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兄长

第15章 兄长

正月十五过后,张溪要重新上班了。

还是那个熟悉的营寨,还是那个熟悉的库房,只是这次年后上班,库房里总会时不时的多出两个人来。

一个是寇封,一个关平。

关平是怎么想的,放着自己父亲的军营不去,非要跑来找张溪.这个张溪是真的不太理解,但也没办法,人家是少将军。

但寇封这个就比较好解释了。

“兄长,小弟蒙主公赏识,许我招募兵马,小弟特来向兄长报备,以后还请兄长多多照看!”

你听听,你听听,这货连“兄长”这称呼都叫上了。

说起这事儿,张溪也是一阵的无奈,毕竟这个正月过的吧,确实不算太省心。

这个正月里,寇封没事儿就往张溪家跑,两个人一来二去的越来越熟悉,两个人又确实很聊得来,互相关系亲近了不少。

另一个.刘泌家的豆腐坊刚刚开张。

为此,小七宝闹了不小的脾气,责怪张溪不该把传家的秘方送给外人。

张溪一边哭笑不得的安慰小七宝,告诉他好东西自己有的是,另一方面嘛.还得应付寇封这个家伙。

这年月,一声“兄长”可不是随便喊的。

既然喊了你一声“兄长”,那就必须真的把伱当亲哥哥看待,有事儿可是真的得上的。

比如说关张,刘备起兵两个人帮着刘备砍人,刘备落魄,关羽挂印封金的都要来投奔。

再比如说孙策和周瑜,孙策起兵,周瑜又出人又出钱还得出谋划策。孙策死了,周瑜还得帮衬着孙权这个弟弟坐稳江东主位。

而同样,作为“兄长”的人,一旦答应了这句“兄长”,那“小弟”有什么事儿,你就得兜着。

张溪一开始受到现代思维影响,以为就跟现代社会有人叫你一声大哥一样,就是一种礼貌客气,一时没反应过来就答应了。

后来冷静下来一琢磨才明白过了,自己多了一个“弟弟”。

虽然不是那种正式意义上结拜的弟弟,但这个“弟弟”,也是一种认可和托付。

这要是寇封将来干出点啥屁事儿来.张溪想想都头疼。

这货将来干的屁事儿还少么?!

在上庸欺压孟达,抢孟达仪仗队导致孟达叛变,襄樊之战不助战关羽,关羽被围麦城后居然听信孟达之言不救援关羽.每一条都是大麻烦。

更何况史书上说这货“刚猛自矜”,就这个性格,要是不闹出点事儿来才不正常吧。

可认都认了,你总不能跟寇封说,我之前是跟你闹着玩的吧?!

这样可就是反目成仇了。

而且寇封也有自己的理由啊。

“封与兄长颇为投契,又蒙兄长指点,家母曾言,让小弟当以兄侍之。”

