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

静漪也给自己倒了杯茶,并不看晴子,问道:“小心些什么呢?”

她细白的手托了茶杯,适宜的茶温和香气,让她觉得舒适好些……抬眼望着晴子,见她笔直地坐着,亦目不转睛地看着自己。

“我恐怕会有人对你不利。因为你是陶桑的太太,是程总司令的妹妹,还因为你的慈济医院,在救助伤兵。我赶过来告诉你,如果可以的话,请你离开上海到安全的地方去。”晴子有点急切,语句甚为零碎。也因为急切,她原本便红了的脸更加的红。似乎是静漪的暂时沉默让她觉得静漪并不信任她,晴子急忙地从手袋里取出一个信封来给静漪,“这是几封密电。陶太太,请你相信我。陶桑对我有恩,我……”

“所以晴子小姐这样来舍下,也是告诉那些暗中看着的人,这里是他们不能轻易动的,是么?”静漪并没有去打开那个信封。信封是精致的素色棉纸印上清气的樱花,半点墨迹都无,她当然不知道里面究竟装着什么。而晴子的身份,她也并不确切掌握。只知道藤野晴子和已经命丧黄泉的金润祺的养父,已经是侵华日军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仅就这一样来说,晴子的一举一动,必然受人瞩目。况且再留意晴子身上的细处,她总觉得晴子此时并没有那么简单。

这除了她捕捉蛛丝马迹来判断,还凭借身为女性的敏感和直觉。

更何况这情形似曾相识……只不过当时她更年轻,面对的也是更加咄咄逼人的女人。

静漪说:“晴子小姐,谢谢你的好意。牧之若知道,也必定感谢你在这个时候仍能顾念过去的情谊。但是我们不能接受你的帮助。”

晴子望着静漪平静的面孔,好一会儿才说:“陶太太,您既然这么说,应该也非常清楚,如果没有陶桑,今天恐怕世上已经没有晴子这个人。您对陶桑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希望您安全。您安全,陶桑才安心。不要因为我的国籍,拒绝我提供的一点点帮助。对战争我没有能力阻止,但保护朋友,我义不容辞。”

静漪也望着晴子。她不能说听到晴子这番话,一丝感动也无。

“晴子小姐,谢谢你。”静漪说,“并不是因为晴子小姐的国籍和身份,我才不能接受你的帮助。这是我的祖国,晴子小姐。虽然这是租界,仍是中国的领土。在这里,我不应该惧怕任何人。”

静漪的语气很淡,语调也波澜不惊。她似乎并不知道自己这番话,代表着眼下和今后都会面临多么危险的境地,而仅仅是在茶香氤氲的客厅里进行的再寻常不过的对话。

晴子明白了静漪的意思,她虽然还想再劝,但是也知道对于像静漪这样意志坚定的人来说,她的劝解恐怕难以奏效。

她摇着头,仍然不死心地说:“陶太太,我尊敬您、也尊重您的选择。这段时间我都会在上海,如果有什么我能帮忙的,请尽管说。如果陶太太您觉得同我交往不便,也只需派个人来告诉我。我住在愚园路。”

静漪微笑,并没有点头,但示意晴子试一下茶点,告诉她哪样是家中自制的点心。

晴子虽没有心思用茶点,也不得不支应。

两人的谈话中断,客厅里安静下来。

静漪喝着茶,看晴子秀气地品着点心——晴子的年纪其实同她也差不多,因为是张巴掌大的圆脸,看起来总有些稚气……她不知不觉就看的出了神,晴子发觉时怔了怔,对她腼腆一笑,她也就自然而然地对她一笑。

原来的话题进行不下去,两人却也都寻不到合适的话题来说了。

“天气也热了,晴子小姐是从北边来的吧?恐怕一时不能适应这里的湿热,还要多保重身体。”静漪轻声道。

她将茶杯放了下来。

“是。还好从前在这里住过一段时间,适应个几日也便好了……过一段时间,我或许回家乡奈良去。”晴子低下头。

静漪看她,心想晴子这么说,保不齐这“过段时间”,指的是自己一家子还在上海逗留的时间呢……她听到楼梯上一点声响,侧脸便看到遂心正下楼来。

遂心见静漪正同客人交谈,并没有贸然出声,而是乖巧地由秋薇牵着手,下了楼梯便站下,等着静漪示意她。

静漪看遂心背着她的小书包,怀里抱了一叠琴谱,晓得她这是要出门去安娜老师那里上课了。她还没有说话,晴子也已经发现遂心。静漪索性让遂心近前来。

遂心对晴子问了声好,随即便对静漪说:“妈妈,奶奶要我来提醒您回去办公的时间差不多了。再晚,您可要空着肚子去了上班了。”

“知道了。”静漪微笑。

“这位就是陶司令的女公子么?”晴子目不转睛地望着遂心。

“正是小女。”静漪微笑答道。

晴子看向静漪。

静漪看着女儿的目光,比起刚刚来简直判若两人。这小女孩儿仿佛雪堆里钻出来的,娇嫩美好的像个雪娃娃,让人简直不敢出大气……晴子轻声道:“竟也这么大了。”

静漪点头微笑,道:“是啊,时间过的真快。”

虽然如今日日在身边,她望着遂心还时时不敢相信。仿佛那胖胖的婴孩仍在臂弯间,不知不觉却也这么大了……

静漪看着晴子,晴子轻声说:“长的真高呀。女公子比我的一郎要小不少呢,可是个子却差不多。”

“男孩子嘛。”静漪笑道。

晴子望着自己的眼神,她都看在眼中。她并不去细细考究其中的含义,只听晴子道:“女公子像陶太太多一些。”

