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紧急备战

越想越紧张的白崇禧知道何应钦作为总参谋长有权作出整编决定,何况他只是秉承蒋委员长的旨意作出具体安排,可他是负责训练作战的副总参谋长,这么大的事也不提前跟他商量,对可能的灾难性后果缺乏必要的防范,显然是对他不愿大规模大范围的整编态度不满意。

他对此也能理解,三、四战区国军的混乱状况是让人着急,苏北八路军的大胜、华北日军的无功而返是让人羡慕,蒋先生又是个心高气傲的人,过去还常以国军数量众多聊以自慰,现在党内党外、国内国外都在夸赞八路军的抗日功绩让一国元首难免下不了台。

他一直奇怪共产党八路军为什么一改山区游击战的传统战术,不惜暴露实力引来日寇围剿也要连续发动大规模战役,不仅仅是要练兵、要获取装备物资、要保护敌后百姓,更主要的就是用自己的战绩逼迫国家主要军事力量的国军知道差距、感到羞耻、奋起直追。

想来这应该是陈海松的布局,抗战前的庐山上他就向蒋先生提出过整顿国军的建议,后来庐山授衔、武汉召见、九江召见他都在不遗余力地提出改造国军的建议,甚至把八路军的训练大纲、作战条令送给军委会作参考,让包括他在内的国军高层无不暗自感叹,这哪里是视国民党为仇敌的共产党高级干部的举止,活脱脱就是党国的忠臣干将嘛!

然而国府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继续不温不火、不急不躁地梦游,保持着庞杂、混乱、虚弱、被动的固有状态,让他感到失望甚至愤怒,接连组织八路军大规模破袭、发动反攻作战。展示八路军实力,想激励国军的战斗激情,没想到却遭到压制,换来他的离职。

这让他意识到传统习惯的顽固,通过说服蒋先生实现国军的脱胎换骨是不可能的。所以仅仅是委托自己带去了一份形势分析报告,连武汉辞行都不去冒着生命危险直飞重庆,在国府大后方连篇累牍地指责国军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其用意无非是让更多的人向政府施压。

这倒好,蒋先生被小狐狸激怒了,在三四战区受刺激了。从广州秘密部署了整编行动,动机肯定是好的,效果也应该是好的,可是心浮气躁的蒋先生实在不是一个高明的战略家,改革军制、整顿部队必须是在相对和平的环境下在人员装备准备充分的情况下分阶段进行。

就共产党搞整编也是在抗战之前进行的,据说三月份就开始。八月份上前线,整编了五个月,国府五月份去点验时已经是强悍,全部是甲种师编制换装,这才造就了平型关大捷。

即使后来部队在敌后生存吸收了大量国军溃兵、当地民众,部队扩大了三五倍,也是利用日军主力南下的空隙在相对稳定的根据地完成的新兵训练。现在鬼子回过头来对付八路军其实面对的已经不是平型关时的八路军了,兵力更多、火力更猛、战术更精、士气更高。

可这些情况蒋先生并不了解,他一旦下决心做一件事那就相当认真、相当执着,不顾一切都要做成。现在他想的最多的应该是提高国军战斗力,最少也要达到华南飞行基地警卫营的作战水平,这是他见到的唯一的一支八路军部队,要是见了程世才的十师、黄克诚的三师、傅秋涛的新六军、王凯的特战大队还不知道会震惊成什么样子、急迫成什么样呢!

可急能改变现实吗?共产党做的到的国民党不一定做得了,关键是追求不一样、依靠的力量不一样,他把自己的学生看的很重、评价很高,其实他的学生中最优秀的一半死在了北伐前线一半跑到了共产党。留下的或许悍勇、或许服从,却并不吃苦,缺乏理想。

把国军的未来寄托在这些人手里并不明智,这些人深受传统文化、旧军队影响,带有很深厚的封建愚忠思想。自我标榜为蒋先生的鹰犬,唯蒋先生马头是瞻,结成团体相互提携,足见其正蜕变成一只新的军阀武装,中央军没有成为国家的军队成为蒋先生的私军。

