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2章 密谋

第372章 密谋

张溪率军进城后,占据了孟氏原本的宅邸,作为自己的临时府邸,同时也是整个南征大军的核心。

而抓到孟获后,张溪并没有第一时间把孟获斩首。

理论上讲,在接连平定了高定,孟获,朱褒三人的叛乱,雍闿又内讧被杀后,南中的叛乱,应该就算是平定了。

但这只是张溪南征的第一步,并不是结束。

这次南中叛乱,除了高定算是正经的夷人,但其他三位,都算不上什么正经的夷人。

雍闿和朱褒都是纯正的汉人,雍闿祖上还是什邡侯雍齿,老牌汉朝贵族。

孟获虽然是夷人血脉,但从孟氏的宅邸就能看得出来,纯粹的汉地建筑风格,家中用具和字画也全都是汉人风格,汉化已经非常的深入了。

所以说到底,南中的这次叛乱,还是汉人内部的争权夺利,即使平定了南中的汉人叛乱,但夷人的问题,依然还是没有得到解决。

因此呢,张溪打算放了孟获。 wωw▪ тt kán▪ ¢O

不过在放了孟获之前,张溪纠集了孟获,孟琰,李恢,马谡,再加上自己一共五个人,进行了一场密议。

关于如何彻底安定南中的密议。

其实很简单,就是饶恕孟获这次叛乱的罪名,但条件是让孟获当带路党,把南中各洞夷王一一都引出来,然后逐个击破,彻底毁掉夷王在南中的统治,解放那些被夷王绑定在自身利益上的夷人们。

说实话,孟获不想当这个带路党。

毕竟一旦事败,那他就彻底身败名裂,南中孟氏不管是汉人群体还是在夷人群体中,都会没有立足之地。

但.张溪给的实在太多了。

张溪答应孟获,不仅可以饶恕孟氏这次反叛的罪行,甚至可以让孟氏重新加入到建宁郡的铜矿矿产分配中来,并且保证孟氏得到的收益分配,不会比这次南中立下大功的李氏少太多。

这简直是出乎了孟获和孟琰的预料.生死且不论,跟铜矿的利益比起来,那些洞主夷王什么的,算个垃圾?!

李恢虽然对孟氏重新加入划蛋糕的行列有些不满,但他现在是站在刘备集团的立场上的,张溪的地位和决策,不是他能动摇的。

更何况,张溪也已经明白的表态了,建宁李氏,可以在这次建宁铜矿的分配中,占据除了刘备外最大的比重。

甚至什么焦氏,爨氏,张溪却连提都没有提。

这还用想?!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恢迅速调整了自己的想法,当即跟孟获交换了一个默契的眼神,两人瞬间达成盟约.这两家,有多远滚多远。

再然后,张溪和马谡这俩蔫坏的货,开始引导的询问孟获和李恢——如果建宁郡大规模开发铜矿的话,两家的人手是不是充足,能不能快速的开展采矿工作。

如果他们开采的速度太慢,而南中其他家族又通过某些渠道跟汉中王搭上关系的话,那他张溪就算想照顾孟氏和李氏,到了那个时候,估计也拦不住。

孟获还没反应过来呢,孟琰已经明白了。

甚至李恢都在想,要不要自己索性也“反”了吧?!

很明显啊,配合张溪前面让孟获当带路党的行为,张溪这是打算把南中的夷人全都引出来.到了那个时候,不就有足够的人手可以参与到采矿中来了么?!

