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8章 过江

战局发展到如今这个局面,说实话,不管是张溪还是庞统,其实都没有想到。

主要是水军方面.战前不管怎么去想,张溪和庞统都没有想过,居然能把号称“天下第一”的东吴水军给揍的只能窝在水寨内坚守。

甚至于,庞统都想建议张溪,要不咱们就别搞什么暗度陈仓的偷袭了,直接把石苞,姜维等人调来乌林,直接强攻长沙吧。

只要打下长沙郡,那么就可以彻底割裂荆南和东吴其他地区的联系,攻取荆南四郡,易如反掌。

别说,张溪也有点小心动。

但,张溪和庞统两个人经过了一系列的讨论后,最后还是决定,按照原计划执行战略。

一方面呢,战略安排已经做好了,继续执行的话,不会有什么难度,但如果中途变换战略,抽调姜维等人来乌林的话,那么之前姜维等人所做的准备就全浪费了。

另一方面吧,张溪还是有点纠结犹豫,在没有完全控制住长江防线的情况下,贸然从乌林过江,多少有点冒险。

如今东吴的两支水军队伍,江夏水军和巴丘水军确实被咱们的水军给压制在水寨之内,但并不是说,他们已经丧失了战斗力。

再加上,在荆襄地面上,大汉就只有这两支水军了,而东吴方面,他们其实还是有后备水军的,比如说负责防御长江下游和渡海作战的东吴水军,以及那支负责拱卫建业的东吴水军。

要是真的把东吴打急眼了,派这两支水军来援,也不是不可能的。

这样的话,在乌林这个地方渡河强攻长沙,后路水道和粮草补给并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

所以,张溪觉得,还是按照原计划,兵压长沙,但不强攻,只要给朱然制造足够的压力,吸引他从武陵郡调兵就可以了。

只要东吴不急眼,眼看着局势还有守住的可能性,张溪觉得,就孙权的那点魄力,应该不会再增派水军过来支援的。

庞统经过来回的权衡后,也没有再继续坚持自己的建议,而是同意了张溪继续按照战略执行的想法。

就这样,在延熙元年的十月,张溪领兵从乌林渡江,进入长沙郡境内,并且向下隽县的方向进兵。

而此时的朱然还在罗县,一听到张溪领兵过江,逼近下隽,毫不犹豫的立刻领兵增援。

下隽县在罗县东北处,那边失守的话,蜀军就能长驱直入进攻罗县,这样的话,在罗县北方的巴丘水军就会断绝后援,导致整个巴丘附近的水域彻底失控。

因此,罗县非常重要,而下隽县作为罗县屏障,能不丢尽量也不要丢。

现在张承率领的武陵郡兵还没有驰援到长沙郡,吕据也在北上的过程中,朱然没兵没将可用,只能是自己率领五千士卒,一路驰援下隽县。

下隽县原本只有一万士卒守卫,而随着朱然的快速增援,勉强有了一万五千人就算张溪真的率领五万大军过江,那么朱然也有坚守一时,等待张承领兵来援的本钱了。

更何况,当朱然领兵抵达下隽县的时候,他发现,张溪确实亲自领兵过江了,但兵力,并不是五万人,而是只有三万人左右。

虽然兵力也不少了,但是吧怎么感觉跟自己预想的,有点不太一样哈?!

而且,张溪在渡过长江后,并没有着急发动进攻,而是在兵围下隽县之后,开始不紧不慢的打造攻城器械,慢慢的准备攻城.这就让朱然感觉更加不对劲了。

按照朱然的构想,虽然如今东吴在长江防线上处在劣势,但张溪率领重兵渡江,后勤压力也不小,尤其是在长江没有完全控制住的情况下,在巴丘水军和江夏水军之间的防区运送粮草,多少是有些冒险的。

因此,朱然判断,张溪应该会采取强攻,寻求速胜的方式,来进攻长沙郡。

毕竟,越是拖下去,对蜀军的后勤压力风险,就越大。

万一江夏水军或者巴丘水军有一个方向击败蜀军水军,翻盘获胜的话,那张溪所部,很有可能会被堵死在长沙郡境内。

但,张溪这么慢慢悠悠的,确实跟朱然想的不一样啊。

而且兵力也不对啊,怎么就只有三万人?!

就算朱然的预判兵力出现失误,也不应该一下子误判两万人之多.剩下的蜀军,去哪儿了?!

而很快,朱然就接到了来自罗县的急报蜀将州泰,率领一万士卒,突袭罗县,罗县告急!!!

朱然差点给吓的跳了起来。

长沙一共就只有两万步卒守卫,一万人被朱然安置在了下隽县,防备北面乌林的蜀军主力过江,另外一万人,朱然留在了罗县。

后来下隽县告急,朱然不得不带着五千人急速过来救援,而罗县现在,就剩下五千守军了。

当然,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最麻烦的事情是,现在罗县没有大将镇守.吕据北上需要时间,张承也没有领兵赶到呢。一个城池,有大将镇守和没有大将镇守,差别还是非常大的。

有大将镇守,守军有了主心骨,自然军心和士气就有了保障,而没有大将镇守,大家都不知道该听谁的,军心和士气自然难以保证。

县令当然也可以带领守军坚守,但除非这个县令在本县有极高的威望,同时也能镇得住那些外来的兵将.但,这太难了。

历史上,以县令身份能守住城池,不被外敌攻破的人,无一例外,全都是人杰大部分的县令守城,有节操一点的就是城破人亡,没节操一点的,就是敌人还没来,县令自己先跑了。

所以啊,现在的罗县,朱然是真的不能放心,哪怕还有五千人守卫,但就那个本地世家出身的县令,朱然甚至都不怕他直接跑了,而是怕他来一个“箪食壶浆”.那自己的后路可就断了。

