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各方反应

非常抱歉,前一阶段冰雪陷入了思想怪圈,看到那么多人对中国近代历史近乎白痴的表述,很同情,所以在作品中不知不觉间增加了历史背景的介绍,希望改变一些人的观点。幸亏书友提醒,使我醒悟,从今以后,冰雪不在进行历史知识的普及,专心策划西路军的未来。谢谢。

在中共代表周恩来等人的斡旋之下,东北军终于接受了国民政府军政部下发的东调方案,前往河南等地,接受改编,准备抗战。

1937年2月8日中午,中共代表团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李克农、罗瑞卿、邓发等前往国民党军事委员会西安行营主任兼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顾祝同的司令部,递交了中国共产党致中国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的贺电、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的河西战报、西路军告全国人民书、西路军告国民政府敦促停战、整编抗日书。

已经率部接管西安的顾祝同看完战报大吃一惊,据他得到的情报,西路军渡河以来,孤军被马家骑兵堵截追杀,粮弹耗尽、伤亡惨重,已被团团围困在张掖一带,马步芳昨日来电还说,红匪溃围南下,已被包围在张掖以南戈壁滩中,即将全军覆灭。

怎么转眼间红军就全歼了马家军十二万人了呢?

闻讯赶来的国民党中央执委张冲、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训处长贺衷寒看完电报,也是不知真假,一时不知所措。两人都是国民党情报系统的大员,这类消息他们应该比红军获得的及时才对,可现在他们竟然对河西战况一无所知,这还怎么谈判。

中央红军长征离开国民党心腹之地以后,蒋介石顾虑日本的步步紧逼,遍观西方各国全无正义之词,偏袒日本,暗中支援日本。只有苏联谴责日本的军国主义政策,却支持共产党叛乱。这使得作为国家领导人的他对孤立的国际环境心急如焚。

于是派张冲等人35年中秘密前往苏联,与斯大林接触,试图恢复4.12以后中断的中苏外交关系,希望能得到苏联的军事援助,以及由共产国际出面阻止共产党继续开展土地革命。

斯大林希望蒋介石积极抗日,结束国内战争,表示愿意提供一定的军事援助。至于中国共产党,让蒋介石自己去谈。

于是蒋介石指示中统负责人张冲着手联系中共负责人,经过多方努力,1936年7月潘汉年与张冲终于代表两党在香港举行了会谈,建立起国共双方直接沟通渠道。

潘汉年秘密回到陕北后,向中共中央汇报了与张冲会谈的有关情况。中央认为,蒋介石虽无和平诚意,但绞杀共产党的政策已经动摇,主动寻求国共两党间的秘密接触即是一个改善的信号。

很快中共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根据形势变化,毛主席建议将中共“抗日反蒋”的总方针及时改为“逼蒋抗日”,提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战略。

ωwш⊕ тTk án⊕ ¢ o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与蒋介石一同被扣押的张冲被留下处理善后,并被任命为政府谈判代表,与随后赶来的在西安事变中站错队的贺衷寒一起辅佐顾祝同开始国共正式谈判。

谈判前,蒋介石告诉三人,谈判是为了表现政府的诚意,是为了挽回政府的信誉,你们不必急于答应中共的条件,能拖就拖着。红军还有两万多人流窜在河西地区,不日即可围歼。那时他们力量单薄、遭受重创,实力下降,要求会实际一些,我们付出的代价会小很多。

可以说河西战局已经成为国共两党纵横开阖的关键点。谁取得胜利,谁就会获得先机、占得主动。没想到共产党在那么困难的条件下竟然反败为胜了。

顾祝同看到两名同僚一脸的不可置信,说道:“周先生,你们送来的报告、贺信我会向军政部汇报转达,只是河西战局目前没有任何不利消息传来,我们还需要进一步调查。

等明天我们了解了河西准确情况后,咱们再接着谈可好?

你们可以在西安公开活动、建立联络处,我们将为你们提供安全保护和生活保障,这是不是体现了我们的诚意啊?”

周恩来笑着站起身来说:“感谢你们提供的帮助,我们只是希望尽快展开会谈。我估计你们短时间内无法获得张掖的真实情况,因为自马元海以下12万马家军河西驻军已经全部被俘或击毙,无人逃脱,三条通往外界的通道全部被西路军控制。”

顾祝同摇着头不肯相信,满脑子都是河西前一时期每天传来的捷报:红匪狼狈西窜、师长授首、团长毙命、数百被俘、毙敌几十、掳得电台若干、师长来投、枭首示众军长、主任、获得新式装备、围敌于戈壁滩上……,哪里有失败的痕迹呀?

