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劝降文聘

第121章 劝降文聘

文聘,字仲业,南阳宛人。

文聘本来是荆州刘表的大将,早年中原诸侯混战时,刘表就派文聘驻屯荆北,抵御中原诸侯的入侵。

可以说,文聘是最早被刘表用来抵御北方威胁的将军,比张绣和刘备都要早。

由此也可以看出文聘的能力。

后来刘表病故,刘琮降曹,召唤文聘一起投降,文聘无奈,虽然心有不甘,但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曹操。

曹操对荆州那些主动投降的降将们不是很看得起,但对文聘却是喜爱有加,甚至都没有没收他的兵权,而是继续让他带兵。

这次曹军的中路军,文聘一个新降之人,却能成为徐晃的副手,而且还被徐晃委以断后的重任,可见他的能力。

虽然这件事,张溪总觉得是徐晃在甩锅坑人,而事实证明,文聘确实是被徐晃给坑了,现在被五花大绑的送到了关羽的面前。

关羽陪着刘备镇守新野多年,对荆州的将领们多少都有些了解,孤傲的二爷确实看不上蔡瑁之流,但对文聘,关羽还是很欣赏的。

因此,二爷打算招降文聘。

“文聘,汝昔日深受刘景升大恩,却不思报效,叛主降曹。如今为我所擒,可有话说?!”

嗯,二爷嘛,劝降的套路也就这样了。

文聘却是低头,面无表情的对二爷说道,“败军之将,无颜面见将军,请将军赐死以全我名。”

关羽闻言,跟文聘对视了好一会儿,最终化作一声叹息。

“左右,将文聘推出斩首.”

关羽开始招呼刀斧手,张溪赶紧的拦住了。

好家伙,整场赤壁之战,咱们就光看着周公瑾雄姿英发,火烧战船,攻略四方了,刘备军那真的是一点好处都没捞着啊。

以前就算了,毕竟面临生死存亡,不得不跟江东结盟,抗曹主力也是以江东为主,咱们说不上话,捞不到好处也正常。

可现在曹操败局已定,这要是再不想办法给自己弄点好处,这不是白打这一场仗了么。

曹操中路军的俘虏咱们先不说,文聘可是大将啊,历史线上在襄樊跟二爷打的有来有回的名将,你现在就打算一刀咔嚓了人家?!

张溪赶紧拦住了关羽,呵退了刀斧手,然后再劝道,“将军且息怒。文仲业文武全能,世之良将,虽不及将军万一,然如今主公正值用人之计.”

张溪叨吧叨吧的跟关羽说了很多,核心思想就是一个——文聘这种人才,得劝降才行。

废话,这事儿关羽作为一军主将,还要张溪来提醒?!

再说刚刚不是已经劝降过了么,人家求死全名。

这话一说,张溪当场就懵逼了——这年头劝降都是这样子的么?!

先责问对方一句“叛主降曹”,然后再问一句“可有话说”.这算哪门子劝降啊?!

