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 章萝卜和大棒(一)
孟歆和朱瞻基回到东宫--清宁宫--书房。
孟歆坐在沙发上,发现大理石茶几上的茶具是一套釉下青花的彩瓷。欣喜若狂--无论如何要骗到手里。
朱瞻基看见孟歆盯着茶杯,有一些懵懵懂懂的,问道:“小二哥,还有什么事情吗?”
“我看这套茶具太精致了。”孟歆事出意外,脱口而出。
朱瞻基不以为然,说道:“这有什么?贡品而已。你送我的《永乐字典》,我还没有谢你呐--你如果喜欢就拿去。还有你看这书房,改装完成过后--温暖如春。我该如何谢你?”
孟歆心想:夜猫子上宅,无事不来。这小子没憋好屁,说道:“举手之劳,不足挂齿。”
朱瞻基不信--钓不上鱼来,循循善诱,说道:“我有一套--曜变天目茶碗。”说完,看着孟歆。
孟歆知道:曜变天目茶碗是宋朝是宋代黑釉的建盏(建宁府建安县东部,今属南平市建阳区)瓷器--有“ 碗中宇宙”这种说词,说碗里面仿佛是深夜海边看到的星空,高深莫测。看了看书房--知道--地面上铺了矿渣空心烟道板材做地暖--上面铺设的仿大理石瓷砖,奇怪的是--怎么还烧着一个铸铁火炉带着三组铸铁暖气片--但是,这些,也不值得朱瞻基这小子下血本--拿出曜变天目茶碗--还有什么幺蛾子?看着朱瞻基,孟歆想到:你有千般妙计,我有过墙梯--放马过来。
“你有什么,关我何事?”孟歆就不信--朱瞻基能坐怀不乱。
“我服了你。”朱瞻基把一叠文件扔给孟歆。
孟歆看了看是新军编制的计划草案--这是大家伙商量好了的--问道:“有什么问题吗?”
再一看,明白了--这是朱棣手里的那一份--编制里--连队里编制一个炮班的文字下面--用朱笔画着红线--朱棣这是给自己留了面子--没有当着群臣的当面,质问自己--为什么没有安排迫击炮的生产?于是,说道:“谢谢皇爷爷的体谅。我们是不能没有火炮。但是,目前我们的炼钢厂还没有炼制出钢材强度、韧性足够的炮管钢材。郑伯伯也和我提出要火炮--还有15天,郑伯伯的船队就要出发。这样吧--先制作炮架和底座。唯一有一点难度的是--炮弹的尾翼加工。还有注意--撞针的淬火--保证强度。第一批只能是装备10滑膛迫击炮了让炮架、底座先交给刘汉坤,等我的炮管。争取十天后开始组装。只能让郑伯伯用现在皇爷爷手里的这门迫击炮训练炮手了。”孟歆拿出27张9个82毫米迫击炮零件的三视图交给朱瞻基--参数82毫米、全质量52千克、射角45-80度、射程6000米.....
孟歆看着朱瞻基还是心怀感激--哥们够意思。
再不走就关城门了。孟歆让周博诚找人向朱高炽给朱瞻基告假,拉上朱瞻基坐上马车出城直奔大明皇家百信农厂客家围楼。
孟歆自己家里的客厅中,朱瞻基、孟歆对饮着XHC。
猪蹄子、叫花鸡、东坡肉;鸡蛋西红柿、烧茄子、酸菜鱼........梦兰做了一桌子菜被两个人吃的七七八八......
两个人转坐到沙发上,梦兰砌上了碧螺春。
孟歆掏出一叠书稿《国富论》扔给朱瞻基,说道:“看一看,请皇爷爷署名可好?”
朱瞻基看了半天--本来就喝的有一点二五眼--现在,看着密密麻麻的文字--真是头昏眼花、不胜其烦--说道:“你想说的是啥?”
孟歆豪情万丈,说道:“你知道吗?决定社会进步水平的关键力量是--生产力--生产力的三要素包括劳动力、劳动工具、劳动对象。其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因素;劳动工具的进步水平--即标志着技术进步的快慢。
比如:远古的时候,你要搭建一间草棚,需要先弄几根树干,搭建棚顶。怎么办?”
“砍树呗。”朱瞻基不以为然。
“远古的时候,你有刀吗?”孟歆问道。
“不是说--古人是--刀耕火种吗?”朱瞻基振振有词。
“哪是什么刀?怎么种的火?”孟歆步步紧逼。
朱瞻基不知所措。
“远古,人类的狩猎、捕兽的第一件武器--工具是什么?”孟歆循循善诱。
朱瞻基想了想,说道:“恐怕是石头吧?”
“对了,是石头。人们还给敲击、磨砺变得有锋利尖头的、锋利刀刃的石头装上木棍--变成了石矛、石斧。这是人类劳动工具的第一次和第二次革命和技术进步。刀耕火种是春天--火烧袁野开荒--树木、杂草化为灰烬以后,用石器的刀来播种。
第一次劳动工具的进步是人类学会了敲打、砍砸、摔碰等等笨拙的手段制作石器。因此,石器工具不但粗糙,还很少、很稀有。人们,只有狩猎、采摘获取食物。饥寒交迫,只能存活十几岁。但是,人们学会了生火、用火,可以吃到烤熟的食物,可以用火驱赶或者防范野兽了。中国出了一个燧火氏。
第二次劳动工具的进步是--人类在敲击石器的基础上,又学会了磨砺石器。石器工具更精巧、更锋利、更趁手了。这个时候,人们从狩猎、采集食物进步到耕种。还有,驯服、豢养家畜,有了猪、羊、牛、马、狗等等。但是,还是收获很少。没有多出来的土地,没有私人的财产,所以--这个时候,还没有头人、地主、奴隶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