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云 (十二)

偏被东张西望的尔宜看到,她看看静漪,说:“七嫂,七哥是不是叫你?”

静漪抬头,却并没有见陶骧看向她,一看尔宜促狭地笑着,无奈地叫道:“八妹!”

尔宜吃吃地笑着,陶因泽伸手捏着她的腮帮子,说:“你这个丫头,真是长不大了。”她说着看看静漪,“也学学你七嫂和大嫂,就是你不在跟前儿的二嫂,比你都不止稳重上两三个台阶呢。”

符黎贞在一旁一笑。

静漪又觉得脚边有什么在动。这回她没惊慌,一低头,果然是陶老夫人的袖猴。她一伸手,袖猴立即抓着了她的手指,她便将袖猴抱起来放在膝上。陶老夫人和陶因泽看到,不约而同地说:“咦!”

陶因泽更是说:“这东西势利的很,轻易可不让人碰。”说着还点着袖猴。就见那袖猴伸出爪子来对着她就挠,陶因泽也是熟知这小东西脾气的,当然不会让它得逞,反而笑着骂,“这喂不熟的小白眼儿狼,偷了我多少点心吃,还是这么着。”

陶老夫人笑着说:“大妹妹可别说,这小白眼儿狼信不过的,根本不靠前儿。”

袖猴吱吱叫着,在静漪膝上转了一圈之后坐下来,小爪子搭在桌沿上,够不到静漪的盘子。

“给你这个吃。”麒麟儿拿着松子过来。抬头看看静漪,“小婶婶,这个给你吃。”

他手里捏着两颗奶糖。

静漪接了,说:“谢谢麟儿想着小婶婶。”

“哟,我都不知道他怎么还留着这个。”符黎贞看到,笑着说。

静漪刚拿在手上糖,袖猴一把就捞走了一颗,并且迅速地从静漪膝上跳下去,一会儿便不见踪影了。

“怎么办,只有一颗了……”麒麟儿看看静漪,有点沮丧,“是小婶婶和七叔一人一颗的。”

静漪忍不住笑,说:“这回小婶和七叔分着吃这颗糖好了,下回麟儿再多给小婶一颗糖好不好?”

陶老夫人摸摸曾孙的头,说:“这孩子还知道想着七叔,好。麟儿来,太奶奶奖麟儿好东西吃。麟儿不是喜欢朱古力,你八姑姑那里有好几盒都没吃……”

“奶奶拿我的东西做人情!”尔宜叫道。

“不是你大姐说的,吃朱古力会肥起来,她给你带回来的,你都没有动?”陶老夫人笑道。

“太奶奶,我不要八姑的朱古力……”麒麟儿忽然说。

“为什么不要?”尔宜都奇怪地问。

“八姑肥了不好看,麟儿肥了也不好看。”麒麟儿很认真地说。

静漪先笑起来,忍不住就亲了麒麟儿一下,说:“麟儿怎么都好看的。”

“姨妈也这么说……糖是姨妈给的。我说要给小婶婶,她说小婶婶不稀罕的……娘,我说什么来着?”麒麟儿对符黎贞笑。

“你说的对。还没见着我们麒麟跟谁这么亲呢,前儿我带他回娘家,时不时地就提起七妹来。麒麟,你快去给小婶婶做儿子吧,好不好?”符黎贞笑着。

一时众人也都笑,可爱的麒麟儿在这个怀里那个怀里转着圈。

晚饭吃的其乐融融,静漪在这样的气氛里也就先安下心来。等晚饭散了,要走的都走了,静漪和陶骧被老夫人留下来。陶夫人送了老姑奶奶她们出了萱瑞堂大门也折回来,看了陶骧和静漪陪老夫人坐着,内堂里一派宁谧温馨,显见着也还没说什么话呢,她便笑着过来也坐下。

“晚上吃的有点腻了。”陶夫人微笑着说。

金萱刚好泡了茶来,静漪接了,给婆婆倒茶。

陶骧坐的远些,她回头望了望,陶夫人就说:“老七不喝这个的。金萱,另给七少爷上碗凝碧。”

“就这个吧。”陶骧过来从静漪手里接了杯子。金萱便笑着出去了。

陶骧拿了茶杯,却没坐回去,在屋子里踱了会儿步子,也出去了。

“奶奶,母亲。”静漪把茶壶放下,看着这两位,轻声开口,“正有件为难的事情,还请奶奶和母亲听我说一说。”

陶夫人啜口茶,看看婆婆。

老夫人正低头抚弄着撒娇的袖猴,头都没抬地说:“什么事儿至于为难了?说吧。”

