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9章 三线战事

在司马懿的一番调度之下,东郡附近的战线,总算是勉强稳住了。

东线,在封丘的陈泰和在酸枣的郭淮互相呼应,坚守城池,以近五万的兵力,暂时阻挡住了诸葛亮率领的四万军队和两万骑兵的进攻。

郭淮到底是老牌名将了,虽然这些年过的憋屈,可手头上的本事是一点没有落下。

尤其是这次,郭淮的侧翼是陈泰在负责保护,麾下,是夏侯和,曹宇,杜恕这样的将军。

陈泰的能力毋庸置疑,能文能武,轻易不可能会犯低级错误。

夏侯和,曹宇是非常有自知之明的人,尤其是曹宇,理论上讲,曹宇才是所有人中官职最高的人,他才应该是东线的防御主帅才对。

但曹宇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非常豁达的直接放权给郭淮,让郭淮负责指挥东线防守战,免去了不必要的内耗。

而杜恕呢,虽然领兵作战他不一定擅长吧,但出谋划策还行蒋济不在了,杜恕承担了蒋济的责任,倒是跟郭淮配合的还算不错。

真的,守卫酸枣的日子,几乎是郭淮领兵面对蜀贼以来,过的最舒心,指挥的最顺畅的一段时间.甚至郭淮自己都有些感慨,没有猪队友在身边的日子,真是美妙。

而郭淮一旦有了靠谱的帮手帮忙,哪怕对手是诸葛亮,郭淮也是一点都不虚。

再加上,郭淮在东线打的是守城战,只要不主动出兵去寻求野战的话,庞德率领的骑兵就没有什么用武之地.实际的进攻和防守兵力对比,应该是四比五,诸葛亮率领的步卒兵力还略有些不足。

而诸葛亮这边吧,也确实拿郭淮没啥好办法。

庞德率领的骑兵不能用来攻城,只能是在封丘到酸枣之间的通道上来回游弋,尽可能的切断两座城池之间的联系。

诸葛亮手里有四万士卒,其中三万是大汉禁军,一万是洛阳郡兵但可惜,打攻城战,大汉禁军的战斗力优势,很难发挥出来。

再加上郭淮本身的调度和临阵应变能力,一时半会儿的,诸葛亮还真的拿郭淮没辙。

但好在,如今虎牢关已破,从诸葛亮前线到洛阳之间的通道已经打通了,诸葛亮不用再去担心什么后勤补给的问题,他完全可以安安心心扎下营寨,补充在攻打虎牢关时损失的攻城器械,做好完全的准备后,再攻城。

长久对峙下去,诸葛亮相信自己一定能赢,但在短时间来说.酸枣轻易还确实是攻不下。

而西线那边,贾逵得到了司马懿的支援,兵力从两万人增加到了三万人贾逵立刻派自己的儿子领兵去攻打白马渡口。

根据济阴郡的细作和贾逵派出的斥候回报,胡遵在领兵攻克定陶后,并没有第一时间选择北上,而是在定陶停留了十天左右的时间.贾逵不知道胡遵停兵不进的理由是什么,但贾逵知道,必须抓住这个空档期,收复白马渡口,否则的话,等到胡遵领兵北上了,恐怕就没有机会了。

只要能抢在胡遵进兵北上之前收复白马渡,然后再快速回军.有三万士卒守卫的濮阳,蜀贼想要攻破,可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西线的战事,基本也算是稳定了下来。

现在最无法确定的地方,其实反而是中线司马懿对阵邓艾。

长垣,不是一座坚城,它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城而已,城墙高度不过五丈,大小也容纳不下四万大军,因此,司马懿只能是分兵,三万大军在城外,一万大军守在城内。

司马懿这边,最大的优势,就是司马懿本身。

无可否认,单纯以军事能力而言,司马懿就是当世名将,用兵老辣,临阵机变,谋略出众。

而对面的汉军,主帅是邓艾,俩副将是寇封和关平三个人,任何一个人比起司马懿来说,都要差上不止一筹,但三个人加起来,通力合作的话,其实司马懿也挺头疼的。

再加上,现在司马懿,其实有着一个非常大的劣势,就是手头无将可用曹爽和高堂隆这两货,哪个都不敢让司马懿放心用。

因此,司马懿只能是亲自领军在城外驻扎,留下曹爽和高堂隆在城内驻守没办法,就这俩货色,谁敢让他们在城外单独扎营,那不是给敌军送战功去的么。

还是放在城内据守相对来说安全些,毕竟有城墙的保护。

只是,即使如此,司马懿依然很担心,怕这俩货守不住长垣县城。

毕竟,蜀贼的兵力,是真的多。

这里面呢,司马懿也得承认,自己的判断出现了失误。

随着魏延从虎牢关方向突破的消息传到了陈留郡,原本兵分两路去接应魏延的关平和邓艾已经失去了接应目标,因此,邓艾索性跟关平合兵一处,一起向长垣进军两人加起来,兵力一共有七万人。

而司马懿原本的判断,蜀贼大概会有五万人追击到长垣,因此他是真的有把握用三万兵马牵制住大部分的蜀贼,保障长垣县的安全。但问题是,司马懿的判断失误了,现在蜀贼兵力有七万人,不是司马懿原先预计的五万人.多出来的那两万人去进攻一万人守卫的长垣县城,也是绰绰有余的了。

