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小有斩获

第二十一章 小有斩获

当天下午,14:00,御书房。孟歆再次被拎来问话。

朱棣、朱高炽、朱瞻基还有司礼监一堆提督、掌印、秉笔、随堂等太监。

“小二,先说一说怎么制定五年计划吧。”朱棣长髯抖动,两眼含笑。

“就是各部门要制定一个五年后,自己这个部门要完成的总目标。比如:五年后,户部的年财政收入要达到多少。然后,为了这个总目标,每年达到多少,具体怎么做才能达到,保证措施是什么?。比如:明年,财政收入要在今年的基础上增加5%。今年财政收入是1000万两,明年就要达到1050万两。具体措施,比如:漕运都督府改制为大明皇家漕运公司,既节省了开支,又可以盈利。南方的茶叶、瓷器、丝绸、大米、食盐等,北方的铁器、煤炭、毛毯、牛羊等,互通有无挣取运费。开源节流,增加财政收入。”

“那要是受灾了怎么办?就像今年的苏、松、杭、嘉、湖水灾。”朱高炽问道。

“那也是部分地区。无关大局,相应核减就是了。五年计划里必须预估紧急情况--水灾、地震、台风等等。保障措施不能只有一条,比如:开发大员、交趾带来的粮食收入、贸易收入。为了防止、减缓大明社会的的主要矛盾,必须采取防范措施。”孟歆看了看朱棣、朱高炽、朱瞻基。

“什么是大明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是历朝历代的主要矛盾?”孟歆意味深长。

片刻,朱棣说道:“土地,土地兼并。可是,均田太难了。”

“我们不强制均田。用经济、技术手段--首先,宣布土地为国家所有,禁止私下买卖。其次,打击投献--这种偷税漏税行为。对秀才以上--有功名的人,不再免税,严格核对直系亲属人口--减少、直至杜绝豢养家丁家奴,改发有限的廪粮。再次,赎买--皇爷爷可以成立大明皇家银行,贷款给老百姓--20--30年还清;每年的佃租粮食作为还贷资金,每年大明皇家银行还可以收取6--8%的利息。国家每年增加5%的财政收入非常困难。但是,老百姓只要不偷懒、没有伤病,每年增加收入8%,非常可行。比如:我们大明皇家百信酒店、百信邮局、佰头沟农业工厂的职工每年还几两银子的贷款和利息--轻轻松松。最后,用技术手段和经济手段--我们限制超级地主使用我们的粮食种子。同时,我们在他们的周边赎买、租用大量土地,和农民合作开始大明皇家农厂,掏空他们的佃户。同时,开办工厂,招工。看见工厂、农厂的效益节节攀升。他们就会趋之若鹜,转向农厂、工厂(这就是蛙岛土地改革模式)。我们只要坚持国有占股,在董事会、股东大会上把握大方向没有问题。大明社会的主要矛盾就能够解决。但是,要把农厂、工厂开遍全国南北、黄河长江上下缺的是--人才啊!现在,那些只会读四书五经的儒生--百无一用。”

“那么,怎么办?”朱瞻基不怕当出头鸟。

“办一所大明皇家综合大学--政治学院学习明朝社会各阶层关系、大明国家各民族关系、大明律、大浩、大明刑事、民事、经济案例、大明国家、社会结构等等--一切和治理地方有关的知识。理工学院学习冶金、采矿、机械、制造等等。军事学院......”孟歆畅所欲言。

朱棣暗暗点头,问道:“哪他们要用你的专利授权怎么办?而且,头三脚难踢呀!”

“由大明皇家银行调查、核准,不符合国家授地情况的,有接受投献的、有兼并别人土地的,一概不予以授权。头三脚 --可以找试点。比如:大明皇家佰头沟农厂、炼钢厂等等公司的技术员、工程师可以摆脱军户、匠户的限制,子弟可以进入大明皇家大学佰头沟分院学习。应天府南京的皇庄也可以办农厂、工厂啊!只要明年春天谷神麦98丰收、水泥、玻璃量产完成后。”孟歆知道朱棣动心了。

“还有,技术保密怎么办?”朱棣还是非常看重炸药配方保密的。

“流水化、标准化。比如:黑火药的总比例只有皇爷爷几个人知道。以生产1000斤黑火药为例--第一道流水工序,三种原料,三个组粗加工,制备硝、硫、碳;第二道流水工序颗粒化细加工,三个组细加工;第四道流水工序,多少硫混合多少硝、多少硝混合多少碳、多少碳混合多少硝,三个组进行混合;第五道流水工序把第四道工序生产出的物料分三个组进行混合。每一个工序的人都不知道具体的流程、配方比例。而且,第四道工序、第五道工序还可以采取变量,每一次都不同。确保无虞。但是,中国的火药技术已经传到了西夷。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技术。他们已经开始研制火炮了。我们炼钢厂一旦量产,必须给郑伯伯的远洋船队装备火炮、火枪。”