静漪便将白天发生的事情叙述了一遍。与跟陶骧重复的那遍不同,她略去了在萝蕤堂里的绝大部分环节,于是过程就显得简洁多了。

“……事情错先在我,先是我失察,知道了又没有及时处置。奶奶和母亲要责罚我,我绝不辩解。我屋里的奴才坏了家里的规矩,我先领罚。只是还有几句话想说,若是说的不对,是我年轻不晓事,奶奶和母亲不要生气。我总想着,家规可严,家规必严。可是这样的事儿,哪里是一个严字就能禁得住的?都在少年,移干柴近烈火,没有不燃的道理。奶奶,母亲,我这样看着,家里正当年的听差、女仆不在少数。就是有规矩管着,百密难免一疏,此类事恐怕也不见得不再出来。不如从此以后将规矩说明了,若是再有谁看上了谁,及早禀明主子,外面另辟出一处地界来,专门给他们成了亲的用。进来伺候还是男在外、女在内,各是各的。这样成不成?我是这样想,也请奶奶和母亲考虑。这是往后的,眼下至于草珠……”静漪说着,看看陶老夫人和陶夫人的脸色,都还没有动怒的意思,就大着胆子说:“我今儿也悄悄审过了,她愿意打了胎,依旧留在我屋里伺候的。倒是我心里不落忍,总想着无论如何是个性命,这时候都挺大了,万一一个不好,一尸两命呢。我倒也记得奶奶不久前还说过一句话,‘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就不如成全了她,等孩子生下来,冬哥守孝期满,让他们成了亲,好好儿过日子去也就是了。他们若是有良心,自然还念着这些年在陶家得的好处的……”

陶夫人一杯茶总算喝完,看看老夫人。

陶老夫人微笑了下,说:“你倒是会拿我的话来跟我说道理。”

静漪见陶老夫人这么说,脸就忍不住发热,轻声道:“奶奶,我这不是记得您的教诲么,一日不敢忘。”

陶老夫人忍着笑,看看儿媳妇,说:“你听听,分明是拿我的话来堵我的嘴,还说的这么可怜……你说我该怎么答复她?”

陶夫人微笑着,见这是婆母大人要她发表意见的意思,就说:“谁让老太太一向待下宽和,静漪自然也有样学样。”

静漪听陶夫人又是这个态度,忙道:“母亲,以后我会盯紧了下人,再也不犯这样的错了……母亲要怎么罚我都成……”

陶夫人看她眼睛都亮起来,说:“罚也是得罚,容我想想的。这事就照你的意思吧。只一样,这两个,府里都不能留。”

“是。多谢母亲,多谢奶奶。”静漪始终站着说,到此刻认真给二位行了礼。

陶夫人故意皱了眉,说:“虽说有年头没出这个事了。却又不是什么大事儿,我还当怎么着了。前头还有事呢,倒在这里听你啰嗦半天。”

“盛川也该回来了,你去预备吧。我看他新近心绪也不很好的样子。”陶老夫人提到儿子,微微皱了下眉。

陶夫人起身,辞了婆母。

静漪见陶老夫人也有些倦意,就同陶夫人一起走。出来看到陶骧在外头,陶夫人便说:“晚上还出去巡营,就加件衣裳,一早一晚的凉。”

陶骧说:“母亲,这我知道。”

“真同你父亲一个脾气。”陶夫人说着,看看站在陶骧身旁的静漪。陶骧进去跟祖母告辞,陶夫人由静漪搀着上车。

陶夫人临走对静漪说:“回去早些歇着。刚好些,别累着。老七忙,就让他忙去,你自管把你自个儿先保养好了。”

静漪答应着,当下珂儿扶着轿,陶夫人走了。

她等着陶骧出来一同回去,到大门外才想起来陶骧让马行健早把冬哥给绑了来的……进门一看可不是吗,冬哥倒是没有被五花大绑,就是跪在院子当中。且他果然是挨了鞭子的。也不知道马行健下了多重的手,冬哥身上一道一道的血痕。马行健在一旁,拽着白狮。

静漪看陶骧不紧不慢地走到冬哥面前去,冷不丁起来一脚踹在冬哥胸口上。

静漪被这突起的一脚吓了一跳。白狮也因为陶骧这一脚,猛然间狂吠起来,血盆大口对着东哥吼叫着,震耳欲聋。

陶骧说:“顾头不顾尾的,你也算男人。”他指了下白狮。白狮又吼了两下才低声呜呜地住了声。

冬哥爬起来给陶骧磕了个头,说:“谢七少爷饶命。”

“滚。”陶骧骂道。

冬哥转身又对着静漪的方向磕了个头,却没立即滚。

静漪说:“七爷让你走,还不走?”

