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风轻云净的石(二)

“是个空军的孩子。 ”小梅补充道。

静漪对小梅的说法略觉纳闷。她一进门,沙发上坐着的那个少年,马上站了起来,给她敬了个礼,叫道:“小婶婶。”

清秀至极的一个小伙子,身量并不算高,因为还没长成,但是脸上清楚地印着陶家直系子孙的眉眼特征。

“麒麟儿?”静漪几乎失声叫道。“陶宗麒!”

“是我,小婶婶。”陶宗麒摘了帽子腼。

静漪看着他,说不出话来了。

但是她看着陶宗麒身上的军装,“麟儿,你这是……”

“我父亲支持我考进了空军飞行学校。七叔也同意了。小婶婶,我会成为飞行员的。”陶宗麒微笑着说。这个清秀的少年,神态间满是自豪和喜悦揍。

“可是你才……”她顿时有些急了,“你父亲和七叔怎么能同意!你才几岁?你还在读书的年纪……而且你是陶家唯一的男孩子,他们是……他们怎么能!”

陶宗麒笑着,有点腼腆。

还依稀是那个伏在她膝头跟她玩笑的幼儿,已经长的细瘦高挑,非常像陶骏,也有几分符黎贞的影子。

“麟儿,你……”静漪心里有些乱。

头脑中因为见到麒麟的惊喜,和被这消息带来的冲击混在一起,她简直不知道自己该如何是好。

看这样子,这孩子被陶骏教养的极好;可会不会就是太好了,所以他才会十几岁,便要去参军上战场?

“不行。”静漪立即说,“不行,我要同你七叔去说……打仗得我们大人在先,你一个孩子!”

陶宗麒笑了,拉住她说:“小婶婶,都说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七叔身先士卒,我怎么能落后?何况我现在只是学生,还摸不到飞机呢。”

“虽然是学生……”静漪皱着眉。

她看到过也听到过战争的残酷。几十年来这个国家战乱不断,娃娃兵从来都不是新鲜事。当前线的大批伤亡,需要后方的新鲜血液往上输送的时候,年龄便已经不是首要问题。更何况就如眼下的麒麟儿这样的热血青年,早已把国家放在个人之上……

陶宗麒笑道:“小婶婶,我只有几个钟头的假,得马上回去。我刚刚回去见过奶奶和小妹妹,才知道您回来了,赶紧来见您。”

静漪多年没见麒麟儿,当然是舍不得他马上离开。

尤其是这么危险的时候,真不知道从此以后还能不能再见到。

看出她担心,陶宗麒说:“日本人叫嚣一举拿下全中国,我们当然不会如他们所愿。我想这场仗绝不是几个月内能结束的,恐怕要打上几年。到时候,我也能够排上用场的。小婶婶放心,我不会给陶家丢人的。”

静漪很想说最希望麒麟做的不是他不要给陶家丢人,而是希望他能在战争中也保全自己。可是面对这一腔热血的麒麟,她说不出口。

静漪扶着他的手臂,说:“多保重,麟儿。我为你骄傲。”

陶宗麒起来,给她敬个礼。

告别的时候,他拥抱静漪。

他说:“小婶婶,在我心里,您和我母亲一样。请您多保重。我会平安回来的。”

静漪忍着泪,送他走。

陶宗麒跳上等着他的吉普车。一班同他一样意气风发的年轻的军校学员在车上,其中还有一个英俊少年,对着她吹口哨。

静漪挥手。

她知道这些空军小伙子。

当他们真的在战场上升空,每一次飞行,抱定的是有去无回。

她给了他们一个飞吻,摆摆手,微笑。

他们是孩子,也将是这个国家的英雄……

她回到办公室去,在通讯记录中翻了半晌,连日历牌都翻了,也没找到陶骧的电话号码。

她喊小梅进来,问道:“陶司令的电话?”

