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6章 等

诸葛亮终究还是写了这一封信,不为别的,就为了大汉。

诸葛亮可以算是这个时代里,少有的把国放在家前面的人,他对匡扶大汉的理想,其实一点都不比刘备差。

再加上刘备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做出这样的选择,其实并不让人意外。

而随着诸葛亮的这封书信寄出后,整个北伐的战略,基本也就确定了——采用庞统声东击西,出其不意的计策,走陈仓道攻取眉县,一举截断渭水曹军退路,然后围攻长安。

战略制定完毕,剩下的就是调兵遣将,完善细节方面的事儿了。

比如调遣多少兵马进攻陈仓道,派何人领军,如何在陇山道和褒斜道吸引曹军主力注意,如何解决进攻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等等。

这些都是细节方面的事情,而且有些还真的只能靠临阵随机应变,不可能在事前都预料到一切。

所以这五个人凑一起,也不过是尽可能的商量,如何降低风险而已。

至于刘巴,他可忙着呢。

现在刘备之所以一直没有下诏,一方面是在等秋收的完成,另一方面,刘备也是在等一个时机。

这点,就是周瑜都没法否认的。

之后也不需要再大动干戈,完全可以一边坐视曹刘对战,一边训练士卒习惯北方作战特点,北上辽东联络公孙氏,收购战马组建骑兵部队。

徐州方向曹魏不仅还有下邳郡在手,足以牵制占据徐州东南部的东吴军,守将臧霸也是地头蛇,能力和威望都不低,镇得住。

因此,曹丕私下给曹真写了一封信,让曹真提高警惕不需要大动干戈的提前做出布防,那样过于浪费军粮,但必要的警惕还是要有的,不能大意。

现在的孙权,眼光还是朝外看的,他知道自己现在虽然占据了淮南和青徐,但曹丕那边,是肯定不会善罢甘休的。

一直到现在,洛阳附近的区域,才算是勉强恢复到以前的状态,这还是曹丕拉下脸来,对河东的世家们一顿威逼利诱,让这些世家们把趁乱隐匿的人口给吐出来,这才能勉强达到的结果。

孙权也不傻,知道自己的强项和弱点在哪里。

中原腹地,孙曹两家的一场大战,到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正式打响。

刘备的想法可以说没有任何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当今三分天下,三家主君都不是傻子。

当然,最重要的是,现在孙登活的好好的,而且非常符合孙权的心意,孙登的太子之位,坚固的很,根本不存在任何“二宫之争”的基础条件。

因此,孙权很清楚,曹丕早晚会出兵青徐的,而孙权同样清楚,现在的东吴士卒,要在平原上跟曹军骑兵对战,那胜算实在低得可怜。

可没过多久,周瑜就给了他一份大礼——不仅偷袭攻下大半个徐州和整个青州,而且周瑜在淮南诱敌深入,一举击破曹休,拿下包括合肥在内的整个淮南,让江东的触角第一次有机会进入中原。

偷袭荆州没成之后,孙权虽然很有担当的保下了吕蒙,割地补偿刘备,重订盟约.但实话实说,这时候的孙权,多少是有些消沉的。

虽然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这是刘备要搞大动作了,也许只是刘备刚刚立国,试图解决国内内政的问题但万一刘备就突然出兵关中了呢?!

曹丕打听过了,那个叫陆逊的主将,不过是因为仗着自己是江东世家豪族出身,又是孙策的女婿,算是孙氏外戚,这才得以掌权的孙权小儿如此用人,有何虑哉?!

一方面要忙着收尾关中经济战,另一方面也要跟庞统一起合作,尽可能多的收集关中情报。

刘备的想法很简单啊,就是希望孙曹两家赶紧先开打,等到曹军的大军全都动起来,被牵制在中原腹地,到那个时候他再领兵出关中,进攻长安,这样不是压力小很多么。

曹丕虽然各方面都不及曹操,可在当世,也算是一个不错的主君了,该有的政治头脑他是一点都不缺。

刘备真的不明白,曹丕到底还在等什么?!

一旦曹丕驾临兖州,跟江东在青徐开战,而这个时候刘备出陇山,攻略关中,那曹丕就是腹背受敌,免不了的又要来回折腾洛阳一带的守军再来这么几次的话,即使是繁荣富庶的中原腹地,也经不起这样的折腾。

反正江东那帮子鼠辈们是不敢先动手的,如果刘备真的出兵陇山,进攻关中的话,那曹丕直接就把兖州的士卒调往长安和宛城一带,只留下部分兵马监视江东。

所以,不管是周瑜还是张昭,都建议孙权暂时不要轻举妄动,以防守为先,不跟曹军野战,引导曹军主动进攻,把曹军拖入攻城战,这样才是对江东最有利的。

所以吧,曹丕也在等。

刘备的第二次北伐,具体时间没有确定,但大概率,是在秋收以后。

历史上的孙权,又因为久攻合肥不下,每次不是损兵折将,就是被人吓退,一点面子都没有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孙权已经放弃了一统天下的想法,转而采取吕蒙的策略偷袭荆州,准备割据自守了。

真不是曹丕看不起江东,实在是江东这些年除了偷袭青徐和淮南的这一战打的有模有样外,其他的战果都很拉胯江东唯一要注意的人是周瑜,只要把周瑜的精力牵扯在淮南,那么徐州方向根本不足为虑。

孙权也是因此,才有了在曹丕,刘备相继称帝后,自己也称帝的底气,同时也重新点燃了北上中原,争夺天下的念头。

孙权虽然也采用了吕蒙的策略,但孙权几次打合肥,都没有经历大败,甚至他还差点就拿下了合肥.孙权还没有彻底放弃坐天下之主的想法呢。

此时的孙权,也不过是四十出头而已,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再加上这时候整个淮泗集团还没有彻底凋零,还能跟江东世家集团对抗,因此孙权还不需要为了平衡内部关系搞宫斗。

