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是由干独尊儒木的缘故,历史对于以法治国的秦数曰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千百年后的人们还蔑称其为虎狼之国。最重要的是秦始皇居然敢焚书坑儒,这简直就是犯了天下文人士子的忌讳,就凭这点,怎能指望编修史书的读书人手下留情。
而正是由于商鞍变法使得秦国强盛起来,才能吞并六国的实力,所以恨乌及屋之下。商鞍哪里还有什么好名声,连司马迁都在史记都记上一句,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
不过到了现代。因于国策需要,对于一切敢于创新、变革的事迹、人物评价都是非常高的,尽管有少数不同声音,但是大多数人都承认商鞋是一个敢于触动旧势力、敢于改革的英雄,楚质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楚质也不赞成将商鞍塑造成一个高大全的完美英雄,毕竟出于时代的局限性,商鞋制订的某些法令确有些苛刻,在现代某些人看来,是祸害人民的,是历史的到退,但是楚质觉得,令人不能用自己的目光看待古人,然后以自己前的意识对人家横加指责。
应该要以公允的态度看待,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楚质认为,争辩那个法令对当时百姓是好是坏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但更重要的是认识到商鞍“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精神。明知道积弊已深,还抱着法古无过。循礼无邪、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念头,那岂不是可笑之极。
要知道商鞍虽然被害,但新法并未被废除,可见新法适应时代的展趋势。连旧贵族们也在变法中受益,不然他们早就叫嚣着全盘否定商鞍之法,恢复古礼了。
相对来说,现在的范仲淹,还有之后的王安石,或者几百年后的张居正他们实施的新政之所以前是先成功,后失败,法令全都被废除了,那是因为他们损害大多数权贵士伸利益的同时。却没有从另一方面加以弥补,新法能保留得住才怪。
固然对政治不怎么了解,或者说本身对于政治的敏感度不高,但是也不妨碍楚质吸收别人的成果,这就是身处在一个资讯达时代的好处,就算你自己想不明白,不过听多、看多后总多少有些收获的。
穿越之后,虽明知道北宋存在许多弊端,不革新迟早会出问题的,但是变法的后果楚质也十分明白,他可不认为自己的能力比范仲淹等那些千古名臣强,连他们都没辄,自己哪里有这种本事,所以早抱着置身事外的心思,没打算牵扯其中。
变法可是件没收益却高危险的活计,成功了也别高兴太早,因为世事无常,生前固然风光得意,死后却可能被抄家鞭尸;失败了更惨,千夫所指还是轻的,说不定哪天就成了某些人口中的民族罪人。
而刚才范仲淹所言,看似不满楚质拿自己与商鞭比较,其实是在隐喻自己和他遭遇相似、同病相怜。楚质当然听得出来,就要装做诚惶诚恐的道歉,可是见到范仲淹心神耗尽,霜染鬓,一脸憔悴的模样,楚质那颗本就不硬冷的心就软了下来。轻声说道:“芶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这句名言可是后世变革者们的座右铭,将其奉之为真理,楚质刚开口就有些后悔了,因为这话绝对能引起范仲淹的共鸣。
果然不出所料。范仲淹眼睛一亮。忍不住面露微笑,觉得这话说到自己心坎上了。颌赞许起来,不过也没有失态到击掌叫好的程度。
这多少让楚质稍微心安,也有些庆幸,还好这话没有旁人听见,不然流传出去,别人还以为自己是个坚定的革新派呢。至于听到此言的范仲淹,楚质相信他不会随处宣扬的。
范仲淹的确不会随意宣扬,不过楚质却忽略一点,以为范仲淹没有放在心上,然而他却是小看了这句名言的意义,抛开其中的变革思想不说,这话简直道尽了士大夫们应该具备有的品德。
况且范仲淹与何涉是什么关系,见到老友弟子这般有出息,自然要写信赞扬几句,而何涉当然不会错过为弟子扬名的机会,在与朝臣名士们聚会时,有意无意的提及此事,立即得到成片的肯定赞叹。
