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新年

第10章 新年

小七宝一阵子的忙前忙后,总算是在年前搞定了搬家的事宜。

不得不说,小七宝真的很能干。

也难怪,当初分家出来的时候,小七宝算是张溪唯一的一个心腹,也是将来作为分家管家培养的人才,本身的能力和悟性不用怀疑。

而张溪之所以要在过年前搞定搬家的事情,也是因为过年的需要。

大年初一,家家户户祭祖,不出门。

可到了初二,那就得出门拜访亲朋好友了。

你要是连个家都没有,住在客栈,那谁会上门来拜访你啊。

所以嘛,张溪才会火急火燎的搬家。

过年前的最后几天是休沐日,不上班,主仆二人在家里一起琢磨,过年拜年要去拜访谁才不会失礼。

这事儿,不仅是张溪需要考虑的,小七宝也需要考虑。

作为一个士族管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主人查漏补缺,这是小七宝的职责所在。

“村老,房东,糜从事,刘县令,这四个人肯定是得要去拜访的!”张溪掰着手指头,数着自己需要出门拜访的人数。

在邓家村安家落户了,那么村老肯定要拜访。

这年月皇权不下乡,很多事情并不是由官府做主,而是村老做主,跟村老搞好关系肯定是必要的。

房东也得拜访一下。

当初签约的时候,房东家是一个管家出面来办理事情的,说是主人不方便.到了新年,肯定得上门拜访一下,表达一下自己的谢意。

至于糜竺嘛.这肯定得去啊,这是自己的直属上官,后勤系统大总管。

而新野县令刘泌,这纯粹是为了将来工作能进展的顺利,提前搞好关系。

张溪是粮草主簿,主管后勤粮草以及各种扎营物料的准备。

这种事儿肯定需要县令的配合才行。

没有县令的配合,张溪到哪儿去征集粮草,又怎么发动徭役让百姓去采集物料靠自己一双手么?!

因此,这四位肯定是要登门拜访的。

至于一些需要递拜帖的人就更多了,主公刘备,二将军关羽,三将军张飞,简雍,伊籍,赵云,糜芳,刘琰.这些人你就算交情或者地位不够,人家不一定见伱,但拜帖该送还得送,不然就是你失礼。

说起来.赵云啊,张溪还没见过呢。

赵云这会儿压根不在新野,说是被主公刘备安排出去有点事儿了,不知道过年的时候能不能回来张溪还是很期待见到这位白马银枪的赵将军的。

毕竟是“白马银枪,一身是胆”的赵子龙啊,哪个人不喜欢?!

主仆二人再三核对,确认没有照顾不到的人了,这才稍微放下心来,由小七宝去采购拜礼,而张溪自己在家回忆拜访礼仪。

这年月上门做客也是要讲究礼仪的,可不是放下礼物就侃大山,光吃饭都有一大堆规矩,这些《礼记》都规定的明明白白的。

这就显出张溪那一个月的走马灯的作用来了。

如果没有那些走马灯,光是一个现代的灵魂,恐怕在上门拜访别人的第一时间就会出丑,甚至可能因此得罪了人,自己还不知道。

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主人请你吃个水果,你吃完了还必须把果核揣兜里带走,不能直接当面扔掉,否则就是失礼。

至于各种见面行礼,吃饭的规矩,那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张溪虽然有走马灯的帮助,但也怕自己一时间给忘了,赶紧的在家复习起来。

就这样练习了几天,小七宝也把礼物给备齐了。

到了大年初一,张溪带着小七宝在家里设了祭祀祖先的供桌,当然小七宝是没资格祭祀的,只有张溪一个人对着供桌和牌位祭拜了一下,聊表心意。

然后就是跟小七宝两个人在家偷偷的搞好吃的。

这一整天都是祭祀祖先的日子,没人会出门访客,所以也不用担心有人会来拜访。

可一整天的时间都不能出门,关在家里,多少有些无聊,因此嘛,安顿了好久的张溪,偷偷的决定,关起们来搞点事情。

也不是什么大事儿,就是在家试着做豆腐和面条吃。

天天粟米饭吃的,多少有点腻味,不太符合一个现代人的口味。

豆腐这个东西吧,其实也不算什么新鲜玩意儿。

据说前汉的淮南王刘安笃信道教,在炼丹的时候不小心在豆浆中加入了石膏,因此得到了豆腐.都这么传说,谁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这个时候豆腐确实已经有了,但是却并不常见,现在的豆腐还属于贵族食物,主要的吃法是撒糖或者蜂蜜。

去年刘备的“企业年会”上张溪就见到过蜂蜜豆腐,被刘备端上来招待麾下将官的,还属于一种尝鲜的食物。

究其原因,主要是大豆的产量不如粟米和水稻,种植不广。

大豆虽然很早就被列入了五谷,但它的产量跟粟米和水稻真的没法比。

这年头的主食是粟和稻米,一般北方吃粟米,南方吃稻米,而且种植简单,产量不低,因此这两种粮食种植的最为广泛。

而豆,麦,两种,因为产量比不上粟米和稻米,种植的就相对较少。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这个时代的普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怎么吃这两样东西。

这年头的大豆和小麦是直接放水煮熟了就吃的。

大豆吃多了会腹胀,放气,而小麦煮成的麦饭则会变得难以入口。

因此,大豆制成的豆腐只在贵族阶层流行,吃的也是一个新鲜劲,并不是当成一种主要的食物。而麦饭这东西,只有穷苦百姓才会吃,稍微有点条件的百姓家里都是以粟米粥为主,实在没得吃了才会去吃麦饭。

