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刘备的反应

第484章 刘备的反应

孙权称帝的消息,传到邺城曹丕暴怒,传到成都,刘备同样非常的恼怒。

跟曹丕一样,刘备实在想不出来,孙权有什么称帝的理由。

但,现在是乱世,天下三分,孙权确实没有称帝的理由,但他久据江东,兵精粮足,确实有割据称帝的资本。

而且事情已经发生了,刘备很清楚孙权不可能因为别人的反对就去掉尊号,这么做的话,江东的人心都会散掉的,孙权也活不了多久。

刘备现在要面对的问题,其实跟曹丕是一样的——该怎么去面对孙权称帝的这个举动。

一开始,刘备和曹丕的想法差不多,孙权称帝就属于是叛逆,自己作为大汉正统皇帝,就应该兴兵讨伐叛逆。

但季汉的问题,比曹魏的问题还要严重。

第一个,是季汉的经济体量和人口根本没法跟曹魏相比。

虽然上次北伐,拿下了凉州和雍州北部地区,但有一说一,这俩地方从来都不是贡献大额赋税和丁口的区域,尤其是凉州,那地方还要倒贴钱才能保持稳定和发展。

因此,上次北伐以后,其实季汉这边的损失看似比曹魏要小的多,但人家曹魏家大业大,一年休养生息就能恢复个七七八八,而季汉这边,如果算上开发凉州的投入,那没个三年根本恢复不过来。

现在距离上次北伐不过一年多,刘备就算要征讨江东孙权,现在的粮草后勤也不支持。

第二个,季汉刚刚成立,成立之后又对中央官制进行了改革,很多事情都在磨合中,如果大肆兴兵征讨江东,至少一半中央高级官员要随军出征,中央官制的改革和磨合会变得拖沓无效,不利于改革完成。

因此,刘备也遇到了跟曹丕相似的局面,或者说刘备的局面比曹丕还要难。

曹丕出兵攻打江东,只是有困难,不能保证一定能胜,出兵还是可以出兵的.但刘备,他根本没有出兵进攻江东的资本。

可你不回应孙权称帝这个事儿也不行,必须要有一定的反应,否则刘备的这个季汉在世人眼里的地位就会崩塌,仅仅沦为一个地方割据政权而已。

一个不能保证自己国家领土完整的政权,在任何历史阶段都不会得到太高的评价。

刘备也是没办法,这段时间急的要死,赶紧的召集三省六部的官员和军方代表一起开会,商议该怎么面对现在的局势。

打是不能打的,那么只能从政治角度去解决这个问题.到底该怎么对孙权进行定义。

这个问题,即使是诸葛亮也很麻爪。

这已经偏离了当初他制定《隆中对》时候的局势环境了诸葛亮也没有想到孙权居然会悍然称帝。

在诸葛亮看来,现在的局势,其实对孙权最有利的是守着大汉吴王的头衔闷声发大财,既不接受曹魏的封赏,也对刘备这边敷衍应对,坐看魏汉两家争斗。

这样的话,虽然有让孙权坐大的危险,但诸葛亮认为,只要大汉这边能压制住曹魏,抢先占领中原地区,那就可以继续保持对孙权的压制,同时切断孙权和曹魏联合的可能性。

但孙权现在称帝,一切的计划都乱了。

孙权这一称帝,不仅曹魏不能忍,大汉这边也不能忍。

可如果大汉也出兵攻打孙权的话,那孙权是绝对撑不住曹魏和大汉的联手夹击的。

一旦孙权灭亡,而刘备集团又不能抢占长江防线的话,那么曹魏一家独大之下,以刘备集团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要独抗曹魏,实在是太困难了。

因此,诸葛亮的建议是,不能承认孙权称帝的合法性,同时也不能坐视孙权灭亡。

诸葛亮的建议跟贾诩的建议有相似之处,那就是派使者斥责孙权“僭越称帝”,但也有不一样的地方,诸葛亮只是建议让在荆州的关羽和王基加强对江陵,武陵,零陵,江夏四郡的兵力部署,做出一副要进攻江东的样子,但实际上按兵不动,坐观江东和曹魏大战。

