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徐庶在行动

第335章 徐庶在行动

“孟达匹夫!安敢如此欺我!!!”

徐庶放下手中书信,拍案而起,怒斥道。

关羽能在地图上看到宜都郡出兵救援南郡的方便,徐庶怎么可能看不到。

因此,早在武陵郡蛮族动乱,徐庶探知江东出兵之后,就猜到了吕蒙会出兵偷袭南郡,攻打江陵城。

徐庶对此,早就想过应对了。

武陵这边,因为蛮族叛乱,自己一时脱不开身,这一点徐庶确实有点被吕蒙算计了。

但是徐庶也不是没有后手,他在留下了一千人预备队作为机动兵力的同时,也立刻写信给了宜都郡的孟达,让他快速出兵,救援江陵城,防止吕蒙偷袭,攻破江陵,占据南郡。

可时间过去了七八天,徐庶只接到了孟达的一封回信,信上的内容,跟张溪猜测的差不多。

就是借口兵力不足,要保卫入川通道,地方不稳等等,拒不出兵救援南郡。

而且徐庶还拿孟达没有任何办法。

毕竟名义上来说,徐庶和孟达是同级别的,都是一郡太守而已,徐庶并没有命令孟达的资格。

而孟达现在在想什么,其实徐庶多少也猜到了。

这就是个见好处就上,见责任就让的小人而已。

宜都郡兵力不足,确实是事实,但问题是,也不是要他孟达领兵去击破江东的大军,只是要他出兵援助江陵,哪怕他的旌旗出现在江陵附近,也能吸引吕蒙的注意力,让他不敢全力进攻江陵啊。

至于入川通道啥的,需要你孟达保护个屁啊,陈到虽然带着白毦兵前去汉中助战了,但巴东郡太守辅匡还在,郡兵根本没有抽调,需要你护卫个毛线?!

至于地方不稳,那就更是借口中的借口了,东三郡要是想动手,早在关羽进攻襄樊的时候就应该进攻临沮,威胁关羽军后路了,到现在没出手,只能说明东三郡的申氏兄弟也在观望成败,待价而沽而已。

其实他孟达就是觉得自己兵力不足,去救援南郡也不能必胜,万一被江东军击破了,自己说不定还要担责任。

相反,只要理由合适,自己守着宜都不动,不管南郡丢不丢都跟他没有关系,凭借着入川时候的功绩,刘备也不能拿他怎么样。

退一步说,就算南郡真的被吕蒙占据了,吕蒙北上的可能远远大于西进的可能。

只要吕蒙没有率领大军主力前来,那孟达也是有信心能守住宜都郡的。

孟达就是觉得这事儿风险太大,而就算守住了南郡,最大的功劳也不是他的,因此他不想冒这个风险罢了。

这就是个胆小的投机者,做事还瞻前顾后,没有担当也不知道当初主公怎么就把宜都交给这种人来镇守了呢。

徐庶不理解,但现在的问题是,哪怕孟达拒绝了出兵救援南郡,他徐庶也不能不想办法出兵救援。

尤其是到现在为止,公安城内的文聘还在坚守,自己如果不能快速救援文聘,那以文聘的兵力,也守不了多久。

为此,徐庶在武陵发动了总动员令,命令武陵郡所有适龄男丁全部征召入伍,进行操练,随时准备出征作战。

但这只是远水,解不了近火文聘和王基还能坚守多久徐庶并不知道,但这些新征召入伍的男丁,没有一两个月的训练,是没法派到战场上去作战的。

好在这个时候,习宏和李球都传来了好消息。

李球领兵两千人,在武陵南部连续三战三胜,击退了两路蛮族的进攻。

虽然李球现在也略有损失,但终究是守住了县城,现在在南部县城休整,防备蛮族再次入侵。

而习宏的战绩更加牛。

习宏同样领兵二千去了武陵西部,但习宏并没有第一时间对西部的蛮族发动进攻。

习宏先是单枪匹马的闯入蛮王沙摩柯的营帐内,以昔日交情和许以重利的方式说服沙摩柯倒戈,然后和沙摩柯合兵一处,偷袭了另外两路蛮族的大营,斩首百余级,大获全胜。

现在,武陵周围六路反叛的蛮兵中,只剩下一路入侵零陵的蛮兵没有平定。

但这一路蛮兵,也因为潘濬故意放弃零陵北部的防守,在零陵北部劫掠了一番,满足之后,也开始退入山中。

大概也就是二十多天的时间,武陵周边六路蛮兵的叛乱全部平定,徐庶终于可以腾出手来了。

徐庶得到奏报后,立刻下令让习宏回师,同时对沙摩柯部许以钱粮土地,令沙摩柯出兵一千相助,再加上习宏手里的两千人马,配合自己留下的一千预备队,共计四千人,先行出发,救援公安文聘。

同时,徐庶也命李球回军坐守郡治,主持新兵操练,等新兵操练初步完成后,率领新兵作为后军,支援徐庶。

而更南方的零陵郡,潘濬领兵提前占据山地险要之处,挡住了吕岱的进攻。

潘濬这个人,虽然也是文人,但领兵作战的本事可不差。

历史上,刘备发动夷陵之战,以马良为使者,联络了武陵和零陵的蛮族,以及零陵从事樊伷起兵反叛东吴,响应刘备。

那时候已经投降了东吴的潘濬,率领了五千士卒,非常快速的击破了樊伷,平定了两郡蛮族动乱,剪断了刘备的羽翼。

现在嘛,潘濬可没有理由投降江东,相反,他还有足够的理由跟江东拼命,因此尽管吕岱也算一员名将了,但一时间还真的拿潘濬没办法。

至于吕蒙设想的两路进攻零陵.士燮又不是傻子,他被孙权揍的没办法,不得不听命,但本质上他还是一方诸侯,虽然出兵了,但只是在零陵和交趾的交界处屯兵,对外说粮草不足,实际是按兵不动,坐观胜败。