为此,朱然经过简单的换位思考之后,权衡了一下罗县和下隽县哪个更重要之后,立刻做出了弃守下隽,回防罗县的决定。

很明显,罗县才是最重要的。

就这样,在垮江之后,张溪几乎兵不血刃的占据了下隽县。

弄的张溪和庞统都有点哭笑不得了.这次真的是冤枉啊,张溪真没想占下隽县。

按照张溪和庞统的计划,他们是计划领兵先兵压下隽县,然后分兵绕道,由州泰率领一万士卒,去偷袭罗县。

为此,张溪都把州泰连同一万汉军,从章陵都给叫了回来。

但目的,不是要求州泰一定要偷袭罗县成功,毕竟在张溪和庞统的预计里,罗县应该有五千到一万的东吴守军,州泰仅靠一万兵力,是很难能偷袭成功的。

真正的目的,不过是营造出一种紧张的局势,让朱然坚定从武陵郡调兵的想法这个时候,张溪和庞统都不知道,朱然已经从武陵郡调兵了。

毕竟这时代的通讯条件有限,细作也不是万能的,不可能东吴那边发生了什么,隔天张溪就全知道了。

所以啊,本意是吓唬一下朱然的战略分兵,没想到朱然居然这么不禁吓,直接放弃了下隽县的防守,全军退守罗县去了。

这事儿闹得.私下里,张溪也不禁跟庞统感慨,周瑜之后,东吴真的就连一个能拿的上台面的统帅都没有。

那个在淮南的陆逊也许还行,但这个在荆南的朱然,显然是跟周瑜的差距有点太大了。

虽然朱然的表现让张溪很失望,但朱然这一撤,确实也是出乎了张溪和庞统的预料.如此一来的话,自家这边,到底是进兵还是不进兵呢?!

进兵吧,接下来需要攻略的肯定是罗县.可罗县有两万兵力坚守,那朱然还有必要从武陵郡调兵么?!

不进兵吧,放着好好的城池不要也说不过去而且你不进兵,朱然更加不可能从武陵郡调兵过来支援长沙。

因此嘛.张溪还是领军进驻了下隽县。

同时,张溪在下隽县休整了足足有十天的时间,给朱然调兵提供时间,然后,再正式领兵出发,前往罗县,跟罗县城外驻扎的州泰所部一万兵马汇合。

现在,是五万主力大军对阵罗县朱然的两万守军。

还是那一套老规矩,先扎营,然后慢悠悠的开始准备砍伐树木,打造攻城器械,做着围攻罗县的准备。

而没过几天,根据张溪军中的斥候回报,罗县东南方向三十里处,有一支东吴军正在往罗县方向赶来,兵力超过万人。

到了这个时候,张溪才算是松口气终于是调动起来了。

能在这个时候,还有超过万人的兵力来支援长沙的,除了是武陵郡的援兵外,张溪想不到第二种可能。

由此,张溪立刻传令军中使者,快马加鞭,回江陵传令。

石苞,姜维等人的偏师,可以出动了!!!

第1175章 乌龟出壳了第763章 东吴的想法第373章 花鬘和关索第1254章 兵临城下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462章 突破第502章 重想第861章 潼关之战(十六)第53章 蹴鞠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213章 “谨慎”第858章 潼关之战(十三)第924章 人才问题第268章 鲁肃病重第318章 白衣渡江第496章 偷工减料第999章 水战决胜第755章 轻松获胜第1014章 寇封来援第293章 于禁的决策第565章 画风清奇的眉县世家们第477章 改制第68章 试探第1030章 另一路第57章 三顾茅庐第636章 将军成长中第467章 凉州人选第459章 变故第164章 不太一样第1212章 考试第1089章 阴差阳错第207章 好事连连第289章 关羽的策略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381章 对外第1016章 意外的变数第80章 水战第204章 名分第408章 姜维献计第826章 北伐前哨站第70章 江夏太守第821章 主帅对决第300章 水淹七军第446章 街亭混战(一)第43章 输了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75章 离去的准备第610章 前锋至第813章 撤军第805章 奇怪的北军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206章 涪城之战第790章 司马懿的应对第561章 虚虚实实第641章 练将第596章 正面较量第457章 换将第476章 刘备称帝第1169章 曹爽的决断第506章 等第35章 酒之事第1129章 有心无力的蒋济第1179章 进兵河东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147章 关平娶亲第345章 周瑜出马第38章 《隆中对》第152章 鱼鳞图册第782章 败退第743章 人事第739章 私宴第967章 颍川的处置第362章 张溪的平南策第530章 郭淮的后手第1040章 再次平衡第306章 形势再变第534章 陈仓道第667章 劝降二将第478章 争论第578章 决策冒险第1191章 瞒天过海第60章 授徒第987章 议定第876章 偷袭城门第1088章 遭遇颠倒第610章 前锋至第849章 潼关之战(四)第665章 突围第1147章 破关第581章 切入第1116章 伏击第423章 鏖战第1243章 三大变故第345章 周瑜出马第236章 造纸第118章 苦肉计第339章 陆逊之计第771章 擅自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