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刘备亲临

第155章 刘备亲临

刘备亲临,这是张溪没有想到的。

虽然知道刘备求贤若渴,但是.这是不是也太给雷绪面子了。

而雷绪,在见到刘备亲临后,更是感动的一塌糊涂,当场跪倒,认为自己终于找到了一个明主。

刘备自然是亲扶起身,好生安慰,然后让张溪做好准备,接纳雷绪带来的两万多百姓。

至于雷绪带来的三千私人武装,刘备还是交给雷绪掌管,丝毫没有要剥夺雷绪兵权的意思。

做完这一切,刘备这才跟张溪,还有随同而来的诸葛亮,关起门来商量事情。

原来刘备还真的不是因为雷绪来的,只是凑巧,赶上了而已。

刘备是为了张溪在江夏东部分地的事儿来的,实在是张溪的动静闹的有点大,让刘备在武陵都有点不得安生。

虽然张溪是江夏郡丞,他做这些事儿确实是职权范围之内。

但架不住一些老臣写信给刘备抱怨啊。

因为张溪在给刘备的文书里已经说明白了江夏安置流民的重要性,所以刘备本身,倒是非常支持张溪的分地举措的,对这些老臣的信件也是置之不理,变相也算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但张溪做的这些事儿,有点把诸葛亮给吓到了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会引发不小的内部问题的。

诸葛亮也支持张溪的举措,主要是怕张溪没有经验,或者把事情想的简单了做不好规划,因此还是劝说刘备,亲自前往一趟蕲春和下雉。

一来,帮张溪站台,告诫那些贪图享受的老臣,现在还不是马放南山的时候。

二来,这是帮着张溪看看,查漏补缺,万一张溪做的太过火了,得罪了一些不该得罪的人,刘备在江夏,这些人也不敢太过放肆。

结果刘备才刚刚坐船到夏口,正跟关羽说这事儿呢,张溪给关羽的加急文书就到了。

刘备一听有人带着数万流民来投奔自己,当下大喜过望。

第一,这数万流民,可以让刘备瞬间充实不少人口。

第二,庐江的流民,不投曹操,不投孙权,却来投他刘备.这还不能说明他刘备的人格魅力,说明他刘备仁义么?!

政治影响非常大的好吧。

至于这帮人冲着分地来的这个刘备不意外,没点好处,谁愿意来投奔你啊。

这么以来,刘备更加支持张溪的分地举措了,赶紧告别关羽,坐船顺流而下,抵达蕲春城,给张溪站台。

刘备这一来,张溪的心里顿时放松了不少。

再一看刘备把诸葛亮都带来了,那还有啥好说的,可以甩锅了。

诸葛大大是什么存在?!

陈寿在军事上敢对诸葛亮提出批评,但在治政上,陈寿可是说他不亚于萧何的,甚至晋武帝司马炎,在这方面都是诸葛亮的小迷弟。

诸葛亮一来,张溪立刻甩锅给诸葛亮,这种事儿你擅长,还是你来吧。

诸葛亮倒也没有推辞,直接接了过来,然后拉着张溪一起分析了一晚上想甩锅,门都没有,一起帮忙。

然后吧,诸葛亮就做出了一系列的决断。

首先,雷绪带来了的这数万流民,不能留在蕲春和下雉。

天知道中间有没有曹魏或者东吴的细作,蕲春下雉这两个地方距离江东和庐江都很近,不能让他们在这边扎根。

正好张溪在年前给诸葛亮的报告里说,江夏北三县严重缺人,也没有足够的人力兴修水利,那就把这些人先送到那边去,呆上一段时间,甄别一下,没问题的话,就在北三县分地给他们好了。

至于蕲春和下雉这边的分地呢,诸葛亮也研究过张溪的安置策略了,总体来说并没有什么大问题,最多就是一些村落的安置不太合理,距离水源有点距离。

但这也不是什么大问题,已经分配好的就先不去动了,动了又是麻烦事。

还没分配的村落稍微调整一下,减少村落与村落之间的距离,再通过一些水利设施,自然就可以实现水源共享了。

整体来说,张溪的安置分配没有什么大问题,而张溪在清退和丈量土地时用的一些策略,也不是啥大问题.除了让一些老臣不满外。

但做事嘛,没可能做到面面俱到的,总怕得罪人也就做不成事。

现在张溪并没有得罪不该得罪的人,至于一些诸如刘琰之辈,根本翻不起花样来。

不过诸葛亮总算还是替张溪擦了屁股,带着张溪拜访了一下蕲春和下雉两地的小世家,又亲自写了一封信给自己的岳父,告诉他张溪的做法只是应急,并不是刘备要打压世家,这才把这事儿彻底圆满的解决了。

在收拾勋贵的时候,也得考虑一下世家的感受嘛,这个鱼鳞图册,本质上就是清查土地,世家怎么可能对此不敏感。

所以,该安抚的,还是要安抚一下的。

只是诸葛亮这个二五仔,刚刚给岳父写了这样的信,转头就跟张溪开始讨论起鱼鳞图册的事情,想着在荆南四郡推广。

而张溪也是看热闹不嫌事大,直接把保甲制度和赋役黄册的构想给提了出来。

鱼鳞图册,是对土地进行清丈,保甲制度是保证地方安定,加强皇权力量,而赋役黄册,这是清查人口,保证人丁税收。

这三样,哪样拿出来都不会让世家安心,哪样拿出来,都会遭到世家的强烈反弹的。

诸葛亮顿时也开始纠结了。

这三样制度如果都能实行,那么官府对地方的控制将得到大大的增强,民间舆论也不是世家想这么说就怎么说的了。

最重要的是,这三项政策相辅相成,可以快速的清丈土地,清查人口,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掌控。

