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2章 秦朗进军

夏侯霸能在干什么,他还在等秦朗跟他过来交接防务。

不然还能怎么办,温县不要了?!

温县要是不守的话,那温县东面的朝歌可就直接暴露在蜀贼的兵锋之下了,而一旦朝歌失守,再往东北方向不到三百里,可就是邺城了。

因此,不管秦朗到底是怎么想的,夏侯霸都不能轻易离开温县。

而秦朗.秦朗终究是意识到了,继续这么拖下去的话,虽然能把张溪压制在孟津渡,但却对兖州战事没有任何帮助。

当然,兖州那边打不赢,最大的罪责是在司马懿身上,秦朗有一大堆的借口可以用来摆脱自己的责任。

但是,兖州失守这么大的事情,对大魏来说,绝对是要伤筋动骨,元气大伤的。

秦朗作为曹操的义子,同时也是曹叡的心腹,他的所有前途和荣华富贵都寄托在大魏身上,大魏元气大伤,对他可没有任何好处。

因此,秦朗必须尽快领兵突破孟津渡蜀贼的牵制和威胁,赶去温县跟夏侯霸交接防务。

但,这很难。

秦朗的第一次尝试,就是以失败告终的。

那是在三天前,秦朗以毕轨的并州骑兵为先锋开路,河东郡兵随后跟上,试图用这样的方式,突破北中城的蜀贼。

可秦朗刚刚从河阳县出兵没多久,细作来报,张溪亲自率领着四万步卒也离开了孟津渡,驰援北中城。

不得不说,两家的斥候和细作,在这场河内大战中,效率都不低。

但这并不在秦朗的意料之外,秦朗安排骑兵为先锋的缘由也正在于此。

如果张溪用步兵来对抗并州骑兵的冲锋,那就是纯粹的找死,而如果张溪用游骑兵来对抗并州狼骑,那秦朗也会告诉张溪,大魏到底是凭借什么,能吊打北境乌桓,白狼山一战还阵斩了乌桓单于。

骑兵,终究是还是汉地的骑兵最强。

以骑兵开路,秦朗认为,自己不会惧怕任何蜀贼的步兵或者骑兵。

可秦朗没想到的是,张溪压根就没想跟秦朗玩什么正面对决。

并州骑兵开道,张溪其实也预料到了,而作为应对手段,张溪确实派出了马岱率领的羌胡游骑,但目的不是正面对决,而是侧翼骚扰。

正面骑兵对决,羌胡异族的游骑兵是根本干不过曹魏的并州骑兵的。

羌胡异族的游骑兵都是不着甲的,而并州骑兵却是全身皮甲,最差的也会有轻甲护卫要害部位,双方在军械装备上,就不是一个档次。

而说到士气,那就更加不是一个等级的了。

两汉四百年间,北地的异族骑兵,几乎都是被大汉按在地上摩擦的,偶尔有崛起的时候,但不过是仗着朝廷无暇他顾而已一旦朝廷下决心要收拾这帮北地异族了,那么这帮异族至少得付出几个单于作为代价。

四百年的阴影下来,导致现在的北地异族,一看到汉家骑兵,心里就发憷,没打呢,自家士气和斗志就先弱三分。

所以啊,让这些羌胡游骑正面去进攻并州骑兵的话,张溪估计啊,还没等正式交战,就得逃走三成,交战稍有不利,这帮羌胡游骑就会立刻溃散。

正面对决是不行的,但牵制骚扰,是这帮羌胡游骑的老本行.这四百年里,北地异族就是靠着这些手段,不断的蚕食大汉边境,获取生存空间的。

而且,羌胡游骑虽然军械装备太少,不如并州骑兵,但在这个时候,反而成了羌胡游骑的一大特点.他们的马匹负重轻,速度快啊。

骚扰,就是最适合这些北地异族游骑的作战方式。

如果并州骑兵受不了这个骚扰,成建制的去追击这些北地游骑,那么跟在他们身后的步兵就缺乏了保护,张溪带来的四万步卒就可以配合北中城内的张翼一起,围歼秦朗所部的不到两万步兵。

如果并州骑兵不受骚扰,沿途被北地异族游骑以游击的方式骑射杀伤,那么从河阳县到温县的这一百多里路程,也能让并州骑兵损失不小。

当然,最重要的是,中途还有一个北中城在。

骑兵也许可以绕过北中城,依靠速度优势保持自身补给的安全.可步兵是绕不过去的。

步兵绕过北中城前往温县,粮道补给就全在北中城的控制之下了。

除非秦朗能依靠温县内的存粮保证补给,否则的话,秦朗是不可能轻易放弃这条连接河阳县和温县之间的补给通道的。

这也是张溪在侧翼牵制秦朗和夏侯霸两个县城的底气所在.北中城就卡在这条补给线上。因此,当秦朗的骑兵还没到北中城,就遭遇到了马岱率领的游骑兵的骚扰牵制,秦朗真的是认真犹豫了很久,才下达了让骑兵主动进攻的命令。

而马岱这边的应变也不慢,一看到魏军骑兵开始集结了,他立刻下令羌胡异族的游骑兵开始分散后撤,往河内郡北部的方向撤离。

这帮羌胡异族,让他们正面跟并州骑兵对决,打死他们都做不到,但一听说后撤,而且还是分散后撤跑的那叫一个快啊。

秦朗一看羌胡骑兵选择了后撤,也不想多事.骑兵只有在成建制的时候才会有威胁,一旦分散的话,要重新集结起来,多少也需要时间。

但不管如何,他们是无法再威胁到自己的并州骑兵了。

本来秦朗是真没打算让自家骑兵追击的,觉得没这个必要.可仔细一观察这些骑兵撤退的方向,虽然分散,但基本都是冲着北方去的。

河内郡的北部,倒也没什么特别重要的城镇,也没什么军事要塞,但.有一条官道。

一条可以绕过温县,进军朝歌的官道。

秦朗一看这帮羌胡骑兵这么整齐的往北方撤退,他不能不怀疑,这是不是蜀贼的满天过海之计。

让自己错误的认为这群羌胡骑兵是逃命而走,不去关心他们的去向,实际上,这帮羌胡骑兵在河内郡北部重新完成集结,绕过温县甚至绕过朝歌,直接进攻邺城?!