梅艳春想了想,说:“我来想办法。”她走过来,拿起话筒来,拨着号码盘。

静漪坐下来,听着她在电话里左转右转,兜着圈子,终于将电话要到了第四战区司令部。小梅捂着话筒,听了听,将话筒递给静漪。

静漪接过来时,话筒里有个干练的男声在问:“上校参谋彭正康。请程先生稍等,我请陶司令接电话。”

梅艳春退了出去。

静漪等着话筒里陶骧的声音响起来,立即说:“是我,程静漪。对不住,这个时候不该因为私事打扰你,但是我实在是不能忍耐——你怎么能允许麟儿参军?而且还是加入最危险的空军序列?牧之,他才十七岁!万一出点事情……你怎么对得起陶家、对得起他父亲和母亲!”

她说完,将电话重重地扣了。半晌,手都没有挪开。太过于用力,手掌被震的酥麻疼痛。

她也不难想象电话那端陶骧的脸色,恐怕是好不了的。可她太难受了,心好像被什么挤压着,总要找个人发一顿脾气才好……

“小梅,进来下。”静漪平静些后,让梅艳春进来,“明天的会议,讨论事项里加上一条。我们是教会医院,又是在租界,非常时期,要提前做好到时接收平民和部队伤员的准备。”

“是,院长。”梅艳春点头,“院长,外面有位姓丁的律师先生在等着见您。他没有预约。我请他预约再来,但是他说是有要紧事来见您的。如果您不见他,就让我跟您提一个名字,陈维。”

静漪听了这个名字,猛想起来,说:“请他进来吧。”

片刻,梅艳春将一位身着长衫礼帽的先生带了进来。这位先生一进门,便摘下礼帽来,对静漪深深鞠躬,道:“程院长您好,鄙人丁家成。”

静漪站了起来,说:“丁先生请坐。”

她请这位儒雅的先生坐了,等小梅端茶进来后,才问:“丁先生有何贵干?”

“受陈律师所托,来见程院长。”丁家成说着,从随身的皮包里取出一个信封来,“这是当时程院长与陈律师签署的委托协议,和交由他保管的东西。陈律师听说程院长归国,本应亲自前来,但他于日前在香港染疾,只好委托我向程院长转交。”

静漪接过信封来打开,里面有已经泛黄的协议书,还有一个丝绒袋子。

“当年我出国之前,陈律师已经失踪。回国之后也托人打听过他的下落,只是查找未果。”静漪此时心情波动。

“陈律师遇险后,幸被陶司令派人及时搭救,举家离沪。这是陈律师给您的亲笔信。”丁家成又拿出一封信来,交给静漪,“陈律师说,这些年他总算不负程院长当年所托。”

“此事连累他了。请代我转达歉意和问候。日后定当面致谢。”静漪说。

“陈律师再三要我转告程院长,千万不要放在心上,这是他分内事。都是日本人害的,和您没关系。他得感谢陶司令设法保全。如果没有陶司令,他无论如何完不成您的托付的。”丁家成说完,看看时间,“程院长,陈律师交待给我的,我已全部向您转达。我不耽误您了。”

他说完便起身告辞,静漪亲自送他出门。

她回到办公室时,小梅正在收拾茶杯。见她双目微红,小梅不禁一怔,叫道:“院长?”

静漪点点头,照常办公。待处理完手上诸般事宜,才对小梅说:“陪我去一趟银行。”

静漪隔天和无瑕一同去吉斯菲尔路六号看望遂心。陶夫人和尔安都在家中。

往日来虽说陶夫人同她也并不热络,看在遂心的份儿上,气氛总算和睦。今日刚刚进门,静漪便觉得不对劲。无瑕也觉察,静等上茶的工夫,不动声色地给静漪递了个眼色,悄声道:“怕是有事。”

果然陶夫人和尔安出来见客,彼此寒暄一番之后,尔安主动问静漪是否见过麒麟儿了。

静漪见问答道:“麟儿来看过我。”

“牧之怎么会同意……”静漪说。

“他开始当然不同意,可是辔之支持。况且麟儿都已经报名体检过了,才同家里说,哪里还扭的过来?难道真把他关在家里吗?”尔安说着摇头,“我顶佩服辔之,也得佩服老七——陶家这一代,就这一个男娃,他们就能赞成!”