关羽本来性子就孤傲,他觉得这么说已经算给文聘面子了,因此张溪的叨叨,关羽越听越心烦,到后来那对丹凤眼又眯起来了,一句话不说,气场全开的看着张溪。

张溪下意识的咽了一下唾沫,但最终,还是坚持着,要跟文聘谈谈。

关羽又一次沉默了好一会儿,最终什么话都没说,在军帐内坐下,坐看张溪怎么劝降。

这两年张溪的功劳不小,关羽看在眼里,否则关羽才不会给张溪这个面子。

顺带的,关羽也想看看,张溪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劝降一个“一心求死”的人。

关羽是武将,他现在特别能理解文聘的心情。

文聘这个人,能力出众,人品也不算差,但唯一的问题,就是运气实在不好。

刘表病故,刘琮继位,却正好赶上曹操南下。

作为武将,文聘显然不想就这么打都不打的就投降,可刘琮不给他这个机会。

文聘深受刘表厚待,刘琮要投降,他虽然不甘心,但还是听从了刘琮的命令,投降了曹操。

到这里其实还说的过去毕竟二爷也曾经投降过曹操,后来不也重新投奔了刘备么。

但现在不同,文聘这才投降曹操不过两个月,而且曹操还真的挺看重他,重用他的,结果又被关羽给抓了。

三个月内连换三个主人这是要遗臭万年的。

所以文聘求死,同为武将的关羽很理解他的心情,也有心成全他。

斩了文聘,这才是对文聘最大的尊重。

但这事儿吧,在张溪这儿,却又是另一番解读。

张溪认为,文聘并不是不怕死,也不是要为曹操尽忠他跟曹操才多久啊,怎么可能这么快就有为曹操效死的觉悟。

所以张溪判断,文聘求死的最大问题,是名声问题。

这年月,一个人的名声,有时候确实比性命更重要。

这样的话,只要解决了文聘的名声问题,劝降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所以嘛,张溪先让人给文聘松绑,然后好声好气的招待文聘在军帐内坐下.有二爷在,张溪才不怕文聘暴起发难,劫持自己以求脱身呢。

文聘也确实没有做这种事情的想法。

倒不是怕关羽,主要是现在自己的身份是阶下囚,刚刚还出言求死了,文聘自重身份,不屑于做这种求生的事儿。

而且文聘也想听听,张溪这个人,到底有什么话要说。

然后吧,张溪就开始劝降了。

“溪听闻,昔年将军从军,刘景升深厚将军,简拔将军于军伍,托将军以大事,深的君臣之义。”张溪一边说着一边观察文聘的反应。

果然,说道刘表的时候,文聘的死鱼脸上总算是有了点反应,一脸回忆往昔的样子。

烂船也有三千钉,何况刘表镇守荆州二十多年,虽然能力不咋样吧,但总能有几个真心的忠臣的。

显然文聘就是其中之一。

张溪一看文聘对提到刘表有反应,就知道这货还是念着旧恩的。

这时候的文聘才投降曹操两个多月,曹操就算再厚重文聘,也不能跟刘表相比。

张溪就从这个地方下手,继续劝说,“昔日刘景升将军病故,溪曾听闻,将军本欲扶保幼主,退守江汉,以全老主公基业.无奈刘琮逆子,置先人基业于不顾,只求苟全性命于乱世,痛哉,惜哉。”

文聘顿时动容,一脸无奈加无言以对。

这事儿,确实是真的,当初文聘对着曹操,也是这么说的.但无奈刘琮投降太快,一点准备的时间都不给他,曹操就已经进了襄阳了。

就关羽觉得好像有哪里不对这事儿我怎么没有听说过?!

张溪一看有效,继续劝说道,“刘琮逆子,虽承父业,却不以祖宗为念,不顾汉室宗亲身份,投降汉贼曹操,景升公若地下有知,恐亦会后悔莫及矣。”

“今幸有景升公长子刘琦,以江夏之地,内修德政以待百姓,外托我主刘皇叔以御敌寇。刘皇叔结盟江东,于赤壁大破汉贼曹操此乃荆州之幸,亦乃景升公之幸也。”

“曹操,汉贼也,将军委身曹贼,实属不孝子刘琮之乱命,非将军所愿。今公子刘琦镇守江夏,颇有景升公遗风,将军何不去逆归正,重归景升公麾下,效命于公子刘琦.他日将军助公子刘琦重夺荆州,将军既有全老主公基业之功,百年后亦可面见景升公于地下矣。”

“溪乃肺腑之言,请将军详查。”

到此为止,劝降结束.剩下的,就是让文聘自己选了。

张溪这是先把刘琮放在一个“不孝逆子”的地位上,从人情上剥夺他作为刘表继承人的身份.这也说不上错,刘表费了这么大功夫掌控的荆州,这小子一下子就给送出去了,也忒大方了。

在这个时代的观念里,刘琮就是一个典型的败家子。

接着张溪又抬高了刘琦的地位,把刘琦夸的跟家族中兴之主似的实际是什么情况大家都清楚,但起码在大众的眼里来看,刘琦至少比刘琮要强的多,这也是事实。

刘表一共就俩儿子,家产留给了一个败家子,另一个儿子却帮他把家产从外人的手里夺回来了.这俩儿子,谁更能代表刘表的遗愿,还用问么?!

