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白总长走了

蒋先生深受意大利、德国法西斯主义思想影响,26年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以来念念不忘‘以党统军、以党治国’的革命理想,试图建立一个高度集权的军政一体的党国政权。

十三年来他以黄埔弟子为骨干以江浙财阀为后盾对割据一方、破坏国家统一的北洋军阀、东北军、西北军、晋绥军、桂军、粤军、川军、滇军、黔军、湘军施展政治军事手段连番打击,让这些在中国政坛呼风唤雨的地方割据势力基本臣服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当然他的实力还不足以从根本上铲除这些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独有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毒瘤,只能威逼利诱各路诸侯对另一种欧洲学派理论武装起来的工农红军连续用兵,乐此不疲十年削弱了各路军阀的力量,壮大了中央军的实力,实现了国家表面上的统一。

亚洲另一个赤裸裸奉行法西斯主义的日本没有他那么多的统治障碍,把占领中国当成实现对外扩张的基石悍然发动了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灾难的同时给两个中国政党提供了发展壮大的机遇。奄奄一息的共产党获得了喘息的机会、合法的身份、发展的地盘。

而国民党作为执政党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领导抗战的使命,国际地位、国内威望得到快速提升,名正言顺地拥有调动国家资源、各党各派各地方武力的权利,受抗战图存、抗日救亡的民族大义感召聚拢在他的麾下,任由驱策,这不蒂是一个实现理想的绝佳机会。

精通曾文正公治国治军理念的蒋先生自然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利用各方势力抵抗侵略。用侵略者消耗各方势力无疑是他乐于看到的结果,事实也证明这一方针的有效,晋绥军、西北军、东北军、直鲁军不再是独立的系统,其他南方地方武装也纳入到国军战斗序列。

然而抗战快两年了他最希望消亡也最有可能消亡的共产党不仅没有消亡还扩大了地盘、壮大了力量、发展起工业,用不可思议的战果收获了国际社会的认可、民众的赞誉。

细心思考之下不能不说共产党的崛起得益于其内部组织的严密、理想追求的一致、军令政令的高度统一。各级干部公而忘私艰苦奋斗,地方大员精明强干戮力进取。

有感于党国派系林立、同床异梦、逐名争利、形同散沙,对共产党羡慕之余自然要下决心做出整顿,在陈海松分析报告的影响下首先对华中国军庞大兵力进行整编,为此他授意何应钦以军委会名义组织各战区师以上干部全部进入外国军事顾问授课的训练班学习。

各部主官调离部队后,派出黄埔将领主持部队。先从战斗中打散的、打空的、打残的小杂牌入手,强行撤销其番号,兵员装备并入中央军各部,实力犹存的军、师也与中央军混编。他远离武汉装作不知,让大小军阀无处申辩,在中央军威压下一一就范。

在他看来这是统一军令的第一步。有了军令的统一才会有第二步政令的统一、第三部宪令的统一。从执行的效果看还是很不错的,指挥体系规范层级减少,草头番号基本消失,实力派纷纷离开军队,一线部队实力加强,加上外援装备及时送到,战备有了充分保障。

他见地方实力派出身的白崇禧提出质疑。开口说道:“健生不必紧张,军队整编是提高战斗力的基础,咱们一路走来所见所闻都是软弱涣散之师、毫无进取之心,徒耗军费不堪大用,不剪除这些国军中的昏聩之人、无能之辈、怯懦之徒,国军就无以发展、无以胜利。

现在日本军队总算是把注意力放在了北方,重兵围攻八路军根据地对国军主力采取守势,这对国军来说无疑是安心整训的良机,共产党都知道兵不在多而在精,国军部队如此庞杂混乱不整顿怎么行。把那些空架子部队、没有战斗力的部队拆解补充其他部队很有必要。

兵员装备可以集中使用,训练作战计划可以顺畅执行,没有保存实力推诿延误、没有临阵动摇擅自溃逃,这不就是我们不断追求的强军吗?”