陶夫人说:“要说,麟儿倒真像是陶家的男人,有血性。”

她沉默下来。

静漪她们也沉默。

都想起了陶驷……

很久,尔安才道:“母亲这句话说的极是。那您还生气?您就别气了。孩子们有孩子们的想法。”

静漪听着这话,望着尔安。

尔安端起茶杯,道:“别说麟儿,生在陶家,他从小就没想过不穿上军装,就是我家这几个,如今也闹着要参军呢。延兴在英国的分公司里做事做的好好的,也已经发过电报回来。若是战事再发展下去,他要回国参战的。我让他安心工作,他还同我举例说,石敬昌将军毅然回国效力,连还在英国读大学的长女都一同召回国内了呢。他是这样,延朗延缤更不要说了……金太太别笑话,孩子们大了,做父母的是管不住了。”

无瑕忙说:“不会。正是傅太太教子有方,陶家和傅家也有这个为国效力的传统和先例,这个时候孩子们才会身体力行。”

尔安摇头,喝着茶,同无瑕和静漪细说起来。

此时尔安只有次子幼子在身边,都已经在上海读大学。尔安要他们转学去香港或者美国,他们却打算参军。陶夫人因为唯一的孙子麒麟儿被送进了空军,正在担心,又被这几个外孙的选择弄的心烦不已——她已经失去了次子一家三口,还有一个儿子、一个孙子和女婿们在为国出力,委实不愿这张令她寝食难安的名单再度拉长。

尔安劝着母亲道:“这个时候,总不能硬是不让他们这一腔热血无处挥洒。他们有这个爱国心,我是很高兴的。连炤也尊重他们的思想。”

“都是你们,尊重尊重,要自由要民主,你看到如今,自由到长辈意见都不问、连身家性命都不顾了……”陶夫人皱着眉,面色有些难看。此时恰好延朗和延缤从外面回来,过来见客。陶夫人看到他们了,“老七在最前线,这也罢了,他从来都是那样的;可老大在西北,主张却比他这个在前线的还坚定,连毛都没长齐的儿子都宁可送到部队里去!这几个孩子还年轻,知道什么是流血、什么是牺牲?延朗,延缤,没看到你们七舅舅一身的伤、连耳朵都几乎聋了一只?到现在还时不时的被身体里的弹片折磨一下子,疼起来觉都睡不着!”

陶夫人大声说。

静漪听了心里一沉。

尔安见母亲发火,并不能硬劝;两个孩子虽说在长辈面前不敢反驳,沉默中却显出倔强来。尔安对他们挥挥手,让他们先下去,转而对静漪和无瑕说:“真抱歉。老太太是不拿你们当外人看,发火也不避讳着。”

“没关系。”无瑕忙说。

静漪没出声。

她看到延朗和延缤一转身,客厅门口便出现了一个小小的身影……是遂心。跟两个表哥不知在说什么,两个年轻人笑着,一人伸出一只手来,拉着小表妹的手,让她荡了会儿秋千……遂心笑的开心极了。

尔安给母亲倒茶,笑着说:“您老人家每回也都是嘴上厉害,哪一次不是遂了我们的心思?”

“说到遂了你们的心思……还是我的囡囡哦!”陶夫人想起孙女儿,一回头就看到了。她拍手叫遂心过来,瞪了尔安,说:“我是拦不住他们。他们也未必肯定我的话。可我得说,孩子们空有一腔热血的时候,该泼冷水就是要泼冷水。谁说在后方,就不是为抗战做贡献了?”

“他们哪里听的进去。他们的学校都要撤退到后方去,他们都不愿随着学校撤退呢。”尔安皱眉道。

“真是让我不知说什么才好。”陶夫人说到这儿,歪着头看遂心,道:“还好囡囡还小,还能留在身边儿……养儿养女有什么好,到头来谁都不听你的。囡囡,是吧?”