因此,曹丕觉得,只要自己不主动去打青徐的东吴军,那东吴军绝对不敢贸然北上,在平原地带跟曹军骑兵争锋的。

等到击退了刘备的进攻后,再回过头来收拾这帮东吴鼠辈就可以了。

而吕蒙做出的应对策略,是让孙权夺取荆州,占据长江中下游全境,先立足于自保,之后再想办法攻取宛城,洛阳等中原腹地,实力增强后,再北上。

而事实上,孙权确实没有这个想法。

这次不需要绕祁山道而出,可以直接从陇山道和褒斜道出兵,那么调兵和行军时间就能大大的减少,即使刘备九月下诏,十月出兵,也能在冬季来临前,攻入关中大地。

至于中原之地,因为刘备的怪异举动,曹丕到现在都没有下定决心,正式开启收复青徐的作战。

可问题是,到现在都没有看到任何动手的迹象,快四个月了,曹丕依然蹲在邺城不动,而孙权也一直在建业没有北上。

从中原传递到蜀中的情报上显示,兖州从五月份开始就大规模筹集军粮,而豫州地区,屯兵汝南的曹休也领兵东进,威胁淮南地区.按理来说,这场孙曹之间的战斗,早就该打响了的。

这样曹军就处在了腹背受敌,进退两难的地步,到那个时候,东吴再伺机而动,夺下下邳,把淮南和青徐连城一片,这样就好受多了。

即使北上不行,咱们自保也有余了,割据江东称王称霸根本不在话下。

一旦曹军主动在中原腹地发动对东吴的进攻,那么在成都的刘备可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他一定会再次出兵关中的。

吕蒙说的其实也没错,东吴擅长的是水战,水师天下无敌,但你要到了青徐之地,甚至是兖州,去跟曹魏的骑兵较量,那纯粹就是去找抽的。

曹魏又不是没往蜀中派遣细作,安插间谍,蜀中现在的情况,以及刘备方重臣几乎全员移驻汉中,这么明显的信号,曹丕多少也得防备着点。

等到曹刘两家打到两败俱伤的时候,东吴又训练好了北地进攻的士卒,就可以鲸吞中原,北上争夺河北,夺取天下了。

但这个时代不一样。

粮食歉收还是轻的,百姓丁口逃离,屯田败坏这些影响才是最重要的。

而且江东方面,派了一个没啥战阵经验的书生来主持青徐军事,多少有点所托非人。

两年前在西北跟刘备一战,曹魏的损失其实真不小,尤其是洛阳,河东,宛城一带,那时候来回调兵防御,几乎把这些地区折腾的够呛,甚至可以说是一年不得安宁。

这就是周瑜重新为孙权制定的战略,孙权表示非常的认可。

所以,现在孙权也在等,一个是等曹丕主动发起进攻,另一个,则是希望刘备能先出兵关中,吸引曹魏的注意力。

这样孙权就可以不用担心曹魏主动来攻,而是谋划该怎么夺取下邳了。

天下三分之后的局势就是这样,大家都不敢轻举妄动,都在等,等着一个人能站出来,打破这个微妙的平衡。

第1165章 平策第933章 鲁阳第1089章 阴差阳错第326章 关兴第1182章 曹爽在犹豫第1143章 撤军方案第825章 议定出兵第1185章 魏县第290章 战报第434章 江东二连击第1190章 意外的先见之明第719章 诸葛到来第43章 输了第361章 和谈条件第371章 孟获的反应第807章 夜战第609章 到来第178章 前因后果第845章 特殊兵种的作用第48章 鸳鸯阵初战第338章 江陵城下第1029章 谁比谁更烂第369章 三路战局第577章 接应第293章 于禁的决策第797章 曹休的计划第213章 “谨慎”第1207章 退路第1211章 六伐结束第635章 鼓舞军心第909章 谈崩第1179章 进兵河东第627章 阶段性结束第1065章 姜维东进第307章 江东的决定第254章 冠礼第41章 应对第225章 处置第329章 厚脸皮的吕蒙第220章 入城安民第327章 孙尚香的选择第600章 包抄后路第258章 朴刀和苗刀第620章 溃败第1084章 司马懿和曹爽第864章 乱战第865章 战后第830章 曹叡的魄力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761章 争议第849章 潼关之战(四)第812章 击溃第68章 试探第919章 大婚第138章 油江口第163章 确定身份第970章 御驾亲征第103章 长坂坡之战(二)第360章 庲降都督第284章 三路出击第689章 治理雍州第478章 争论第1082章 战略制定第256章 炼铁第553章 调兵第1225章 贸易战(二)第815章 司马上奏第324章 激将第923章 水军统帅第162章 卖马第1129章 有心无力的蒋济第642章 两员老将第157章 盐铁和制度第2章 面试第31章 商讨第328章 阵前嘴炮第654章 奇怪的三辅第728章 东吴出兵第1079章 要将与调兵第751章 前因后果第871章 渗透战第1135章 接应第101章 汉津口之战第1072章 丁口第363章 议策第24章 注水版兵书第322章 疑兵计第1100章 撤军第911章 过江第138章 油江口第350章 樊城保卫战(三)第411章 冀县平定第934章 诱敌第51章 乱世人心第349章 樊城保卫战(二)第293章 于禁的决策第795章 凉州军团入关第688章 雍州刺史部第280章 孙权的决断第671章 战事停歇