞎折腾。反对张国焘路线时又想搞扩大化被发现后及时制止,此后一直在宣传部门做理论研究工作,在延安看不惯的东西太多过的并不顺心。

忙说:“这是中国共产党用实际行动对国际共产主义的伟大旗帜苏联的最大支持,也是苏联党和政府对我们无私支援的最好体现,是斯大林同志倡导的国际无产阶级解放事业的重大胜利,是列宁、斯大林建军思想、战略战术的伟大胜利,我们应该向莫斯科报捷!”

年仅32岁的王稼祥更是异常兴奋,不过他很反感把什么都归功于苏联、斯大林的言行,摇了摇头说:“我认为这是我党独立自主开展抗日斗争、创造性地把游击战、运动战结合在一起的军事思想的胜利,无论从规模上、形式上、战绩上此战都比察里津之战更大更新。

察里津之战作战对象是白军,双方只有10万人、各有百余门火炮,规模小很多,红军是依托城市坚固阵地进行防御消耗敌人,红军反复与敌人正面争夺阵地伤亡相当大,最后是靠布琼尼骑兵师外线反击才将敌人击溃赶走,没有实现歼灭敌人主力的目的。

而我们的此次作战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日本现代化陆军,敌人有坦克、飞机、重炮、骑兵,总兵力达到八万。我军集中了20万人采取诱敌深入、分散敌军、集中优势兵力在运动中歼灭孤立之敌的战术,关中战场五战五捷、山西战场六战六胜,以伤亡三万全歼敌人。

我记得前不久结束的远东战役中红军两个集团军六个步兵师、四个坦克师、两个炮兵师、两个骑兵师、两个空军师一个海军舰队将近二十万人却没能阻止住日军六七万人的进攻,连丢双城子、阿尔乔姆,还是在我东北军区切断敌人补给线的帮助下勉强停战。

由此可见苏联红军在战略上仰仗火力、忽视单兵技术,在战役上崇尚宽正面大兵团作战,要么一味地强攻要么拼命死守,发挥不出骑兵坦克兵的机动优势,而在战术上呆板僵化、缺乏灵活性,更严重的是内部的肃反极大削弱了红军的指挥系统和部队的战斗力。

从他们身上我仿佛看到了第五次反围剿时我们在广昌的凄惨景象,放弃了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照搬苏联的条令条例,九个师与优势敌军进行阵地决战拼成了空架子,六万多人死在敌人的飞机大炮的狂轰滥炸之下,被迫放弃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

幸好在遵义改组了三人团,纠正了不合实际的瞎指挥,幸好有红四方面军的川北根据地我们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幸好有刘志丹创建的陕北根据地让我们有了落脚点,否则我们还要继续为错误的军事路线、僵化的战略战术付出沉重的代价。”

张闻天在遵义会议上支持毛主席领导红军,是迫不得已的选择,他们这些喝过洋墨水啃过黑面包的知识分子有狂热的革命激情和中国文人的孤傲,从骨子里看不上土生土长的根据地干部,没有聆听过革命导师的教诲,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低、政策观念模糊。

两年多来根据地领导人逐步掌握了中共产党的实际领导权,他们这些手共产国际委托回来主持工作的空降干部没有部属、缺少根基,越来越没有话语权,各根据地明里暗里敷衍抵制共产国际的指示,自行其是以发展马克思主义、维护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口号,提倡马克思主义本土化、把马克思主义跟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把中国革命搞得四不像。

他曾多次召开政治局会议批判这种修正主义、改良主义的错误思想,但由于毛、周、朱、王、叶的抵制没有对陈海松等机会主义分子采取组织处理。加上前方战事紧张、全党的精力都用在军事斗争和根据地建设上,他也没有更好的机会组织党内路线斗争来纠正这些错误。

可出乎他意料的是陈海松所倡导的实用主义思想却带来国内斗争形势一天天好起来,接连取得重大胜利,不仅国共两党对他赞誉有加连伟大导师斯大林也高度重视。

10月份的政治局会议上就是他老人家指名要求陈海松进入中共政治局领导军事斗争,还是毛泽东以他年轻还需锻炼为理由安排他做了政治局候补委员,就这也是极大地荣耀了,他25岁的年纪入党才7年,压倒了多少三个方面军里老资格的军事政治干部。(未完待续。。)

第77章 中央委员第164章 治国理念第241章 钢铁废物第147章 北伐名将第570章 无奈回撤第338章 抵达博尔加第16章 开原城破第583章 周边状况第487章 紧急备战第545章 水唇夜战第440章 粤军备战第458章 优势不再第58章 蒋介石永远的痛第50章 谜底揭开第342章 国家别墅第300章 痛斥投降派第602章 恩威并用第95章 天津38师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78章 民乐第422章 烈焰蒸腾第三百五十八八章 精锐碰撞第407章 清理冗员第68章 各方反应第48章 战后大势第241章 钢铁废物第391章 窑湾独立营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115章 该是被消灭的时候了第598章 成功可期第507章 皇军的出路第620章 社会组织第499章 民心天下第658章 大胆张灵甫第32章 培训2第61章 延安会议2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73章 日军的准备第46章 计划成功第260章 坦克是个好东西第307章 取之于民第652章 俞济时到宁波第8章 李家营子第629章 怒而撤职第229章 华南新战略第625章 设备到了第571章 东紧西松第107章 化险为夷第92章 全面布局第15章 连夜行动第63章 今非昔比第96章 天津38师2第639章 如出一辙第621章 抓住机遇第245章 洛阳告急第671章 苏联的防范第188章 接受条件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85章 演习3第173章 顾祝同和板垣第655章 军工建设第394章 援兵来了第210章 移防三灶岛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565章 死拼到底第619章 军政分离第24章 迎接考验第99章 聚拢精兵第73章 发展工商第121章 混进九江码头第635章 海军摇篮第158章 援兵到了第84章 演习2第457章 大难不死第627章 山城永安第303章 受领任务第388章 逼出来的毒计第93章 又见马骁第365章 政治保障第305章 蒋先生的烦恼第77章 中央委员第434章 独家出战第583章 周边状况第40章 冲突第47章 相逢一笑1第56章 展望未来第186章 草包参总第108章 据理力争第459章 前景堪忧第58章 营地枪声第84章 雄鹰起飞第591章 八路军的影子第75章 斯大林的决断第409章 南国故人第204章 以杀制杀第29章 调动敌军2第260章 坦克是个好东西第412章 委员长的誓言第三百五十部六章 小野部队第508章 斯大林的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