再说,刘琦确实是刘表长子,这个身份在现在这个时代,也是很有说服力的。

而且,张溪的劝降和关羽的劝降,是有一个本质性的区别的。

关羽劝降文聘,是让文聘投靠刘备,这在文聘眼里,就是自己三个月内换了三个君主。

张溪劝降文聘,是让文聘投靠刘表的儿子刘琦,这用张溪的话来说,就是“去逆归正”,他文聘最后还算是刘表的臣子。

台阶都已经给文聘搭好了:投降曹操,是刘琮逆子的乱命,文聘投降算是护主。现在投降刘琦算是“去逆归正”,一样是护主。

他文聘哪里是两面三刀的投降怕死鬼,压根就是刘表帐下最大的忠臣好不好。

故此,文聘闷声琢磨了半天,最终叹了一口气,说道,“文聘无能,昔日未能保住老主公基业。今既老主公之子在世,文聘自当竭力相助,以报老主公厚恩。”

得,劝降成功。

张溪正得意呢,没想到文聘居然还有下文。

“然聘有言在先。此番归正,聘只听命于刘琦公子,刘皇叔虽为世之英雄,终究只是客卿,非为荆州之主也。聘,降公子琦,不降玄德公。”

嗯?!

等等,你刚刚说啥玩意儿?!

张溪闻言一愣之下,几乎下意识的看向了坐在军帐正中央的关羽,关二爷。

把关二爷给看的一脸的莫名其妙。

(本章完)

第750章 兵败如山倒第342章 吕蒙的动摇和坚持第307章 江东的决定第153章 清查土地第968章 迁都第107章 鲁肃第1213章第960章 洛阳攻城第812章 击溃第114章 船上议论第107章 鲁肃第912章 围点打援第923章 水军统帅第1175章 乌龟出壳了第525章 散关战事第260章 赴约文会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1088章 遭遇颠倒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154章 安置流民第1110章 东吴的小心思第250章 地域之争第1066章 倒霉蛋张承第1112章 甄城第483章 贾诩之计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624章 好消息和坏消息第827章 魏延诈关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483章 贾诩之计第724章 人选第164章 不太一样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617章 吴懿突阵第575章 张郃的焦虑第264章 再见面第393章 曹魏的反应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751章 前因后果第841章 甩锅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644章 议事(一)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754章 出兵再战第5章 上任第105章 长坂坡之战 (四)第243章 争议第1098章 河心州之战第790章 司马懿的应对第100章 接应第1121章 各有准备第101章 汉津口之战第634章 张辽决意第1181章 河东战事明朗第551章 局势变化第1254章 兵临城下第496章 偷工减料第462章 突破第312章 调兵北上第563章 围堵第78章 开始练兵第610章 前锋至第1123章 撤军第829章 上火的曹叡第204章 名分第1096章 兵临许昌第836章 包围网内的苦战第729章 空城计第603章 张郃退兵第582章 各方变化第964章 洛阳战事(一)第816章 曹叡的决断第575章 张郃的焦虑第4章 主仆第1232章 劝降司马懿第245章 百年大计第114章 船上议论第1146章 王凌的想法第196章 潘濬的心思第589章 试探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1211章 六伐结束第52章 军中嬉戏第1043章 升官第1112章 甄城第373章 花鬘和关索第1170章 魏延的疑问第110章 奇怪的舌战群儒第966章 洛阳战事(三)第187章 治病第1143章 撤军方案第245章 百年大计第1035章 搅混水第813章 撤军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753章 馊主意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893章 提前准备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7章 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