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分配任务

第397章 分配任务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被张溪当众给喷的体无完肤.闹的魏延脸色一阵红,一阵白的,偏偏还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张溪主要是烦这个货,历史上没事儿就扯这个子午谷奇谋,每次都用来烦丞相,偏偏后世还有一群傻子文人跟着起哄,哪怕曹真和高迎祥先后用数万大军的生命来证明这计策不可行,还是架不住有人觉得魏延的子午谷奇谋牛逼。

魏延对张溪这么不给面子的驳回自己的计策相当的不满,甚至有些愤恨。

但到底,这里是军议,本来就是大家畅所欲言的地方,自己既然提出了计策,就得接受别人的质疑。

而且张溪好歹是给出了自己计策不可行的地方在哪里,只要自己能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那依然可以说服主公,采纳自己的计策。

但魏延想来想去,还真的没办法解决张溪提出来的问题。

要想守住长安,哪怕只是拖时间等到刘备来援,唯一的办法,大概就是增加自己带去的士卒数量。

可子午谷道那个地方,魏延也算熟悉,派人去勘察过的,要通过那地方,带几千人是最合适的,撑死不能超过一万人,不然行进的速度就太慢了,而且等到出了子午谷,带的粮草估计也消耗的差不多了。

而即使自己能快速攻下长安,依靠长安城内的粮草获得补给.靠一万人面临两面夹攻,同时还要镇压长安城内的世家豪族,等到刘备大军到来,也有些勉强。

魏延虽然有信心能坚守,但战争本来就不可预测,自己又是孤军深入,坚守长安的时间长短很难预测而一旦守不住,那就是自己和带去的士卒全军覆没的下场。

这个责任,魏延真的担不起。

因此,对自己的计策,魏延只能再三强调自己会坚守,只要主公大军行进顺利,就可以一战而平定关中,这样收益最大。

事实上,就连刘备都知道,这时候的魏延只是在死鸭子嘴硬而已。

张溪也懒得再刺激魏延,毕竟张溪的目的是证明魏延的子午谷计划不可行,并不是真的要往死里挤兑魏延。

因此,尽管魏延还在嘴硬,但张溪懒得跟魏延啰嗦,直接退回自己的位置,等待刘备分配任务。

战略目标已经明确了,第一步就是断陇,第二步才是进攻关中。

战术方法也明确了,第一步令大将领兵出褒斜道,第二步就是大军出武都郡,走祁山道,绕道进入凉州。

接下来,刘备开始做出军事安排。

首先,出兵褒斜道的人选,必须是大将,而且是要能给曹魏方面带去震慑力的大将,不然无法让曹洪相信这是主力大军,亲自领军前往褒斜道口布防。

因此,刘备开始在军中询问,谁愿当此大任。

这个时候吧,武将阵营中,就没啥人愿意站出来了。

毕竟,这个只是疑兵,不管大军胜败,疑兵都不会有太大的战功的。

而且既然是疑兵,那么兵力必然不会太多,要靠少数兵力吸引住曹洪的主力大军,没点本事还真的做不到。

一旦疑兵溃败,让曹洪察觉到大军的虚实,领兵快速增援凉州或者退回长安,那么这次出祁山的战略目的,也就彻底失败了。

一般人,真的没有这个把握能站出来领这个军令。

而赵云看看现在的局势,再想想众人中符合刘备要求的人选.这也就只有自己适合了。

一方面,赵云是刘备心腹爱将,这些年的名声不小,虽然不如关张马等将,但却也算的是刘备帐下名将。

另一方面,赵云智勇双全,有领兵阻挡曹洪大军的能力,为人又谦和,不会去争抢功劳这种时候,自然就站出来,领取这个军令。

刘备也非常的欣慰。

毕竟,刘备也是知道的,这个疑兵不好带,不仅要求有能力,还得是智勇双全,才能不让曹洪看出破绽。

自己帐下的这些名将们,二弟在襄樊主持襄樊方向的北伐,而三弟.三弟虽然这些年长进不少,但这么重要的任务,刘备还真的有点不太放心交给三弟去做。

至于马超马超但凡有这个脑子,也不至于被曹操从凉州赶到益州来。

再说,马超另有大用,等出了凉州后,马超带领的义从骑兵,可是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的。