朱棣感觉到这个便宜孙子还真的没有藏私--一个火药生产就让他弄出花了,说道:“好吧,朕再想一想。每天,你派人到纪家去拉家具、字画。院子你要不要,便宜一点卖给你。”

“谢谢皇爷爷。”孟歆欣喜若狂:大明皇家百信酒店这就要开分店了--今天,小有斩获。

“对了。对锦衣卫,你有什么好的建议?”朱棣倒是满心期待--这个臭小子往往能够出人意外。

“关键是--拿走司法权。不要让锦衣卫执法--掌管人犯的审判。审判严格归属刑部、大理寺。锦衣卫恶名昭彰主要是滥用司法权。锦衣卫的工作重点应该是--第一是--侦察监督的职能和部门要加强。侦察主要是对鞑靼、瓦剌、畏吾儿、女真、交趾、吕宋、缅甸、帖木儿汗国......”

孟歆从背包里拿出来一个地球仪--50公分大小--放在朱棣的眼前,指着甘肃西北的瓦剌,说道:“这个地球仪,请皇爷爷笑纳。这里的瓦剌--他们已经野心勃勃,必须盯紧,一旦有风吹草动,我们好及时备战。再指向辽东以北的女真--这里,现在还很弱小。但是,如果任由他们发展,必将祸害、屠戮中原。当然,还有西夷--正在发展坚船利炮。100年以内,大明必将面对。对内,八大晋商和鞑靼、瓦剌、女真多有商业往来,其中盐铁暴利驱使之外,必须监视、监督他们的不法行为--因为利益与共,将大明的政治、军事、经济情报卖给蛮夷;还有官员--特别是偏远、贫穷地区的官员--贪污、受贿、枉法--挨骂的是皇上和大明朝廷。穷凶极恶的甚至可以激起民变。其次是--公诉、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根据对内监督的违法乱纪的人和事,作为大明朝廷的代表--作为原告向刑部和大理寺提起诉讼等等。再次是--、举报中心,接受官员、士绅、百姓的举报、御史的弹劾,进行侦察。最细致、困难的是--勋贵、官员、士绅、富豪的预防职务犯罪--监督这些人,发现犯罪---抓早、抓小。最后是建立系统的侦察、监督、破案技术部门,这一点宋朝的刑事侦查技术可以管中窥豹。”孟歆看看朱棣,不再言语。

朱棣心里质疑:这还TMD是一个孩子吗?

第二十一章 小有斩获第二十六章 法不传六耳(一)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十一章 初战告捷(一)第122章 扎实推进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第106章 奇正相倚第七十章 120度射击第四十二章 依依惜别第十七章 初战告捷(七)第116章 欺人太甚第101章 各得其所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耻(一)第121章 走出第一步第三十章 痛并快乐着第107章 尽忠报国(一)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五章 总会有出路的第九十四章 千古一帝(一)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头第二十八章  唯我独尊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九十三章 防患于未然第九十章 肱股之臣第八十七章 无耻、嚣张、卑鄙第六十四章 道天地将法第六十九章 靖康之耻(五)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十六章 初战告捷(六)第二十七章 法不传六耳(二)第四章 万事开头难第三十章 痛并快乐着第五十三章 竭尽所能第五十五章 养虎遗患第118章 毫末累土第五十八章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第六十二章 礼下于人第四十章 千头万绪(三)第三十六章 指点江山(一)第十五章 初战告捷(五)第五十五章 养虎遗患第130章 跨越时代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二十四章 话里有话第113章 致命一击第九十九章 竭尽全力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八章 牛刀小试第119章 渐入佳境第五十六章 祸起萧墙第122章 扎实推进第四章 万事开头难第123章 勉为其难第七十五章 百尺竿头第128章 逼上梁山第134章 近水解渴第二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102章 欲说还休第二十章 万丈高楼平地起第十六章 初战告捷(六)第七十章 120度射击第三章 仇颖第六章 第一桶金第125章 胆大包天第十八章 初战告捷(八)第八十七章 无耻、嚣张、卑鄙第十八章 初战告捷(八)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第二十一章 小有斩获第130章 跨越时代第五十九章 战略战术(一)第十九章 初战告捷(九)第三十四章 萝卜和大棒(一)第六十五章 靖康之耻(一)第五十六章 祸起萧墙第八十五章 势在必得(三)第112章 润物无声第104章 天下太平的希望第二十八章  唯我独尊第118章 毫末累土第八十九章  孝敬老爸第九十九章 竭尽全力第110章 尽忠报国(四)第120章 秀美泉城第三十一章 推销产品第七十五章 危机四伏(一)第111章 尽忠报国(五)第五十一章 靖康耻,犹未雪第十四章 初战告捷(四)第125章 胆大包天第126章 针锋相对第三十三章 分工和流水线第130章 跨越时代第六十六章 靖康之耻(二)第十九章 初战告捷(九)第131章 雄心勃勃第126章 针锋相对第二十一章 小有斩获第九十一章 喜出望外第九十六章 千古一帝(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