谁当带路党,这个人口红利谁就吃的最稳.李恢都有点心动了。

但李恢到底是汉人,知道自己的核心利益在哪儿。

铜矿当然想要,这是家族传承百年的基础,但李恢同样知道,李家是汉人,不能背负一个“叛逆”的名声,这对李恢以后在刘备集团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说到底,李恢如果在刘备集团爬到高处了,那得到的利益补贴,就不是几个铜矿能弥补的过来的。

再者说,以李家在夷人心里的声望和地位,还真的当不了这个带路党,只能是便宜了孟氏。

三方密谋计议已定,孟获去当带路党,李恢和张溪则率领大军跟在孟获后面,等到孟获把南中夷人全部引出来后,挨个解决那些蛮王,收编夷人部众。

不过张溪也没忘了跟孟获和李恢强调,这次咱们的目的是人口,针对的只是各洞洞主,他们手下的夷人,还是要好好对待的,不能有太大的杀戮。

不然人家以后也不会乖乖的听你话的。

关于这点,其实孟获和李恢都不需要张溪去吩咐。

夷人不会耕种,在以前的南中豪族眼里,这些人大概就只能责其青壮,编为部曲而已,死多少他们都不会心疼。

但现在,采矿这事儿吧,只要你有把子力气,那就是一个壮劳力。

夷人存活的越多,他们的人口红利就越大,而没有那些洞主,这些夷人不还得依附他们才能活下去么。

两个人可是比张溪更在意这些夷人的死活。

密议完毕后,为了方便孟获当这个带路党,张溪还得配合着孟获,演一场戏。

首先,还是把孟获给绑了,带到大军面前,让孟获看看自己的军容雄壮。

然后炫耀的对孟获表示,你看看我的军队这么厉害,你以后还要谋反么?!

接着,孟获立刻不屑的说道,“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祇如此,即定易胜耳。”

张溪顿时大笑,然后亲自给孟获松绑,一顿酒宴之后,把孟获和他的那些部曲众们一起,送出营门。

“汝且去收拾兵马,来日再战,定要汝心服口服!”

孟获立刻哼气,轻蔑一笑,告辞离去。

而张溪则回营,对不解的诸将士说道,“此欲收南中之心也。”

台阶搭好,戏台准备就绪,张溪打算代替诸葛亮唱“七擒七纵”的戏码了。

七擒七纵的戏码,虽然看着是穷兵黩武,但抛开张溪的缺德主意不谈,站在实用的角度来说,反而是一种比较实际的做法。

这次南中的叛乱,是南中豪强掀起的,意图割据一方的叛乱,其实要平定并不难。

但南中不稳的根基,除了这些南中豪强外,最大的不稳定因素,还是在南中的各洞夷王的身上,在夷人的身上。

南中这地方,夷人可比汉人要多的多,而且汉夷之间,一直存在着大量的矛盾的。

今天平定了雍闿,孟获的叛乱后,当然可以直接回师,但问题是,下次南中豪族再次叛乱,或者是夷王直接叛乱,成都再次出兵讨伐的话,又是劳师远征,到了那个时候,士卒一样会有死伤。