私军最大的弊端就是听命于首脑失去了理性的判断和正确的选择,蒋先生旨意正确时他们会做出有利于国家民族的事,蒋先生判断失误时他们也会无所作为,蒋先生认识偏差时他们就成了助纣为虐的鹰犬,从抗战以来的表现就看出来他们中许多人并不具备统兵才能。

私心作祟的蒋先生看重的是忠诚并不在乎将领们的小节,只要效忠于他,被他欣赏,什么贪财、好色、吸毒、耍钱、安置裙带、横行乡里统统可以不予追究,以致他的黄埔精英们正在和老旧军人一样失去清贫、吃苦、拼命、奉献等宝贵精神,渐渐淡漠了军人的职守。

忧心重重的白崇禧通过李宗仁调查了第五战区整编情况,知道战区主力桂系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8个师6个军11、16、21集团军得以保留,还把川军两个师、鄂军、豫军各一个师补充到桂军序列里来,也算是蒋先生对桂军的信任,对李宗仁、自己的倚重与拉拢。

而其他地方军拆的挺厉害,东北军于学忠第5集团军,鄂军老将徐源泉26集团军,西北军冯治安的19集团军,川军孙震22集团军、王赞绪29集团军等地方部队虽没被撤编,部队缩编成一个军,插进来一个被中央军接管的地方军。只有张自忠33集团军与孙连仲第2集团军、李品仙11集团军、廖磊第21集团军、汤恩伯31集团军等得到加强。

第九战区粤军张发奎第8集团军、吴奇伟第9集团军,东北军万福麟20集团军、川军王陵基30集团军、浙军樊崧甫十二军团等也被这样改编,只有滇军卢汉第1集团军、俞济时第3集团军、关麟征15集团军、罗卓英19集团军、商震20集团军、胡宗南34集团军得到保全并得到加强。黄埔佼佼者胡宗南、俞济时、关麟征步入高级将领行列。

第三战区兵力薄弱相对单纯,湘军刘建绪第10集团军、川军杨森27集团军、苏军韩德勤24集团军、浙军上官云相32集团军四个集团军在众多南方地方实力派的运作下得到保留,陈明仁、蒋伏生等大批黄埔军官充任军、师主官。主导编制、训练、作战,隐隐有接管之势。

几十个直属战区的暂编、新编、独立军师旅被撤编混编进各集团军,新组建几十个炮兵团,造成人员装备大范围大规模变动,出现极大混乱。大军阀实力得保暗自庆幸,小军阀尸骨无存怨声载道,顾祝同、李宗仁、陈诚等战区主官忙于调整编制、调配装备、调解矛盾。

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谏无效心力交瘁的白崇禧深感自己与蒋先生的做事原则、治军理念、抗日方略有太大差异,自己这种比较纯粹的军人、以抗日为先的将领,不是蒋先生攘外必先安内政策所需要的。还是让何应钦、陈诚这些唯命是从亦步亦趋的心腹去做吧。

他的拂袖而去,让蒋先生大感失望和不解,一路上谈的挺开心,他也支持整编,操作中也考虑了桂军上下的感受,非但没有削弱还有意识地予以加强。怎么还有这么大的怨气?

何应钦倒无所谓,他觉得国军已经从抗战前期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总结出了对日作战的战略战术,部队经历了磨练,从慌张、混乱中走向稳定、成熟,渐渐取得了战场优势,经过此次整编。补充进大量进口装备,不会再有丢城失地的可能,走了谁都无所谓。

再说他这个和蒋先生日本振武学校同学、黄埔军校同事、中央军第二号实权人物,也看不上比自己小三岁却目空一切、被军内尊崇为小诸葛的白狐狸,地方军阀出身,多次参与反蒋战争,两次逼迫蒋先生下野,蒋先生对他猜忌防范很深,加之反对兼并杂牌、多方维护陈海松以及共产党八路军,政治上相当幼稚。就是自己不走迟早也得被蒋先生踢出中枢。

想到这进言道:“委座不用计较,此人一向清高自用,整编没有让他参与,觉得受到冷落心里不快,出去散散心也好。他是军阀出身。眼里只有广西一地缺乏政治方略,不理解委座以党统军的建军原则,看到那么多大小军阀受到削弱,难免兔死狐悲心生怨念。”

“这我是有思想准备的,却没想到反应这么强烈,话说的很重,让我很担忧啊!”