如果吕岱获胜,那士燮肯定会进兵,瓜分零陵郡。

现在吕岱还没赢呢,士燮才不会用自己的士卒来给江东打工呢。

因此,所谓的两路攻击根本不存在,潘濬也早就察觉到士燮的小心思,所以他一面写信安抚士燮,一边全力防守吕岱的进攻。

零陵的战事,也是陷入了一时间的僵局。

而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吕蒙又在江陵城下进攻失利,粮草被烧,不得不命令徐盛分兵,留下五千人看住公安,三千人押运粮草北上。

而徐庶,就是在这个时候,领军北上,来到公安城外围。

事实上,这个时候,不管是徐庶,还是吕蒙,又或者是徐盛,都还不知道各自对手的情况如何,这年头的信息传递效率太慢,战况的更新也都需要时间。

所以徐庶现在是不知道吕蒙已经是进攻江陵城失利,被烧毁了粮草的,他依然还以为吕蒙率领大军在进攻公安城,因此一路小心谨慎的行军,争取不让江东大军发现自己的踪迹,同时还得想办法,尽快跟文聘取得联系。

徐庶觉得自己兵少,就没想过跟吕蒙野战,想的是怎么让文聘出城接应自己,然后四千人支援公安,进城死守。

所以,当徐庶派出的探马说,公安城上依然是刘备军的旌旗,但公安城下只有五千人左右在围城时,徐庶当即命令军队暂停前进。

这个突变的情况,让徐庶有点怀疑,所以他先暂停进军,同时派出细作和探马,侦查敌情。

徐庶担心,这是吕蒙已经探知到自己的到来,给自己设下的陷阱。

与此同时,城内的文聘,也在跟张任商量,是不是分出一部分士卒,出城去试探一下敌军.毕竟突然少了三千人围城,别是江东军在搞什么阴谋诡计。

八千人围城的时候,文聘出于谨慎,依然坚守城池,不敢随便行动,但现在只剩下五千人了。

虽然兵力还是处在弱势,但是吧也不是没有一战的可能。

文聘比较担心的就是,徐盛突然少掉的三千人,会不会是有什么计谋,或者是设了什么陷阱,目的就是想引诱自己出城作战。

文聘一向很小心,因此也跟张任商议一下.要不他率领一千人出城试探,张任继续守城。

这样就算有陷阱,张任也能及时接应自己,更不用担心敌军借机攻城。

但张任表示了反对。

哪有一城主将亲身犯险的道理。

纵然要试探敌军的反应,这种事儿也应该自己这个副将来做,文聘身系一城安危,怎么可以亲自出城试探呢。

因此,在张任的强烈要求下,文聘也知道自己作为主将不适合犯险,就决定由张任领兵出城,去试探性的进攻徐盛的营地。

隔天上午,张任就做好了准备,率领一千士卒从东门而出,试探性的进攻徐盛的营寨。

而徐盛的营寨中,确实防备相当的松懈,虽然有些抵抗,但张任只花了很小的代价,就轻易的攻破了徐盛军的大营,营中剩下的士卒,立刻一哄而散。

然后张任就察觉到不对劲了这些守营寨加上溃逃的士卒,加起来都不会超过一千人。

剩下的江东军到哪儿去了?!

(本章完)

第324章 激将第210章 山道肉搏战第597章 退守和换防第1020章 兜圈子第666章 败退第984章 联姻第837章 歪打正着第526章 南阳战场第400章 夜袭第695章 祭祖前后第1217章 东吴内政第1136章 出卖第308章 吕蒙的计划第854章 潼关之战(九)第65章 攻击和防守第569章 留守的文钦第911章 过江第947章 互相试探第451章 双方开战第23章 反对第390章 杂章第1004章 邀约第311章 曹操头疼第1章 求职第846章 潼关之战(一)第500章 各州情报第1章 求职第332章 江陵城的鏖战第158章 送犁第576章 截击第490章 预算制度第1129章 有心无力的蒋济第616章 王双的绝技第48章 鸳鸯阵初战第453章 上邽对峙第83章 议策第646章 议事(三)第1063章 局势明朗第52章 军中嬉戏第49章 大胜第791章 防御体系第233章 佐官第1045章 东吴内政第944章 撤军准备第72章 军械第906章 安抚第468章 马超的神奇操作第274章 王基第1085章 曹叡的决策第126章 绝北道第544章 小镇用兵第224章 要想富,先修路第1002章 退军与合兵第820章 骑兵对决第431章 诡异的南阳战事第170章 再次离家出走第1149章 三线战事第1252章 灭吴时机第358章 战与和第39章 访友第734章 方向之争第237章 巴东郡保卫战(一)第665章 突围第577章 接应第533章 善后第948章 各地局势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505章 陈仓守将第455章 张郃摸鱼第414章 刘备的决断第389章 替代战略第100章 接应第33章 体能训练第312章 调兵北上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576章 截击第915章 增援第994章 犹豫不决的张溪第1168章 曹爽掌权第1128章 蒋济的策略第6章 这个世界不太对劲第302章 于禁第883章 吓退第818章 凉州骑兵第907章 南下第150章 蕲春第146章 回府第1116章 伏击第905章 同行第1166章 战略制定第665章 突围第52章 军中嬉戏第243章 争议第1124章 僵局第669章 宛城战事(二)第386章 水泥第753章 馊主意第764章 周瑜的计谋第226章 驰援荆南第810章 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