“母亲,”尔安笑着说,“您这样,我们可没法儿教孩子们了。”

“奶奶,不要生朗表哥和缤表哥的气了……”遂心爬上沙发,粘着陶夫人。小脸儿一皱,有点可怜巴巴的,“奶奶一生气,囡囡也不高兴。”

“哎哟,哎哟……囡囡也不高兴?”陶夫人揉着遂心的小胖脸儿,听着她说话,她心都要化了。“好,奶奶不生气。”

“真的?”遂心挂在陶夫人身边,问道。

“真的。”陶夫人说着,把遂心紧紧的搂了,摇摇晃晃的……

静漪看陶夫人的样子,其实并不十分动怒。几十年风起云涌的日子过过来,她什么阵仗没见过?只不过从前是军阀割据、内战纷乱,如今是协同一致、抵御外敌。相同的是,一代又一代陶家的男人们参与战事。他们浴血奋战,担惊受怕的是陶家的女人们……她这么想着,也能体会陶夫人这些年的艰难。

还有,遂心对付祖母,只靠撒娇便事半功倍了。看得出来祖孙俩的感情,的确是深厚。

陶夫人转眼望了静漪,问道:“囡囡今天说想姥爷了,你是不是该带着她去趟南京?”

静漪沉默,看着小遂心。

遂心说:“妈妈很忙。她不去,我自己去也是可以的。”

“你怎么能自己去?”陶夫人看了孙女,倒笑出来。

“可以的。福妈妈陪着我就行。以前舅舅也让人来接我过去。”遂心坐在祖母腿上,有条有理地说着。

大人们都沉默下来,听她说完,尔安望了静漪,问道:“听说程伯父最近身体不适?”

无瑕端了茶杯,也瞅了静漪一眼。

静漪点头。

“难不成你还不想回去?”陶夫人皱着眉问道。

尔安也被她吓了一跳,忙道:“母亲!”

“带囡囡回去。你同他如何算账,那是你的事。囡囡是他的外孙女……你今日还来同我们要囡囡,你也不想想,没有他当年的决定,哪里来的囡囡?冲着你如今有囡囡这个女儿,你也该回去看看他。”陶夫人板起面孔说了一通,似乎她自己就痛快了些。遂心在她膝头坐着,这时候正攀了她的脖子,无声地望着她。她看着遂心的大眼睛,心里一软,拍着遂心的背,哄了哄,再开口便是另一个声调:“来,囡囡跟奶奶去洗洗手,回来吃蛋糕……”

遂心很乖巧地跟着祖母走了,转身时趁着祖母不注意,悄悄对尔安和静漪她们眨了眨眼。尔安离她最近,抬手照着她小屁股就拍了一下。等她们走远些,尔安才说:“老太太真离不开这孩子。”

静漪点头。

陶夫人对她,虽然如今讲话半点都不客气。她倒也知道她是要用这种方式,逼得她去南京一趟。

“大小姐……”静漪刚开口,尔安就笑了。

“跟着囡囡叫我一声大姑也好,老这么客气,我们可也难同你讲话了。”尔安说。

“大姑,我想带囡囡去南京。”静漪说。她是得去,有些事要当面和父亲谈一谈。

“随时都可以走。囡囡的东西早就收拾好了。”尔安说。

“不几日就回的,让夫人放心。”静漪说。

尔安点头。

无瑕在一旁也笑着说:“总算你肯去。我这颗心这两日总悬着。”

“妈妈,”遂心跑着过来,扑到静漪膝上,仰着小脸儿问她:“晚上留下来吃饭好不好?奶奶说我可以邀请你留下来吃饭。”

“还不快答应?”无瑕低声笑道。

“好。”静漪点头。

遂心喊着“我去告诉奶奶”就跑开了。

尔安这时候才说:“老七晚上可能回来吃饭的。刚刚四海回来一趟,说如果今天事情顺利的话,老七就回来陪我们吃顿饭。”

静漪愣了下。

无瑕听了一笑,道:“那我先回去,就不陪你了。晚上我得和你姐夫一起见几位朋友。都是准备过阵子回美国去的,可能约了一同走也不一定。”

