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略阳遭遇战

第440章 略阳遭遇战

张溪总觉得不放心,感觉上邽方向要出事,故此留下王平带领三千人防守街亭要道,自己领兵七千,往上邽方向行进,查探情况。

而几乎是同一时刻,张郃暂时击退了张飞,解了上邽之围,紧接着安排郭淮继续在上邽坚守,牵制张飞,自己则率领两万士卒轻装急行,准备借着信息差,配合街亭正面的费耀前后夹击,全歼街亭守军。

张溪没想到张郃会这么快的击退张飞,而张郃也没想到张溪没有乖乖的在街亭等死.两支军队,在略阳城附近突然遭遇。

这是一场谁也没有料到的遭遇战。

双方一开始都有些愣神,但双方的主将都不是白痴,几乎同时做出了反应。

张郃的反应不用问,肯定是趁着刘备军反应不及的时候立刻进攻,毕竟他带来的人多,即使是遭遇战,他的底气也更加足。

而张溪瞬间安排士卒变成防御阵型。

一方面,是张溪下意识的行为,遇到这种突然情况,先防御,再看情况进行反击。

另一方面,张溪带来的士卒太少,而他比能得知的情报更少,所以不得不先采取防守态势。

张郃好歹知道张溪手里撑死就一万士卒,而张郃带着两万士卒,怎么想都是自己占优的情况可张溪并不知道,对面的魏军到底有多少人,为什么会出现在略阳城附近,这时候张飞军的状况如何等等,这些情报,张溪一无所知。

率先采取守势,暂时先防守一波,可以给张溪争取时间,判断出目前的局势,给自己做决策争取时间。

一场遭遇战,直接在略阳城外打响。

而略阳城内的守军,现在有些瑟瑟发抖的看着眼前的两军相争。

略阳城内并没有多少守军,这个地方,一开始的时候张飞和张溪都没有安排人手守卫。

虽然说略阳也是战略要地,但前有上邽,后有街亭的情况下,只要这两个地方不是同时出现问题,否则略阳就没有必要安排人防守。

而如果两个地方同时出现了问题,仅靠略阳一个地方也守不住。

所以呢,略阳城内的守军,还是张溪路过略阳的时候,派出了一百士卒,象征性的宣示了一下主权,占领了一下而已。

这些人能做的,大概就是在城楼上给张溪的七千士卒当当气氛组了。

张溪能胜,用不着他们出城作战,张溪败了,他们这一百人也守不住略阳城.根本指望不上。

而城外的两军,同样谁也没有把略阳城当回事猝不及防的野战,根本没有时间去考虑太多的其他因素。

张溪其实也不是没想过,是不是可以想办法退到略阳城内去坚守毕竟自己的兵力比对面少,硬拼真不好说谁更强,有城墙守卫的话,防守就容易的多。

但,不行,绝对不行。

因为是一场遭遇战,谁都不能轻易撤退,一旦下令撤退对士气的影响是巨大的,即使能退到略阳内,军心士气散了,也根本不可能守住略阳。

遭遇战就是这样,必须打,打到一方撑不住溃散,否则的话,绝对不能退。

而接下来要比拼的,可就是单纯士卒战力,以及双方将军的指挥能力了。

张郃不用问,征战数十年的名将虽然前几年让张飞暴揍了一顿,被张溪口嗨为“爬山将军”,但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而张溪嘛嗯,张溪其实也不差了。

从军十几年,一直都在中军决策层呆着,自己也不是第一次单独领军了,指挥七千人防守的能力还是有的。

而且真要说起来,在山地作战的经验上,其实张溪还比张郃更加丰富一些.毕竟张溪这几年不是平南中就是出祁山的,打了好几年的山地战了。

而张郃显然没有张溪这么丰富的山地战经验。

张郃这些年虽然经常在凉州作战,但张郃更多的也是指挥骑兵而不是步兵,真正有步兵指挥山地战经验的时间,大概也就是跟随夏侯渊镇守汉中的那段时间吧。

可那段时间,张郃守城的战绩还行,野战的战绩是真的没法看.比如在宕渠,就让张飞摁在地上摩擦,最后不得不爬山逃跑。

所以两人一交战,反倒是张溪的防守组织做的游刃有余,而张郃虽然指挥进攻也没有什么纰漏,但总让张郃觉得不甚满意,感觉差一口气的样子,始终不能突破敌军的防线。

慢慢的,张溪也渐渐的习惯了张郃的进攻,看着张郃指挥士卒发动攻势,一阵攻势无果后慢慢退回,立刻组织第二波.张溪顿时明白,张郃的山地战经验有,但并不充分。

在山地里作战跟平原上是不同的。

山路不平,士卒在进攻和回撤的时候会比在平原上更加消耗体力,所以要进攻,就必须一鼓作气,进攻不能停歇。但一旦停歇后撤后,是不能马上组织第二波的进攻,必须进行一定程度的休整。

不然的话,就会跟现在的曹军一样,除了第一波攻势比较凶猛外,接下来的几次攻势,战斗效果一次比一次差,到最后,连后撤都显得阵型有些凌乱了。

张郃不是没有山地战的经验,他也知道山地作战,进攻不能停歇,必须一鼓作气,但一旦回撤后,张郃却又不给士卒充分的调整休息时间,逼着士卒立刻发动第二次进攻.这样的进攻效率其实并不高。

