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花花肠子

陈海松装傻充愣一是想摆脱共产党急于进入蒙古、不惜暗中支持日军作战的嫌疑,二来也要迫使蒋先生的国民政府要参与其中作出必要配合,不能置身事外坐享其成。

百余年的弱势地位和腐朽的儒家思想使历届政府在列强面前逆来顺受、任其取夺、无所作为,缺乏挺起脊梁、主动进取的精神和借势而动、借力打力的谋略和能力。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的今天需要各民族政治精英发出对殖民主义者的呐喊和明确的政治诉求。

而国民政府显然没有做好这样的思想准备更没有实际的计划,除了一个笼统的三民主义纲领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的传统道德规范,而在对外交往中做的最多的似乎就是那个“温”与“让”,忙于内在的修养、憧憬大同世界,却没有实实在在的内外发展政策。

作为一个穿越者他知道国人现在的犹豫迷茫、漫不经心、得过且过会给后世带来多少纠纷和憋屈,他要用自己的认知改变政府的狭隘短视,打开政治精英们的的国际视野。

“委座,国内形势刚刚稳定下来,前线后方都要整顿、整编,咱们自己破事一河滩,哪里顾得上苏联红军有利不利的。我可知道他们的力量强大的很,飞机铺天盖地、坦克比咱们的汽车还多,一个集团军的机枪、大炮就比咱们全国军队都多,用得上咱们去凑热闹?

不会是委座又看我在华东搞民主政府不顺眼,看我打鬼子积极、搞工业顺畅不舒服、眼红想换人了吧!我说这么好心给我的防区派去两个集团军,感情是要走马换将!要真是那样,你也不用派我去什么乌兰巴托,直接让我回延安得了,我把这边的工业设备、聘用的外国技师都运回西北全力以赴搞工业,更能发挥我的特长,做出更多的成就。”

嘿。这个混小子,想什么呢?你把日本人的港口抢了、后方扰了、空军灭了,挑子一撂回延安躲清闲去,老子哪有人到这顶这个大雷?你就在这定定等着鬼子来找麻烦吧!

“越说越不像话,谁说要换将了!你这个第三战区司令长官不干够五年休想调动。以前频繁调动你那是形势的需要,谁让你是国军第一战将呢,不用你用谁?现在国内战线逐渐稳定不需要你再到处去灭火自然要把你留在华东。你不要总是怀疑政府的诚意和对你的信任。

俞济时、关麟征以前都在你麾下共过事,所以才派他们过去支援你,之所以这三个集团军没有纳入你的作战序列,是不想增加你的财政负担,他们有义务配合三战区的军事行动,而费用完全由政府承担。你还看不出政府的诚意?堂堂国军上将怎么这么不知好歹?”

“委座,不是海松心眼小,是第三战区形势太复杂,三面被围军政混乱政令不通,我也只能在皖南、浙西、粤东、赣东北有点话语权,福建、浙东、赣南、赣西北都是自成一体,无法整合。步调不一号令不齐又如何凝心聚力同心同德?卑职深以为忧?”

原来是想借机兼并地盘、兼并国军?个小狐狸知道党国在江南的力量有多强大了吧,这就是本委员长所要的状况,由着你在那里搞民主、搞法制、搞建设,那里还不成了你的根据地了,党国还怎么在那里立足?以后还会有更多的党国官员、军队进入三战区,逐渐削弱你们的影响力,这是必须坚持的原则底线,现在可不能给你随意妄为打开缺口。

“海松。道理我已经给你讲清楚了,你这里有五个集团军十几万人再加上十几万工人、建设工程兵,开支太大,国府体谅你的困难,也希望你的工业基地早日建成,所以才会出现战区内有直属军委会领导的部队和机构,他们各守一方可以说是第三战区、华东工业基地的外围屏障。开支由中央负担并不会影响战区军令的畅通,你不应该有什么顾虑!”

“你说的好,第三集团军一仗把我的飞虎二师打残,把我的弹药物资用了一半、医院里住满了他的伤兵。都是国家军队我能眼看着不管吗?又怎么好意思跟中央要钱?”陈海松故意表现出受了天大委屈似的说起自己的艰难和无奈,逼着蒋先生对第三战区有个交代。

这臭小子,表面上冠冕堂皇,私底下分的贼清,说是不好意思,其实满脑子希望我意思意思,中国最大的财主就是你了还一点亏都不吃,吝啬的不像话。不就是要点小钱吗,给你!“啊,这个,你能伸出援手中央是很感激的,当然你们的牺牲、付出也是需要补偿的。

不如这样,这三个集团军的弹药由你的战区兵工总厂负责提供,空中掩护由飞虎师承担,伤病员的治疗也由战区医务部门提供,我听说战区总院院长刘青山在徽州创办了军医学校和两家中医制药厂,培养了上千名合格军医,生产出不少很有效的消炎药、外伤药和医疗器械,功在党国擢升军医中将,让他派人在鹰潭、金华、宁波、南平等地设立分院。”

“我说委座,你这不是让战区负担更重了吗?”

