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终南遗府

无名山峰右侧峡谷,陈璘几人神色凝重,此处是他们千辛万苦几番推算才确认的,几处有可能是洞天福地之一的所在。已经走了两处,亦不知是推算错误,还是机缘未到无法辨识,始终未曾有所发现。

此地已是终南山北麓极为偏僻的一处地方。终南山地形险阻、道路崎岖,大谷有五,小谷过百,连绵数百里,古人记载,“终南横亘关中南面,西起秦陇,东至蓝田,相距八百里,昔人言山之大者,太行而外,莫如终南。”

张衡的《西京赋》中提到,“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

终南山与道教有不解之缘。据传楚康王时,天文星象学家尹喜为函谷关关令,于终南山中结草为楼。一日忽见紫气东来,吉星西行。不久一位老者身披五彩云衣,骑青牛而至,原来是老子西游入秦。

老子在高岗上为尹喜讲授《道德经》五千言,然后飘然而去。道教产生后,尊老子为道祖,尹喜为文始真人,奉《道德经》为根本经典。

峡谷中有条小山涧,水流充裕,加上山谷封闭式环境,水汽蒸发形成的雾气非常浓厚,能见度极低,几乎只有十来米远。

顺着山涧直上,周边都是险峻岩壁,攀无可攀,而峡谷纵长在地图上估计都有十余里。

才进去数十米,指南针就开始出现紊乱,陈璘皱眉道,“这鬼地方看又看不远,指南针又有偏移,哪来那么多磁铁岩石?卫星地图又终年被浓雾遮挡,毫无行路目标可言。看来只能顺着山涧往上爬了,否则很容易迷路。”

道士无所谓,“四个人挨近点,都背上攀岩绳就是了。”

中校牵头开路,野外生存他最有经验,道士居中,陈璘接后,和尚扫尾,一路艰难地顺着山涧,劈山开路,攀爬直上。

渗入山涧近数十里,风景倒是甚好,大树参天,岩壁陡峭,山泉灵涌,鸟语不绝。

“不对。”陈璘猛然从一路心旷神怡的景色中反应过来。

“什么不对?”和尚随口接了一句。

“按照卫星地图判断,这条山涧两端直线距离不过十余里,我们都走了快要超过一倍了。”陈璘皱眉看着手中的卫星地图复印件。

“山涧本来就是弯弯曲曲的吧,自然会延长流径里程。”正在琢磨怎么爬上一个低矮峭壁的中校,随口接茬道。

“问题是,我们爬过的山涧几乎都没有什么明显的弯曲。”陈璘解释。

拍拍手上的泥土,道士不以为意,“说不定山涧是一个略弯的弧线流径而已。”

“那说明它绕过了什么东西。”和尚与陈璘突然异口同声地大叫。

陈璘马上决断,“回头,往回十里,再向左右攀岩而上,扇面搜索,看看岩壁后面是什么?”

山涧中段位置,陈璘和道士寻了个较高的小平地,生起一堆篝火,一方面给分头搜索左右的和尚与中校指示回来的方向,一方面煮点鱼汤热食供大家就餐。

很快,和尚就回来了,“前进了二三里路,没什么收获,除了山,还是山。”端起一碗开水灌了下去。

“也不知道搞点野菜汤。”和尚看着鱼汤埋怨。陈璘当做不听见。

道士嬉笑地接口,“这里最方便抓的食物就是鱼呀。”

过了很久,当陈璘他们等得有点心急,准备让和尚去接应的时候,中校回来了。

连续爬了这么多山路,中校也疲惫不堪,随手扔了一样东西给陈璘,自顾自倒了一碗鱼汤就稀里哗啦地吃喝起来。

“什么东西?”陈璘疑惑地接过。

“铜质小酒壶?”入手的是一把破损瘪凹的铜质小酒壶,弯嘴圆肚弧柄,没有任何修饰,只是青铜表面锈迹斑斑。

“翻过去靠左一里多,有条明显人工铺设的小山路。往上行,在走上一段路,在半山腰有很多居室废墟,我从最近的一家废墟里刨到这个东西,就往回赶了。”中校喝了一碗后,缓过神来,开口说道。

陈璘大喜,“有戏,今天我们休息下,明早再出发去探探究竟。”

半山腰的废墟遗迹规模很大,但是已经荒废时间很久远了,甚至很多残碎的墙石都是一触即碎。

陈璘他们震惊地看着现场,围绕着半山腰,好大一圈住宅区域,甚至还有估计可能是山门遗址的巨大石台。

“这里应该是外门弟子居住区,我们继续往上走。”道士判断。

和尚也是很认可。

从来没有看到过宗门驻地的陈麟和中校,自然没有意见。

一路继续往上,路越来越难行,山风越刮越猖狂,不是还形成一股突如其来又瞬间消失的狂暴小龙卷风,肆虐着山上的一切。

艰难的爬行过后,又出现了一层错落有致的山洞建筑,平台、大树、汲泉一应俱全,只是荒芜已久,无尽的风沙岁月已抹去一切文明的痕迹。

再往上已无法前行,冰雪严寒覆盖住更上面的路径,经常有绞碎的冰块被狂风卷起,呼啸着盘旋切碎所触碰到的一切东西。

“上不去了,没有准备,我们的身体还耐不住严寒,也挡不住这些旋转的冰刀。”陈璘沉声道。

“这是内门弟子的居住区,看磨损程度,估计早荒废数千年了。难怪在山里,从来没有听说过还有这个地方。”道士说到。

和尚想了想说,“当年的内门弟子,远不是我们现在所想象的低下境界。说不定,筑基以上才能进内门,不像现在炼气就可以进内门。所以我们认真搜索下,也许还是有点收获的。”

