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以攻代守

“不错,不错。“许汉青减慢速度,看着路边满眼葱绿的庄稼,连连点头。由于邵武地区最先打退了元军的进攻,没有耽误春耕,而且移民的时候,这边也没赶上。反倒比福建路其它地方恢复得快,地里劳作的人们脸上虽然还有菜色,但已经没有了那种朝不保夕的惶恐。见到大队光复军穿行而过,也并不害怕,有的还笑着注视。中国的老百姓是最老实,也是最容易满足的,只要能安安稳稳地守着自己的田地,能吃饱肚子,便很少有造反起刺的。

“这些都是当地的百姓,自从颁布了三年不收农税的规定后,他们的热情很高。”随张天河前来迎接的邵武知州马云枞稍微提了提马头,对许汉青说道。

“那你们也要借着这个机会,多招募些士兵才好,口号就是保卫家园,人人有责。”许汉青笑着说道。

“呵呵,马大人已经很努力了,再加上咱们光复军士兵待遇好,对军属之家还有优惠政策,不仅上次战斗中损失的人马都已补充完整,现在山地一师也已经齐装满员。每天都还有青壮来报名参军呢。”张天河在一旁笑着回答道。

“这还不是张将军指挥有方,击退了元军,让百姓们看到了希望。”马云枞急忙谦让道。

“好了,都不要谦让了。你们俩能配合好,我也就放心了。”许汉青摆了摆手,“元朝又向江南增兵了,邵武乃福建路的北门户,不能有失,这次从新二军抽调了山地二师,就是来增援你们的,以后还将有部队前来。你们也要早做准备才是。”

张天河与马云枞对视了一眼,神色开始郑重起来。

天黑了下来,星星在天上调皮地眨着眼睛,夜幕笼罩着邵武城,邵武城衙门里却是灯火通明。

“上次达春吃了大亏,这次得到增援后,一定会来邵武报复,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趁元军援兵未到,先打他个措手不及。”新一军副都指挥李跃方明显是个狂热的好战分子,指着地图大声说道。

参谋长李力皱了皱眉头,“江南西路还有十几万元军,即便要以攻代守,也要选择好主攻方向才行。”

“无所畏惧,才是我光复军的本色。”许汉青笑着赞赏道:“跃方说得对,被动挨打是不行的。如果主动进攻,应该把握好两点,一,对江南西路的城池能攻则攻,攻下的我们也不要长期占据,因为时机还不到;二,每战尽迁其民,尽掠其财,此战应以破坏、掠夺为主,杀灭敌有生力量为辅。我想得也就这些,不够成熟,你们都说说看法。”

“大人,可不可以让陈大举的新四军从赣南再捅一下,这样似乎效果更好。”张天河提出了建议。

“可以,但他那里最多只能抽出一个师。广南东路不可不防,我会让别的部队去补充他那边。”许汉青点头道。

新一军参谋长李力冲着张天河会心一笑,“大人,属下是不是可以这么理解,这种模式的作战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即使元军的援兵到了,也要如此。”

“呵呵,即使元军的援兵到了,你们在依托山岭坚守的同时,也要不断地对江南西路进行小规模的骚扰作战。要让元军始终处于失血状态,要让他们筹集不到足够的粮草,征集不到足够的民夫。这就是我们的目的。”许汉青笑着说道。

“那么向江南西路的渗透作战怎么办?是不是要停下来。”李跃方问道。

“现在渗透作战进行得怎么样了?”许汉青反问道。

“第一批大约八百人已经进至江南西路的灵华山,那里将作为渗透作战的一个中转点,正在等待时机强插向吉安。”张天河指着地图向许汉青回答道。

“吉安哪,”许汉青看着地图,“好象离罗宵山脉不远了吗,那里有个井岗山,倒真是个建立根据的好地方。”

“大人到过那里?”李力疑惑地问道。

“没,没去过。嘿嘿,听别人说那里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障,地势险峻,正适合与元军周旋。”许汉青干笑着解释道。

“是这样啊!那倒真是不错呢!”李跃方恍然道。

“渗透还要继续加强,要派出精兵强将,不断地深入到江南西路,建立根据,发展壮大,要让敌人的后方也不安宁,拖住敌人的后腿。”许汉青坚决地说道。

“你们不要斤斤计较,派出多少人马,我给你们补充多少,这样该满意了吧。”许汉青看着李跃方说道。

“嘿嘿,我不是这个意思。”李跃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就是不给我们补充,我们也要坚定地执行渗透计划,这是关系大局的问题。”张天河赶紧表白道。

“大人,我看我们可以先以小股部队进行多点出击,这样既能让达春无法判断我军的意图,又能调动敌人,等到敌人露出破绽,再进行重点攻击,这个时候新四军那边应该也做好了准备,正好可以让达春顾此失彼。”参谋长李力说道。

“可以,你们仔细商议,尽快制定计划,我好派人通知参谋部和陈大举。”许汉青又冲着马云枞说道,“云枞,战事一开,你这边的担子就更重了,迁来的百姓要安置,还要管理地方政务,筹措粮草,征集民夫,要不要再给你调些人手来呀。”

“呵呵,这些都是属下份内之事,属下一定能办理好。”商讨军事时,马云枞知趣地一言不发,此时见许汉青问他,赶紧笑着回答道:“大人不是说此次作战是以破坏掠夺为主吗,没准抢回来的东西对邵武的发展还大有好处呢?”

