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应灾准备

第262章 应灾准备

成都的四人组,正在谋划着进取汉中,但同一时间的荆州,张溪却在发愁。

去年的冬天,是个暖冬,从去年十二月到今年一月,断断续续的一直在下雨,到了正月底的时候,雨水才停了下来。

然后整个二月,都没有下过一场雨。

马良当时就急了。

这马上就是春耕了,天不下雨可是一件要命的事儿。

就算荆襄之地守着长江各条支脉,水资源不缺但不管是种粟米还是孕育稻种,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水。

因此,马良急匆匆的找到张溪说明情况,然后张溪就命令李球这个南郡郡丞,带着职下的掾史官员开始巡查诸县,主要的目的就是查看水利设施是否能正常运作,各县春耕准备工作是否就绪。

然后吧,就出了点小问题。

归根结底,还是李球这个益州人的身份,拖了后腿。

李球这个郡丞是益州人,而他手底下的掾史官员都是荆州人.对着干不太可能,但阳奉阴违的磨洋工,这事儿这帮人真的干得出来。

李球发现这个现象后,先是内部训斥整顿,但依然无效,逼得李球都打算杀人立威了。

看不起自己可以,但你不能耽误春耕啊,春耕一耽误,一年的收成都会受到影响,不能把老百姓的生存当儿戏啊。

但.没用。

这帮掾史级官员,哪个不是世家子,你指望他们会多么在乎百姓的生死,那真的是想瞎了心了。

张溪知道了这件事后,赶紧先叫回了李球,然后让邓艾接替李球的工作,加强督导工作。

没法杀人,这帮世家子们都是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虽然张溪也很恨,但也只能是罢黜一两个挑头的官员出出气,绝对不能动刀子。

现在的荆州,是求稳,是猥琐发育的时候,先得忍着。

李球很憋屈,张溪只能安慰,但随后,马良又带来了另一个更麻烦的事儿。

马良是很负责的一个人,这些日子巡查水利设施,他一直是在各县转悠,不仅仅是南郡,武陵和零陵他都抽空去了一下,然后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因为去年是暖冬,土地中的各种虫卵大多都没有冻死,尤其是荆南两郡,这种情况相当的明显。

马良担心,到了四五月份,会有虫灾。

特么这就恐怖了。

一旦飞蝗四起,那这一年的收成都有可能泡汤的,不仅仅是百姓没有活路,官府也一样会焦头烂额的。

张溪赶紧的下令给所有在各郡县巡视的掾史,让他们就地驻扎,不要急着回江陵。

第一,指导当地百姓春耕,务必要尽量做到深耕,尽量减少蝗虫虫卵的成活率。

第二,掾史亲自坐镇地方,在不影响春耕的情况下,组织百姓对蝗虫幼虫或者幼卵进行扑杀。

这两条,是现在这个时代能用的实际方法。

至于这么做是不是能阻止大规模虫灾的出现.可能可以降低蝗灾烈度,但大概率是无法避免蝗灾出现的。

这个时候蝗虫幼卵基本都在土里,就算翻耕出来了,很多人也不会当回事。

而且现在是乱世,官府的公信力也就那样,哪怕是再中央集权的政府,百姓该不听你的就是不听伱的,他们总觉得自己有自己的一套生存之道。

官府?!官府除了拼命征税,它们懂个球!!!

所以该出现的蝗灾还是会出现。

因此,张溪已经做好了让这些掾史们长期滞留地方,应对蝗虫虫灾的准备了。

这种大灾大疫的东西,从古至今都不会在情况没有明确前搞什么动员,否则灾疫还没出现呢,人心先乱了,更加不利于防控。

所以,张溪让掾史们打着的,只是督促地方春耕的旗号,在各地驻扎下来,一直要驻扎到四五月份,看看是不是真的会有蝗灾。

如果没有,当然是最好,但如果出现蝗灾.那张溪就真的要头疼了。

某些穿越前辈们面对蝗灾,一点都不紧张,一边养鸡,养鸭,养鹅,等到蝗灾一起,这哪里是蝗灾啊,简直就是一个刷声望的好机会。

张溪也想学,但很抱歉,这里是三国乱世。

有一说一,鸡鸭治蝗,是经过实践可行的治蝗手段,确实可以有效抑制蝗灾。

但就一点——几千只鸡鸭鹅可不够用,没有几万甚至几十万的鸡鸭,别想压制住所谓的蝗灾。

数量太少的话,等你的鸡鸭吃完了蝗虫,蝗虫也把庄稼都啃完了。

在中国古代任何时期,一下子能拿出几万乃至几十万鸭子的人家,皇帝看到后第一时间想到的,绝对不是为你鼓掌,感谢你平定了蝗灾,而是应该琢磨一下,你家是不是该被谋反,然后株连九族了。

太特么有钱了。

更别说现在是乱世,人都吃不饱的,上哪儿去养鸡鸭?!

