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7章 退守

满宠最终还是没能从轵县东门突破成功。

一方面,是胡奋带着自己的亲兵,亲临阵线前沿指挥作战,鼓舞士气,稳定防线。

另一方面,轵县南门的诸葛亮来援的速度,比满宠预计的,要快的多。

在诸葛亮的及时增援下,胡奋稳定住了防线。

满宠眼看骑兵在不断战损后,已经很难再保持冲击力了,撼动蜀贼东门防线了再不撤,恐怕所有骑兵都得交代在东门外了。

因此,满宠不得不暂时退回城内,继续坚守,等待下次突围的机会。

只是好吧,其实满宠也知道,这次突围失败后,自己已经很难再寻找到下次突围的机会了。

突围失败,骑兵损伤近半,步兵损伤四千余人,其中还不包括被满宠派到南门外去吸引火力的那部分士卒那部分士卒在得知满宠从东门突围后,顿时明白自己已经沦为了弃子,军心涣散之下,很快就崩溃了,逃的逃,降的降,就没多少人是逃回城内的。

也就搭着诸葛亮的目的是困住满宠,而不是攻占轵县,否则的话,诸葛亮如果顺势攻城,轵县恐怕是旦夕可下。

只是这么一来,诸葛亮恐怕就来不及去策应胡奋,真的会让满宠带着骑兵和至少两万步卒突出重围去的。

所以说啊,诸葛亮的头脑,始终是最清晰的,他一直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这次把满宠重新堵回轵县后,反倒是让秦朗陷入到了进退两难的地步。

先一步领兵退回野王县,跟夏侯玄汇合后,秦朗确实还是很担心满宠的安危的。

虽然在撤兵断后的问题上,两人闹得有点不愉快,但是吧,后来秦朗也想明白了,满宠突然翻脸,却选择了这么危险的断后工作,大概是担心自己的安危,生怕自己以身犯险。

因此,在退回野王县后,秦朗也试着跟夏侯玄商议,是不是由夏侯玄率领两万兵马,靠近轵县,如果遇到满宠突围出来,还能稍作接应。

可就在秦朗和夏侯玄商议完毕,准备整兵出击的时候.满宠给秦朗的书信,送到了野王县。

在识破了诸葛亮的战略计策后,满宠就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往四个城门的方向突围送信东,西,南三门的传信心腹都被拦截了下来,就北门那边,因为防守兵力过少,还真的让满宠把书信传了出去。

因此,在秦朗退回野王县的四天后,他还是接到了来自满宠的书信。

满宠在信里不仅告知了诸葛亮的战略目的,同时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让秦朗汇合夏侯玄后,两人立刻一起领兵回防朝歌,以备不时之需。

满宠也不知道夏侯霸在温县能守到什么时候,秦朗和夏侯玄退回朝歌是不是还来得及但做,总比不做要好。

可秦朗和夏侯玄两个人,却对这样的策略,有些犹豫。

一方面,是因为朝歌距离野王县虽然远,有三百多里路,但按照这个时代的军队行进速度来说,这些距离,大概也就是行军半个月左右的时间。

夏侯霸就算再无能,守温县半个月的时间,难道还做不到么?! шшш●ттkan●¢〇

另一方面,如果秦朗和夏侯玄一撤,那么在轵县的三万步卒和一万骑兵,就等于是没有了后路,足足四万余大军,可不是说抛弃就能抛弃的。

这么大的责任,就算最后能守住朝歌,事后朝廷追究起来,也是有过无功的下场。

就算以秦朗和夏侯玄的特殊身份,两人都有点承受不起。

尤其是秦朗,除了没有这么大的魄力外,他还有点感觉对不住满宠.如果不是满宠拿出节仗,抢了断后的事情,那么现在被困在轵县城内的人,应该是自己才对。

那种情况下,满宠为了自己的安危,抢了断后的工作,如今自己在满宠面临危险的时候,怎么可能就这么抛弃满宠,直接撤走呢?!

因此,秦朗觉得,自己还是应该想想,还有没有两全的办法经过秦朗和夏侯玄的一阵讨论之后,还真的想出了一个两人都认为可以两全其美的办法。

秦朗领兵三万,继续坚守野王县,同时准备接应满宠撤军,而夏侯玄,则带着自己的一万士卒,从哪儿来的,回哪儿去。

同时,秦朗派人去给温县的夏侯霸传令,让他尽力坚守温县,保证朝歌的安危如果真的兵力差距过大,无法守住的话,那就尽量保存实力,退守朝歌,继续坚守。

这样一来,秦朗觉得吧,既可以保证朝歌的安危,又可以做到层层设防,不断的拖延蜀贼的进军速度,两全其美。

秦朗想的是很好,但他有两件事,是没有预料到的。

一个,是满宠根本支撑不了太长的时间了。在经历了突围失败后,轵县魏军的军心士气遭到了极大的打击,虽然兵力数量还有两万多人,但军中士气却已经跌落到了谷底,士卒被围后惶惶不可终日。

哪怕是以满宠的能力,恐怕也支撑不了太久。

而面对这种情况,诸葛亮就算不想攻下轵县,只要继续围城个十天半个月左右,恐怕魏军内部军心思变,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