“没他说的那么严重,各战区都在抓紧调整,有一个月就能完成兵力火力的整合,到那时进口装备全部到位,鬼子就是想打也不敢打了,敢打也无法占到便宜。我们的新编制、新装备、新战术足以让日军遭遇开战以来最强有力的阻击,让他损兵折将彻底丧失攻击力。”

“还得抓紧,陈海松、白崇禧一个善战一个善谋,都预测鬼子还会针对武汉、广州、洛阳发起突然袭击,反复说鬼子的国内动员能力相当迅速,国内工业健全生产能力很大,民众参加侵略战争的意愿相当强烈,可以很容易组建十几个新编师团,不能不让人担忧。

五个战区因为新主官、新装备、新兵、新战术,编制混乱人心惶惶,装备还在运输途中,确实处于不堪一击的危险时期,你赶紧通知各战区,最少先整编出两个齐装满员的集团军放在一线紧急备战,防止鬼子的突然进攻,事关国家生死存亡,不能不谨慎对待。”

“是,下来我就安排,据报英法支援的第一批殖民地的封存武器已经进入边境,云南方面正在组织力量前运,一个月怎么都到了,委座不用担心。”

第81章 受领任务第653章 夺占萧山第632章 海上游击纵队第2章 血洗讨伐队第13章 计划出台第505章 先国后共第644章 弱国的顾虑第611章 严明纪律第286章 徐永昌的顾虑第167章 继续膺惩第49章 深山练兵第131章 再战山地恒第364章 规模与素质第579章 冷却的豪情第629章 怒而撤职第606章 有点想不通第83章 演习1第444章 陈章 驾到第76章 乱中取胜第79章 遭遇战第43章 恶魔发狂第502章 身后的隐患第435章 有实力才有合作第319章 主席的决策第288章 绝无仅有第256章 伏击逃敌第345章 松了口气第139章 111旅团覆灭第440章 粤军备战第28章 牵牛进山第561章 夺占金华第355章 愤怒的手榴弹第16章 开原城破第434章 独家出战第248章 第十战区第664章 花花肠子第215章 杀敌祭旗第359章 两败俱伤第488章 中国宣战第171章 军人责任第545章 水唇夜战第68章 王明回国第77章 中央委员第93章 北平锄奸1第403章 民众楷模第558章 不是来祈求恩赐的第442章 粤西扩军第58章 营地枪声第78章 惨烈的攻防第55章 收编晋绥军第67章 第一混成旅团第635章 海军摇篮第41章 惩治恶魔第53章 决战3第184章 华南攻略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229章 华南新战略第175章 山地作战第460章 地方部队第436章 向八路军学习第459章 前景堪忧第233章 琼崖失守第97章 土匪逞凶第183章 窃取绝密第438章 确实不同第411章 拼血本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91章 抗日誓师第65章 探访永合村第675章 不是侥幸第145章 第七战区司令长官第135章 敲打黄维第34章 兵临平型关第388章 逼出来的毒计第654章 日军后撤第609章 隔山观虎斗第307章 取之于民第579章 冷却的豪情第329章 转世灵童第515章 日苏比较第654章 日军后撤第92章 这里就是你们的家第229章 华南新战略第506章 意外地收获第15章 山西局势第296章 军政分离第83章 暂别华北第52章 剑指晋绥1第677章 不同的管理第622章 庆祝大会第219章 拿下南澳岛第164章 治国理念第6章 谋划胜利3第61章 击毙笠原第54章 田中家的欢聚第23章 大意了第634章 国军参与第23章 抗联杨靖宇第624章 洗雪耻辱第240章 信阳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