曹爽和高堂隆这俩货要是守不住的话,那司马懿在城外打的再好也白搭啊。

这是司马懿最担心的事情。

但.实际打下来,司马懿才发现,自己好像真的有点小瞧了曹爽。

一直以来,因为曹爽的作妖,总是发出一些不和谐的声音,而这些不和谐的声音听上去是那么的“睿智”.导致司马懿以为,曹爽大概是又一个夏侯楙。

顶着名将之子的光环,实际上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宗室子弟而已。

可实际上,曹爽这个人虽然确实有点眼高手低,但至少不是夏侯楙那种真的啥都不会的玩意儿.曹爽再怎么眼高手低,他手里至少还是有点东西的。

至少,常规守城的那一套,曹爽还是懂的。

而且吧,现在的局势,已经如此了,曹爽再怎么去跟司马懿争,也没啥好处了.曹爽虽然也怕死,但终究没有跟夏侯楙那样,选择临阵脱逃。

一方面呢,曹爽多少还是比夏侯楙要强点的,这点心气还有。

另一方面夏侯楙临阵脱逃后,虽然在曹丕的包庇下留下了一条命,但夏侯楙那一脉在大魏的前途也彻底毁了。

如今夏侯楙的日子过的,比普通宗室子弟都差,基本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了。

夏侯楙的下场,曹爽可是看在眼里的,他当然不想重蹈夏侯楙的覆辙而且吧,当今天子可是曹叡,曹叡对夏侯楙什么态度,身为曹真之子的曹爽能不知道?!

自己即使想跟夏侯楙学习,曹叡也不会跟他老爹曹丕学习的.曹爽敢临阵脱逃,曹叡是真的敢砍了曹爽的脑袋。

因此啊,曹爽也是没办法了他是怕死,但他也知道,这个时候他只有拼命守住长垣,才能有一线生机。

被逼无奈之下,曹爽是把自己的毕生所学都拿了出来,而且,这次曹爽没有以往的高傲,甚至连高堂隆的建议,他都能听得进去。

至于高堂隆嘛你只要不是让他亲自指挥守城,其实他的作用还是有一些的。

虽然在军略指挥方面,高堂隆确实就是个半吊子,但高堂隆好歹也守过两次城,一次因为对手太菜守住了,一次因为对手太强而损失惨重.但多少有点守城经验来着。

曹爽的毕生所学,加上高堂隆的经验,再加上兵力差距不太大,倒也让他们勉强的能守住长垣县城.就是兵力损失比稍微大了点。

但只要能守住,司马懿就已经很满意了,其他的,司马懿甚至都不会去苛求。

就这样,中路战事,也算是勉强稳住了。

汉军三路进军,三路受阻.邓艾有些坐不住了。

一方面,邓艾需要想办法打破现在的僵持局面,另一方面,邓艾也向后方的雍丘发出战报,把前线情况告知徐庶,寻求徐庶下一步的命令。

而此时的徐庶,其实也知道前线三路进攻受阻的事情。

这时候最简单的应对方式,就是徐庶带着在雍丘剩余的两万士卒北上,支援邓艾等人,从长垣县打开缺口,就可以从魏军的防线中路突破,切割包围魏军了。

可徐庶却无法北上。

原因很简单,东吴,出兵了。

诸葛诞率领两万士卒,从下邳郡出兵,轻松进驻山阳郡,导致胡遵不得不暂时留在定陶,防止东吴军顺势进攻济阴郡。

而在沛国的陆逊,也在胡遵领兵进入济阴郡后,领兵出砀山,重新进入梁国如今正跟毌丘俭率领的一万士卒在砀山县附近对峙。

其余比如汝南的朱据,淮南的孙韶,都各自出兵,一个威胁陈国,一个进兵谯郡。

很显然,东吴主动掺和进了这场兖州大战。

徐庶为保后路安全,不敢轻易北上。

第66章 战后动态第417章 出城作战第646章 议事(三)第750章 兵败如山倒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294章 关羽的策略第791章 防御体系第1096章 兵临许昌第330章 英姿飒爽关银屏第339章 陆逊之计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1018章 陆凯第402章 魏延的伤势第1147章 破关第1113章 失算第665章 突围第47章 曹仁第68章 试探第719章 诸葛到来第639章 关羽观阵第393章 曹魏的反应第768章 突如其来的战争第564章 错失机会第1017章 借兵反攻第72章 军械第1090章 诸葛连弩二号机第987章 议定第704章 挑明第483章 贾诩之计第997章 后手齐出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战第264章 再见面第733章 内政外交第958章 试探第130章 攻城(一)第313章 坚守不出第295章 两军对阵第432章 偷袭汝南第1021章 周瑜的困境第884章 战后第917章 谈判条件第766章 人选第933章 鲁阳第723章 诸葛回成都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16章 豆腐的作用第963章 东吴的进度第599章 突破第1179章 进兵河东第539章 追击夏侯楙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913章 战略微调第1103章 调整部署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断第479章 看不惯第210章 山道肉搏战第478章 争论第828章 潼关失守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55章 拜师第1043章 升官第44章 二顾茅庐第68章 试探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670章 休战退兵第698章 坦白第1224章 贸易战(一)第284章 三路出击第1073章 流民第862章 尾声第1249章 搅局者(二)第178章 前因后果第242章 杨仪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853章 潼关之战(八)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36章 单福荐诸葛第1253章 拖时间第1090章 诸葛连弩二号机第331章 烧营第911章 过江第1159章 分工第1232章 劝降司马懿第60章 授徒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576章 截击第1138章 更改战略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402章 魏延的伤势第1147章 破关第627章 阶段性结束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15章 兄长第1046章 东征南征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432章 偷袭汝南第362章 张溪的平南策第1189章 变数第489章 闲着容易出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