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切中要害

罗斯福的说法其实并不准确,准确而言,地地导弹的出现,应该说是令中国政府具备了非接触超远程打击能力。地地导弹的概念,中国并不是首倡者,而将地地导弹用于实战,德国早在去年就开始了,并且已经收获红利。不列颠岛为何沦丧,英国女王政府为何被迫远走印度,不就是因为英国人拿德国人的v2火箭沒办法么?陈列在罗斯福等人面前的导弹,弹身上只有编号并无名称,老蒋的解释是名字尚未确定。名字未定沒有关系,关键在于,与德国人已经取得威名的v2相比,这款地地导弹的尺寸更大,射程更远。现在中国联合政府其实就是学兵军政府,这一点,不管中国人自己如何诠释,似罗斯福和斯大林还有丘吉尔,心中却早早的认定了这一点。学兵军推出的第一款武器是卫青式突击步枪,然后是去病式通用机枪,接下來就不得了了,又是坦克又是飞机的。纵观这一系列武器的推出,美国人也好、英国人也罢,还有苏俄人,现在早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学兵军无论推出何种武器装备,一旦定型,那么其性能就必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有了这样的认识,虽然这款导弹连名字还沒有,具体的技术参数也处于保密,但是在罗斯福和丘吉尔还有斯大林看來,已经认定它的威力要远远强过v2。

中国和苏俄达成一揽子协议,以废除历史条约为条件出兵远东,虽然中国政府和苏俄政府做得很隐秘,但美国人还有英国人还是察觉到了。察觉之初,罗斯福先是窃喜,然后却产生了隐忧。窃喜,和美国不希望看到中国在盟军系统一家独大有关。基于这个出发点,那么中国四处出击其实是符合美国利益的。中国实力损耗得越厉害,岂不是美国就多了机会?隐忧,缘于麦克阿瑟和金的不争气。本來指望着他们能够替代学兵军在澳战和太平洋战场的主导权的,孰料偷鸡不着蚀把米,沒能趁机扩大战争优势不说,反而将之前的积累都丢光了。澳战和太平洋战场需要中国,远东却分了中国的心,这让罗斯福不得不担心,中国在确保国内战场和远东战场优先的情况下,还有余力兼顾澳洲和太平洋吗?丘吉尔的反应沒这么复杂,不过当时心中对欧阳云这种做法也有点不以为然,认为后者还是太年轻了,贪心不说,还好大喜功,迟早会有苦果子吃。他们这样想的时候距离现在并不遥远,所以都还清楚的记得,这个时候,面对这么多的地地导弹,他们才算是弄明白了欧阳云当初敢招惹德国的原因。原來,欧阳云是有倚仗的;原來,中国人也掌握了“火箭”(彼时,导弹的概念还不成熟,人们还习惯于呼为火箭)技术。

v2火箭在那个时空,充其量就是一个充门面,能够吓唬到人并拥有广阔发展前景的东东。而在这个时空因为欧阳云的出现,其精确度却有了极大的提高,相对应的,实用性也就得到了大幅提升。于是,英国人被赶出了本土,苏俄人也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失利,更在后來的较量中失去了军工业基地,全面处于颓势。罗斯福和丘吉尔还有斯大林之所以现在表现得自信心严重不足,似斯大林,更和历史记载完全判若两人,v2火箭居功至伟。沒有能够抗衡v2的武器,在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看來,和德国之间是沒法打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人家是尖刀利刃,自己却是空手两只拳头,这架还怎么打?送死吗?v2火箭既然如此厉害,美英苏三国自然有想过仿制或者自己研究生产。可是,美国先不说,就英国和苏俄而言,一个本土丢了,一个军事工业基地丢了,根本就不具备条件。美国呢?各方面条件倒是满足,可是基础太差,所谓一步差步步差,现在再迎头追赶,迟早倒是能够整出來,但是却根本不可能跟上德国的脚步,等于于事无补。

接下來的参观项目还有好几个,但是对着林立的地地导弹,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却都有点迈不动步了。英国和苏俄目前根本就不指望自己能够研制出同类武器,偏偏,英苏两国又是受v2伤害最大的。斯大林直接沉不住气,问老蒋:“总统先生,请问,贵国能够向我国输出地地导弹吗?我们实在是太需要了。”

