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3章 东郡渡河

延熙九年五月。

随着大汉丞相诸葛亮亲自领兵北伐,渡过孟津渡,兵临河内,东郡方面,张溪和魏延,也各自做好了北伐渡河的准备。

魏延从延津渡口北上,强攻延津渡北岸滑县,张溪从白马渡口北上,进攻白马渡北岸汲县。

曹魏的郭淮在得到军报后,一边飞马传书回报邺城,一边按照既定计划,下令滑县守军后撤,退守朝歌,自己领兵三万进驻黎阳,策应汲县。

战场局势,至少在郭淮眼里,已经开始慢慢明朗化了。

蜀贼还是沿用了上次兖州之战的策略,主力大军强攻河内,吸引大魏主力集结,然后另遣偏师异地登陆,攻击后方,前后夹击。

只是,郭淮有一点不太明白.同样的战术,这次蜀贼在运用的时候,给人感觉有点糙。

上次兖州之战,蜀贼在渡河突袭东郡的时机把握上,堪称完美,可以说卡住了司马懿回撤支援陈留的节点,非常轻松的渡河偷袭了东郡。

但这次,蜀贼在河内郡虽然已经进攻了一个月,但实际取得的战果不大,不管是温县还是河阳县都还不到需要求援的时候,彼此还在僵持这个时候选择从东郡渡河,强攻冀州,郭淮大军正枕戈待旦,效果自然也不会太好。

这很显然有违常理啊。

上次偷袭东郡的主帅是魏延,而这次偷袭冀州的两路蜀贼里有一路主将依然还是魏延.同一个人,没道理上次战术时机的选择这么精准,这次战术时机选择这么糟糕吧?!

至于另一路主帅.开玩笑了,谁会觉得张溪在战机把握方面,会比魏延差的?!

因此,郭淮现在也有点怀疑,蜀贼这次在东郡渡河,强攻冀州,目的到底是什么.是真的要强行进攻冀州,甚至邺城么?!

这个问题,其实也摆在了如今的曹魏大将军,曹爽的面前。

说实话,就曹爽的能力,他是真的看不清楚这里面的虚实到底是哪一路。

毕竟,如今的蜀贼的两路进军,兵力规模都不算小,给曹魏制造的压力也不小.两路都像是实攻,但两路又都有点不像。

连敌军的进攻重点都摸不清楚,你让曹爽提前做出判断,提前做好支援准备,改变战略局势,实在是有些太强人所难了。

至于曹爽的那帮手下嘛也就桓范还有点能力,但桓范的能力还不到那种可以预判敌军战略的程度,他也一样看不明白。

但是呢,桓范还是脑子比较清醒,算是比较有自知之明的人因此,他力荐曹爽,请贾逵和陈矫入朝,商议国事。

其实吧,在桓范心里,其实最应该找来商议战略应对的人,是司马懿。

但,大将军和大司马之间有所不合,这个桓范现在已经知道了,他也不会再这么关键的时刻去让曹爽不痛快。

而之所以建议招贾逵和陈矫呢,是因为这两个人里,陈矫是三朝老臣了,又跟随过太祖武皇帝征战过,又足够的威望和经验。

而贾逵呢,虽然他儿子跟司马昭走的比较近,但是吧,贾梁道这个人,是出了名的刚直不阿,一心为国.当年他为了保住大魏疆土,连曹休那样的政敌都能救,谁能怀疑他对大魏的忠心。

贾充是贾充,贾逵是贾逵,两者不能一概而论。

这就是桓范推荐两人的理由。

而曹爽认真的考虑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接纳桓范的建议.毕竟现在曹爽心里是真的没底,而他也不想在他手里丢失了大魏的江山。

他好歹也是姓曹的。

而陈矫和贾逵两人,在被曹爽请到府上议事后,也没有客气,直接问曹爽要来了前线的所有军报和战况报告,两个人认真的看来起来。

必须了解到最实际的情况,才能对目前的战况做出最准确的判断。

可等两人看完了前线传递回来的战报后,两人也得出了跟郭淮一样的想法——这次蜀贼的战术执行,未免有些太糙了点。

再结合领兵在东郡渡河的主帅是张溪这俩一致认为,这其中恐怕是有诈。“大将军,老夫以为,此番蜀贼进攻重点,恐还在河东二郡。”陈矫资历老,他想了一会儿,第一个对曹爽说道。

“哦?!”曹爽听闻,微微点头,说道,“陈司徒之言,可有凭据。”

陈矫站起身来,走到军用地图前,微微观察,然后说道,“老夫以为,此番蜀贼北攻之计,依然是兖州故伎,一虚一实,互相策应,前后夹击.故此番东郡蜀贼虽兵分两路,然最终还是会合兵一处,如此才能起到偏师之效。”

“东郡偏师北上,其意一在牵制郭伯济所部,使其不敢轻离冀州,接应河内,而二,恐怕是意图攻取朝歌,切断河内与冀州联系。如此,进,可威胁邺城,促使我大军撤出河内,回防冀州,退,亦可策应河内夏侯霸将军分兵驻防,削弱河内守卫。”

“故此,老臣以为,蜀贼偏师必攻朝歌,还请大将军速速派人,加强朝歌防卫,不可使其失于贼人之手。”

陈矫这一通分析,给曹爽听的连连点头.可贾逵听着吧,总觉得好像哪里不太对。

陈矫作为三朝老臣,他当然是有一定的军略才能的,但到底有多少,贾逵还真的不好说.以太祖武皇帝和太宗文皇帝看人用人的眼光,陈矫逐渐淡出军营,从事政务工作,恐怕就是最好的解释。