大臣名士都说好。那自然是好的,所以这句名言顷刻之间就传遍汴梁城。让一些人大叹后继有人之余,纷纷用此言教育后辈弟子,也让某些人心里极不舒服,暗暗警慢,而且也由此言为契机。在朝堂之上掀起许多风波来。
不过楚质远离京城,风波再夫也牵扯不引四刁(来,现在他只想着应该如何做才能缓解范仲淹品识
范仲淹以天下为已任,明白国家之弊,朝廷之危,有心施展心中抱负,可惜未半而中道崩狙。若是常人。可能为会自己的遭遇而叫屈报怨,而范仲淹具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广阔胸襟,按理来说不应该为了贬职而伤感郁闷。
然而这有个前提,那就是范仲淹还在为天下而忧,自然有种无力回天的心情,或者像他这样的人都有种事不可为而忧之的品行。总是忧心仲仲的,没病也酿出病来。
但是当楚质寻思着,如果自己劝慰范仲淹凡事应该看开些,别总是忧国忧民的,不知道他会不会就此翻脸。
还好,不等楚质想通透,就听范仲淹说道:“名流千古老夫不敢奢望,只能做些恩泽后人之事,朝廷以后就要靠你们了。”
语气中有股心灰意冷、看破世事的意味,好像在交待后事似的,这让楚质脸色微变,连忙开口道:“范公。你怎”
似乎不愿意多谈这个话题,范仲淹微微摆手,从桌案上拿起两三页纸递给楚质,说道:“老夫准备置买些甩产,以济助范氏族人,拟定了几条规矩,你且看下有无疏漏之处。”
难道是范氏义庄。接过纸页,还没有看,楚质脑中就闪过这个念头,目光轻掠,现果然如此,心情忍不住有些激动,对于范氏义庄他可是久仰大名了,这可是前所未有的先例,是范仲淹的创,是中国慈善史上的典范,还是一个奇迹。
自弄创之日起,无论经过战火纷飞。还是朝代更迭,却一直未倒,直到清朝末年还运作良好,共持续了八百多年的时光,是最早的家族义庄。
然而,范仲淹自然不知道自己的举措还有那么多的意义,他之所以购置义田,经营义庄的原因,无非是想赈济亲族之贫困者。
当年范仲淹二岁丧父,母亲谢氏因贫困无所依,所以改嫁于人,长大之后,范仲淹明白自己的身世,即拜别母亲,到应天府书院求学,因家境贫苦,更加激励他勤奋力学,直到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从此踏上仕途。
于是将母亲迎回奉养,并恢复范姓。返本归宗,但是平时也想到,如果范氏家族当年有类似义田的赈济制度,那在他丧父之后,就有基本的生活接济,母亲就不用改嫁。自己青少年之时,也不会遭逢贫困的煎熬。
以前忙于国事,没有时间实现这个理想,如今有这个,条件,同时自感身体不适,怕以后没有机会,范仲淹自然不会错过,决定在家乡,也就是苏州吴县购置义田,创建义庄。以济族人。
不过抛开巩固宗族的原因之外,本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家就是国,国就是家,治国以齐家为基础,范仲淹建立义庄不仅是对家族的保护,也是以减轻国家负担为目的的。
看着纸上列举的规矩。楚质十分的佩服,按照范仲淹的想法,购置的义田并不是直接给族人耕种,而是租予他人,收取地租,再用地租买米帛放给族人,而且设有管理人,接受族人监督,并以工作好坏决定领取报酬的数额,管理人若有侵占义田的行为,族人有权向当地官衙举报给予惩处”
其他种种不足而一,反正怎么看都像是现代公司的雏形,也不知道范仲淹是怎么想到的,意识还真是前。
“你觉得如何?”范仲淹问道,好像有救考校的意思。
如果直接说好,一点意见也不提。那不是显得自己太没有水平了吗,见猎心喜之下,楚质也不想藏拙。直言不讳的说道:“此乃善举,不仅能恩泽族人,且能保地方之安稳,必将得到朝廷嘉奖,然而
犹豫了下,楚质轻声道:“就怕惯纵了某些懒汉的惰性。”
按照范仲淹在纸上罗列的举措,范氏义庄所放的口粮、衣服、住房都是可以无偿获得,像丧葬婚嫁的经费,只要申请就可以得到。而且凡是范家的族人,就有权利向义庄领取所需物资。不分贫富。一视同仁。
然而靠救济来维生的范氏族人,最低限度的生活有了保障,对他们来讲无疑是一件好事,同时也是一桩坏事,因为这样容易养成他们的依赖思想,可能以后从此就不思进取。总是想着如何占义庄的便宜。有一定的消极性。
周末,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