贾诩是建议曹丕真打,只是怎么打需要好好谋划,可大汉这边是真没有这个能力去真打,所以摆出一副架势来给天下人看,回头再看孙权的反应,是不是可以用政治手段来解决这个问题。

刘备思来想去,再三权衡利弊后,无奈的接受了这个建议。

诸葛亮这个中书令做出了决策,刘备这个皇帝采纳了,那么剩下的事情,就是尚书省去执行,门下省负责监督了。

法正领命后,叫来了户部尚书刘巴和兵部尚书张溪,跟这俩商量关于改变荆州兵力部署的问题。

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走个过场而已,毕竟关羽是大将军,同时还是假节,总督荆州军政事的人,只要刘备这边下一道圣旨给关羽,关羽自己决定怎么去做就可以了。

但这不是中央官制改革了嘛,该有的流程还是得有的,没有刘巴和张溪的背书,门下省的这个圣旨也是发不出去的。

这就是个流程的问题嘛,因此刘巴和张溪两人也就是走走过场,在中书省的决策书上盖章同意就可以了。

刘巴是无所谓啦,只要不是真的用兵,他都不反对.当户部尚书的,就没有不抠门的,你到了这个位置上,不抠门都不行。

真要出兵讨伐东吴,那刘巴肯定第一个上书反对,表示户部钱粮不足,干啥都缺钱,百姓都吃不饱呢,现在绝对不是打仗的时候.可现在只是调动一下兵力布置,需要消耗的粮草非常的少,那刘巴就没有必要连这点事儿都哭穷了。

至于张溪嘛.说实话,张溪到现在都没有实感,怎么自己就成了兵部尚书了?!

虽然兵部尚书这个位置呢,真不需要军方第一人来坐,但交给自己,是不是有些不太合适?!

张溪自认为自己就是个没啥出息的人,资历和阅历都不够,让自己做兵部尚书,掌管一国军事,是不是有些太过于冒险了?!

这事儿吧,张溪得知消息的时候,曾经去找过诸葛亮,想让诸葛亮帮忙跟刘备说说,这么重要的职位,交给自己,真的没有问题么?!

然后诸葛亮似笑非笑的看着张溪,问了张溪一个问题——如果不交给张溪的话,那么交给谁,才能让刘备真正觉得放心?!

张溪被这个问题问的一愣一愣的,但随后思考了一会儿,发现.特么还真的只能是自己来做。

兵部尚书这个位置非常重要,只能是皇帝相信的人来出任,而这个人,还不能跟朝中任何势力有太大的牵扯,必须要有一定的独立性。

而刘备集团麾下,符合这样特征的人,其实就三个人——诸葛亮,张溪,徐庶。

连法正和庞统都不行,法正虽然是东州派,但在大局势下,他是益州豪族的代表,而庞统,则是妥妥的荆州世家豪族的代表。

这俩人就算本身人品信得过,但他们在重要位置上的决策,难免会受到自身代表集团的影响。

如果只是日常政务还不要紧,兵部尚书这种决定国家军务的职位,刘备没那么蠢的会交给这两个人。

真要论能力,其实法正和庞统两个人,都是更擅长军事而不是政务的,但刘备宁可把这俩放到尚书令和侍中这两个重要的政务决策单位也不让他们中任何一人出任兵部尚书,未免没有这方面的考虑。

而三个人选中,诸葛亮要承担更重要职责的中书令,刘备也不可能让他去当什么兵部尚书,徐庶则需要留在荆州辅佐关羽,毕竟荆州那边的局势可比成都要复杂的多,刘备也怕关羽一个人应付不过来,所以徐庶必须留在荆州。

这么盘算下来,可不就只有张溪这个能让刘备信任,但同时又跟荆州派,益州派都没有利益牵连的人来当这个兵部尚书了么?!