这大概就是这些年张郃在山地战野战战绩不佳的原因吧

而这个原因,张溪显然也不会那么好心的告诉张郃,甚至张溪也在等,等曹军进攻越来越乏力,军心士气下降的那一瞬间。

等到曹军再次进攻乏力后撤的时候,张溪立刻投入了手里的两千人预备队,突然指挥士卒全线反攻,以波浪形的攻击频率,对曹军发动反攻。

张溪要让张郃好好看看,到底什么样的进攻,才是符合山地战特征的进攻。

第一波进攻阵型前推后,第二波进攻必须马上跟上,接着立刻要准备第三波进攻阵型。

等三波进攻阵型前推结束后,如果依然无法突破敌军阵线,就必须就地组织防御,做出休整,不能再轻易发动下一次进攻,更不能退下来再做休整。

面对张溪的反击,张郃显得有些无所适从。

第一波进攻,张郃指挥士卒轻松拦下了,但第二波加强进攻到来后,张郃的前军出现了阵线动摇。

张郃见状,立刻按照常规应对,从中军指挥调度一部分士卒,前往前军支援但还没等中军支援士卒组织好,张溪的第三波进攻队伍就已经杀到了。

连续三次攻击,让张郃的前军颓势明显,不停的后退,最终导致曹军阵型不停的压缩,眼看着就要前军崩溃了,张郃一咬牙,亲自带领组织好的中军队伍杀到前军,依靠个人武勇提升全军士气,这才勉强的稳住了阵线。

稳住阵线后,张郃也不想就这么一直被动挨打,试图组织士卒进行反攻,却又发现,敌军已经从进攻就地转入了防御,张郃的反攻并不能在第一时间推动敌军阵线。

几次这样的境遇后,张郃终于明白,自己想要在山地战上击溃这股敌军,好像不太可能。

心思直转之下,张郃也开始做出了调整。

不再一味的强调进攻,争取一口气吃掉对方从目力和斥候报告来说,对面的敌军就这么点人,自己兵力完全占据上风,没必要着急的一口气吃掉对方。

自己的兵力多,损失个几千人并不会对整个战局有太大的影响,但敌军只有那么五六千人,伤亡个两千人就会出现溃散效应,没必要去争一时的胜负。

咱们就拼消耗,反正我损失的起,而你就这么点人,敢跟我拼损失么?!

行军作战就是这样,大多数情况下不存在什么奇谋妙计,只要是适合战场情况,能让自己占据战场主动的,哪怕是笨办法,也是可以采用的。

而张郃采用这种笨招,就跟你拼消耗.张溪一下子就难受了起来。

确实如张郃所预料的那样,张溪只有七千士卒,是消耗不起的。

也许一开始,可以依靠不停的胜利短暂的提升士卒士气,但时间长了以后,随着伤亡的上升,又看不到破敌的希望,那么军心士气肯定会不停的下降,最后在损失过大后,士卒肯定会崩溃的。

因此,当张郃也开始采取守势,就是跟你拼消耗之后,张溪反而开始难受,思索该怎么去破敌。

是继续加大攻势,争取攻破张郃的前军,威胁张郃中军,从而逼迫张郃退兵?!

还是见好就收,坚持到天黑,趁着夜色降临后跟张郃军拉开距离,第二天且战且退,退回街亭坚守?!

现在张溪相当的犹豫。

(本章完)

第1167章 主帅人选第1193章 苍山岭之战第1001章 乱局第1045章 东吴内政第1152章 调兵第1155章 方案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324章 激将第1255章 一统天下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944章 撤军准备第241章 合肥之战的影响第305章 收取襄阳第210章 山道肉搏战第1207章 退路第858章 潼关之战(十三)第1175章 乌龟出壳了第412章 郭淮的反应第456章 反攻第361章 和谈条件第596章 正面较量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429章 抢时间第326章 关兴第695章 祭祖前后第903章 调任和妥协第800章 郭淮的疑虑第119章 船舱密谋第191章 长沙赴任第83章 议策第65章 攻击和防守第679章 黄元叛乱第248章 私宴交谈第336章 公安城的战斗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1182章 曹爽在犹豫第987章 议定第912章 围点打援第275章 成都来信第11章 邓艾?!第1143章 撤军方案第339章 陆逊之计第278章 议事第350章 樊城保卫战(三)第824章 异道会潼关第807章 夜战第1212章 考试第852章 潼关之战(七)第14章 奸雄,必须是奸雄第482章 曹丕的反应第1231章 魏亡第594章 轮班制第231章 治理地方第958章 试探第1084章 司马懿和曹爽第64章 博望之战第186章 周瑜病危第1102章 追击第397章 分配任务第521章 阴差阳错第267章第681章 平息叛乱第1144章 不安分的胡奋第1007章 襄阳情势第411章 冀县平定第421章 张飞的遭遇第886章 庞统训姜维(一)第1235章 诸葛请辞第895章 石苞的心思第544章 小镇用兵第732章 战事渐息第1176章 郭淮的盘算第1218章 陆逊离淮南第579章 调整第276章 襄樊之战的真正用意第385章 牂牁郡的发财道路第225章 处置第1165章 平策第754章 出兵再战第983章 洛阳的威胁第778章 舌辩第1251章 顺流而下第29章 徐庶与张溪第1045章 东吴内政第901章 战后处置第586章 险计第923章 水军统帅第306章 形势再变第661章 潼关路第1094章 建言之功第541章 好人夏侯楙第228章 战与和第700章 收尾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612章 撤退办法第880章 故伎重演第122章 夏口军议第204章 名分第16章 豆腐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