“有道理。”陈璘肯定。

一连三天,特别事务处四个人,在这些山洞遗址疯狂地进行搜索探究。

“没有收获。”中校冷冷地说。

“可能是集体搬迁到什么地方去了,清理地很干净,除了几个盘盘罐罐,什么东西都没有。”道士沮丧地说着。

和尚耸耸肩,一摊手,示意也没有发现。

“我倒是找到一块玉石条,只不过我又不卖玉石,值钱也没有用呀。”陈璘顺手从后面捞出一块书本大小的长条玉石。

“这应该是和田玉,昆仑特产,只是有点差异而已。”道士瞄了一眼。

“嘿嘿,这么大块应该值不少钱。”中校笑了。

玉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淀所在。中国考古学家相信在新石器时代与铜器、铁器时代之间,横亘着一个玉器时代。东西方文化最早的基本差异,就是在新石器时代有无发达的玉器文化。东方文明的智慧在玉器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自文明之始迄今八千多年,无论中国文化经历过何等巨大的激荡,玉石文化和传承始终未曾中断。

玉石,分为软玉和硬玉。

玉石文化之源是从软玉开始的。

软玉,苏联化学家曾将软玉命名为“中国玉”。软玉的大部分在国际上并不被认为是玉,而是非玉矿物,但在中国涉及文化理念而被称为玉的一个主要类别。

因此,中国流行的所谓“中国四大名玉”(和田玉、绿松石、岫岩玉、独山玉),实际上真正属于矿物学上软玉的,只有和田玉、岫岩玉。

软玉的化学成分是钙镁矽酸盐。

和田玉具有玉石中最犟的韧性而不易破损。分布于中国昆仑山,包括了以白玉为代表的多品种软玉系列。和田玉是纯度较高的一类软玉,矿物比重在2.80-3.10之间,莫氏硬度在6-6.5之间。

和田玉中的羊脂白玉因色似羊脂故名,其质地细腻,“白如截脂”,特别滋蕴光润,给人以一种刚中见柔的感觉。这是白玉中最好的品种,目前世界上仅和田有此品种,产出十分稀少,极其名贵。

还有就是硬玉,也就是翡翠,和软玉性质不同。比重在3.25—3.35之间,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软玉要硬。文化传承史起于传入中国后,远迟于软玉。

如今和田羊脂玉资源已近枯竭,品质优良的羊脂白玉从每克仅为二十多元人民币,十年间暴涨到每克二万多元人民币,涨幅达到了上百倍。

看着手中价值近千万美元的羊脂白玉条,陈璘叹了一口气,“算了,回去吧,总算找了点传家宝,也是没有白来了。”

“原以为触手可及大富贵,哪想到是黄粱一梦小米粥。”道士遥望远处被风雪遮掩的高山,无比失望。

“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施主切不可沉迷期间。”和尚一本正经。

“要不,我们去缅甸赌石去,我曾经去过一次矿区赌石。很过瘾,放松一下,又不比赌博那么招人眼。”中校乱出主意。

看到大家都不反对,陈璘笑嘻嘻地说,“那这块和田羊脂玉就归我了,回头多带点钱,每人都挑一车翡翠原石回去,自己找工匠切出来当纪念品好了。”顺手把羊脂玉石放进后背登山包里。

第六十二章 千里救援第四十五章 星空幻想第六十六章 藏经之密第七十七章 连夜突袭第四十四章 剑胎筑基东汉拯救大兵耿恭之战第一零一章 历练选择第二十八章 翡翠气化第十章 深山养伤第九十六章 空间跳跃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八十章 明修栈道第八章 祸不单行第三十二章 招商引资第六十二章 千里救援第二十五章 地下世界第十二章 偷渡出国第七十二章 特殊合金第七十五章 暗中交锋第二十九章 缅甸军阀第八十一章 夺回南海第一零三章 惨胜而归第八十八章 三家会盟第八十八章 三家会盟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东汉拯救大兵耿恭之战第八十九章 火星家园第十八章 再会老头第三十五章 再起冲突第四十四章 剑胎筑基第四十二章 核反应堆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击第四章 小镇突围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第一零八章 尘缘事了第二十章 船厂骗局第八十九章 火星家园第十章 深山养伤第十六章 移民英国第八十七章 移民月球第七十三章 氘氚聚变第五十一章 电池暴利第十五章 投资公司第三十二章 招商引资第六十七章 玉虚内乱第五十四章 泰铢沦陷第八十六章 人工重力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一零四章 远征部队第九十一章 冥王前哨第六十六章 藏经之密第八十七章 移民月球第八十八章 三家会盟第十五章 投资公司第五十六章 蛰伏缅甸第六十章 世家隐秘第八十五章 神秘仪器第三十一章 海岸渔业第十九章 疯狂扩张第六章 普陀赠书第五十七章 五行俱全第七十章 山海计划第四十五章 星空幻想第六十八章 大战余波第九十三章 西山密约第七十章 山海计划第十八章 再会老头第八十章 明修栈道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第三十四章 高能电池第四十八章 青玄雷令第一零二章 太空围歼第五十五章 金融香港第七十二章 特殊合金第四章 小镇突围第二十四章 教训地痞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九十六章 空间跳跃第二十二章 路遇劫匪第十四章 英国大厨第五十三章 海上伏击第八十九章 火星家园第三十二章 招商引资第七章 徐州任务第八十八章 三家会盟第七十三章 氘氚聚变第六十七章 玉虚内乱第三十一章 海岸渔业第三十章 军火大亨第六十三章 青色天雷第八十三章 前进基地第一零六章 突击前进第十五章 投资公司第九十一章 冥王前哨第八十七章 移民月球第二十八章 翡翠气化第六章 普陀赠书第二十四章 教训地痞第五十章 掌控丹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