陈矫的这一通分析吧,你也不能说他错,毕竟,从延津渡口北攻滑县的魏延所部,一旦击溃了这里的守军,是没有道理不去进攻河内重镇朝歌的。

占据了这里的话,那么整个河内的魏军就会被关在河内郡之内,遭遇诸葛亮大军的围殴,要撤退的话,就只有退入并州一条路可以走了。

而这条路,显然是太远了,一旦撤走,诸葛亮和魏延合军的话,直接进攻继承,从河内郡撤退的魏军是根本来不及绕路撤回邺城的。

理论上讲,贾逵也想不到蜀贼不攻朝歌的理由。

可.如果是这样的话,那蜀贼干嘛还要分兵进兵,张溪去进攻滑县又有什么意义?!

帮魏延牵制郭淮的黄河主力守军?!

理论上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有多大,贾逵是真的不好说。

而且,以郭淮的能力,他不可能看不到朝歌的重要性,他已经提前在朝歌安排了夏侯玄在那里守卫,再根据他上报的黄河防线防御战略,还会在第一时间下令驻守滑县的乐綝领兵后撤,退往朝歌合兵。

这么一来的话,蜀贼没有足够的兵力优势是无法对朝歌造成威胁的,而根据战报显示,魏延手里大概也就五万人.蜀贼的分兵,反而变成了丧失攻坚能力的败笔。

贾逵觉得,张溪不太可能是能做出这种战术选择的主帅。

因此,贾逵认真思考了一阵后,还是主动开口,说道,“大将军,陈司徒以臣下之见,蜀贼分兵渡河,事过蹊跷,若欲北攻朝歌,岂有主动分兵之理?!”

“故此,臣以为,蜀贼所求,依然在黎阳,还请大将军下令给郭淮将军,令其小心行事,不可掉以轻心,误中蜀贼奸计!”

贾逵这话一说完,曹爽还没说话,陈矫就已经摇头了,说道,“梁道此言,却有些虚了分兵渡河,却有些许嫌疑,却安知此不是蜀贼瞒天过海之计?!再者,蜀贼若意在黎阳,汲县及黎阳有共计七万人守卫,他张元长只有五万余人,纵是有天大的能耐,又如何能击败郭伯济?!”

这话问的吧,贾逵一时间也有些语塞了。

是,张溪是天下名将没错,但人家郭淮也不白给啊当然,最重要的是光论兵力的话,郭淮占优,而且郭淮是防守方。

这方面,就算是贾逵,也无法反驳陈矫的说法,郭淮靠着七万人和自己一手打造的防线,要是再守不住张溪的五万兵马强攻那就真的在黄河边找个地方跳下去吧,没脸见人了。

贾逵无法反驳陈矫,但贾逵的自觉总是告诉自己,觉得这个事情有哪里不对,但是.军议之上,是不可能用所谓的自觉来说服主帅的。

除非这个直觉,是主帅本人诞生的,并且对此深信不疑但很显然,曹爽不是这样的人。

因此,见到贾逵无言以对后,曹爽立刻采纳了陈矫的建议,让桓范去传令在邺城的预备队做好准备,随时准备接应朝歌。

而就在曹爽做出这样的决断没几天.前线来报,魏延在占领滑县后,继续领兵北上,往朝歌而来。

第77章 练兵冲突第328章 阵前嘴炮第529章 五丈原对阵第862章 尾声第1065章 姜维东进第485章 搞事儿的孙权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946章 洛阳防备第1194章 满宠的才能第39章 访友第644章 议事(一)第1166章 战略制定第261章 成都议事第1117章 孟达的决心第525章 散关战事第1226章 对内妥协第426章 姜维的动机第176章 误解第407章 诈第434章 江东二连击第84章 沉船截江第36章 单福荐诸葛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792章 命中注定的待遇第155章 刘备亲临第259章 闲谈江东诸将第578章 决策冒险第542章 分兵救援第1033章 今时不同往日第206章 涪城之战第570章 曹真的难处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军第597章 退守和换防第1231章 魏亡第198章 对峙与密约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483章 贾诩之计第228章 战与和第1122章 局势有变第164章 不太一样第194章 示范区第1176章 郭淮的盘算第1102章 追击第613章 进攻第282章 变化第818章 凉州骑兵第796章 曹休的处境第1018章 陆凯第1122章 局势有变第341章 强攻江陵第506章 等第1093章 中计惨败第149章 约定第133章 亲事第89章 救援魏延第147章 关平娶亲第783章 拖延时间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150章 刘晔的建议第914章 压力第34章 榨油第11章 邓艾?!第314章 骑兵突袭第892章 各自的谋略第237章 巴东郡保卫战(一)第173章 人才第514章 魏延的执念第954章 不对劲第349章 樊城保卫战(二)第681章 平息叛乱第1108章 曹叡的困境第371章 孟获的反应第81章 冲阵第1115章 “河东大捷”第424章 中军突击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568章 应对方案第331章 烧营第991章 东吴的想法第22章 寇封的“喜事”第725章 开春第126章 绝北道第1090章 诸葛连弩二号机第912章 围点打援第76章 邓艾去留第616章 王双的绝技第413章 冀县城内第1057章 调兵遣将第630章 劝关羽第272章 应对第1200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一)第1193章 苍山岭之战第405章 冀县密议第942章 守关第1106章 失败的影响第1001章 乱局第968章 迁都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