“委座,卑职对于整编一直是积极倡导的。我也认为整编有助于国军战斗力的提升,然而卑职感到不妥的是把大批地方军番号裁撤会引起地方实力派的恐慌,造成军心动摇,毕竟国军中的一半以上是地方部队,他们赶来抗战却被兼并岂不寒心。

再者,大批缺乏训练心有怨气的新兵、残兵并入中央军部队里去不仅无助于部队实力的提升反而带来诸多隐患,技能不足、士气不高、战术不精会拖累主力部队战斗力下降。”

“你怎么看?有什么办法化解不良影响?”这可说到点子上了,自己最担心的也在这里。

纵然白崇禧是个相对正直的军人,不太参与党务派别之争,对地方势力操控军队也有意见,可何应钦不合时宜赤裸裸的兼并杂牌的举动还是让地方实力派出身的他难以释怀。

强敌当前不知精诚团结、立足现有条件加强备战训练,狠抓技能体能战术水平,却大范围地裁撤调整兵力部署,造成防线松动、军心慌慌、战力下降,真不知是何居心!

战事刚有转机就张狂到要兼并杂牌了,可见其眼界之短浅、心胸之狭窄、战略之低微,典型的眼高手低、贪得无厌。站在他大权独揽的立场上这样做无可厚非,可带来的恶劣影响、造成的后遗症绝不会小,好好地有利局面难保不被逆转,自己何苦为这样的人殚心竭虑。

“卑职觉得国军弊端自小站练兵时起就已埋下,军队始终为强权者掌握,服从于地方实力派,二三十年下来牵涉极广积重难返。然即便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终归是中国的军队,是国军的一部分。是主动要求参加抗战的,不应因为派别、地域的不同而受到歧视。

何总长是国军的总参谋长,就应念及国内实际拿出真诚善待中央军之外的各军,给予同等的待遇以安其心,给予足额的军费装备以壮其体。派出官佐指导训练作战以振其力。如此下去,这些国军部队就会建立起国家军队的概念,慢慢消除地方烙印,融入国军整体当中。

可卑职感觉总长像是中央军的总参谋长,眼里只有黄埔弟子、中央军,似乎其他各部都是乌合之众。一味拆解打压,壮大中央军系统,这样的做派缺乏宽广的胸怀表现的狭隘自私。

试看抗战以来各军表现,装备精良的中央军在淞沪表现尚可,此后乏善可陈,每每重要关头畏葸不前贻误战机。徐州如此、九江如此、洛阳、关中依然如故,哪里表现出高出各军一筹的勇气与实力?蒋鼎文、顾祝同、汤恩伯、李延年之流哪里有统兵之能、败敌之策?

而总是在一线拼杀的都是武器低劣物资匮乏的川军、桂军、西北军、滇军、粤军等地方武装,得不到足够的补充和战场支援,牺牲之大、损耗之巨令人扼腕,可到头来顽强作战的部队还要被取消番号拆散并入消极避战、表现平庸的中央军,何以让人信服?

在这一点上总长真该向八路军学学,自身实力强大战力超群。可对于属下的国军部队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傅作义、朱绶光、续范亭、刘桂五、赵寿山、马元海、李家钰、施中诚、佟毅都是残破之师,不仅为其补足兵员装备、足额发放粮饷弹药,还派出骨干指导训练。

部队编制保留、军官留任,吃得饱穿得暖不打不骂,按照八路军编制大纲严格训练,受不了的官兵任其离去或转到工程部队,留下的皆能勤奋苦练,各部队比学赶帮焕然一新。

在苏北施中诚师连下宿县、萧县、濉溪,打退蚌埠第7混成旅团的进攻。瘫痪津浦铁路。雁北作战中傅作义部据险固守予26师团重大杀伤迫其回撤,李家钰一个师在地方部队配合下连阻击带围攻几乎全歼15混成旅团,王近山、李达两个师都是赵寿山38军的部队,谭希林、倪志亮两个师也隶属于朱绶光第六集团军,却在涌泉堡主战场上攻防兼备表现抢眼。

在蒙疆。马家82军、刘桂五骑兵师也是威名赫赫、兵强马壮,把东蒙日伪一扫而空,听说战车集群进犯赤峰嗷嗷叫着要上阵杀敌,我怎么就没见中央军哪支部队主动请战?