“多谢七少奶奶。”冬哥这才瘸着走了。

静漪忍着不去拍胸口给自己压惊,却还是站在原地看着陶骧,也不动挪动地方。

陶骧见就这么一会儿,院子里人都走光了。只剩下静漪愣愣地瞅着他,他皱着眉。

“少奶奶,八小姐电话找您。”月儿从屋子里出来,对静漪说道。

静漪看看陶骧,先进了屋。

刚刚在萱瑞堂,众人一散,是不见了尔宜。她走的时候都没看到她呢。她上楼去接的电话。原来是尔宜请她和陶骧陪着她出席毕业典礼,说刚刚她去父母亲那里,父亲和母亲都说要她来问七哥七嫂……静漪看着陶骧也走上来,手指间夹了燃了一半的烟卷儿,走近些,她觉得呛,轻轻咳嗽了一下。

“什么时候呢?”她轻声问。

陶骧走的更近了,她抬眼看他。她轻咳着,他就把烟掐了,顺手丢在琉璃碗中。

尔宜说是这个月底,还有半个月。尔宜说的是若她身体都好了,就抽半天时候去。父亲去会惊动太多人;只好求着七哥七嫂……“七嫂,你问问七哥,能不能来?”尔宜声音清脆。

静漪望着站在她面前的陶骧,想着他耳朵尖,应该能听到尔宜在问什么,但还是扣了一下话筒,问道:“尔宜的毕业式,想请咱们俩代表家人参加。父亲和母亲的意思,也是如此。你……”

她吸了口气,因为陶骧不但紧靠她站着,手更绕到她身后,揽着了她的腰。

她身子贴在他身上,话筒就在两人之间。

尔宜还在电话里叽叽喳喳地说着,陶骧低头已经吻上了静漪的唇……静漪手中还攥着话筒,被陶骧吻的措手不及。他喝了一点点酒,唇边有淡淡的酒气。舌尖有力地开启了她的唇齿,逗弄着她的舌……静漪听着尔宜不住地叫着七嫂七嫂你说话啊……她哪里能说话呢,在这样从容不迫却毫不放松的侵占当中?她就想哪怕能咬陶骧一下,也好暂时摆脱他,能去答应尔宜一声。

陶骧察觉她的意图,吮了下她柔软的唇,从她手中抽了话筒过来,对着话筒说了句:“到时候我们去。”他说着将话筒扣在了一边。

尽管四周安静的不得了,静漪还是觉得不安定,好像随时都会有人上来。她紧张地看着他,月白衫子上一挂金色的链子,明晃晃地闪着光……她靠在他身上,在他低头来亲她的时候,她微抬了下巴,印在他唇上。

第十七章 时隐时现的星 (二)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殇 (十二)前言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一)番外:《鸳鸯锦》(二)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二十)第十六章 至深至浅的痕 (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一)第十六章 至深至浅的痕 (十三)第七章 若即若离的鬟 (六)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五)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十六)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六)第十七章 时隐时现的星 (十四)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一)第十八章 百转千回的路 (十二)第七章 若即若离的鬟 (十)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殇 (十二)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三十七)第二十二章 遏云摧风的雷 (一)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六)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八)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二十五)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十四)第十七章 时隐时现的星 (一)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三)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云 (八)第二十章且真且深的缘 (十六)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殇 (三)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十三)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十六)第十八章 百转千回的路 (十三)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四)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十九)第十四章 愈浓愈烈的雨 (二)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七)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四十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五)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缘 (一)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七)番外:《美人如花隔云端》(九)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十六)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殇 (五)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五)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六)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缘 (八)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三十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三)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殇 (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六)第十四章 愈浓愈烈的雨 (四)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三)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十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九)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二十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十四)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十五)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五十三)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六)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八)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十八)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五十六)第二十五章 云开雨霁的虹 (八)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云 (十)第十四章 愈浓愈烈的雨 (二)第十五章 如火如荼的殇 (六)第二十二章 遏云摧风的雷 (十一)第二十二章 遏云摧风的雷 (十二)第五章 缘深缘浅的渊 (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二)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二)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缘 (二)第二十三章 难分难解的局 (三)第十六章 至深至浅的痕 (十二)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缘 (十二)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十一)第十四章 愈浓愈烈的雨 (七)第十七章 时隐时现的星 (八)番外:《美人如花隔云端》(十)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十五)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十六)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二十)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五十四)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七)第九章 无影无形的光 (十三)番外:《美人如花隔云端》(上)第十九 乍沉乍酣的梦 (二十一)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四)第二十六章 风轻云净的石 (六)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二十)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十三)第二十三章 难分难解的局 (三)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三)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四)番外:《美人如花隔云端》(九)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云 (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