而张溪今天要做的,就是把大豆作成豆腐脑,把小麦作成面条。

这两种做法其实并不难,也不算是什么惊世骇俗的创新比起沙子烧玻璃这种事儿更容易让人接受,因此小七宝虽然惊奇,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妙的地方。

毕竟只是多了一道加工手续,用石磨把大豆磨成豆浆和用石磨把小麦磨成面粉而已。

点豆腐的石膏是在药材铺买的,这年头石膏是属于药材的一种,很容易就能买到。

发面的活比较麻烦,因为没有没有酵母粉,张溪只能让面团在热乎一点的地方自然发酵也不知道发酵到什么程度才算是正好,因此做的面条的口感多少有点奇怪。

但小七宝已经惊为天人了。

毕竟吃多了粟米饭,第一次尝试到这种食物,新鲜感带来的享受是很刺激感官的。

至于豆腐就更不用说了,这是属于贵族才能品尝的食物,小七宝都已经把豆腐当成是天上才有的东西,能吃到就是莫大的福分了。

反正这年头普通人的思想,现代人是很难去共情的。

关起们来就着豆腐吃面条,怎么想都寒酸的一顿饭,愣是让小七宝吃出绝世美味的感觉。

吃完了面条居然还把碗给舔干净了.张溪表示不能理解。

至于面条和豆腐的做法,张溪简单的告诉了小七宝,为的是以后让小七宝做给自己吃.结果小七宝当场跪下就给张溪磕头,哭的稀里哗啦的,说啥都不起来。

还是那句话,张溪真的很不理解小七宝,但眼看着小七宝的忠诚度好像要爆棚了,这事儿暂时就不去考究他,直接上床睡觉。

隔天,张溪带着小七宝一起,出门去给人拜年。

首先去了村老家里,送上了羊肉干,村老乐的眼睛缝都快看不见了。

按照《礼记》规定,平时村老可不够资格吃什么羊肉,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可以破例接受羊肉的馈赠。

当然,是不是私底下偷吃这个管不住,但这次是可以光明正大收羊肉的,所以村老别提多高兴了。

再一个,刘使君是现在新野的实际统治者,而刘使君来了以后,新野百姓的生活确实越来越好,导致刘备在新野的声望很高。

而张溪又是刘使君麾下的官员,过年特意来拜访村老,这让村老也显得很有面子。

按照规矩拜访,行礼,交谈,吃饭.一场拜访下来,就已经到了中午了。

告别了村老,张溪带着小七宝一起,再次去村中拜访自家房东。

汉朝时期还是两餐制,早上九点一顿,下午四点一顿,中午没饭吃,因此也不存在中午去拜访的话会打扰别人吃饭。

而自家房东的家就离的村老家不远。

邓家村里的居民大多数都姓邓,房东也不例外。

而根据村老介绍,房东本是当初邓家分家南迁前留下来的话事人,一辈辈的传承下来,到了如今这一辈,因为话事人早逝,只留下孤儿寡母,因此村中才有现在的村老来主持大局。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租给张溪的房子是邓家村祖产,而房东却不是村老的原因。

至于这里面是不是有村老借机欺负孤儿寡母的嫌疑.张溪不得而知。

即使知道了也没法主持公道,因为在这个年代,这属于人家家族的私事,外人无权插手。

不过张溪该尽的礼数还是要尽到的,因此登门造访了房东家。

汉末时期对女子的限制并没有明清时期那么严格,但一个寡母带着一个孤儿,确实很多时候都不方便,能不出面尽量是不会出面的。

之前签租赁协议,有村老见证,会到衙门备案,主人家不出面问题也不大。

但这次张溪登门拜访,作为女主人的邓夫人却不能不出面了。

(本章完)

第510章 各路安排第1068章 朱然突围第1056章 水战(四)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67章 黄祖异动第359章 嘈杂的军议第631章 单挑第83章 议策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44章 二顾茅庐第632章 关羽的伤势第1068章 朱然突围第1077章 北伐之议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209章 山间小道第472章 凉州平定第1075章 又是联姻第251章 调人第595章 凌晨突袭第698章 坦白第102章 长坂坡之战(一)第894章 撤离第752章 收留第277章 矿营第681章 平息叛乱第1092章 共议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1218章 陆逊离淮南第934章 诱敌第760章 司马懿的失策第378章 倒霉的小姑娘第269章 清闲第716章 关中世家第1031章 大汉南军第1130章 变策第103章 长坂坡之战(二)第96章 周瑜退兵第1186章 河内变化第934章 诱敌第35章 酒之事第1214章 圣裁第8章 年底酒宴第821章 主帅对决第801章 发现端倪第1045章 东吴内政第1019章 石苞的无奈第211章 豪赌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482章 曹丕的反应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1047章 南征第600章 包抄后路第929章 四伐方略第500章 各州情报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728章 东吴出兵第854章 潼关之战(九)第201章 拖延时间第492章 巡视汉中第662章 张溪骂阵第279章 江东密议第862章 尾声第387章 北方有变第363章 议策第753章 馊主意第209章 山间小道第305章 收取襄阳第1134章 贾充的谋略第180章 迎亲第312章 调兵北上第638章 身后事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1127章 魏延的计划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59章 诸葛出山第84章 沉船截江第357章 东三郡第696章 合议第951章 颍川应对第471章 苏则的选择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623章 进攻和撤退第864章 乱战第818章 凉州骑兵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184章 南郡异动第1047章 南征第851章 潼关之战(六)第337章 北方战场第431章 诡异的南阳战事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809章 蒋琬用兵第930章 黄河水军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1200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