“常听人说完全像了我呢。”静漪仍笑道。

晴子摇摇头,比划了下眉峰处,许是一时想不起该怎么用合适的词汇,只是比划了这一下。静漪却也明白过来,同样望着遂心——这孩子或许以后会长的像陶骧多些吧……

“妈妈?”遂心摇着静漪的手。母亲和这位陌生的日本女人的来回打量让她觉得不太舒服。

晴子看她一副护着母亲的模样,未免愈加心生怜爱。可她也晓得自己在这里并不怎么受欢迎,这就预备告辞。

晴子起身,对静漪深深鞠躬,道:“那我先告辞了,陶太太。”

静漪亲自送她出门。

看到门外等候的车子,和候在一旁等着搀扶她的男人,静漪瞬间觉得眼熟,只是想不起来,到底是在哪里见过。晴子并没有替他们介绍,而是先上了车。那男人上车前也对静漪鞠躬,却没有开口。

静漪等车子走了,才松了口气似的,一回身就见秋薇和遂心站在门内正等着她呢,于是一笑,先过去笑道:“囡囡该去上课了吧?去吧。替我问安娜老师好。”

遂心答应着,由福妈带着她出去了。

秋薇待遂心走远些,才担心地说:“小姐,日本人都找上?门来了,您还是半点儿事儿都没有似的!看她的样子,来头不小的。万一耍的是先礼后兵的诡计呢,日本人最是狡诈……小姐都不怕吗?”

“怕事难道事就不上?门了?”静漪微笑着反问。她心想秋薇这个判断倒是不假,这藤野晴子她虽然不了解详细境况,看她谈吐举止,显然与多年前那个的清秀少女不可同日而语。这其中或许有她那位高权重的养父撑腰的缘故,也未必不会有些自己了解不到的因素,看那随行男子对她毕恭毕敬的态度……果真如此,晴子对她所说的保证她在上海的安全也许不是一句空话。同时,秋薇的担心就更不是没有道理。

不过这些也都仅仅是她的猜测,事情究竟如何,她也很难预料。

秋薇见静漪这么说,皱眉道:“那也该想个对策。如今姑爷是他们的眼中钉,小姐自然也首当其冲是肉中刺。别说是日占区,租界里被暗害的人还少吗?小姐……”

“对了,我才想起来。你过来的正好,昨晚上我和老太太商议,你自己带着孩子们单独住,我们有些个不放心,想要你带着大宝他们过来同我们一起住。你们过来的话,这里是住不下的,不如搬到六号去……你觉得怎样?”静漪问道。

“老太太刚刚和我说了。我也惦记着小姐。这样我能日日看见小姐和囡囡,好的很。就是小姐不要嫌我们母子是一窝麻烦。孩子们太皮了……”秋薇见静漪不着急自己的安危,仍是先替她和孩子们考虑,感动之余,未免添几分酸楚。

静漪笑道:“这有什么……正是调皮才好。这才显得有生气。”

秋薇看静漪虽是笑着,脸色却不好看的很,便问她是不是累了,还是出了什么事。以她对小姐的了解,恐怕是后者的可能性要更大一些。

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四)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二)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三)第九章 无影无形的光 (十三)番外:《鸳鸯锦》(一)第十六章 至深至浅的痕 (八)第二十二章 遏云摧风的雷 (十二)第九章 无影无形的光 (十三)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十四)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七)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画 (三)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缘 (九)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五)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十七)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六)第十八章 百转千回的路 (十七)第九章 无影无形的光 (十三)第二十二章 遏云摧风的雷 (六)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七)第二十章 且真且深的缘 (二十)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六)第十六章 至深至浅的痕 (五)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画 (十五)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一)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画 (十)第二十三章 难分难解的局 (六)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三十三)第十六章 至深至浅的痕 (七)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十四)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六)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四)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二)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二)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十一)第五章 缘深缘浅的渊 (十三)番外:《美人如花隔云端》(十)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七)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九)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二十二)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十八)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五十三)第十七章 时隐时现的星 (四)第五章 缘深缘浅的渊 (十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十六)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十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三十一)第七章 若即若离的鬟 (十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六)第七章 若即若离的鬟 (十三)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十七)第二十二章 遏云摧风的雷 (十二)第十四章 愈浓愈烈的雨 (十三)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三)第九章 无影无形的光 (十一)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九)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十九)第五章 缘深缘浅的渊 (十八)第二十三章 难分难解的局 (七)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十八)第十四章 愈浓愈烈的雨 (十五)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三十六)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五十二)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云 (七)第八章 如玉如晶的雪 (八)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四十五)第十七章 时隐时现的星 (九)第十四章 愈浓愈烈的雨 (一)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四)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二十三)第五章 缘深缘浅的渊 (五)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画 (一)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四)第二章 亦云亦雨的夏 (18)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二十)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十一)第三章 忽明忽暗的夜 (九)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十六)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二)第十九章 乍沉乍酣的梦 (二十四)第十章 自淡自清的梅 (九)第二十二章 遏云摧风的雷 (六)番外:《鸳鸯锦》(八)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五十)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十四)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十)第十八章 百转千回的路 (九)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十五)番外:《思君迢迢隔青天》(四)第二十一章 不静不羁的风 (六)前言第六章 载沉载浮的海 (一)第十四章 愈浓愈烈的雨 (六)第四章 或浓或淡的影 (十三)第九章 无影无形的光 (十二)第二十四章 渐行渐远的帆 (四)第十七章 时隐时现的星 (八)第十三章 易聚易散的云 (五)第一章 最近最远的人 (三十八)第十一章 似真似幻的沙 (十三)第十二章 一舒一卷的画 (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