“放心,不会亏待你的,如此一来国府也减少了往来运输的人力损耗和军医、药品紧张的压力,他们的弹药采购款、医药款全部打到战区账户上去。你别撇嘴,每年差不多四五百万呢!那个空军的消耗单独列支,每年划给你200万,不少了,空军总共也就五百万经费!

他们在你的战区周围,需要得到你的有力支持,你要为物资过境人员流动放开通道,为了减少不必要的矛盾和误会,你的部队不要进入他们的防区、不要强迫他们搞民主政府、不能随意撤换当地干部将领,不要强行搞减租减息,总之你们是各自发展、互不统属。”

这还差不多,有话你要说明白,这样大家才好相处,才好按规矩办事。他并不是想把第三战区辖下的官府军队统统纳于治下加以改造,他没这个精力也没这个必要。你中有我混杂在一起才显示出八路军存在的重要性、工业建设的成就、才好维持长久的国共合作团结抗战。

前世里皖南事变以后中国抗日力量其实是被削弱了的,正面敌后两个战场被人为割裂各自发展失去了协调配合,缺乏军费装备支持的八路军无法发动大规模军事行动,而保守畏缩的国军也失去了敌后的有力配合,面对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主力大批调离的有利态势不仅没有主动地发起反攻,反而在几次敌人的攻击作战中一败涂地。他不希望看到抗战未成国共决裂的悲剧,要努力维持这种合作关系。至少在第三战区要成为国共合作相互依存的典范。

至于蒋先生的私心他不用看也得出来,可是他相信民生改善、社会安定、军事胜利、工业发展的事实会教育民众、教育国民党中正直的爱国者们走向进步,选择有利于国家强盛的光明道路,关键是我们自己要表现出宽广的胸怀、不敢轻侮的实力、规范公平的法律制度。

给他一年的时间来建设、恢复,他就能让那三个集团军离不开战区的支持,有三年的影响熏陶。他就能让战区里的百姓衷心拥戴为国为民的民主政府和无私无畏的八路军。

所以早有打算寄希望于未来的他不需要现在跟蒋先生讨价还价,要的就是他对战区目前这种状况的清晰认识和直接态度,将来出现个三长两短、闹出什么纠纷他也好据理力争。

“好吧,好吧!我其实并不想为难政府,只是战区编制混乱,许多责任义务权利没有明确,操作起来很麻烦。卑职守土有责、急公好义又面慈心软,生怕管的宽了逾越权限招人猜忌、放任不管吧又可能被人诟病,说我不待见乡绅官员将领,出力不讨好,时间长了负担太重难免会影响到整体备战和后方建设,行,委座既然这般豪爽,我也就不再计较。

刚才委座说要派我去乌兰巴托。卑职想问清楚去干什么?”陈海松撇下战区转向北方。

干什么?当然是收复蒙古了!你不是早有此心吗?工程兵不都开进去了,飞虎师、机械化军、骑兵师不也枕戈待旦了,我正等着看看你的真实实力呢,也等着小鬼子跟你们拼个鱼死网破呢,十万苏联都不能取胜,怎么也要让你的绥远神秘部队骨断筋折不可。怎么,听说苏军战败你害怕了?不想去了?那可不行。去,一定要去!打,一定要大打!

“海松,你也不必要装作啥都不知道。我们都清楚你是个忠诚于国家的战略谋划大师,念念不忘新疆、蒙古,甚至还要收回满清丢失的琉球、台湾、朝鲜、中亚、远东、安南、缅甸,你的雄心壮志让我很钦佩,知道吗,我年轻时也是有这些想法的,只是没有这个能力。

我也从军统、中统那了解了一些绥远的情况,华北形势那么紧张,你却把三个主力师、三个骑兵师、一个炮兵师、一个坦克师留在草原就是不动,保护包头工业基地需要那么多兵力吗?绥远周围还有鬼子需要这么大的兵力防范吗?他们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蒙古!”