剩下符合条件的人,也就是赵云和张溪两个人了。

而比起张溪,赵云作为刘备的老牌心腹,名气更大,更符合这次的作战任务要求。

现在赵云主动站出来领了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疑兵任务,刘备大大的松了口气.到底是子龙,关键时刻就是靠的住。

但光让赵云去当这个疑兵也不够,毕竟这次是刘备亲自领兵,主攻方向肯定是刘备所在的地方,光靠赵云去吓唬曹洪,人曹洪也不一定相信。

因此,刘备把自己的汉中王大纛和黄罗伞盖等物都交给了赵云,并且命令陈到亲领一万白毦兵,归赵云指挥。

有了自己的旗帜和黄罗伞盖,再加上自己的亲兵护卫都出现在了褒斜道,刘备不相信曹洪有这个脑子会不上当。

而剩下的将军们,各自回营统领兵马,随时准备出战。

做完这些安排后,刘备宣布散帐。

散帐后,刘备第一个反应,就是带着自己的御用医官,去给法正看病。

刘备可是记得呢,刚刚开始,法正就一直咳嗽不停,不知道是因为汉中天气寒冷,法正偶感风寒,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刘备放心不下,让人赶紧去给法正看病。

毕竟是自己的谋主嘛,马上又要出征了,刘备不希望法正出什么意外。

这一次北伐,根据战略部署,襄樊那边的二弟有徐元直辅助,问题应该不大,而自己这边,诸葛军师还是要留在汉中,总督后勤粮草的,能待在自己身边参赞军机的,也就是法正和庞统两人,这两个人,刘备一个都不想失去。

而医官给法正下的诊断,是温病。

这得感谢张仲景,感谢他写的《伤寒杂病论》,也得感谢张溪弄出了纸张和雕版印刷术,更得感谢刘备把《伤寒杂病论》给普及了。

在这本书里,张仲景对伤寒和温病做出了再次细致的划分.否则按照法正的这个症状,大部分医家都会认为是伤寒,而不是温病的。

按照现代中医的分类,其实就是风热感冒和风寒感冒的区别虽然都是感冒,但风热和风寒的感冒症状不同,在中医领域,用药也是不同的。

要是风寒感冒,你吃治疗风热感冒的药,那本来几天就会好的感冒,说不定就能给你拖个十天半个月的,而自己还不知道是自己吃错了药的缘故,以为是自己的体质不行。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板蓝根板蓝根是治疗风热感冒的良药,但如果你浑身发冷,怕寒,有明显的风寒感冒症状,去喝板蓝根反而有加重病情的可能。

中医麻烦就麻烦在这里,很多病症讲究的是对症下药,这玩意儿没个十几二十年的行医经验是很难成为大师的,不小心用错药,反而有反效果。

就好像现在的法正,本身这几年的身体就不太好,身体免疫力不足,一个普通的风热感冒,要是用当成风寒感冒来治,很有可能出大问题。

但现在,因为《伤寒杂病论》的普及,医官们也懂得初步分辨风寒和温病的区别,做出了正确的诊断,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比较好办了。

医官给开出的方子,是《伤寒杂病论》里记载的治疗方案,再结合法正体虚的身体状况,医官嘱咐法正,必须卧床休养,不可劳累。

毕竟这个年代吧,也没抗生素啥的,人的身体条件确实不如现代人,这种温病弄不好也是要出人命的,因此医官为了保险起见,做出了最稳妥的诊断。

可法正不干啊。

马上就要北伐了,自己这个谋主怎么可以不在主公身边分忧解难,反而卧病在床休养呢?!