哪怕是荆州的四大世家加起来,恐怕也养不起几十万只鸡鸭啊。

所以这年头治蝗,只能靠人力。

一说到这个人力吧,特么又是一件麻烦的事儿。

就说那年啊,汉武帝为了中央集权,精心挑选了一个董仲舒,试图用儒家理论,为自己的中央集权背书。

董仲舒那个坑货,非常了解汉武帝的想法,因此提出了“三纲五常”,用来帮助汉武帝中央集权背书,本人也因此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借助大汉的平台,让儒家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显学。

但大概董仲舒也觉得这么做有点太过于拍马屁了,生怕汉武帝好大喜功的坑人,所以又提出了所谓的天人感应的理论,认为世间的灾祸都是上天给予的警示,又或者是帝王做错了事情,因此上天给予了惩罚。

汉武帝是什么人呐,一下就听出这货的弦外之音了——这家伙打算限制皇权。

汉武帝瞬间翻脸,就把这货给扔到了一边,坐凉板凳去了。

汉武帝是没上这个当,但架不住他的后世子孙们上了这个当啊.闹到现在,只要一有什么灾祸,那就肯定是皇帝做错了事儿,大臣们想的不是救灾,而是上奏天子,让天子反省,祭祀天地,请求上天收回惩罚或者警示。

本来有些小灾小难的,及时处理影响还不会太大,但这帮当官的和皇帝来回一拉扯,小灾都变成大难了。

而更搞笑的是,民间百姓对于这种事情居然习以为常,甚至他们都觉得,如果有蝗灾,那肯定是皇帝做了什么缺德事儿,又或者是上天降罪,宁可在田里磕头求老天爷收回惩罚,也不愿意下田地去扑杀蝗虫。

所以这些年蝗灾越闹越厉害,一半是天灾,一半是人祸。

张溪就算做好了一系列应灾的准备,如果百姓们不配合,一样是白搭。

真的,这年月当官,真不是坐在府衙里喝茶,下班了去后院调戏一下妻妾.很烦的。

再加上本地的掾史都派驻到了地方,让本来就捉襟见肘的郡一级中层官吏出现了大幅度的空缺,这时候张溪,邓艾两个人,就得挑起十几个人的工作量,每天都是批阅文书到好晚好晚。

对了,还有李球。

之前李球被人给排挤了,回到江陵,跟张溪诉苦了一大堆,最后向张溪提议,辞去了他南郡郡丞的职务,希望去军中带兵。

这个耿直的益州汉子,实在不想跟一群部下们玩勾心斗角的游戏了,觉得还是军营更适合他。

军中的人,相对来说比较直接一些。

只要你能打,能让大家按时的吃上饭,那么大部分人都会很听话。

如果还能带着大家打胜仗,又或者能带着大家活着回来,大家就会非常的佩服你。

再如果你还能带着大家一起接受赏赐,得到田亩钱粮赏赐,那大家就会非常的拥戴你。

这不比跟世家子弟们说话,讲一句要猜十句来的简单。

同样是益州人,张嶷这个郡司马在军营中就混的很不错,李球也打算,在军中寻找自己的出路。

人都这么说了,张溪能说啥。

正好呢,武陵郡徐庶那边,遇到了一点小麻烦。

去年冬天不太冷,所以蛮族们还能出来活动,加上准备的过冬粮食不够,所以武陵郡外围的蛮族就攻入了武陵郡的县城,烧杀劫掠了一番,退回山区去了。

徐庶琢磨着,得报复回来,正好手头缺将,问问张溪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荐一下.张溪就把李球给推荐到武陵郡去领兵了。

这么一来,张溪手头的人手更加的少了。

连着好几天加班到深夜,师徒两个人都能明显的感觉到,对方脸上的很眼圈越来越重了。

这样下去可不行.张溪琢磨着,得给自己挖掘的人才才行。

一方面也算是扩大一下自己的势力,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己不需要这么累的工作,找点帮手。

就是吧.张溪仔细巴拉了一下自己穿越的这十年,好像真的没有遇到什么超级牛人。

毕竟这个时代,稍微像样一点的人才,都让各大势力瓜分完了,尤其是北面的曹操,简直是丧心病狂的囤积人才,连崔州平这样的人才都不重用。

这要是换到荆州来,张溪高低得把这个南郡郡丞的位置给他,过几年时机合适了,那也就是地方郡守了。

(本章完)

第682章 奇葩取士第1117章 孟达的决心第123章 联军第458章 设伏第995章 真正的战略第1073章 流民第1122章 局势有变第308章 吕蒙的计划第251章 调人第559章 王平与朱赞第642章 两员老将第216章 时间线变动第35章 酒之事第788章 襄阳北伐第384章 巡视地方第453章 上邽对峙第843章 郭淮撤军第119章 船舱密谋第306章 形势再变第200章 涪城相会第548章 眉县之战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625章 遇事不决就突阵第453章 上邽对峙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1037章 曹叡的选择第1240章 中止经济战第467章 凉州人选第487章 占便宜第365章 点兵点将第730章 领兵人选第1069章 休战第578章 决策冒险第840章 溃逃第71章 博弈第901章 战后处置第165章 朋友第298章 许褚夺营第946章 洛阳防备第646章 议事(三)第312章 调兵北上第874章 杜约第1180章 卫氏第670章 休战退兵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949章 孙权的固执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1097章 坏消息第811章 前后夹击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1001章 乱局第858章 潼关之战(十三)第1074章 屯田和铸币第1194章 满宠的才能第574章 惩罚第984章 联姻第724章 人选第1114章 拆东补西第171章 联姻第164章 不太一样第1215章 下诏伐吴第1026章 张飞冲阵第532章 张溪的应对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414章 刘备的决断第319章 刘璋的选择第1005章 劝降第54章 刘备归来第623章 进攻和撤退第653章 进兵策略第930章 黄河水军第246章 去成都第103章 长坂坡之战(二)第100章 接应第1008章 全朱矛盾第1075章 又是联姻第514章 魏延的执念第1248章 搅局者(一)第754章 出兵再战第1037章 曹叡的选择第639章 关羽观阵第350章 樊城保卫战(三)第381章 对外第140章 攻克江陵第55章 拜师第1138章 更改战略第102章 长坂坡之战(一)第1018章 陆凯第954章 不对劲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419章 马儿的行踪第46章 家内琐事第444章 守城第六天第511章 曹丕的谋划第744章 挂帅第5章 上任第932章 司马懿的预判第1218章 陆逊离淮南第1233章 孙权的压力第54章 刘备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