“委座,多心了,海松虽然胆子很大、想法很多,可任何行动都是要经过深思熟虑、反复推敲,有把握时坚决行动,没把握时绝不轻举妄动,收复蒙古的念头萦绕很久了,可卑职始终没有前来请战,就是因为条件不成熟,我军力量不足以应对苏联强大的机械化部队。

虽然绥远也在编练机械化部队,可装备很落后,大都是缴获日军的豆丁坦克、马驮火炮,军官士兵们都是步兵出身文化浅薄技术生疏,缺乏机械化作战的必要知识和专业训练,大同作战尝试了一下,说出来都有些丢人,一半的坦克装甲车抛锚在路上,出战的一半被日军轻武器摧毁,那还是日军失去空中优势开始溃退的情况下,有利形势下都打成这样怎么敢拿到蒙古去现眼,所以我们的机械化部队成军还早着呢!出战蒙古更是遥遥无期的梦想。”

蒋先生搞不懂这小子是真不想去还是又有什么花花肠子,你们提出这个建议让我激动了很久,把我的心气撩拨起来自己又想打退堂鼓,这不是拿政府开涮吗?我可是答应人家了!

“你们的周副主席向我透露了一些你的打算,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我是支持的!恢复蒙古主权是国人十几年的心愿,也是我蒋某人不能释怀的渴求,只是过去国力空虚、左右掣肘难以顾及,军队割据将领软弱无人运作施为,既然你有此心也有这个能力我很欣慰。

当然蒋某也有顾虑,担心你年轻气盛处事不密、急于求成影响到中苏友好合作关系,虽说我们现在有欧美的暗中支持,可公开的援助只有苏联,从国家的现实和未来的生存环境出发我不能不慎之又慎。如今苏军果然大败,可见你早有部署胸有成竹,我这才放下心来。

所以当苏联大使提出周恩来预见到的要求时,我就决定放手让你去做这件事。不过我必须提醒你,苏联是中国重要的的盟邦,一切要以不损害现有的中苏关系为基础,如果出现中苏交恶、两军冲突那绝对是中国的损失和悲哀,对抗战事业有百害而无一利,你要答应我。”

陈海松的确没有想到一向言辞闪烁、讳莫如深的蒋先生如此开诚布公直抒胸襟,让他不由得心里一阵惊喜。不过放手让他施为是不够的,个人的态度和国家的态度是有很大区别的,一个负责任的政治家必须有担当、有谋略、有全面的行动计划、全方位的协同行动。

貌似慷慨激昂,其实还是置身事外,不想参与到这个风险与机遇并存的行动中来,这对参与行动的八路军部队、对国家都是不负责任的,私自行动、控制蒙古也不是他所追求的目的,他需要国家建立起的领土意识、政府明确支持下的明确授权、各部门的有力配合。

第451章 新的目标第94章 北平锄奸2第56章 建设五常第68章 王明回国第20章 统帅部的决心2第19章 统帅部的决心第22章 板垣争先第46章 计划成功第295章 又见阎锡山第395章 谈判放人第536章 组织反攻第629章 怒而撤职第197章 失算了第415章 热火朝天第245章 洛阳告急第80章 红军改编第248章 第十战区第83章 演习1第362章 合成材料第68章 土地的争论第384章 奇耻大辱第47章 八路军的73师第498章 月下追贤第615章 藤堂入席第450章 战术变化第258章 陕北留守兵团第495章 只是个摆设第514章 激烈交锋第44章 惊动延安2第557章 重新启用第373章 小野露馅第288章 绝无仅有第562章 衢州机场第50章 谜底揭开第417章 大义凛然第404章 国军也要露露脸第77章 受挫主峰第46章 民兵队和无坐力炮第189章 飞虎临穗第667章 麦克马洪线第45章 说服黑虎第535章 等待夜晚第504章 无奈的掩护第94章 北平锄奸2第624章 洗雪耻辱第571章 东紧西松第440章 四战区整编第57章 特战思想第633章 海军职责第37章 一场虚惊第397章 逐渐展开第10章 盘点家底2第322章 福星?煞神?第60章 解放思想第558章 不是来祈求恩赐的第270章 新三国论第546章 跟我进俘虏营第557章 毒气逞凶第264章 陈布雷的趋势论第96章 天津38师2第233章 琼崖失守第658章 大胆张灵甫第597章 依法处置第439章 被迫反思第481章 有些可惜第427章 替罪羊第436章 向八路军学习第325章 囊中之物第93章 北平锄奸1第168章 轰炸南京第287章 回归理想第513章 交涉物资第224章 澎湖基地第10章 夺取法库第101章 庐山3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434章 独家出战第310章 减租减息第654章 日军后撤第352章 燕山阻击第557章 毒气逞凶第576章 日军新战略第236章 南洋军第315章 路线的分歧第50章 屯兵王家湾第177章 小艇大炮第1章 延安访友第211章 自我救赎第18章 繁忙的一天(2)第584章 原则底线第321章 磨刀霍霍第530章 天上掉馅饼第403章 民众楷模第580章 大浪淘沙第497章 又升官了第87章 天皇毁容第86章 后果很严重第2 百六十八章 路线的争论第632章 海上游击纵队第39章 42联队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