这就是寇封的理由。

原因嘛,不仅仅是因为张溪告诉了寇封怎么做豆腐,更是因为寇封把这些日子的交往告诉了自己的母亲和舅舅,而他舅舅刘泌觉得,张溪肯定是一个有大能耐的人。

虽然寇封跟关平关系也不错,但关平到底是关羽之子,刘泌可不觉得自家有事儿,关平真的会来帮忙。

但张溪不同,张溪是外乡来投靠刘备的,本身在刘备军中没有根基,这时候结好张溪,算是雪中送炭。

也可以说是两个刘使君帐下边缘人的报团取暖。

所以,寇封这一句“兄长”,不仅仅是他自己的意思,也代表了他身后的家族。

张溪也没办法。

答不答应其实都一样,而且答应了吧,至少能跟刘泌搞好关系,将来自己要征收粮草,要发动徭役,刘泌肯定会好好配合。

而正月十五刚过,寇封就接到了一个好消息。

刘备准许刘封招募乡勇,也算是给了这些年刘泌投靠的一个交代。

这对刘泌和寇封来说,都是一个好消息。

对于寇封来说,他终于被允许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成为一军将领了。

对于刘泌来说,他现在终于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患得患失,生怕刘备猜忌自己了。

能允许外甥独领一军,虽然只有区区三百人的名额,但这本身就是刘备表达了对刘泌的信任。

不管是不是巧合,对刘泌来说,张溪这个人的出现,简直是他们刘家和寇家翻身的吉祥物。

而寇封没想那么多,他是真的把张溪当兄长看待的。

所以嘛,刚得到调令,乡勇还没来得及募集呢,寇封就来找张溪报喜了。

顺便也给自己报备一下,以后自己也是要在张溪这边领一份粮草的。

报备这事儿简单,张溪核对了一下刘备的任命文书,没啥大问题就给记录进档了。

倒是对于寇封募兵这事儿,表达了担忧。

汉末因为军阀混战,基本采用募兵制。

招募来的乡勇,那就是脱产士兵,除了打仗训练,啥事儿不管,是要诸侯供养的。

而汉末群雄连年混战,兵员素质严重下降,到了现在这年月,招募来的所谓乡勇,有几个是郡里良善人家的孩子?基本都是一些混混或者吃不上饭的流民,进军营就为混口饭吃。 Wшw_ Tтkan_ ¢ ○

这些人要是上了战场,顺风局躺赢还没问题,逆风局分分钟跑给你看。

而寇封这小子一个今年刚刚十六岁的孩子,你指望他能懂的怎么练兵?!

张溪也是没办法啊,人家一声兄长你应了,那你就得管啊。

“公仲,你过来!”张溪叫住了寇封,也不管关平是不是就在身边,对着寇封说道,“既然主公让你招募乡勇,你可有什么打算?!”

“这有何难?!”寇封一脸不以为意的说道,“只需张贴榜文,有我舅舅帮忙,总能找齐这三百乡勇!”

是,你舅舅是县令,了不起可你也不怕给你舅舅给你强征百姓或者硬塞些收编的溃兵老油条?!

别惊讶,这年头这种操作属于常规操作。

可这种人,上阵充人头可以,却打不了硬仗。

“你也不怕这些人到了战场上给你倒戈相向?!”张溪现在也没心情说些半文不白的话了,直接没好气的对着寇封说道,“你也不想想,当年牧野之战,倒霉催的商纣王是怎么输的?!”

“牧野之战?!”寇封挠挠头,问道,“那是啥?!”

关平也是一脸的疑惑,看着张溪,却不说话。

很显然,这年月,读过《史记》的人都少,而且肯定不包括关平和寇封这俩从小混军中的人。

张溪也没察觉,尽量用寇封能听懂的言辞说道,“当年周武王伐商,与商人在牧野决战.本来还算势均力敌,可商人的辅兵全是奴隶,这些奴隶在战场上倒戈相向,导致商纣王失利国灭。”

关平一脸讶异,把这事儿偷偷记在心里。

寇封却依然满不在乎,说道,“我要招的乡勇,是正兵,可不是什么辅兵。”

这话说得的,关平都听不下去了,赶紧拉住寇封,说道,“公仲,辅兵不稳尚有如此后果,何况是正兵啊!”

张溪也是点头,说道,“所以啊,招兵这事儿,你最好亲自去,仔细勘察兵员,最好找那种矿工啊,失地农民之类的,记住一定要找那些勇于斗狠却无田无产的人。”

“这是为何?!”寇封不解,关平也同样疑惑。

这年月最好的兵员就是良家子,说直白点就是家有田产,身世清白的子弟,因为这种人稳定,听话,对朝廷忠诚,也容易控制。

没听说过招什么无田产还好勇斗狠的人。

而张溪却说道,“如今世道不同了,有田产者顾念田产,却未必肯拼命,而无田者无牵挂,又肯用命,当是上好的兵员。”

“张主簿此言欠妥!”关平对此表示了反对,说道,“无田产者无恒心,一遇逆境岂不会一哄而散?!”

这个嘛.我哪儿知道去,你问戚大帅去啊。

他不就是只招矿工和失地农民么,人家不一样搞出了戚家军?!

都是募兵制下的产物,应该是通用的吧?!