如今的邺城空虚成什么样,别人不知道,秦朗还是很清楚的。

因此,不管骑兵是不是能攻城,也不管这群羌胡游骑的目的是不是邺城,秦朗都不能放任这群羌胡游骑离开。

哪怕这些羌胡游骑无法真正攻克邺城,可如果在冀州也复刻一把在河东郡干的事情,那秦朗有十个脑袋都不够砍的.甚至连曹叡都不一定能保住他。

河东,河北世家一旦联合起来要杀一个人的话,那曹叡也没有任何办法。

因此,秦朗必须让并州骑兵尾随追击,不仅仅是为了保护邺城的安危,同时也是为了自己的小命着想。

可就在并州骑兵奉命追击羌胡游骑的第二天,秦朗率领的河东郡兵才刚刚抵近北中城西侧五十里的时候,张溪率领的四万大汉郡兵就已经抵达了北中城。

并且,张溪直接在北中城西侧立寨.这架势,一看就不是要守城,而是要跟秦朗野战定胜负啊。

秦朗怂了也没法不怂。

他就只有一万八千士卒,而张溪那边,有足足四万兵力,还是打野战,拼战斗经验和战术指挥能力别说他秦朗怂,就是司马懿来了,一样也得怂。

秦朗得到侦骑的报告后,略作犹豫,然后就下令,全军撤退,撤回河阳县城。

可还没等秦朗撤军回到河阳城,从北地绕了一圈的毕轨和戴陵,带着并州骑兵,也回到了河阳县境内。

原来,羌胡游骑并没有在河内郡北部集结,他们就是很干脆的分散撤退,然后分兵南下,重新返回了北中城,跟张溪主力汇合。

秦朗认为的偷袭邺城,只存在于秦朗的臆想之中。

毕轨为此还抱怨了好一通,认为秦朗这是凭白消耗了骑兵的马匹体力,变相的降低了骑兵的战斗力。

戴陵对毕轨是不敢说话,可秦朗不会惯着这个毕轨真要论关系,秦朗可比毕轨的关系硬的多。

秦朗当场斥责了毕轨一顿,然后让他严守军令,继续整军备站。

当然,这不过是秦朗立威的手段而已,并不是说秦朗准备二次出战.他要考虑的东西,还很多。

秦朗的第一次进军尝试,以失败告终,同时也让秦朗意识到了,骑兵开道,其实并没有自己想的那么轻松。

是,这次蜀贼的羌胡游骑没有去偷袭邺城,但不代表他们不能去偷袭邺城.去没去和能不能,完全是两个概念。

而随着张溪领兵前突到北中城,秦朗想要通过强攻北中城,从而打通通道的第二个进军想法,也变成了泡影。

所以.到底该怎么避开张溪,进军温县,跟夏侯霸汇合呢?!

秦朗现在是真的开始头疼了。

 

第1248章 搅局者(一)第538章 魏延的想法第334章 襄樊议事第854章 潼关之战(九)第1253章 拖时间第617章 吴懿突阵第1200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一)第1226章 对内妥协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368章 分兵第683章 影响第693章 搁置争议第1117章 孟达的决心第544章 小镇用兵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975章 巴丘水战(一)第883章 吓退第619章 误判第90章 声东击西第1126章 互相犹豫第1071章 重整第758章 司马懿的焦虑第1084章 司马懿和曹爽第676章 迁都之议第500章 各州情报第464章 总动员令第351章 汉中之战落幕第808章 添油第693章 搁置争议第463章 曹仁退兵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39章 访友第116章 草船借箭第83章 议策第182章 容后再议第69章 江夏变故第587章 处罚第1075章 又是联姻第907章 南下第370章 围攻味县第495章 柳隐第371章 孟获的反应第1249章 搅局者(二)第386章 水泥第988章 巧合第203章 草率的汉中攻击战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902章 折中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645章 议事(二)第517章 曹真的直觉第356章 五虎将第724章 人选第376章 花鬘在行动第877章 城门攻防战第411章 冀县平定第464章 总动员令第686章 公平第812章 击溃第662章 张溪骂阵第522章 五丈原上第296章 临阵变故第582章 各方变化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1090章 诸葛连弩二号机第911章 过江第1135章 接应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600章 包抄后路第641章 练将第1155章 方案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126章 绝北道第378章 倒霉的小姑娘第1031章 大汉南军第711章 曹魏计策第576章 截击第1065章 姜维东进第1089章 阴差阳错第1174章 佯攻朝歌第492章 巡视汉中第378章 倒霉的小姑娘第576章 截击第237章 巴东郡保卫战(一)第1066章 倒霉蛋张承第762章 反攻关中第656章 槐里围城第160章 孙尚香的奇妙冒险第443章 守城第四天第1088章 遭遇颠倒第953章 司马懿的心态第690章 迁民军屯第420章 天时不利第1123章 撤军第342章 吕蒙的动摇和坚持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886章 庞统训姜维(一)第751章 前因后果第366章 作战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