过去他们确实落后过、溃败过,可是被八路军收编后短短的一年时间变成了弹械齐全、敢打必胜的虎狼之师,原因在哪里?他们过往都跟共产党有仇,现在却都心悦诚服地接受他们的领导、按照八路军的条令管理部队、按他们的作战计划作战,原因在哪里?

不外乎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几个字上,国军疲弱不是杂牌军弱是整体弱,弱在体能不足、技能不足,问题却出在各级管理者克扣粮饷中饱私囊,基层官兵生活穷苦待遇极差训练敷衍,官兵之间缺乏感情沟通思想联系,动辄打骂,缺乏凝聚力的部队怎么会有顽强作风?

地方军队是落后,整编到中央军里就一定能够产生八路军那样的效果吗?我看很难!八路军推行的官兵平等、菜金公开、党员干部带头制度,训练淘汰制、记功升降制度,文化学习、时是宣讲制度、关爱驻地百姓制度中央军都没有,而这恰恰是八路军的强盛之路。

没有宽阔的胸怀,没有扎实的训练、没有进取精神和勇气,企图靠着权谋手段兼并杂牌貌似壮大了队伍,依然无法改变内在的虚弱、战术的僵化、战力的低下,武器再先进也没用。

卑职连日奔波,身心疲惫,想回广西休养一段,请委座恩准。”说罢,冲着满脸惊愕的蒋先生一点头,抄起桌上的军帽扬长而去。

第555章 天不助我?第323章 执政经验第54章 田中家的欢聚第159章 18军登陆第12章 期待辉煌第527章 派出援兵第209章 飞翔在宝岛上空第672章 反应强烈第61章 徐州撤退第166章 委座耍赖第38章 准备2第236章 南洋军第58章 营地枪声第64章 会战尾声第435章 有实力才有合作第557章 重新启用第11章 抗联杨俊恒第314章 螳螂捕蝉第281章 人事变动第26章 激战王家店第23章 抗联杨靖宇第74章 按我们的设计来打第409章 南国故人第40章 恶魔朋友第275章 去就去吧第92章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第43章 告别平型关第57章 不一样的阳明堡第421章 战前风云第674章 蒋先生的强硬第109章 到底用不用第19章 繁忙的一天(3)第100章 庐山2第591章 八路军的影子第601章 粗鄙浅薄第51章 决战1第591章 八路军的影子第105章 你去武汉吧第6 百六十一章 苏军落败第74章 东北联军我也要第43章 惊动延安1第294章 曾大善人第119章 蔑视领袖第63章 今非昔比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31章 培训1第16章 就这样到了你门前第448章 都得调整第68章 王明回国第57章 特战思想第562章 衢州机场第205章 转战北大营第570章 无奈回撤第460章 地方部队第95章 主角配角第235 海南军区第4章 邓文山第48章 战后大势第457章 大难不死第53章 更大的靠山第594章 土豪劣绅第384章 奇耻大辱第152章 陈玉成第426章 难以置信第215章 杀敌祭旗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87章 天皇毁容第536章 组织反攻第181章 恼怒的板垣第671章 苏联的防范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161章 抽兵归建第16章 山西局势2第78章 惨烈的攻防第585章 朱可夫回归第86章 演习4第228章 谋划琼崖第339章 瞒天过海第293章 有些跋扈第581章 赶到揭阳第616章 诚心认输第644章 弱国的顾虑第53章 决战3第52章 剑指晋绥1第137章 激战瑞昌一百零三章 庐山5第110章 石原后悔第98章 星星峡第175章 山地作战第506章 意外地收获第676章 经济起飞第113章 一群财迷第510章 配备随员第64章 蒙古自治大会第367章 进入新疆第54章 田中家的欢聚第183章 窃取绝密第569章 不一样的国军第519章 应运而生第82章 张灵甫受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