“放心好了,这次我打先锋,一定把所过之地抢得一干二净,你就组织好民夫、大车等着往回拉东西吧。”李跃方拍着胸脯保证道。

元朝江西行省中书右丞达春望着满天星斗,也是夜不能寐。

江南战局的不顺,忽必烈的斥责,都让他郁闷不已。自己手下还有十几万人马,看起来是不少,可是问题就在于其中的蒙古铁骑太少了,只有一万多。剩下的人马,除了两万探马赤军外,全是无能懦弱、战力低下的新附军。去维持一下后方安全还勉强胜任。让他们与光复军对敌,没等对方露面,已经有人转身溃逃了。上次胡力其格的失败不就是因为新附军的率先溃败所造成的吗,达春想到此处,恨恨地一拍桌案。

而且这十几万人马还要分兵驻守在江南西路的各个地方,得到许汉青在福建路连战连胜的鼓舞,只要稍有松懈,反抗者就会象雨后的竹笋一样从大地上钻了出来。斩不尽,杀不完。几天不去扫荡,立刻又窜起一大批。

靠近福建路的新附军守将已经有不少人开始与光复军眉来眼去,达春明知道这些,却不敢威逼过甚,只能将这些三心二意的将领的名字记录下来,等待着合适的时机。

他还知道,每天都有百姓拖家带口地翻山越岭逃往福建路,他派出了巡逻队,在崇山峻岭之中,却无法彻底挡住百姓奔向新希望的脚步。

治安也越来越恶化,特别是靠近福建路的地方,如今,没有军队的保护,那些以往专横跋扈的税吏绝不敢轻易去乡村间行走。因为在那里经常有刁民在等着机会去袭击人数单薄的税吏和士兵,然后逃到福建路一去不复还。

都是该死的许汉青、许白毛闹的,正是他给了这些百姓们反抗的希望和勇气,给了他们一个安全的安身之地。

唉,达春轻轻拍打着桌案,在愤恨之余无奈地叹息着。光复军越打越多,越战越强,这是不能逃避的事实。达春感受到的威胁不仅是福建路战力强横的光复军,还有身后的反抗者,更有在他周围,从赣州城到罗霄山下,那到处充满着仇恨的眼睛,达春不知道这些现在还沉默的百姓什么时候会爆发,会站起来,把他们这些征服者吞没在仇恨的海洋里。

第5章 断然拒绝第49章 黑虎掏心(三)第28章 敌后战场第7章 忽必烈的决定第36章 大战在即第38章 要下死手了第40章 家和万事兴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6章 邵武战役(五)第8章 泉州城下(五)第26章 路上见闻第42章 不自由,毋宁死第20章 奇遇(下)第16章 行朝举动第14章 大破索多(三)第4章 忽必烈之死(二)第37章 辽东战事第17章 确定人选第20章 奇遇(下)第三十五章第47章 暴怒第18章 “威镇海门”第21章 新思路第2章 邵武战役(一)第28章 大开眼界第42章 国家赔偿第29章 败而不觉第55章 痛心疾首第4章 四步走第29章 攻城(四)第5章 言传身教第15章 大破索多(四)第38章 要下死手了第25章 邵武风云(下)第43章 海上决战(五)第19章 致胜之击第十七章第42章 不自由,毋宁死第21章 新“三光”政策第4章 练兵第10章 满载而归第19章 奇遇(上)第25章 专利法第42章 国家赔偿第26章 路上见闻第13章 大破索多(二)第10章 满载而归第35章 钓鱼?第38章 无情杀戳第17章 闲谈第27章 反围攻(五)第19章 说教第32章 结盟乃颜第9章 敲诈第50章 黑虎掏心(四)第48章 疯狂第28章 分兵与分兵第37章 连环诱杀第34章 作战计划“崖山落日”第47章 黑虎掏心(一)第29章 宋朝的诺贝尔?第十六章第58章 决战(下)第24章 反围攻(二)第10章 憧憬第34章 伯颜的对策第54章 巧取兴化第23章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第50章 合围第37章 辽东战事第27章 深山秘密第18章 “威镇海门”第35章 钓鱼?第20章 《赏罚令》第30章 战机降临第42章 海上决战(四)第23章 江防战略第十七章第14章 海军陆战队第18章 血战第10章 满载而归第19章 说教第44章 海上决战(六)第56章 攻取福州(下)第30章 逼迫第16章 凝聚力第24章 邵武风云(上)第41章 软玉温香第4章 泉州城下(一)第三十九章第22章 如画江山第1章 兴化遇故人(上)第25章 长谈受教第38章 不战而胜的突破口第21章 新思路第23章 起来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第14章 海军陆战队第37章 辽东战事第43章 夜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