另一个,是在于温县方向.夏侯霸真不一定能守得住太长的时间了。

夏侯霸主动出击失败,在北中城下损兵折将,导致自己现在只剩下两万五千多守城士卒。

这种情况下,为了在夏侯玄出兵后协防朝歌,夏侯霸还抽调了三千兵力给乐綝现在的夏侯霸,只剩下两万出头的郡兵,防守温县了。

而温县城外的庞统,在接到了诸葛亮派来的援军后,大概有足足七万人左右。

虽然兵力对比上看,夏侯霸还有坚守的资本,但是从军心士气上来讲,夏侯霸这边可远不如庞统麾下的北伐军。

而且吧,庞统也未必想要硬攻温县。

跟轵县不同,河内郡西北侧靠近王屋山和太行山,山路行进不方便,想要不通过官道北上的话,不仅士卒难行,粮草更是供应不上,因此诸葛亮率领那么多的军队,要想继续北上进攻野王县,就必须先攻下轵县。

可河内郡南部的温县不同,这里的地势平坦,而且靠近黄河,如果不要求大规模进兵的话,派出少量部队,绕过温县前往偷袭朝歌,也不是不可以。

之前不这么做,是因为这支偷袭部队考虑到后勤的问题,兵力不可能太多,最多只能有五六千人,而那个时候,朝歌还有夏侯玄在镇守,还有延津渡口的乐綝协防,派这么点人去偷袭朝歌,基本等于送死。

可如今,夏侯玄已经领兵去了野王,而乐綝虽然还在朝歌,可手里的守军只剩下三千人了.庞统真要出其不意的绕道偷袭的话,乐綝未必能守得住。

而这,也是夏侯霸最担心的地方。

而庞统的表现,也更加印证了夏侯霸的担心之处。

当庞统收到了来自诸葛亮的援军后,兵力大增,但他却没有在第一时间发动强攻庞统在得到援军后,第一时间做的事情,居然是调整围城部署,调换围城的军卒和领军将领。

这一手,在夏侯霸看来,就是要混淆自己的视线,让自己无法精确的判断的温县附近各门的进攻兵力部署,无法及时察觉蜀贼是否抽调了精锐兵力,离开了温县附近。

毕竟,五六千人,对于一支七万人左右的大军来说,连十分之一不到到了这种兵力规模,要靠肉眼去判断是否少了十分之一的士卒,太难了。

因此吧,夏侯霸始终怀疑,蜀贼是不是真的已经分兵,准备绕过温县,去偷袭朝歌了。

主动出击去试探吧,夏侯霸又不敢,他兵力本来就少,军卒士气也不高,要是再遭遇战损,那这个温县就更加难守了。

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的给乐綝写信,让乐綝提高戒备,对朝歌周围的动态一定要加强侦查,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情况,都不要轻易出城作战。

但如果仅仅只能如此的话,夏侯霸始终还是有所不安甚至,夏侯霸在考虑,是不是索性弃守温县,领两万多士卒,退守朝歌算了。

是,温县是司马氏的老巢,守住温县,对安抚司马父子有很重要的作用,对河东世家大族,也有不小的榜样示范作用,代表着大魏不会轻易抛弃这些河东世家大族们。

但是吧.如果跟大魏的安危比起来,温县,也不是那么重要。

再说了,只要能守住朝歌,最后逼退的蜀贼的话,这个温县,又不是夺不回来了。

夏侯霸本来就有了这样的心思,但始终没有下定决心.直到他收到了来自秦朗的军令。

既然连秦朗都是这个想法了,那夏侯霸还有什么好说的。

择机突围,弃守温县,退守朝歌。

朝歌,才是整个河内郡战局的最关键节点。

第40章 运气极好的曹操第1230章 北伐幽州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887章 庞统训姜维(二)第567章 五丈原撤军第978章 初闻迁都第838章 试探性进攻第1134章 贾充的谋略第31章 商讨第353章 故交相见第91章 准备退路第51章 乱世人心第980章 张昭的态度第1099章 失守第575章 张郃的焦虑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622章 谋士和武将第375章 战事渐平第518章 二将第184章 南郡异动第164章 不太一样第758章 司马懿的焦虑第804章 心累的陈祗第505章 陈仓守将第751章 前因后果第371章 孟获的反应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1156章 开始撤军第147章 关平娶亲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233章 佐官第299章 于禁的处境第533章 善后第1062章 醴陵对峙第103章 长坂坡之战(二)第930章 黄河水军第932章 司马懿的预判第762章 反攻关中第568章 应对方案第93章 投石机第7章 三国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490章 预算制度第89章 救援魏延第383章 分配第1214章 圣裁第252章 书院的作用第540章 散关之战第304章 攻破樊城第725章 开春第4章 主仆第4章 主仆第278章 议事第1018章 陆凯第429章 抢时间第969章 占便宜的东吴第128章 张飞的改变第493章 密议北伐第339章 陆逊之计第100章 接应第916章 摩擦结束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550章 毌丘俭的决断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611章 战术之争第306章 形势再变第894章 撤离第141章 箭伤复发第781章 右扶风第933章 鲁阳第453章 上邽对峙第1223章 李严的无奈第637章 日薄西山第1140章 退兵和追击第905章 同行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466章 再次僵持第573章 急行第1156章 开始撤军第239章 巴东郡保卫战(三)第408章 姜维献计第983章 洛阳的威胁第509章 臧霸的决断第494章 违令第844章 张飞用计第142章 分地盘第659章 持节军令第322章 疑兵计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855章 潼关之战(十)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553章 调兵第1206章 兵临城下第777章 来者可是第957章 天意第1209章 变数第1247章 特殊照顾第698章 坦白第754章 出兵再战第914章 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