张溪终究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太懂军事,而关平好歹跟着关羽那么长时间,他一反对,张溪也有点心虚。

“那要不,一半一半?!”张溪看看关平,再看看寇封,说道,“招一半良家子,一半流民中的勇斗者?!”

寇封也被说的有些含糊,点点头,算是答应了下来。

шшш• TтkΛ n• C〇

不过这事儿嘛,寇封至少知道,不能把希望寄托在一张榜文或者舅舅的帮忙上,他需要亲自考察一下自己招募的兵员。

因此嘛,寇封来找张溪找的更勤快了。

他实在不懂怎么看兵员啊。

张溪其实也不懂,但他知道,当年戚少保能练出戚家军,兵员除了是矿工和失地农民外,还有一点就是军中拒绝奸猾之辈。

简单来说,还是要老实听话,还敢战出来勇猛争斗的人。

可这样的人并不好找。

汉末纷乱了二十年了,基本上哪里都有战乱,哪里都有流民。

流民中不是没有好勇斗狠的人,可这些人,要么成了山贼,要么成了各地诸侯的兵员。

比如曹操的青州军。

剩下的这些到处流荡的流民,他们的目的就是能活下去,你想在这些人里面再找出好勇斗狠的人,真的很难——除非你逼的他们活不下去,成为乞活军。

但很显然,在刘备治下的新野,流民和百姓还不至于活不下去,那谁来当兵啊。

所以嘛,寇封招募乡勇,不是招不到人,而是招不到张溪想要的兵员。

为此,张溪和寇封不得不一再降低标准,也不要求身强体壮,能扛的起木棍就行,也不要求好勇斗狠了,能听话就行。

除了那些一看就是奸猾的混混和老兵油子之外,寇封基本就是按照你是个正常人就行的标准招兵。

大概过了半个月,总算是把三百人给招齐了。

只是这些兵的精气神嘛嗯,那就根本没法看。

知道的这是新招募的乡勇,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要去哪儿逃难的百姓呢。

(本章完)

第724章 人选第1044章 议罪钱第582章 各方变化第772章 拖延第621章 跑了第327章 孙尚香的选择第626章 败退第881章 关羽的异常第117章 铁索连舟第790章 司马懿的应对第1203章 代郡危急第948章 各地局势第399章 偷袭计划第96章 周瑜退兵第447章 街亭混战(二)第117章 铁索连舟第1061章 北上长沙第605章 下一阶段第1206章 兵临城下第665章 突围第520章 张溪定计第740章 诸葛的苦衷第89章 救援魏延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420章 天时不利第1046章 东征南征第1223章 李严的无奈第493章 密议北伐第1160章 三年后(一)第265章 蝗灾第212章 投石车第927章 收徒第1036章 主帅心思第141章 箭伤复发第692章 争论第615章 王双的奋起第420章 天时不利第405章 冀县密议第789章 领兵出征第525章 散关战事第919章 大婚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1063章 局势明朗第407章 诈第655章 背锅侠满宠第802章 援兵第119章 船舱密谋第128章 张飞的改变第584章 失败第1171章 一请司马懿第668章 宛城战事(一)第353章 故交相见第121章 劝降文聘第407章 诈第250章 地域之争第736章 争(一)第1158章 背锅第1165章 平策第188章 再次一换三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434章 江东二连击第425章 寻仇第1244章 全琮的心思第356章 五虎将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922章 江陵水军第98章 刘表病重第573章 急行第532章 张溪的应对第818章 凉州骑兵第280章 孙权的决断第1015章 朱桓立功第848章 潼关之战(三)第1061章 北上长沙第59章 诸葛出山第424章 中军突击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39章 访友第340章 陆逊攻宜都第289章 关羽的策略第535章 陈仓防务第165章 朋友第499章 关中变化第353章 故交相见第90章 声东击西第779章 舌辩结束第344章 吕蒙的决意第1200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一)第192章 沼泽改田第662章 张溪骂阵第792章 命中注定的待遇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266章 江东来使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1052章 南征序幕第321章 石苞第38章 《隆中对》第873章 南门决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