尔安听说,便和无瑕聊了一会儿时局。

无瑕离开时,尔安和静漪一同送她出门。

无瑕的车子刚走,尔安见时候还算早,正要拉静漪在外面散散步,忽听见车响,一辆军用吉普驶来,尔安就说:“老七回来了。”

静漪没想到陶骧回来的这么早。

直到车子在她们面前停了,陶骧从车上下来,跟尔安打招呼了,她还在发愣。

陶骧跟姐姐说着话,对静漪点点头——她是有些不自在的样子。他跟姐姐解释着自己只能在家里呆两三个钟头——尔安说着那你陪静漪花园里走走,我去厨房看一下,晚饭准备的怎么样了。

尔安说着也不等陶骧和静漪,径自往大屋里去。

静漪想跟上去,又觉得太着痕迹,未免有点尴尬地看着陶骧。

第15章 如火如荼的殇(十四)第12章 一舒一卷 的画(六)第2章 亦云亦雨的夏(十三)第25章 云开雨霁的虹(十)第3章 忽明忽暗的夜(七)第13章 易聚易散的云(十三)第24章 渐行渐远的帆(十六)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二十五)第24章 渐行渐远的帆(八)第17章 时隐时现的星(十五)第20章 且真且深的缘(四)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五十三)第7章 若即若离的鬟(五)第13章 易聚易散的云(三)第11章 似真似幻的沙(十四)第7章 若即若离的鬟(四)第10章 自淡自清的梅(十五)第18章 百转千回的路(十八)第21章 不静不羁的风(十二)第6章 载沉载浮的海(十四)第9章 无影无形的光(四)番外鸳鸯锦十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八第7章 若即若离的鬟(七)第6章 载沉载浮的海(十四)第13章 易聚易散的云(十)第5章 缘深缘浅的渊(十六)第16章 至深至浅的痕(十五)第2章 亦云亦雨的夏(七)第21章 不静不羁的风(十五)第22章 遏云摧风的雷(八)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五十一)第10章 自淡自清的梅(五)第5章 缘深缘浅的渊(五)第24章 渐行渐远的帆(三)第12章 一舒一卷 的画(七)第19章 乍沉乍酣的梦(八)第21章 不静不羁的风(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八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九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四十四)第21章 不静不羁的风(七)第14章 愈浓愈烈的雨(十)第2章 亦云亦雨的夏(二十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一番外美人如花隔云端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八第3章 忽明忽暗的夜(二)第5章 缘深缘浅的渊(十五)第23章 难分难解的局(三)第18章 百转千回的路(四)第25章 云开雨霁的虹(四)第6章 载沉载浮的海(十六)第5章 缘深缘浅的渊(九)第23章 难分难解的局(三)第9章 无影无形的光(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二第15章 如火如荼的殇(十)第19章 乍沉乍酣的梦(二十六)第11章 似真似幻的沙(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八第15章 如火如荼的殇(三)第17章 时隐时现的星(十三)第3章 忽明忽暗的夜(七)第8章 如玉如晶的雪(三)第21章 不静不羁的风(七)第21章 不静不羁的风(十)第24章 渐行渐远的帆(三)第2章 亦云亦雨的夏(十)第15章 如火如荼的殇(八)第20章 且真且深的缘(十三)第20章 且真且深的缘(十五)第16章 至深至浅的痕(十四)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三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一)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第13章 易聚易散的云(十六)第9章 无影无形的光(六)第25章 云开雨霁的虹(五)第24章 渐行渐远的帆(八)第9章 无影无形的光(三)第2章 亦云亦雨的夏(五)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五十五)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二十)第19章 乍沉乍酣的梦(二十五)第14章 愈浓愈烈的雨(五)第19章 乍沉乍酣的梦(八)第24章 渐行渐远的帆(六)番外美人如花隔云端上第20章 且真且深的缘(三)第8章 如玉如晶的雪(三)第16章 至深至浅的痕(二)第17章 时隐时现的星(六)第17章 时隐时现的星(十六)第5章 缘深缘浅的渊(四)第10章 自淡自清的梅(七)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五十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二十二第1章 最近最远的人(八)第17章 时隐时现的星(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