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女大十八变

胡满被挤兑了,依旧面不改色,万年的面无表情,她看着胡老爹,等着他话。

早就黑脸的胡老爹给了她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他边在地上敲烟袋锅,边用很平淡的语气道:“咱们这个家除了我就是满,没有她,你们现在没功夫坐这儿闲嘴。”

胡老爹老大,胡满,最不服气的是胡有水,被一个十来岁的孩头上,被大房一家都头上,他何止是不服气,他意见大了去了。

胡有水冷眼看了胡满一会儿,道:“满那是运气真好,卖人参养蚯蚓,我这个做二叔的沾了光,我都记着呢。”

他顿了顿,又到买粮上:“咱们就买粮的事儿,我错了?山外旱三年,咱们这地界也未必颗粒不收,她孩家家的不懂,我做二叔的教她两句,你还能不高兴?”

“高兴,哪能不高兴,你的对这嘞,”胡栓还能啥,当初几个孩没娘,没人管,二房那边有意见也没少帮忙,这么多年了,他都记在心里。

家里有存粮,祠堂里也有粮食,地里的苗苗浇点水也还能长,除了还没下雨外,一切都很好。胡老爹也觉的没必要去买粮,为了孙女的面,他让别得人散了,两人单独聊。

胡老爹问她为啥想到要买粮。

胡满捡了个木棍,蹲在地上写写画画。胡老爹也蹲过来,看了会儿就认出来了,“这是咱们村的地形?”

‘嗯’了声,胡满指着波浪形的曲线道:“咱们村里靠近庄稼地的只有这一条河,我留意了,河水最少下降了两掌。”

她又用木棍指着两条直线下的波纹:“这是吊桥下的深崖,前几年这个时候水都要漫上来,今年水面离了三丈远。”

“您在看看河沟,里面的水盖不住脚面。”

胡满沉着脸把木棍插在正中央:“这是水井的位置,您老忙可能不知道,水轱辘上的绳下完了才能打上水。”

她做最后的总结:“去年就落了那么几场薄雪,北方这边已经没有汛期河水涨不上来,还在降。现在都四月半了还没下过雨,庄稼长出来了也收不了多少粮食,干旱是注定的,咱们要做的就是存粮,在粮价没有疯涨上来之前。”

经她这么一,胡老爹脸上露出严肃的表情,但生活阅历告诉他,事情没的那么严重。

他侥幸道:“就算旱了咱们这儿影响也不大,它还能旱个十年八年不成?你可别吓唬爷爷了。”

合着这么多全白费了。胡满毫不恭敬的甩他一个大白眼儿,她也不费力讲道理摆事实了,了当道:“粮食买了也坏不了,为了以防万一,先买个几百斤回来。”

她难得有个娇俏模样,胡老爹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都听你的,等大宝他们进府城考完试,回来了咱就买。行了吧?”

胡满无奈的笑了。大家长的宠爱就是好啊,磨破嘴皮不通的事儿,她翻个白眼不高兴一回就让人会回心转意了。

蹲在一边儿假装玩游戏的两屁孩对视一眼,假装淡定的跑了。

立春人鬼大,听了爷爷跟大姐的话就跑回去告诉刘巧儿,腊月也是被收买了,整天跟在刘巧儿后面转,亲亲热热的样,不知道的还以为刘巧儿才是她亲娘。

咋咋呼呼的十月回来了,她在道口村跟一位绣娘学针线活,这几天是去了城里的大绣庄开眼界,今天才回来。

在家门口就嚷嚷:“爷,奶——我回来了,你们快出来拿东西。”

半旧的牛车上放好了几个包袱,十月坐在垫上捶腿,叫唤这朝院里看,也不下来。

胡老爹闻言透过梨耙墙朝外面看了一眼,回过头来就对胡满道:“你别跟她学,回个家还的叫我迎她怎么的。”

以前十月出门回来,白氏都欢欢喜喜的迎出去,偶有抽不开身,十月就站在门口叫,除非有人迎她,要不她能站在门口哭丧。

从就能把人哭到服软的十月,长大了哭功早已炉火纯青,又会撒娇卖萌,白氏对她是又爱又恨,听见十月叫唤,她就放下手里的活迎出来。

边走边抱怨:“咱们家的闺女光出祖宗,捧在手里含在嘴里还嫌不够。”

“哎呀,奶奶,你快过来,我给你买了好东西。”十月跳下牛车喊的那就一个大声,生怕街坊四邻听不见。

“来了,来了,”白氏眉眼梢里挂着笑,谁不希望有一个会来事儿又孝顺的孙女呢。

胡老爹瘪瘪嘴摇头,又对胡满道:“十月有些地方你还是可以学学的,当初让你跟着一起去学刺绣,你偏偏不去,以后后悔也晚了。”

胡满哼笑一声:“我是给人当老妈的人吗?”

这话可真损,胡老爹忍不住笑。

等十月大包包进家门的时候,真真是女大十八变,胡满跟她那身行头比起来,也就脸能看。

只见十月不胖不瘦,身着豆绿色短襦,配海棠色百褶裙,一双精巧的绣花鞋随着走动时隐时现。

她粉白脸上擦了淡粉胭脂,一双似蹙非蹙柳叶眉下是盛着一汪水的凤眼,唇上点了红色口脂。上了浓妆的五官很容易就掩盖她是蒜头鼻的事实,脸上又配着姑娘的故作矜持,和傲慢,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好惹,同色也是出色的。

一家都围着她转。

十月偏偏喜欢跟胡满嘚瑟,站了老远叫住要出门儿的胡满:

她在家人面前很客气:“大姐,怎么妹妹一回来你快去要走啊?你快过来啊,我给你带了好东西,特意花了不少银给你买的呢。”

胡满回过头看了她一眼,扭头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