再说了,法正真不觉得自己的身体已经到了要卧床休养的地步。

虽然是有些虚弱劳累的感觉,也经常咳嗽,但日常工作都没有问题的,前段时间自己也是这个状态,不也一样撑过来了么?!

因此,法正根本不听,当天晚上就继续熬夜分析情报,了解雍凉最新的军力分布,一直到四更天才睡下。

然后吧.就开始发烧了。

这下刘备可急了,赶紧的把医官再次叫上,去给法正再次看病。

医官也是无奈药医不死病啊。

自己已经提醒过了,安心休养,不要操劳,再配合自己开的药方,慢慢调理,这个病也就是那么一旬的时间,就能休养过来了。

现在好了,法正自己作死,温病开始转为热病了,这要调理下去,可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赶紧先给法正开了一些清热解毒的药,得先把这个热症给压下去,然后才能对温病进行调养.这一个不好,是容易出人命的。

而法正这一病,不仅仅是牵动了刘备的心,连诸葛亮,庞统,张溪等人,都挨个过来探望了。

虽然吧,不是所有人都欣赏法正的为人做事风格,但法正对于现在刘备集团的重要性,大家都非常的清楚。

尤其是张溪,在听说法正就是因为感冒导致了发烧后,更是觉得不可思议这玩意儿,也不是那么难以解决的问题吧?!

当初周瑜都烧到肺炎了,不也让张仲景给救回来了么?!

医官顿时无奈表示,自己的医术和经验,怎么能跟张仲景这个医家圣手去比较确实比较棘手。

可张溪表示,这玩意儿也不用到张仲景那个程度吧

再三跟医官确认,法正这是温症引起的高热,张溪就问了一个问题——板蓝根呢?!

(本章完)

第570章 曹真的难处第279章 江东密议第1184章 急袭第70章 江夏太守第10章 新年第319章 刘璋的选择第191章 长沙赴任第494章 违令第1066章 倒霉蛋张承第239章 巴东郡保卫战(三)第1234章 悲欢不定第545章 王生?!王双!第1048章 战备第1157章 兖州战役结束第279章 江东密议第23章 反对第397章 分配任务第280章 孙权的决断第579章 调整第518章 二将第949章 孙权的固执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752章 收留第913章 战略微调第1213章第126章 绝北道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第52章 军中嬉戏第321章 石苞第106章 退守夏口第1087章 应对第1011章 司马迟疑第968章 迁都第310章 定军斩夏侯第869章 训子第390章 杂章第890章 朱然挂帅第392章 魏王曹丕第351章 汉中之战落幕第847章 潼关之战(二)第426章 姜维的动机第1220章 东征准备(一)第236章 造纸第817章 关中乱战第842章 各方反应第1070章 和谈第288章 胡修与吕常第937章 弘农杨氏第53章 蹴鞠第44章 二顾茅庐第524章 郭淮的狡辩第932章 司马懿的预判第1149章 三线战事第1243章 三大变故第695章 祭祖前后第347章 汉中反应第316章 溜边将军第1103章 调整部署第884章 战后第80章 水战第785章 诸葛亮的应对第631章 单挑第309章 江东在行动第78章 开始练兵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903章 调任和妥协第442章 守城第一天第1215章 下诏伐吴第203章 草率的汉中攻击战第85章 守城方略第1248章 搅局者(一)第460章 曹丕的魄力第593章 艰难行军中的张郃第834章 追击第320章 吕蒙的决断第1068章 朱然突围第395章 曹丕亲征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507章 开战第1003章 江陵保卫战开端第1074章 屯田和铸币第230章 情势变化第420章 天时不利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352章 曹操退兵第990章 曹魏的困难第951章 颍川应对第303章 修改战略第781章 右扶风第722章 东吴有变第311章 曹操头疼第958章 试探第1216章 兖州攻防战第840章 溃逃第199章 营中琐事第97章 襄阳的反应第676章 迁都之议第890章 朱然挂帅第1210章 刘放的打算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