可以说,是非常好的政策。

而这三个政策的缺点也很明显——世家绝对不会接受。

世家要是接受了这样的政策,还怎么兼并土地,隐匿人口,把持舆论,囤积财富啊。

如果刘备真的实行这三个政策,那么世家肯定会放弃刘备,就是刘备现在帐下的不少文武官员,恐怕也会离刘备而去,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这些地盘,也会轻易被人吞并的。

可这么好的政策,就这么放弃了,诸葛亮也是有点不舍得。

纠结思考了一晚上,诸葛亮也没有好主意,只能让张溪一定注意保密,千万别先说出去,引起世家的警觉。

至于这三个策略么鱼鳞图册在江夏能做成,那么在世家力量同样薄弱的荆南四郡应该也可以,这个可以先用起来。

剩下两个,等刘备的势力稳定下来了,也等自己考虑成熟后,再说吧。

张溪一看诸葛亮那个谨慎的德行,最终还是选择了接受,好歹的没把“改土归流”和“官绅一体纳粮”给说出来。

荆南四郡周围可是有不少的蛮族或山越的首领的,没事儿的时候还经常造个反啥的,伱要是改土归流,那就真的是要四郡不得安宁了。

官绅一体纳粮就更不行了,张溪自己都是不交税的人,这要是提出来,哪怕是刘备再仁义,为了平息众怒,也得来个“挥泪斩张溪”了。

所以啊,不是所有的政策都适合所有朝代的,具体的情况就得具体分析才行。

不过张溪的前三个提议,还是给了诸葛亮一些思路的,有些东西不适合,但如果情况有变,又或者修改一下,说不定就适合了呢。

反正诸葛亮对张溪,是越看越觉得顺眼。

这个家伙,虽然有时候显得急躁了一点,但好歹能分清楚轻重,比那个大脸盘子要稳重的多了。

那个大脸盘子吧,真的是.一言难尽。

之前先是撺掇着主公取柴桑索要油江口,这么危险的情况,这货居然还说什么“不冒险不成大事”。

得亏的孙权也没有破坏盟约,趁机下手的意思,主公总算是安然无恙的返回了武陵。

现在更好,这货居然给主公献计,让主公派人征剿荆南四郡周围的山越和蛮王们,以蛮兵充实丁口和兵力。

说实话,这不是什么坏计策,但你得分情况。

现在荆南四郡刚刚信服主公的统治,正应该是休养生息,闷头发展的时候。

主公这些年东奔西跑的原因,不就是因为没有一块稳固的地盘么。

现在好不容易有了这么大的地盘,你不先巩固统治,发展地方,哪里来的钱粮打仗?!

等到荆南四郡发展的成熟了,都不需要出兵,那些蛮族也会主动来投,到时候加以安抚,必要的时候就能为我所用了。

何必劳师动众的去征剿呢,万一征剿不利,迁延时日,荆南四郡就要四处起火,不得安宁了。

现在的主公,不缺兵力,缺的是实力,是人口,是钱粮,这些都得慢慢的发展,才能积累起来。

那个庞士元啊,终究是做事太急切了。

(本章完)

第1166章 战略制定第1142章 魏延的判断第1199章 援兵去哪儿第923章 水军统帅第812章 击溃第450章 主力到位第290章 战报第1164章 北伐理由第260章 赴约文会第373章 花鬘和关索第119章 船舱密谋第1253章 拖时间第70章 江夏太守第280章 孙权的决断第1224章 贸易战(一)第699章 诸葛亮的态度第448章 混战过后第17章 糜竺第135章 江陵决战(二)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891章 应对与变故第609章 到来第51章 乱世人心第399章 偷袭计划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战第73章 调令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812章 击溃第242章 杨仪第18章 家有新人第98章 刘表病重第290章 战报第769章 迟滞不前的魏军第284章 三路出击第500章 各州情报第1241章 大泉当千的影响第353章 故交相见第354章 曹操第840章 溃逃第1253章 拖时间第297章 不合第1236章 各方顾虑第240章 合肥之战第974章 羊衜上任第928章 授徒第629章 情势翻转第319章 刘璋的选择第1228章 练兵第369章 三路战局第272章 应对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305章 收取襄阳第535章 陈仓防务第1003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第110章 奇怪的舌战群儒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527章 老友聚会第313章 坚守不出第900章 季汉的盘算第69章 江夏变故第1087章 应对第110章 奇怪的舌战群儒第519章 攻略西营第1080章 世家变化第1051章 战略第968章 迁都第671章 战事停歇第83章 议策第719章 诸葛到来第641章 练将第862章 尾声第503章 谁谨慎?!第587章 处罚第2章 面试第842章 各方反应第1168章 曹爽掌权第749章 各怀鬼胎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1024章 临阵指挥对决第924章 人才问题第631章 单挑第1210章 刘放的打算第591章 大昌集第125章 借将第1217章 东吴内政第87章 失败的夜袭第715章 救灾第931章 劝说第574章 惩罚第452章 火攻略阳第859章 潼关之战(十四)第143章 庞统第1047章 南征第1157章 兖州战役结束第334章 襄樊议事第795章 凉州军团入关第1095章 五伐中原第812章 击溃第987章 议定第1134章 贾充的谋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