倒不如趁着现在局势在自己的掌握之下,一点点的把夷人都给引出来,彻底解决掉,这样以后即使再有叛乱,规模也大不起来了。

这其实比起来那种来回平叛,要省力的多,也能减少军队士卒的伤亡。

孟获走了,去当他的带路党了。

张溪和李恢也整理好兵马,合兵一处,继续“追击”孟获。

至于马忠,张溪让马忠回到牂牁郡,好生治理地方,同时上书给成都的汉中王刘备,请求刘备任命马忠为牂牁郡太守。

张溪可不是诸葛亮,他只是庲降都督,没资格直接任命马忠为牂牁太守的,必须上报。

但张溪相信马忠能治理好牂牁郡,毕竟这位在历史上,可是真正做到了让汉夷俱服的庲降都督。

孟获从味县离开后,一路南下,先去了祝融部,找到了自己的夫人,同时也是祝融部的首领,祝融夫人。

祝融夫人不是名字,是一个称号,每一代祝融部的首领,都叫祝融夫人。

因为祝融部是一个女尊的夷人部落,部落首领都是女人当家。

即使是孟获这样的南中大家族家主,在迎娶祝融夫人的时候,也是要到祝融部完婚,不能把祝融夫人给娶回家。

而祝融夫人所生的男孩,自然是姓孟,由孟获带回家去抚养,祝融夫人所生的女孩,则是祝融部的继承人。

风俗如此,倒不是说祝融夫人对孟获就没有感情,相反,两个人的感情还是不错的。

现在丈夫势穷来投,祝融夫人自然是真心接纳了孟获。

而孟获也没有瞒着自己夫人的意思,在见到祝融夫人之后,第一时间拉着祝融夫人进了房间,然后把真实的情况告诉了祝融夫人。

本来祝融夫人还挺害羞,觉得自家丈夫都一把年纪了怎么还这么着急.但一听完孟获的讲述后,整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祝融夫人也是一部族长,不是傻白甜,孟获说的那些,她很清楚意味着什么。

而且,孟获第一时间开门见山的跟自己说这些,显然不是要来坑自己的部族.因此,祝融夫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部族能得到什么好处?!

孟获表示,有我一口吃的,难道还能少的了你的?!

可祝融夫人表示,我和女儿吃不吃的倒是无所谓,但我部族里的两万多部众,总得有个饭碗吧?!

你这事儿,弄好了收益很大,但弄坏了,我们祝融部难道还能在南中继续生存下去么?!

没点利益保障,我也没法说服族中长老一起配合你做事啊!!

现在的孟获和祝融夫人,已经不是站在夫妻的角度在考虑问题了,而是两个大族首领之间,在谈判各自的条件了。

祝融夫人要给族人争取到一个合适的条件,不然绝对不会轻易答应帮孟获。

而孟获呢,也不想轻易让出属于孟家的利益,毕竟本身自己能得到的也不会太多。

两个人说着说着,就开始争论,而争着争着,就吵了起来。

这让好不容易能见到一次父亲,赶着过来求见的花鬘很担心。

听说父亲吃了败仗,大概是来求助母亲出兵.现在吵的那么厉害,难不成是母亲不同意?!

这个不好吧.

(本章完)

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190章 江东内事第606章 回军第125章 借将第901章 战后处置第757章 离间计第1072章 丁口第71章 博弈第1148章 司马懿的困境第402章 魏延的伤势第420章 天时不利第647章 退避三舍第353章 故交相见第362章 张溪的平南策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235章 清查土地第1069章 休战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149章 约定第262章 应灾准备第473章 退兵第632章 关羽的伤势第601章 柳隐的压力第526章 南阳战场第633章 张辽的伤势第1196章 识破和突围第366章 作战准备第119章 船舱密谋第828章 潼关失守第604章 收尾第930章 黄河水军第879章 各自的选择第354章 曹操第216章 时间线变动第88章 被围第88章 被围第1151章 撤军计划第1170章 魏延的疑问第391章 调人第237章 巴东郡保卫战(一)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480章 孙权的想法第117章 铁索连舟第275章 成都来信第107章 鲁肃第447章 街亭混战(二)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965章 洛阳战事(二)第100章 接应第327章 孙尚香的选择第898章 东吴的盘算第495章 柳隐第838章 试探性进攻第425章 寻仇第1012章 诱敌第1198章 河内崩局第946章 洛阳防备第548章 眉县之战第135章 江陵决战(二)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363章 议策第472章 凉州平定第1025章 变数第502章 重想第662章 张溪骂阵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648章 迁民入关第613章 进攻第1104章 郁闷的曹肇第25章 徐庶第937章 弘农杨氏第759章 曹魏议事第278章 议事第1161章 三年后(二)第275章 成都来信第1053章 水战(一)第191章 长沙赴任第594章 轮班制第790章 司马懿的应对第300章 水淹七军第147章 关平娶亲第159章 联姻第899章 曹魏的盘算第1019章 石苞的无奈第427章 人情交换第1234章 悲欢不定第28章 兵法第706章 拖第148章 出巡第90章 声东击西第770章 曹魏动向第341章 强攻江陵第1145章 夹击虎牢关第774章 王朗用计第127章 谋取荆南四郡第271章 周瑜的想法第867章 定性第1200章 邓艾的进军路线(一)第42章 编练鸳鸯阵第357章 东三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