罗斯福和丘吉尔的目光登时都转移到了老蒋脸上。

今天参观的很多项目,老蒋也是第一次见,所以他心中的震惊并不亚于三位外宾。罗斯福他们震惊,源于中国军事工业的强大和先进。老蒋却是看到了原中央军和学兵军巨大的差距,并感觉到什么正离自己越來越远。对于地地导弹,老蒋虽然比罗斯福等三人了解得多,但是对其功用和意义,他却明显准备不足,所以,听翻译转译了斯大林的话,他一时根本做不出回答。

总统显得失态,旁边陪同的陈果夫见状立刻站出來救场,他对斯大林说道:“总书记,抱歉,这尚属于我国最高机密,我想您的要求可以在明天正式会谈时向我国最高统帅部提出。涉及军事,他们才是权威。”

斯大林此时也意识到自己失态了,不过因为心中对地地导弹实在是太渴望了,所以他根本沒觉得尴尬和突兀,闻言点头道:“我会的。”

有地地导弹这样的“大杀器”在前,之后的参观,罗斯福和丘吉尔还有斯大林便显得有些心事重重乃至于心不在焉。而在当天晚上,他们便相继向欧阳云发出举行私人会晤的请求。

欧阳云接到报告,笑了。他让宋子文安排这一行程,目的正是用地地导弹吊起罗斯福、丘吉尔还有斯大林的胃口,然后才好掌握主动,将会谈进程导入利于中国的节奏。现在看來,这一策略显然是成功的。

第27章 总统夫人的枕边风第197章 时机,牵制第524章 威武第684章 战争让女人走开第909章 正常的逻辑第189章 血书第8章 完成备战第376章 川军第742章 半封电报第8章 **裸的威胁第50章 决战(十三)第2章 女鬼的传说第5章 战火起,学兵师成军(五十六)第3章 决战昌平(十)第688章 新格局第482章 机场第35章 大和民族的男人们是何等的威武第69章 奖惩第285章 教科书般的突袭第3章 平津风云(七)第2章 战争和政治(十二)第4章 血战(二十三)第114章 枪声第545章 新闻联络处第23章 示警第927章 所谓军神第13章 三段之一段击第1018章 杀神第3章 平津风云(一)第2章 福建攻略(二十二)第101章 攻防(四)第36章 典礼第141章 对垒第324章 日军的变化第170章 会晤第596章 出兵欧洲第2章 福建攻略(二十三)第5章 战火起,学兵师成军(三十)第143章 神秘的狼牙第629章 无奈的选择第342章 首战用我,用我必胜第330章 分别对待第886章 厚此薄彼第982章 大戏第205章 胜利回归第124章 打小鸟第476章 人道第49章 原来是美女第35章 劝降第200章 慌乱第128章 差距第381章 恐慌第39章 暴露第297章 两种心态第312章 第113号特训课目第104章 老子没死呢第59章 马当战役(六)第107章 杀鬼子,吃大饼喽第6章 风云突变(十九)第37章 有关第四师团的讨论第218章 王长运第90章 打倒日本军国主义第3章 我们怎么办第149章 老子还没死呢第51章 财政危机第67章 纠葛第1章 最后通牒第1012章 一炮三响第336章 针锋相对第33章 血樱是谁第20章 拍马屁也是一门学问第22章 从了吧第94章 一个人的战斗第72章 倭刀的爷爷:苗刀第55章 交锋第1章 新的喜峰口战役(七)第81章 煮熟的鸭子飞了第98章 是黑田君他们吗第463章 闹剧结束第483章 机锋第232章 投名状说第78章 接收广西第268章 关键在肖林高地第5章 战火起,学兵师成军(三十八)第63章 高压战术第339章 江西战局第75章 防务第513章 昏招第193章 大局已定第483章 急速射第267章 斩首第86章 机会第49章 见黑田第136章 向前看第538章 澳洲局势第169章 全面出击第501章 庚山第689章 女子志愿军第180章 名誉上的最高国家元首第140章 乃志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