张冲忙问:“河西如此变局,西北朱长官、马长官为何不知?仍在催要物资补给。”

旁边的叶剑英说:“这是西路军实施的瞒天过海之计。他们已经奇袭了马家军前线指挥部、并提前捕获了各旅、团长,希望通过和平谈判解决争端,但马家军自恃强大,不愿投降,已被西路军全部缴械。”

秦邦宪接着说:“我党是带着诚意参加到谈判中来的,希望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给中华民族一个休养生息的机会,一个整顿国防、编练部队、训练士卒的机会,给全国各族各界民众一个抗日救亡、奋发图存的希望。

我党我军以及根据地地位一日不能被政府认可,则内战危机就一日不会消除,国家就失去宝贵的准备时间,人民就在失望中沉沦。实在是关乎国家生死存亡,请诸位代表立即禀明国府,递交我党报告,并敦促蒋先生慎重考虑。”

周恩来接着说:“国共两党是中国最大的两个政治力量,当这两个力量联合起来时,就取得了北伐革命的胜利,我相信我们再次联合起来就一定能打败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我希望贵党即将召开的五届三中全会能认真研究国内外局势、我党的和平诚意和抗战主张,尽快宣布在全国停止内战,恢复经济、整顿军事、组成各族各界各党派联合的民主政府,共同领导人民抗击日寇侵略。

军事上消灭红军有悖全国人民的意愿,有损国家抗日力量,我们希望政府应解除封锁包围,尽快给我根据地以合法地位,给红军部队以合适的编制和补给。我们随时听从蒋先生的召唤,为国家民族出力。”

张冲说:“我们都感受到了贵党的真诚,我们会将这份真诚和具体主张反映上去,我们也愿意通过努力增强两党的互信,消除两党之间的分歧,圆满解决陕北地位、红军编制等问题。”

贺衷寒说:“周主任、叶教官两位都是我的恩师,今日君山有幸相见,足慰十余年思念之苦。国共两党因主义之争,搅扰国家十数年无法集中精力于民生国防,黄埔一分为二,昔日袍泽兵戎相见,师生反目恶语相加。杀得民不聊生、杀得国力空虚、杀得外敌得隙,数为可叹。

我本人虽然十分痛恨贵党某些人所为,痛恨贵党专制、草菅人命,但我也知道此时此刻不是兄弟打架的时候,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我愿意与两位恩师携手努力,为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奔走呼吁。只是河西战局不明,牵涉较多,我们需要认真研究。明日会谈可好?”

周恩来握着贺衷寒的手说:“不愧是黄埔三杰呀,有胸怀、知轻重、顾大局。我党过去受错误思想影响,政策比较偏激,方法不切实际,个别人素质修养较差,以致伤害了包括你和张先生在内的许多人,转而放弃我党,我们深感惋惜。

好在我党经历了惨痛失败后,已经开始立足于中国实际修订方针政策,纠正错误,放弃流血斗争,主张民族联合,我们的政治纲领与三民主义越来越靠近,我们的革命对象也和国民党取得一致,国共二次合作的条件已经具备。

正如你刚才所说,国共双方积怨日久,许多人还看不到合作的历史意义,在此拜托君山善加引导,促成和谈。谈判以后不妨去陕北走走,徐向前、陈赓可都是你的同窗好友啊,你们一期剩下的还真不多了。”

说完,带领中共代表团告辞离去。

第16章 开原城破第502章 身后的隐患第557章 毒气逞凶第655章 军工建设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48章 伊卜利斯第258章 陕北留守兵团第368章 新疆的归属第628章 闽南敌情第330章 陆上雄狮第368章 新疆的归属第84章 演习2第252章 截断归路第83章 演习1第350章 出乎意料第59章 杀个回马枪第87章 国际友人第257章 击毙桑木第66章 永合村外第340章 玩忽职守第97章 震慑老汉奸第657章 国军接战第6 百六十一章 苏军落败第74章 按我们的设计来打第593章 稻田让步第21章 繁忙的一天5第62章 分兵发展第31章 培训1第415章 热火朝天第656章 雷达站第190章 华南众将第59章 劝降第223章 准备突袭第411章 拼血本第126章 苦斗水上飞机第277章 东条英机的分析第18章 地方名流第181章 恼怒的板垣第76章 乱中取胜第235 海南军区第402章 飞天大侠第446章 悻悻而回第215章 杀敌祭旗第52章 苏美的反应第635章 海军摇篮第63章 今非昔比第40章 冲突第134章 挥出铁拳第14章 进入张掖第449章 冤家重逢第444章 陈章 驾到第80章 厉兵秣马第657章 国军接战第570章 无奈回撤第222章 第四战区第22章 板垣争先第80章 蝴蝶翅膀第313章 注视新疆第515章 日苏比较第28章 牵牛进山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263章 国军羡慕第370章 国籍问题第228章 谋划琼崖第404章 国军也要露露脸第648章 日军要进攻第25章 交流战术第82章 比拼技术第493章 做客蓝宫第11章 抗联杨俊恒第648章 日军要进攻第30章 送他们下地狱第406章 整顿后方第407章 清理冗员第589章 边境纠纷处理纲要第192章 华南党组织第541章 粤东兵团第13章 计划出台第522章 肢解北极熊第617章 注目海疆第576章 日军新战略第46章 计划成功第440章 四战区整编第410章 理想主义者第363章 课题研究第248章 第十战区第80章 红军改编第72章 斯大林授勋第385章 噩梦连连第138章 陈明仁与关麟征第366章 重大建议第340章 玩忽职守第35章 牛刀小试第104章 八二无坐力炮第68章 土地的争论第59章 杀个回马枪第545章 水唇夜战第76章 乱中取胜第378章 各打各的第232章 战争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