再说了,现在大汉的老一辈将军们都还在呢,刘备也是马上皇帝,张溪的这个兵部尚书,不过是处理一些郡兵和卫戍士卒的征兆工作而已,也没有什么大事需要他来决策。

这段时间,正好也是让张溪能慢慢的学习和熟悉兵部尚书职责的时间,等到将来万一需要张溪独当一面了,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刘备的看人和用人,可以说是当世独一份的,这点连曹操都不一定比得上。

经过了诸葛亮的劝解后,张溪总算是明白过来为什么自己成了兵部尚书,也知道了自己的职责.但说实话,这个兵部尚书,现在真没啥大事儿可做。

军卒征召入伍和发动徭役征发卫戍部队的事儿,张溪都交给了手下的两个侍郎张裔和姜维来做。

张裔是老资格的文官了,也曾经出镇一方,政绩斐然,唯一的缺点大概就是脾气太大,看不惯的事儿就要喷,但也因此跟益州派大佬杨洪结仇刘备大概就是看中了张裔这点,才让他来兵部当侍郎这个二把手。

至于姜维很显然,这是姜维进入刘备人才夹带的信号,刘备打算大力培养姜维。

这两个人,一个人有能力有经验,一个人虽然经验不够但天赋和能力都不差,有这俩帮忙,张溪只要主抓大事就可以了。

可现在的大汉,刘备刚刚称帝,各部非常的忙碌,户部和工部更是忙到不可开交,唯独兵部是比较清闲的没谁一称帝就对外发动战争的,现在是休养生息的时间。

这样的话,张溪其实也觉得,不是不可以接受。

(本章完)

第738章 青储第356章 五虎将第274章 王基第93章 投石机第17章 糜竺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1066章 倒霉蛋张承第1028章 桃园重聚第985章 荆州隐患第970章 御驾亲征第71章 博弈第868章 选择第1179章 进兵河东第1213章第343章 调整第151章 赵累第445章 意料之外的援军第968章 迁都第1113章 失算第296章 临阵变故第823章 重泉县内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1133章 心累的陈泰第14章 奸雄,必须是奸雄第996章 试探第1189章 变数第588章 山路第259章 闲谈江东诸将第1118章 太行官道战第702章 托孤第833章 诱饵第109章 江东舆论第1059章 偏师出兵第452章 火攻略阳第765章 诸葛入长安第1113章 失算第739章 私宴第277章 矿营第1193章 苍山岭之战第1224章 贸易战(一)第780章 终于看破第172章 兄弟见面第230章 情势变化第628章 曹丕的无奈第620章 溃败第566章 不正常的降将第677章 内部矛盾第270章 江东第492章 巡视汉中第316章 溜边将军第537章 诸葛虔的想法第446章 街亭混战(一)第303章 修改战略第630章 劝关羽第751章 前因后果第330章 英姿飒爽关银屏第48章 鸳鸯阵初战第808章 添油第193章 诸葛亮视察第148章 出巡第979章 出使变故第1000章 公安撤军第470章 关羽的决断第495章 柳隐第775章 汉军军议第1197章 退守第889章 孙权的顾虑第1074章 屯田和铸币第1148章 司马懿的困境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700章 收尾第1073章 流民第1020章 兜圈子第160章 孙尚香的奇妙冒险第1255章 一统天下第247章 成都述职第2章 面试第410章 王异的挣扎第613章 进攻第67章 黄祖异动第430章 任免第46章 家内琐事第827章 魏延诈关第619章 误判第548章 眉县之战第616章 王双的绝技第806章 八阵图第536章 夏侯楙的想法第942章 守关第77章 练兵冲突第124章 攻城先拔寨第526章 南阳战场第812章 击溃第1119章 成功阻敌第449章 吴王第302章 于禁第810章 劝降第660章 曹真的顾虑第33章 体能训练第1015章 朱桓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